揭秘神舟飞船的巨型降落伞
2023-01-04
主伞面积1200 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 个篮球场;制作工序有30 多道,缝线总和长达10 公里……12 月4 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着陆。直播中,空中打开的巨型降落伞引发关注。
12 月4 日20 时09 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较于此前的任务,低温与暗夜是本次任务的两大挑战。面对考验,我国科研团队创新多项技术方法,为神舟十四号乘组顺利回家保驾护航。
东风着陆场
科技让航天员回家旅途更温暖舒适
12 月的东风着陆场十分寒冷,很多人关心,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的回家旅途如何保暖?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技术负责人彭华康介绍,当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分离后,飞船上自身的热控分系统就会接管温湿度控制,将密封舱的温度控制在17至25 摄氏度范围内。
这一系统采取的措施包括主动热控和被动热控。被动热控指飞船舱体表面的防热材料、涂层和舱内风扇等;主动热控则包括飞船内的加热片和辐射器等。
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和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返回舱温度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升高。但是通过热控预冷手段,可以提前降低返回舱内的温度,同时,返回舱表面烧蚀材料的烧蚀升华会带走大量的热量。
返回舱落地后,则主要是舱体的被动保温性能在发挥作用。“通过仿真计算,如果返回舱落在零下25 摄氏度的沙漠,在不打开舱门和通风风扇的情况下,舱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15 摄氏度以上达1 个小时。”彭华康说。
测量雷达“回收一号”
从返回舱变速进入返回轨道到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返回的每一步,都需要测控系统来接收和发送指令,层层牵引护航归途。
在主着陆场,中国电科布设了多站型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多型号测控系统,并对卫星通信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传输容量提升5 至10 倍。最新研制的回收区北斗态势系统,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定位和短报文功能,构建指挥中心、前方指挥、搜索平台三位一体的指挥体系,大幅提升了返回舱搜索效率,缩短了回收时间。
而自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起,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测量雷达就如同“明眸”一般,开始了实时数据的跟踪测量。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形成的“黑障区”会隔绝返回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通信联络。为解决这一问题,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 所自主研制了相控阵测量雷达“回收一号”。执行本次任务的雷达吸收了此前任务经验,设计上进行了优化提升。
黑暗和极寒双重挑战,对定向搜救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电科22 所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负责人宋磊介绍,本次任务中,科研团队强化天空地一体化搜索引导体系建设,最新研制的航天员通话电台,在着陆场与测控系统实现无缝衔接,首次将舱内航天员呼叫话音“延伸”至北京飞控中心。
主伞面积1200 平方米,缝线总长达10 公里
直播中,空中打开的巨型降落伞引发关注,这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 所研制的“神舟大伞”。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 所专家介绍,巨型降落伞选用典型环帆伞型,具有可靠性高、抗撕裂能力强的优点,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红白相间的环和帆构成的伞衣。整个主伞由1900 多片伞衣、90 多条经向带、20 多条纬向带、96 根伞绳构成,制作工序有30 多道,缝线总和长达10 公里。
巨型降落伞环、帆伞衣合缝后好比连成了线,但降落伞作为一个1200 平方米的面(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3 个篮球场),就需要借助降落伞径向带和纬向带将拼缝好的环与帆组合起来。径向带与纬向带就好比盖房子时的“四梁八柱”,径向带是承担伞衣径向开伞张力的主要结构,而纬向带是承担伞衣纬向开伞张力,保持伞衣充气形状的主要结构。加工好的径向带与纬向带可确保降落伞强度。
别看巨型降落伞是个庞然大物,体态却十分轻盈,重量不到100 公斤,收拢后装进伞包内的体积还不到200 升,可以塞进普通的家用冰箱。
彭华康介绍,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开始,随着舱体表面防热材料的碳化烧蚀带走大量热量,返回舱飞行动能不断减少,速度由7.9 公里每秒逐渐降低到几百米每秒。
在距离地面40 公里左右时,飞船已基本脱离“黑障区”。返回舱上安装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来判断所处高度,当返回舱距离地面10 公里左右时,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三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逐级增大到1000多平方米。这一套降落伞把返回舱速度从200 米每秒降低到7 米每秒,达到减小过载、保护航天员的目的。
在主伞完全打开后不久,返回舱内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开始工作,通过发射伽马射线,实时测量距地高度。
当返回舱降至距离地面1米时,底部的伽马高度控制装置发出点火信号,舱上的4 台反推发动机点火,产生一个向上的冲力,使返回舱的落地速度达到1 至2 米每秒。同时,安装缓冲装置的航天员座椅会在着陆前开始抬升,进一步减小航天员的落地冲击,实现“温柔”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