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局开创性统战工作与红岩精神的凝结形成

2023-01-04汪守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方局

汪守军 邓 凌 王 超

(1.2.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 400064;3.重庆市巴南区党校,重庆 400054)

中共中央南方局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立足重庆等西南国统区抗战斗争实际,特别是在重庆等地异常艰险、危机重重、考验陷阱众多、工作环境和条件异常恶劣的情况下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既重视上层统战工作,又把中上层统战工作和下层统战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推进党的统战工作向纵深发展,有力地配合和服务党领导的革命总方针总路线;既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坚持抗战的中间力量和各族各界爱国民主力量,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发展壮大了党自身的革命力量;既把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又不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宣传、带动、启蒙了民众的民主(参与)意识,为解放战争直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积极而重大的社会政治影响;既维护和捍卫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成功地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阶段发展,为新中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政协制度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以及所实施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即“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的思想[1],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创新性地提出的统一战线工作思想,即“大小统战”紧密结合且在一定条件下注重“小统战”的思想[2],这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决贯彻中央指示精神并结合抗战和其辖区革命斗争的工作实际所开展的开创性、奠基性统战工作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重要基础。而中共中央南方局各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及其他革命志士的团结奋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敢于牺牲奉献是红岩精神初步凝结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核心要素,并为红岩精神的深化发展、锻造诠释和最终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了中共历史上“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必须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在重庆秘密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任命周恩来为书记,先后设立了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统一战线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等十个机构,负责领导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江苏、上海、福建、香港、澳门等省区和海外等地的党的工作。在193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国统区保存党员干部的指示》和1940年5月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给东南局的《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进攻》的指示中明确提出,党在国统区开展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这成为南方局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指南。193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重申和强调全党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四个服从”,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党。毛泽东在这次会上称赞南方局工作“做得好,各省工作有成绩”,而且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取得的成绩。[3](P23、38)同时,毛泽东也指出了南方局工作的弱点:党不巩固,群众运动不深入,统一战线中没有中间阶层更大的发展。[2](P7)根据该会议精神,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其辖区党组织内对所有党员干部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阶级教育和党的教育,使党员认识马列主义与三民主义、民族统一战线与阶级斗争、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正确关系,纠正各种“左”或右的不正确立场、观点和态度,并对统战干部开展统战工作明确提出了必须遵守的六大统战守则:坚定的立场;谦诚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和高度的警觉性。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上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同时,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正确指导下,以周恩来为主要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员干部积极正确应对1939年开始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主动积极团结联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发动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的“民主宪政运动”,中国共产党参政员还利用国民参政会、地方参议会平台积极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和协商合作。尤其是中国共产党还采纳民主党派领导的建议,在重庆国民参政会提出了改组国民政府,与各党各派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获得包括中间党派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和广泛支持,特别是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临重庆参加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谈判,既取得战略主动,最终赢得了重庆谈判的胜利,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方局工作的领导,从而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社会政治影响。

同时,南方局根据延安党中央的总体战略部署和安排,沉着应对,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方针政策,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以构建大统战格局为抓手在国统区大力推进开创性和奠基性统战工作,形成了南方局的日渐成熟的统战工作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和策略手段,为党中央有效领导和指导全党全国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和经验参考。正是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正确指导下,南方局领导把党中央的总体统战思想和战略方针与重庆等国统区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创新统战理论、工作思维和方式方法,团结和凝聚了一切有利于抗战的各党各派各族各界爱国民主进步人士,汇聚成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的强大力量和主流民意,为红岩精神的初步凝结形成丰富了内涵、厚植了底蕴。同时,以江竹筠、陈然、王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和歌乐山其他革命人士在监狱中继续团结抗争,用生命和鲜血进一步诠释和锻造了红岩精神。这些具体斗争行动和革命工作进程使红岩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盈和饱满。可以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决策指示以及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成为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障。

