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理解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内涵

2023-01-04程慕青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统一马克思

程慕青

(河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不仅是马克思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更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虽然这一方法已被编入马克思主义相关教材中进行解释,但是目前对其的认识和研究并不充分。其一,一些人搞不清楚到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还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如认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另一重要方法”[1]15,这显然是把黑格尔的方法塞给了马克思。其二,忽视了马克思哲学中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认为马克思没有从黑格尔哲学方法中继承发展出这一方法[2]289-290。

不过,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对这一问题有所重视,出现了几篇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文献。有的学者尝试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借助概念的分析,力图还原出马克思文本中“历史”与“逻辑”的“真相”[3]。有的学者基于历史存在论,重思了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提出其含义是指“逻辑植根于生活世界并能动地再现它”[4]。还有学者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通过文本解读的路径,力图透视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本义[5]。不过,这些研究成果多限于某一文本的具体考察,着重考察了马克思在该文本中是怎样体现或者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并没有从马克思哲学的整体高度阐释清楚逻辑与历史为什么能够相统一以及两者是怎样相统一的。本文拟通过对马克思哲学文献的耙梳以及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吸收,重新阐释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内涵。

一、逻辑生成于历史

中文的“逻辑”这一概念,来自英文“logic”的音译。而英文的“logic”又来自遥远的古希腊的“逻各斯”。逻各斯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使用十分频繁。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古希腊它就演化出多种含义,如叙述、言说、规则、理性等[6]76。结合它在马克思哲学中的运用以及它的日常用法,此处拟把逻辑理解为概念、规律、理论、理性规定等意思,以区别于现实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一来,逻辑区别于历史,历史是一种客观实在,而逻辑只能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如剩余价值论;二来,逻辑肯定是一种理性的规定,区别于经验的感性存在;三来,逻辑必须通过概念来体现,是一种可以言说和叙述的东西。

所谓逻辑生成于历史,简单而言就是逻辑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头脑主观自生的,它从历史中来,在历史中生成,即恩格斯所说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7]14逻辑只能是历史本身的逻辑,即人类社会历史展现出来的逻辑。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下,逻辑生成于历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逻辑的内容是历史。“逻辑源于历史”[8],它是社会历史客观实在的反映。逻辑作为一种理性规定,无论体现为一种概念、一种规律,还是一种理论,也无论它多么抽象,只要这种逻辑是真的,它就一定是客观实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历史事物、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等在理性规定上的反映。“资本”是一个概念,它有其客观实在性,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9]922很显然,马克思所阐述的“资本”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特定生产关系的反映,它有其客观实在性。而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正是对人类社会历史领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真实反映。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又揭示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真实过程,它用一种理论向人们展示出资本主义的真实存在,戳穿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平等价值神话的虚假性。

其二,逻辑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在马克思哲学看来,人类社会历史是生成的,它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着的。它“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有机体”[10]12-13。那么作为人类社会历史的逻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自身的。逻辑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自身,也是逻辑生成于历史的应有含义。“劳动”作为一个概念,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它本身的含义,也即其逻辑,却是在不断演化的。在古希腊,劳动更多地指哲学思考(哲学实践),奴隶从事的农业生产是不算作劳动的。在马克思哲学之前,在西方理论话语中,劳动主要是指精神的劳作,而物质生产没有被纳入其中。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劳动和资本成了对立的范畴。随着资本本身成为一种主导逻辑,劳动在经济学中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成为一种重要的范畴,这时劳动的主要内涵是工人阶级的劳动,尤其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我们把视野放到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下,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服务本身作为一种劳动形式越来越被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为我们清晰地揭示了“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自身的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先后经过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总和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最初的含义是简单或者偶然价值形式,这对应最初人们之间的商品交换。由于在人类社会之初,社会生产力极为不发达,商品之间的交换是偶然进行的,一个商品通过什么东西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是很偶然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的剩余产品相对有所增多,这时一个商品的价值就可以通过多种商品表现出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人们在商品交换中逐渐形成一般等价物,也即各种商品都可以通过一种商品来表现自身的价值。最后,这种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白银上,就出现了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成为今天商品交换领域的主要价值形式,但是其他价值形式并未完全消失,在一些较为原始的“市场”上,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物与物之间直接交换的方式还是存在的。价值形式的逻辑正是随着人类社会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而不断发展自身的。

