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医药文化与中医思维培养*
2023-01-04于冬冬关徐涛万姜维
祁 薇 于冬冬 关徐涛, 王 涛 王 冰 万姜维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化资源的属性,同时也有着其独特的科学属性与特征。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内涵,并将其融入中医药教育实践中,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医药大学生的医疗学术水平并可提升其在工作后的人文职业素养[1,2]。所以本文从讨论医生仁爱精神的培养以及中医思维模式的建立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解读中医药文化对中医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1 中医仁爱精神的培养
“仁爱”精神是中医临床教育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道德准则。它对提高医学生人文修养和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医学人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儒学文化的最高行为道德准则,其核心是仁者爱人。中医学仁爱精神的培养也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待病患要有仁爱之心,这样才能有协调的医患关系,这不仅要求医学生在基础课和临床课的学习中要坚持树立文化自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诠释“仁爱”精神的内在含义,这也是培养学生高尚医德与医术协调发展的现实需求[3]。“仁爱”思想在医学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主要为“医乃仁术”。在中医学教学之初,《医古文》中孙思邈《大医精诚》内的一段原文“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己有之,一心赴救”。这高尚的医德修养,对患者的怜爱、尊重对中医学生的影响甚深,乃至影响其一生的临床执业。此外在学生《医古文》的学习中诸如《华佗传》等名医传记结合其临床医案,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可领悟古代先贤医家践行“仁爱”精神的医者风范[4],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正确价值观。并且体会其仁心仁术、无欲无求、不计名利的崇高精神以及悬壶济世的精湛医术,同时体会孜孜不倦,博览群书的工匠精神,对于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追逐名利以及个人得失的医风。所以把“仁爱”精神的培养融入医学生基础课的教学当中,对将来其在临床课程中“仁爱”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5]。
2 中医思维的培养与中医药文化
思维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理性认识的全过程,思维也是人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与反映。思维通过语言进行表达,人可借助语言把丰富的思维进行分析与综合最终经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进而对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总结。思维其实是对客观事物能动性的反映过程,思维既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性,又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第二思维是指精神。江西中医药大学刘红宁等[6]认为思维是运用既往的知识在世界观的框架中进行采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其认为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其世界观和对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能力密切相关。
2.1 整体观与中医思维中医学整体观是中医思维的核心思想,是事物与事物以及其内部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性,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体现着中医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体现了中医学宏观诊疗疾病的思维方式,中医诊断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疗方法也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7]。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由不同脏腑以及形体官窍所构成,正如《灵枢·本输》 载:“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五脏六腑各有其生理功能,其功能相互影响,有着生克制化的关系,是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五脏一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导,又通过经络与六腑与四肢百骸形体官窍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而脏腑的内在生理活动与外在的表现是相互联系的,正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这是内外形体官窍的统一。此外中医学认为人体是形神一体的,神为形之主,形为神之宅,两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所以人体的精神与形体官窍等各个方面的病理表现均反映了脏腑的疾病,所以在《类经附翼·一卷》中指出: “有善求者,能于纷杂中而独知所归,千万中而独握其一”。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体脏腑机能的状态,四季的寒热温凉,对应四季的生长收藏。社会环境变化也会影响着人体的气血阴阳,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当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发生变化以后也将影响其身体健康,此外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还体现在人对环境的适应性,从治疗角度上讲也就是因人制宜,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同时要考虑环境自然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与自然保持协调统一[8]。《素问·上古天真论》开篇有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这段对男女生长壮老已的描述不难看出生命是一个时间概念,时间的整体性体现了生命的整体观,中医理论所认为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是不同的季节脏腑气血阴阳均可出现不同的生理改变,这就意味着在病理状态下也可出现不同的改变,也可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也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而证候也可随着时间的改变发生演变,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诊疗的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地把握患者当下所处的证候,而这也是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9]。所以中医学生在诊疗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时间的统一性进行辨证论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10]。
