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百廿薪火 再谱时代华章 加快建设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

2023-01-04王成斌

关键词:学校建设

王成斌

2022年9月10日,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肇自三江,校史峥嵘。120年来,一代又一代南师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百廿历史和值得铭记的岁月诗篇。面向未来,再起新航。新征程中,南师人将传承弘扬百年厚生传统,扎根中国大地,不断追求卓越,坚定走好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奋力开启学校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 双甲子栉风沐雨,跨世纪弦歌不辍

创办于中华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奋进之中、发展于民族复兴之时,伴随着中国社会与中国教育的历史变迁,南京师范大学始终坚守“教育报国”理想,坚持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相偕行,为国家民族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师范大学的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02年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等人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之一,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南方发祥地。1906年5月,三江师范学堂更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师生星散、学堂停办,至1914年改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南高师各专修科改办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合并江浙9所高校成立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不久又改称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建立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选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所在的随园。1984年改办南京师范大学,办学水平和服务国家建设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1996年,学校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第一的序列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综合型大学办学格局进一步形成。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学校再次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虽几经变革、屡易校名,百廿南师始终学脉绵延、弦歌不辍。这里人文荟萃,名家云集,历史上一大批教育家和名师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为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李瑞清主政两江师范学堂六年,锐意革新,悉心治校,将一个草创不久的师范学堂,治理成一所较具现代性的高等师范学校。郭秉文在先后担任南高师、东南大学校长的十年时间里,践行“学者治校、学术自由、学生自治、综合平衡”的办学思想,倡导“寓师范于大学中”,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南高师教务主任、后任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的陶行知,首倡男女生同校,实行学分制、选科制,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南京师范学院首任院长陈鹤琴,创立中国幼儿教育和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以“厚生”作为校训,倡导“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今天,“厚生”已成为南师始终秉承的精神传统。此外,还有“丹青巨擘、教育巨子”徐悲鸿、“独创新风、一代大师”傅抱石、“诗情师心、一代风标”孙望、“名满乐坛、德高仰止”陈洪、“词府千年仰泰斗”唐圭璋等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曾执教于此,对南师发展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为中国高等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120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南京师范大学历史性地生成了“严谨朴实”的学术品格,育就了“以人为本”的厚生传统,砥砺了“团结奋进”的拼搏意识,塑造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形成了“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校训,积淀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校风。今天的南京师范大学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学校设有二级学院28个、独立学院2个。目前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地理学)、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近年来,学校综合性大学学科生态持续优化,重点领域实现显著突破,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学校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立潮头勇担使命,谱新篇争创一流

进入新世纪,经过百年发展与积淀的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事业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双一流”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改革和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 聚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学校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学校瞄准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南瑞集团共建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先后成立环境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学校每年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目前已有11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3‰。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6个学科被评为A类,A类学科数位居全国高校第34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明显。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社科项目立项数一直稳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荣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2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校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59项,其中科技人才项目1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Nature、Science、PNAS上发表论文37篇。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党委人才(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十年来,共有65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2支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范特色不断彰显。学校实施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区建设。作为全省唯一高校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学校在籍学历留学生总数超千人,与43个国家和地区的23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实现了在国家级国际人才引进平台领域的重大突破。

(二)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三全育人”格局不断完善。教育科学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培育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江苏省“最美高校辅导员”1人、江苏省辅导员年度人物6人。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院。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网络+课堂”模式在全国10个省市推广。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实现本科课程思政全覆盖,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2项。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启动全国首批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改革项目。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评选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获奖总数、一等奖数在全国师范院校中位居第三,特等奖数位居第一。十年来,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竞赛中成果丰硕,本科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升学出国(出境)率超过41%,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三) 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与省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地方共建6个研究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成立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前沿物理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等。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江苏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省艺术与科学中心等建设。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形成南师大科技园苏州园区、栖霞园区和玄武园区的一园多区体系。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类研究,高质量决策咨询报告获教育部、江苏省委等领导重要批示近20次。持续加强文科智库建设。道德教育研究所入选2018CETTE“双一流”高校教育智库核心榜单,并成为全国“双一流”高校10家核心教育智库之一。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2018年度高校智库百强榜,研究成果《法治现代化蓝皮书》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服务基础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国家培养超过8500名教师教育类的本硕毕业生。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入选的150名培养对象中,南师大的校友占据半壁江山。教师教育向着“好生源到好学校、好学校培养好老师”的良性目标发展,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布局有待优化。高原学科基数不多,高峰学科缺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建设亟待加强。二是支撑保障条件有待提升。高层次人才、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建设成效不够突出,资源获取能力相对偏弱。三是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拓展。科研组织化程度、交叉集成能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足。四是教师教育改革有待深化。教师教育体制机制需进一步理顺,对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和引领性需进一步彰显。