其三,逻辑在历史中不断修正自身。既然逻辑生成于历史,并且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同时人类社会又是不断发展的,逻辑就需要在历史中修正自身。逻辑生成于历史,但逻辑不是历史本身。马克思哲学认为逻辑不是历史的直观反映,而是能动反映。社会历史是多样性的存在,而逻辑就只能是统一性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逻辑是历史的抽象,它抓住的是历史的本质的、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而这种逻辑为了更好地把握社会历史,就不能是僵死的、不变的存在,它也必须是鲜活的。黑格尔把辩证法、逻辑、概念理解为一种流动的、有活力的东西,说的也是这种意思。马克思把辩证法的本质理解为批判的和革命的,也是反对逻辑的故步自封和自我僵化。为此,恩格斯还提醒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1]691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演化更替规律的认识就更体现出这一点,他通过对西欧社会历史的考察,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说”。但是当马克思碰到东方社会问题时,就对自己的这一认识进行了限定,提出不能把这一发现当作一种公式到处套用。他说,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12]145。恩格斯解释马克思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时也清晰地指出,逻辑作为历史的反映,是经过修正的,根据现实历史本身的发展规律修正过的[7]14。

其四,逻辑只能在历史中才能得到真正地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所以主张逻辑要与历史相统一,也即逻辑统一于历史,而不是历史统一于逻辑,是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与逻辑相比,历史更多地具有第一性,而逻辑更多地具有第二性,否则就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逻辑是历史的反映,也是历史的抽象,逻辑生成于历史,因而就无法脱离历史,它只有置身于历史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因此,“要在历史中理解逻辑”[8]。如价值形式只有置身于价值本身形成的历史才能得到真正理解,资本积累也只有置身于资本积累的历史之中才能得到理解。不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尤其不了解中华民族的近现代与屈辱苦难的革命抗争史,就不可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会了解道路自信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的逻辑,其本质就是事物的历史、事物本身的发展史。

二、历史“再造”于逻辑

历史是什么?不仅各种历史哲学不断对此发出追问,马克思哲学也是如此。因为历史本身并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历史的存在是多样的,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记录等。历史是社会的昨天,今天的社会也将是明天的历史。而社会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马克思哲学把社会历史的本质规定为实践,历史就是人类的社会实践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但是人类能够把握的历史,都不是“原生态的历史”,也即都不是自在自然的历史,而是一定逻辑之中的历史,一定理论视域下的历史。历史“再造”于逻辑,离开逻辑,从某种意义上也无所谓“历史”,我们拥有的至多是各种活动的记录、事件的汇编。

其一,概念是打开历史的钥匙。人类面对过去,面对自身的社会历史,需要“抓手”,否则只能是茫然的、无所适从的。第一个“抓手”就是范畴,人类需要借用已经形成的范畴去整理自己的过去,从而发现其本质、联系、规律,没有范畴,历史对人类来说就是外在的,就是无法认识的,概念就是人类打开历史的“钥匙”和“纽结”[13]90。同样,马克思正是借用对范畴的分析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正是借用概念向人们遮蔽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事实。工人阶级在自己的生存实践中感受到了自己被剥削,这只是一种感受,如何把其呈现出来,变成一种“现实性”的东西,能够说得清楚的东西,还需要靠范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原因正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复杂性、自反性。马克思打开资本主义的“枢纽”却是简单的,那就是“劳动二重性理论”[14]55。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劳动是抽象的、单一的、不分解的。而马克思发现在商品经济下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属性和抽象劳动属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一般的商品,随着使用价值的实现,如购买到的面包被吃掉,其价值也就因缺少载体便消失了。但是劳动力商品却是特别的,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也即增殖。资本家在购买劳动力时虽然给付了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却没有给出增殖部分的“对价”,他们无偿占有了这一部分价值,于是剥削就产生了。剩余价值论就以理论思维形式把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社会历史再“造”出来,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其二,理论思维是把握历史联系和历史过程的必要条件。一般的历史学家往往主张经验分析,把经验思维作为把握历史的主要思维,结果往往得到的是僵死历史事件的汇编。“原生态的历史”对人来说是外在的,它的现象具体体现为一个个历史人物、一个个历史事件,而历史联系和历史过程作为本质的、内在的东西,是无法靠我们的经验和直觉把握的,靠的只能是理论思维。恩格斯曾经指出:“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15]399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超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马克思超越了英国政治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采用了理论思维。马克思批判亚当·斯密等人时指出:“对他来说,对一切后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来说,理解各种经济关系的形式区别所必要的理论认识力的缺少,都还是一个通例。”[16]71

其三,逻辑为历史“增添”了预见功能。逻辑离开历史就是空的、思辨的,而历史缺少逻辑就是盲的,没有预见性的。历史主义的编年史,其主要作用在于“立此存照”,保存一种历史档案,一种历史记录。而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认知,其主要功能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也即研究过去和现在,其追求在于未来。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规律的研究(剩余价值论),乃至对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唯物史观),借助逻辑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在资产阶级十分强大、无产阶级还相对弱小的情形下,依然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积累加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必然带来的是资本主义越发展,就离其灭亡越近,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处”。

