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

2023-01-04王晓玉陈春宇杨尚武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火针血瘀原发性

王晓玉,陈春宇,杨尚武

(广东药科大学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310;广东省光与健康工程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310)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系统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在月经期内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坠胀、疼痛、腰酸及其他不适症状。原发性痛经多发于初潮后的2年内或未婚年轻女性,作为妇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质量[1]。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与体内性激素含量有关,常用非甾体消炎药和口服避孕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虽可暂时缓解疼痛程度,但不良反应较多。本文主要探讨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机理。

1 毫火针疗法的中医理论基础

火针,古称“燔针”、“谇刺”,祖国医学关于火针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的《素问·调经论篇》:“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病在骨,烊针药熨。”晋代陈延之的《小品方·治附骨疽与贼风相似初诸方》是最早使用“火针”之名的书籍:“初得附骨疽……用火针、稿、散,如治痈法也”。火针治疗疾病的医案则首次见于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是火针疗法的代表性著作,从针具、烧针、刺法、进针到临床运用、作用机制等方面系统地对火针疗法进行了论述,标志着火针疗法的成熟与完善[2]。

火针疗法主要通过加热毫针针体,将温热刺激导入人体内,通过腧穴和经脉的循行激发人体正气,鼓舞气血运行,达到温通经络的功效。《黄帝内经》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针灸聚英》把火针的功效归纳为“行气”、“发滞”,借助火力给邪以出路;温阳化气、温经通络而达到扶正祛邪功效。

毫火针是对传统火针疗法的继承、改良。毫火针疗法与传统火针疗法的区别在于:第一,毫火针由特指的不锈钢制成,在治疗的过程中不易弯针、断针,操作安全性高;第二,毫火针比传统火针的针体细小,对皮肤损伤小且不易出血,患者耐受性高;第三,毫火针比传统火针的针身容易烧制,可在短时间内烧红且能彻底消毒;第四,毫火针针法操作方便,传统火针只适合点刺不宜留针,毫火针既可点刺亦可留针。

毫火针在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使用毫火针治疗痛经[3]、神经根型颈椎病[4]、带状疱疹[5]、腰椎间盘突出[6]、前列腺增生[7]、顽固性面瘫[8]等疾病,均有满意疗效。

2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总结

关于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文章论述尚不是很多,但是均效果显著。

杜敏等[3]比较了毫火针与普通针刺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毫火针组疗效以及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林丽霞[9]比较了毫火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证实毫火针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更满意。潘秋银[10]研究发现毫火针疗法配合针刺三阴交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范大广等[11]探讨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均发现毫火针能够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张瑾等[12]举足取足三里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为治疗手段,以痛经患者疼痛消失程度为观察指标,也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朱澄漪等[13]、李成男[14]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疗效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前列腺素有关。

3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案例

本文作者在临床中使用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据统计,近一年门诊共接诊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80余例,总有效率达95%以上。下面介绍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典型案例。

刘某,女,25岁。2020年1月25日初诊。主诉:经期第1天下腹部疼痛12年,加重半年。现病史:13岁月经初潮,每次月经第1天出现下腹部疼痛。第1次月经来潮时疼痛较轻微,后来疼痛逐渐加重,甚者服用止痛药缓解症状。近半年,疼痛较前加重,服用止痛药效果不明显,影响工作。刻下症:经期第1天,下腹部疼痛剧烈,刺痛,喜温拒按,经量少,色紫黑,血块多,伴轻度恶心、四肢冰凉、下肢少许肿胀。经期7 d,周期30 d,平素纳眠可,二便正常。舌暗有齿痕,脉沉紧。诊断:痛经(寒湿凝滞)。治则:祛湿散寒,活血化瘀。治法:毫火针针刺关元、地机、三阴交、血海。治疗结束后,患者诉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继服芬必得后疼痛完全消失。嘱其下次月经来潮前5天就诊。

2020年2月20日,患者第2次就诊,毫火针针刺关元、地机、三阴交、血海,隔天1次,2月26日月经来潮,下腹部疼痛较前缓解,疼痛较轻微,血块减少,可以不服用止痛药物。嘱其下次月经来潮前5天继续就诊。

2020年3月21日,患者第3次就诊,毫火针针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隔天1次,3月27日月经来潮,下腹部疼痛基本缓解,经量较前增加,色红。嘱患者继续巩固2个疗程。

2020年12月随访,患者痛经未再复发。

按语:以上案例,在经前使用毫火针针刺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主要是利用了针刺穴位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和火热之力祛湿散寒,温通经络,两者结合则使气血调和、经脉畅通。优点在于患者痛苦小,疗效明显。

4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讨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属“经行腹痛”范畴。《景岳全书》中较全面地描述了痛经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因虚因实均可导致经行腹痛。寒邪阻滞、血瘀凝滞、气滞血瘀、热壅血瘀均可导致实性疼痛;血虚、气虚可导致虚性疼痛。”疼痛无外乎“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胞宫、冲任失于濡养,会导致“不荣则痛”;经期寒凝经脉或冲任瘀阻,血行失畅,致使经血阻滞于胞宫、冲任,而行经前及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气血壅滞加剧,会导致“不通则痛”。因此,痛经的治疗以补益气血、通络止痛和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尤其是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更应注重温经散寒祛湿。

毫火针疗法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时,通过高温的特制针将热量导入穴位,一方面可以直接缓解病变部位的疼痛;另一方面热能循经传导,激发脏腑阳气,调节气血运行[11]。毫火针刺激强度较大,“通则不痛”,最终达到温阳散寒、祛瘀止痛之功效。

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主要与血清PG有关,尤其与PGE2和PGF2水平关系最为密切。PGE2和PGF2水平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15]。PGF2可以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在经期水平最高。而PGE2含量的变化,是检验疼痛是否减轻最直接的客观指标。李成男[14]将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以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以桃红四物汤配合毫火针治疗的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GF2α、PGF2α/PGE2低于对照组,PGE2高于对照组,并且停药后观察组的发作程度能得到明显好转。林丽霞[9]比较了毫火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得出结论:毫火针治疗可降低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痛经症状评分,降低血清PGF2水平、升高血清PGE2水平。可能毫火针是通过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血清PGE2和PGF2水平水平,减弱神经系统的传导,从而减轻子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另外,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西药。易桂先[16]在给患者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基础上加用毫火针治疗,发现治疗后10 min VAS评分、治疗后1 h VAS评分、雌二醇水平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孕酮水平高于正常组,说明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除了可以改善症状,还可以改善性激素水平。

5 结语

毫火针疗法是对传统火针疗法的继承和创新,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除了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的其他疾病也值得继续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火针血瘀原发性
火针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火针联合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话说血瘀证
抗病毒药物联合火针与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肝经郁热证的疗效分析
火针疗法联合甲硝唑治疗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枯骨逢春饮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舌头辨血瘀程度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