三、 新征程薪火相继,向未来再铸辉煌

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既是全校师生员工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成果,也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面对新的征程,我们要立足现实、守正创新,披荆斩棘、团结拼搏,为古老的南师接续奋斗,为未来的南师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4年5月5日,第2版。南师人同样要有“争第一”的意识和勇气,争做第一的南师、唯一的南师、最好的南师。正所谓“取法乎上,居其中;取法乎中,居其下”,只有瞄准第一,才会在第一方阵。我们将主动迎接竞争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和省内的项目竞争、资源竞争、人才竞争,善于谋划、善作善成,集小胜为大胜,集大胜为完胜,在更多领域争创更多的江苏第一、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进入大融通时代,技术迭代加快、学科融合加深、创新周期缩短,科技、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新趋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承载百廿荣光,迈入第三个甲子的新征程,面对这些新形势、新变化、新趋势,南京师范大学必须准确把握世情、国情、校情,立足“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明确方向,找准定位,科学谋划,积极抢抓“双一流”建设机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此,必须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决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优化校内管理体制,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推进内部管理机构改革,完善校院两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各项工作力争做到“至真、至善、至精、至美”。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稳定工作体系,立足于抓早抓小,全面提升应对处置各类风险的能力。

二是坚持特色发展与整体建设相结合,加快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从优化学科建设总体布局出发,持续打造文科高峰学科,发展高水平理科和战略性新兴工科,做到“师范特色、文科特长、理科特强、工科特新”。强化师范教育特色。师范是南师大的底色和旗帜,是学校发展的根和魂,必须不断强化拓展,提升教师教育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持续巩固和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地位。整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资源,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科大师名家和学术成果。强化理工科建设。聚焦战略性领军人才、高水平科研、重大奖项申报、重大平台建设,持续用功、抢抓机遇、寻求突破。加快发展交叉学科。主动顺应经济发展新需求和学科融合新趋势,围绕“智能、健康、生态、文化、善治”五个领域,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培育新的学科与科研增长点。加大力度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把南师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

三是选好育好用好“第一资源”,大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事业发展首要位置,系统谋划、精心制定人才政策,走适合南师校情、具有南师特色的人才工作之路,力争实现人才引育重大突破。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实施项目化管理,积极推进成建制引进人才团队,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外籍专家,探索柔性引进、延聘返聘等多种引才模式。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待遇,千方百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推动“高人与高台”相结合,把大平台变成人才发挥作用的大舞台。

四是持续改善学校的保障条件,不断汇聚事业发展新动能。建设一流大学要有一流保障。要努力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巩固扩大多渠道的收入来源,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持续提升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办学、教育基金会及社会捐赠等筹资渠道的贡献力度。完善科研经费、社会培训等领域的管理和激励政策。积极鼓励文科学院开展培训、咨询等社会服务,引导理工科学院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大幅度增加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

从三江师范学堂兴师重教、倡导新学,到南高师革故鼎新、融会中西;从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学科齐全的南京师范学院,到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历经百廿奋斗,南师铸就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办学成就。当前,学校正在全面建设“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这是时代赋予南师的光荣使命,也是艰巨而崇高的壮丽事业。学校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国之大者”,继承和发扬百廿南师精神传统,不断汇聚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真正使南京师范大学成为“高水平创新之师、高质量发展之范”,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学校建设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学校推介
上学校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