其四,逻辑赋予历史以革命的功能。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这是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体考察所得出的一种科学理论;二是剩余价值学说,这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运行规律的考察得出的一种科学理论。它们总体上都是关于“历史的科学”,然而这种科学又是一种革命的理论,它指引着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并且解放自身的革命,即无产阶级革命。其原因在于它内蕴辩证法,融入了革命性,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马克思的理论不是要“立此存照”,而是使现实世界革命化,为此他把革命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统一起来,就使历史具有了革命的功能。列宁对此曾解释说,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具有的不可遏制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17]213-214。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科学内涵

逻辑生成于历史,历史“再造”于逻辑,逻辑离开历史就是空的,历史离开逻辑就是盲的,因此逻辑和历史是相统一的。但是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由于逻辑和历史本身含义的多样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有两种含义。其一,把逻辑理解为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即主观辩证法,而把历史理解为一种客观的东西,也即客观辩证法,要求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就是要求主观辩证法符合客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其二,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一种叙述方法,也即如何通过理论去呈现历史,把一种自在的、“原生态”的历史,变为一种自觉的、“理论中的历史”,在逻辑生成于历史和历史“再造”于逻辑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统一。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到底是前者统一于后者,还是后者统一于前者?历史唯心主义主张历史统一于逻辑,如黑格尔把历史视为世界精神外化的产物,社会历史的演变与变化不过是按照世界精神编写的剧本的“演出”,世界精神主导着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不过是世界精神的展开。而一般历史唯物主义类教材,都主张逻辑统一于历史,也即逻辑是历史的反映,逻辑是主观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最终决定逻辑。其实,这种表述并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本义,因为它忽视了其辩证思维的本质。该方法主要强调的是两者的“相统一”,并不是“谁统一谁”的问题。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它的根本追求,就是把历史叙述得既要符合客观历史进程和历史本身的本质联系,也要符合一定的理论逻辑,使人们能够清晰并科学地把握历史。

其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叙述方法在叙述历史时有可能不是按照历史本身的发展过程去叙述,而是采取从后到前的“从后思索法”或者“回溯法”去叙述。马克思多次指出:“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这些形式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10]93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向我们展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运行规律,就不是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开始的,而是直接从一个成熟的资本主义样本开始的,这个成熟的样本就是英国。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运行规律也在英国得以最清晰的呈现。“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10]8

其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叙述方法在叙述历史时有可能采取打乱或者“错置”的方式。也即为了更清晰地揭示历史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放弃事物本身实际发展的进程,而是采取叙述逻辑安排其结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经常故意采用这种结构安排。比如,他在《资本论》中对地租的安排就是如此。地租的出现顺序早于资本主义的利润、剩余价值,它在封建社会收入分配方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在《资本论》中,地租的叙述顺序是排在剩余价值之后的。因为在逻辑上,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态,唯有先讲清楚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才可能清晰地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地租的本质——它不过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态。地租不是土地的“产出”,而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

其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作为叙述方法在叙述历史时要求排除偶然性的干扰。历史可以分为历史现象和历史本质、偶然性因素与必然性因素。如前所述,如果没有逻辑,历史就是盲的,人们就容易陷入历史的现象与偶然性之中,从而无法发现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联系、历史的规律等,最后还有可能沦为历史虚无主义,即看不到历史,只看到一堆琐碎的历史事件的堆积。以剩余价值论为例,如果马克思不忽视商品交换领域的欺骗、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低买高卖等这些偶然性的东西,就无法清晰地刻画剩余价值的本质,也就无法真正透析资本积累的本质——来源于对剩余价值的占有。

在历史的研究中,人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包括很多历史学家也是如此,如兰克,认为历史的真实性,在于历史材料的真实性,在于这些历史材料来自叙述者的亲身经历或感知,以经验证实为标准,历史的核心使命在于把人类过去发生的事情真实记录下来。其实,这是一种较为初级的历史思维和方法,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不在于叙述者的亲身感知,也不在于对历史事件的安排是否按照历史发生的先后顺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求其符合逻辑,这种逻辑不是时间的先后,而是历史联系与历史本质的逻辑,也即叙述的历史要符合事物本身的本质联系。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把经济范畴按它们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先后次序来安排是不行的错误的。它们的次序是由它们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这种关系同表现出来的它们的自然的次序或者符合历史发展的次序恰好相反。”[18]758

四、结语

总之,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既包含着逻辑生成于历史,逻辑是历史的逻辑,是内蕴于历史之中的,不能是凭空虚构的;又包含着逻辑是认识把握历史的必要条件,正是逻辑的“介入”,把“自在”的、“外在”的历史变成了“自觉”的,可以理论把握和言说的历史。两者相统一,是因为逻辑与历史本为一体,离开历史,没有真实的逻辑;离开逻辑,也没有所谓的“历史”,有的只是历史事件的汇集,两者不可分离。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统一马克思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统一数量再比较
坚持“四纳入” 实施“四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