二、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南方局的统战工作思想理论是红岩精神形成的直接理论基础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以及革命任务和发展道路。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体党员干部要树立“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要“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的思想。首次提出和阐释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强调“四个服从”的政治规矩和纪律,从思想上、组织上、纪律上强调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实事求是”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成为党领导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胜利的思想保证。这次会议传达了共产国际和季米特洛夫对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路线、八路军新政策的充分肯定,是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理论强党强军的开创性举措,并正式肯定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的领导地位,为六届六中全会从根本上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铺平了道路,同时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中共中央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全党的贯彻执行,基本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错误。

正是有了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抗战和民主斗争实际情况,按照延安党中央全面推进抗战、民主,把普遍群众性的“大”统战与专门针对政治和社会上层的“小”统战相结合;把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斗争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团结争取中间势力以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结合;把普及民主意识以建设民主政治基础与构建民主党派阵营以形成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所依靠的重要政治力量相结合;把统战工作为主与其他各项工作为辅密切结合[2](P1);把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引领带动作用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牺牲的初心、使命、责任感与把各党各派、各族各界凝聚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和中国共产党周围而共同奋斗、勇于牺牲、敢于奉献的爱国民主进步精神相结合,不断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战略意图。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南方局高度重视国统区的统战工作,积极支持、参与国统区民主宪政运动,利用国民参政会平台加强团结中间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的工作;支持、帮助中间党派的发展壮大,重视和加强多党合作;创办报刊、杂志,大力宣传民主、抗战,团结各阶层各方面群众;联合和团结各党各派、各族各界开展募捐、支援前线的各种爱国抗日活动;坚守《新华日报》和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两个文化阵地,以“雾季公演”为纽带和平台,开展文艺、文化界人士和团体的统战工作以及加强对科技、文教爱国团体和人士的统战工作。此外,中共中央南方局还大力加强对国民党左派、上层爱国将领、西南地方实力派和其他进步人士的统战工作以及对华侨华人、民族宗教界人士和国际友人的统战工作等,并在这些统战群体和工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形成了中共中央南方局正确的统一战线工作思想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开创性地推进了南方局的统战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更为重要的是南方局开创性的统战工作在推进抗战民主以及解放战争革命工作的重大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诞生了伟大的红岩精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南方局的统战工作思想理论是红岩精神形成的直接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驻守8年,高举民主旗帜,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争取政治民主和抗战胜利以及战后中国光明前途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过程中培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三、南方局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主线和纽带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和总政策。1937年9月23日,以蒋介石庐山谈话为标志,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这也意味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连接、联系和促进国共合作的纽带和主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动员和领导中国一切抗日革命进步力量的主题主线。作为延安党中央的直属中央局——中共中央南方局,就必然要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和总政策,特别是在重庆等国统区开展工作就必然要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围绕抗战民主主题联合团结一切力量来推进和促进抗战和民主。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员干部在重庆等国统区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西南地方实力派以及包括中间抗日党派在内的广大中间力量、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华侨华人、国际友人等团结凝聚在该旗帜下,并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条主线和纽带架起了共同坚持抗战民主、共同坚持团结奋斗的桥梁,形成了包括党内外、国内外、各党各派、各族各界、海外侨胞的全中华儿女共同坚持抗战民主、共同坚持团结奋斗以及国外友好国家和人士支持中国抗战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在抗战期间成为激励和鼓舞中共党员干部坚持抗战民主、团结和凝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坚持抗战民主的主线主题,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凝结形成了红岩精神,而且在抗战胜利后继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红岩精神内涵,在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锻造、诠释和最终凝结形成彪炳史册的红岩精神。[4]在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以及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前后,蒋介石国民党“真独裁假民主、真内战假和平”的把戏和真面目残酷地打碎了中间党派和一部分中间势力曾一直对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所报的不切实际幻想和民主迷失,最后促成了中间党派向民主党派阵营的胜利转变和转化,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所依靠的重要民主阵营。这一切都归功于党中央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等地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坚持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领导其辖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以及其所团结联系的革命志士、爱国进步人士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理论、方针,并在这一艰苦卓绝的革命工作进程中逐渐凝结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四、南方局的开创性统战工作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核心因素和实践基础

