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研究进展
2023-01-04孙鹏云
孙鹏云
颈源性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但随着现代生活环境及方式的改变,该病逐渐朝着年轻化甚至低龄化发展,其发病多是由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引起,如颈椎间盘病变、骨质增生、颈椎失稳或周围韧带、血管肌肉软组织发生改变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者刺激交感神经,从而引起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变化,给予脑组织的供血供氧不足而诱发。目前针对该病已知的有效治疗方法,西医包括口服药物、静脉滴注给药、神经节阻滞甚或手术治疗,虽有疗效但有其不良作用。中医包括口服或外用中药、针刺、灸法、推拿、针刀等多种方法,均有其效果,但内治方法有其缺点,如患者耐受差、不能获取速效等,外治方法则因其简、便、速、廉等特点显现出其优势。笔者查阅大量文献,整理近年来中医外治方法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方面的现状,加以归纳总结如下。
1 常用外治法
1.1 针刺
1.1.1 毫针毫针针刺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方面最为普遍且报道较多。陶晓雯[1]对所观察病例选取少阳经筋结点即阿是穴进行毫针针刺,治疗1周并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达93.33%。李建欣[2]则选取头项部穴位如印堂、四神聪、大椎穴等针刺,留针时采用快速捻转手法,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眩晕评分和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2 火针火针疗法发挥了针与热的双重作用,该法是将针体烧红后迅速刺入相应的穴位或部位,从而激发经气功效,以达治疗之目的。曾宪妮等[3]采用火针针刺颈夹脊及风池穴治疗颈源性眩晕,2个疗程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
1.1.3 电针李国灿[4]观察电针疗法对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治疗3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高于对照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的眩晕症状、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有所增高,疗效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1.1.4 温针黄绪银等[5]采取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源性眩晕,同时配合补虚泻实手法,以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颈动脉血流变化,结果显示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颈部血流量增大和正常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5 方便揿针方便揿针即微型针灸针,是通过浅表组织进行穴位埋针,以达持续的治疗效果,可谓传统医学和现代电化学效应的完美结合。王磊[6]用揿针留针候气来治疗颈源性眩晕,并观察该方法对血浆神经肽Y、尾加压素Ⅱ水平的影响,在口服倍他司汀片基础上治疗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神经肽Y、尾加压素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愈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
1.1.6 浮针浮针疗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不遵循传统“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在患肌周围正常部位进针,操作时针尖指向病灶,针体沿浅筋膜层行进,不深入肌层。张旭东等[7]在患者患肌(一般为斜角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颈夹肌等)附近2~3 cm的正常组织处操作,然后选择一个进针点,将浮针软套管固定于皮下,留置6~8 h后拔出,治疗隔日1次,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月,1~2个疗程后,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2%,治疗后随访显示总有效率为84.3%。
1.1.7 芒针芒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形状细长如麦芒,故名,是一种特制的长针。张世卿[9]用芒针循经透刺法治疗颈源性眩晕,观察其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治疗1周内每天对患者眩晕程度评分,结果显示在镇眩效果方面,试验组治愈率78.81%,高于对照组治愈率5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从即时效应方面来看,针刺治疗后,左右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值明显增加,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值明显下降(P<0.01)。
1.2 艾灸蔡树河[21]使用艾条灸镇静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之上三分处)治疗颈性眩晕,分别于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30 min及治疗7 d后进行测试,并对患者进行症状和功能的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其他两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2%、89.7%,镇静穴组高于其他2组(P<0.05),且镇静穴组的体液因子变化量更为显著(P<0.05)。陈晓磊[22]采用麦粒灸百会穴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得到满意效果,结果提示2组眩晕中医临床证候评分、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治疗4周后、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麦粒灸疗法的效果更显著。
1.3 推拿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推拿疗法在治疗颈源性眩晕方面的报道次于针刺疗法,疗效明显,仅是手法及所选部位不同。薛惠兴[19]使用重力弹拨风池和风府法治疗该病,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5)。何秋茂等[20]用推拿(一指禅+旋转手法)治疗颈源性头晕,每周治疗2次,每次间隔2~3 d,共4次,治疗前后分别采集1次功能磁共振数据并分别记录疼痛VAS评分及眩晕障碍评估量表DHI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多个脑区的局部脑活动显著增高,治疗后VAS评分及DHI评分下降明显(P<0.05),最终得出中医推拿治疗颈源性头晕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激活部分脑区实现的结论。
1.4 刺络拔罐卢永智[26]用刺络拔罐法联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选择颈肩部稍僵硬、移动度差的肌肉处进行操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D-二聚体及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得出结论认为刺络拔罐治疗可有效改善颈源性眩晕症状,调节局部炎性反应,降低眩晕患者血液黏度。
1.5 刮痧张润莲[32]采用头颈部刮痧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头部用齿状牛角梳与头皮垂直,从前发际开始沿督脉、膀胱经、胆经等循行经线,刮至后发际,每条经线各刮 81 次,以患者自觉头部皮肤发热效果最佳,颈项部用牛角刮痧板,从后发际沿督脉、膀胱经分别刮至大椎、风门,以皮肤发红、出痧为度,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58例患者痊愈率67.24%,总有效率96.55%,疗效满意。
1.6 耳穴贴压王琴[27]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隔日换药1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10 d,选取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等为主穴,根据辨证加减配穴。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耳穴贴压联合药物治疗能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且简单易行、不良作用小。
1.7 穴位放血苟春雁等[25]采用头部穴位放血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中医辨证为风阳上扰证),选取大椎、太阳、耳尖、神庭、头维穴,每次4穴(太阳、头维、耳尖三穴左右交替选择,加大椎或者神庭),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轻轻点刺,一次挤出血量2~3 ml,每日1次。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显效率来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75.00%,对照组为31.25%)。