2.2 中和思想与中医思维中医学是研究健康与疾病的医学科学,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的和谐平衡为健康之基。中医学认为疾病是脏腑功能失调,紊乱为其主要核心。从查阅文献不难看出中医这一称谓始于西汉,这时《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而《黄帝内经》的成熟也受到《易经》的影响。《易经》将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归纳为阴阳,认为万事万物的形成离不开阴阳交感和合,万事万物的生长收藏离不开阴阳的消长平衡,治求中和[11]。所以在《黄帝内经》中的多篇经文中提到生命健康源的论述源自于人体不同要素的中和,《灵枢·本藏》言: “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这段经文对健康人的状态进行了描述,说明这种状态是由于气血、阴阳、营卫、志意的“中和”[12]。此外关于健康人的状态还与脏腑气血阴阳的协调有关,只有脏腑气血阴阳协调其五官、五华、五体等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在《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自然界天气之气和,也是维持生命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之:“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 何以然?岐伯曰: 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 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黄帝内经》云:“生病起于过用”,这是中医学所认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如中医病因学中所谓“六淫”的概念也就是六气太过名为六淫。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 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素问·生气通天论》之“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受如持虚。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这段原文也认为饮食不节或者是过食肥甘厚味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宣明五气》之:“五劳所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段经文中说明了劳逸过度可导致筋脉骨等疾病的发生。
基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过用”直接相关,所以中医学在“中和”思想的指导下的治未病理论在人体养生防病理论中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13]。所以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之:“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强调了饮食之和。《灵枢·本神》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强调了情志的调达是养生十分重要的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了人体要修身养性,起居有常才能身体康健。所以从中医理论来讲,人体抽象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气血构成一对相反相成的整体,所以中医在诊疗疾病中才有“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以及“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样的论述,也就是要求将人体的饮食、情志等用药物或者针刺等调节到“和”的状态[14]。所以中医学认为“中和”才是生命活动的平衡状态,求和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最高法度,正所谓《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2.3 中医思维与辨中医学认识与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即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也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主要前提所提出的。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医生确立证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也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进而辨明疾病的性质以及发展趋势,并确定出相应的治疗原则[15]。中医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逐步确定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方法,但无论如何这些辨证方法也都离不开中医学的辨证思维,否则就会陷入中医辨证的误区中。在辨证的过程中要分清虚实真假,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辨别疾病,用动态整体的观察辨别证候。中医学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强调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的,病的概念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作出的总结性概括。所有疾病都有其固定的疾病发展规律[16]。而每一种疾病都有固定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要点。早在《伤寒论》中就已经有了“太阳病脉证并治”等论述,也详细论述了“百合病”“厥阴病”等证治。上文所说“证候”是疾病横向的总结,而疾病则是纵向的概括,所以在中医学的诊疗过程中坚持纵横交叉的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原则,以辨病为先,辨证为主。中医治病讲究因人制宜,如《医学源流论》言:“天下有同次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及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人异也”。其实这是辨人的一种具体体现,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来确定适合的治疗原则[17]。即使是相同的疾病由于体质的差异也可表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证候。诊疗时辨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年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关于男女七七八八的论述就足以说明年龄不同,就可出现不同的生理病理改变。如小儿为至阴至阳之体,脏腑娇嫩,病情变化较为迅速所以在治疗上用药不宜过重,而老年人相对于孩子脏腑功能衰退,临床表现多以虚证为主,所以在治疗上多是以补益为主要的治疗原则[18]。此外就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体质的辨识,这是由于一方面体质对某些病邪有一定的易感性,另一方面就是病邪可随体质的改变发生“从化”,所以临床治疗上要根据体质选择适宜的药物。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药文化是中医思维的基础,作为中医人要时刻培养自己的仁爱精神。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诊疗体系的全过程。“和”思想始于儒家,其最初的含义是不偏不倚,渐渐地“中和”思想成为了古人修身治国齐家的人文思想,中医学吸取儒家关于“中和”思想的精华,用此来诠释生命健康的内在本质和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将“中和”作为中医思维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养生治疗中。中医诊断学中“辨”是最核心、最基本的过程,辨证、辨病、辨人均体现着中医学诊断治疗的特色,这也要求作为一名中医要学会思辨,在思辨的过程中去探究疾病的性质。也只有掌握了中医学独特的思维体系,才可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中医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学治病救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