1939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中共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和指示要求,并结合重庆等国统区革命工作实际需要,专门针对统战干部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必须遵守的六大统战守则。1940年10月,中共中央南方局专门召开会议,就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各地高级党委设立统战工作部门的通知要求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等精神,在南方局内专门成立了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南方局所辖区域内的统一战线工作。在国统区的中共党员、爱国进步人士等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在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带动下,在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设立了10个工作组[5](P28),并把党建工作与统战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制定、采取、创新了符合斗争实际需要的10项统一战线的策略、方式方法[2],坚持把巩固、扩大、发展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结合,开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战民主新思路新内容,丰富了中国近现代以来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探索,为国家独立统一、人民解放以及新中国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国家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正是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干部、中共党员、革命志士等开创性的工作进程和舍生忘死的不懈奋斗征程中逐步凝结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在抗战的后八年时间里,以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为代表的南方局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领导和带领广大南方局党员干部以及所联系的爱国民主人士在大后方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和尖锐对立的政治斗争中,坚守在重庆红岩村、曾家岩周公馆、虎头岩等地。特别是国民党阴谋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合作面临破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解体的危险,中共中央南方局等在国统区的党员干部、爱国进步人士的人身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中共中央也电令南方局的主要领导和重要干部尽快撤离重庆等国统区。然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领导同志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了当时中国抗战局势、世界反法西斯局势以及国共合作态势,明确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表示不会撤回延安,要留在重庆坚持到最后,坚决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到底[6](P4-5),坚持维护、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说服了中共中央同意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仍驻留重庆,继续领导国统区的革命斗争,从而继续维持了国共合作局面,并不断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南方局领导下的统一战线工作委员会在“皖南事变”后的4年多时间里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做出了更大的成绩。因此,胡乔木曾说:“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抗日战争时期那么一种局面,团结了大后方那么多的人,把抗战坚持下去,还保存了我们党的一大批力量;没有南方局的大量工作,就没有后来解放战争时期那样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形成那样强大的第二条战线……没有南方局在大后方进行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就很难把当时国民党区域各民主党派和各方面人士团结在我们共产党周围,后来我们建立新中国的情况就会不一样,就没有今天这样的格局。因此,可以说,南方局的统战工作从一个方面的意义上讲,为新中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7](P341)。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南方局所领导的统战工作实践及其开创性工作成效的取得才逐步推动和促使了红岩精神的初步凝结形成,并以此为基础在解放战争时期继续丰富内涵和实践锻造,最终凝聚形成著名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即红岩精神。

综上所述,正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开创性统一战线工作,促进了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具体实践进程,而中共中央南方局统战工作过程中坚持原则和开拓创新的有机结合是南方局统战工作结出累累硕果的关键,是红岩精神凝结形成的思想行动导向和实践基础。正是在延安党中央的正确坚强领导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开创性推进了在重庆等地的统战工作,既坚持了党中央确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方针总政策,维持了国共合作斗而不破,又团结凝聚了广大中间力量,有力地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国统区得到有效贯彻执行,从而才能够把一切主张抗日、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民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的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团结起来,形成了全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群众热潮,弥补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缺陷,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牵制并消灭了大量日本侵略军,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正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开创性统一战线工作,促进了民主抗战、和平建国思想的深入民心,促进了中国以政党合作形式为特点的多党合作民主政治,即协商政治的探索实践发展,对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蒋介石个人独裁形成强大的民意反制和否定,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最后被民主党派和人民抛弃,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些都与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开创性统战工作分不开,也正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开创性统战工作直接促成了红岩精神的初步凝结形成,并为红岩精神内涵外延的进一步诠释、锻造和丰盈饱满以及最终凝结定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猜你喜欢

国统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南方局
南方局历史是一座富矿
中共在国统区掀起的两次宪政运动高潮
抗战时期南方局的文化统战工作及其意义探析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抗战文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中共在国统区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及研究展望
论毛泽东抗战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间势力的统战工作研究
抗战期间任弼时出使共产国际再认识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