1.8 中药封包李明英[30]在静滴中药及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封包治疗,使用葛根、羌活、桂枝、全蝎等中药10余种,选取大椎穴为施术部位,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药封包大椎穴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可靠。
1.9 微型手术
1.9.1 针刀王刚等[16]采用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选取松解寰枕筋膜1次/周,连续治疗3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 (P<0.05),眩晕有效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眩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椎动脉的平均血流、收缩期血流、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清中一氧化氮及血清中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血管搏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
1.9.2 刃针王博等[11]使用刃针松解治疗颈源性眩晕,选取头小直肌、头大直肌、头小斜肌,在其枕骨附着点触摸到硬性结节进行施术,结果显示观察组(刃针松解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普通针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9.3 水针刀莫方良[18]用水针刀微创针法治疗颈源性眩晕,选取颈、胸不同部位的交感神经节体表反射点为施术点,结果与其他2组患者比较,水针刀组患者眩晕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分别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均有进一步改善,3组治疗后1 d随访,患者眩晕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水针刀组和对照B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A组(P<0.01)。
1.9.4 铍针“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言简意赅地介绍了铍针的形状及作用,现代铍针主要作用原理是松解组织深筋膜,解除局部压迫,重建局部血液微循环,从而使椎动脉恢复对大脑供血。许仕龙等[10]使用铍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80例,选取枕下肌群、颈后伸肌群、上背部及肩部肌群为操作部位,经2个月随访,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从而得出铍针可改善颈源性眩晕症状的结论。
1.9.5 钩针钩针能松解颈椎旁病变的筋膜及肌肉纤维组织,减轻肌肉对颈椎后部的牵拉力,减弱对椎动脉的刺激或压迫,改善脑供氧,进而缓解或消除眩晕症状。朱晶晶[15]采用钩针联合针刀治疗颈性眩晕患者96例,钩针选取颈6/7椎间隙旁开1 cm处施术,结果治愈25例(26.04%),显效47(48.96%),好转18例(18.75%),无效6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
1.9.6 拨针《灵枢》中“身体不用而痛……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凡刺大邪……泄夺其有余……针其邪……刺诸阳分肉间”所描述的巨针即拨针,定位在筋膜、骨膜等部位。张存权[17]用该法治疗颈源性眩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2个疗程后(7 d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6.00%,对照组显效率为61.00%(P<0.05)。
2 新外治法
2.1 蜂针蜂针疗法是运用工蜂蜇针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刺激,配合蜂毒液的药理作用,从而起到调整机体、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让欣[8]采用蜂针百会穴配合针刺风池、颈百劳、颈夹脊等穴位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提示试验组患者的眩晕缓解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
2.2 穴位埋线郭康[23]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法治疗颈性眩晕,以后溪、曲池、阿是穴、颈夹脊与大椎为主穴,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配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P<0.05),说明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颈性眩晕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2.3 穴位注射梁晓红[24]采用穴位注射配合贴敷治疗颈源性眩晕,先将复方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12等注射于颈夹脊、风池、天柱等穴位,每穴1 ml左右,24 h后进行穴位贴敷,每周1次,5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该方法治疗总有效率94.12%,疗效明显。
2.4 温熨疗法秦谊等[28]观察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对照组予传统针刺法,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 73.33%,2组症状和功能评分、VAS 评分、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5 定向药透郭建斌等[29]用定向药透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先采取针刺法,从颈3棘突向下沿项韧带平刺至颈5棘突,得气后在其上贴敷纯中药贴,而后颈项部扣置定向药透雾化罐,医用保鲜膜整体密封,开启定向药透仪,时间治疗1 h,5~6 min调整1次温度,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72%)(P<0.05),2组治疗后和随访1个月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2.6 中药塌渍孔林[31]为探讨中药塌渍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采用自制中药(桃仁、川芎、艾叶等)对患者颈部进行塌渍治疗,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感觉、体征及随访结果,评价治疗总有效率100%,说明中药塌渍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2.7 棍针棍针疗法是陈伯甫先生首创,起源于《灵枢》之九针中的“员针”,它与常规针具不同,是以棍状工具通过刺激不同穴位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苏瑟琴等[14]采用棍针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更高(P<0.05)。
2.8 圆利针圆利针疗法以古九针中的圆利针针具的形态和作用为基础,结合现代运动学、解剖学理论,对针具加以改进,采用“合谷刺”针法针刺,是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新型针刺治疗方法。于川[12]观察圆利针针刺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后DH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
2.9 长圆针长圆针是结合古长针“薄其身、锋其末”及古圆针“圆其末”而制成的针具,该疗法是在传统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仿古长圆针采用解结针法,以治疗久痹顽痛及相关筋性内脏疾病。刘春山等[13]采用长圆针治疗颈源性眩晕,根据经筋辨证理论,选取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筋结病灶点,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29%。
3 总结
综上所述,以上各种方法对于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报道,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也更加体现出中医外治方法的优势。笔者发现有关于该病的临床研究,部分评价指标主观性较强,如症状改善、症状评分等,相应的客观指标少见,另外因该病影响因素很多,易反复发作,但综述中大部分研究结果局限在短期疗效,针对患者的长时间随访较少,因而无法评估相应治疗方法对该病的远期效果如何。因此,中医外治方法针对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应多包含观察客观指标,针对疗效进行远期随访,同时采取大样本、多中心联合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