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实践进程中的两次“推进波”

2023-01-04俞良早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

俞良早

这里所说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观,自然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只是由于不要使题目太长,所以用马克思一个人的名字作他们两人的代表。他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指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和理想,或者说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何种样态(具有什么特征)社会的观点和理想。所谓进程中的“推进波”,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理想指导着、鼓舞着各国无产阶级及其劳动人民的实践。这个实践进程已经有170多年,期间产生了两次大的推进波潮。上述问题,即关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并非当下主流学界关注的焦点。进程中的“推进波”,学术界和理论界则无人提及,或者说没有人以这样的提法或概念为研究方式来认识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笔者在校庆之际,愿就上述问题作一研究,作为我向母校建立120周年的献礼!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及其19世纪实践进程中的波折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内容是什么,本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但是目前年青一代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对此未必了解和懂得,老年理论工作者中一些人对此已经淡忘,所以有必要在此略作赘述。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的社会。所谓商品生产即以出售产品为目的的生产。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或者说它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得到空前发展的事物。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替代社会形态,显著的特征之一是没有商品生产。马克思1875年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63页。。此论断的意思是,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而且是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是国有制);社会成员利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以后,劳动成果即产品也属于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他们之间不需要进行商品交换,况且产品中没有“价值”即没有作为商品的基本元素,或者说产品不是商品。在此条件下,社会分配将如何进行呢?马克思在上述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全部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各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的一份。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领回来。”(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63页。这里的意思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位生产者均可参与劳动,向社会提供自己的劳动量;社会发给生产者一张凭证,证明他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是多少;生产者根据这张凭证的记载,从社会仓库中领取一份同自己付出的劳动量相等或相适合的消费资料。显然,上述分配的过程,完全不同于商品交换和货币交换。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自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解体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和其他各种社会财富,掌握着国家政权,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极其深刻。社会主义社会则与此截然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页。这个论断的意思是,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和建立新政权以后,头等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旧生产关系。然而它们在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消灭了阶级存在的条件,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他们的思想逻辑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存在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才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可见,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条件。如果消灭了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那就等于消灭了这两个阶级存在的条件。消灭了它们存在的条件,等于消灭了这两个阶级。这样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中,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国家和国家机器的社会。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拥有官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器,统治阶级以这些暴力机器为手段对被统治阶级实行压迫。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将随之消亡。如1880年恩格斯提出:“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在各个领域中将先后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812页。这里表达的思想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它的第一项任务和最后一项任务是同一项任务,即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变为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此任务的完成之时,也是阶级的消亡之时。这时社会上没有什么需要镇压的人和事,国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它将自行消亡。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指导和推进了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前它是人类社会继续前进的思想指南。

可是,在19世纪中后期,国际无产阶级在追求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的实践出现过一些波折。这里所谓“波折”,一是指无产阶级的实践过程产生了挫折和曲折,二是指由于实践过程的曲折导致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上的省悟和转变。

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和最终走向失败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省悟和转变,是国际无产阶级实践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波折。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欧洲大陆爆发1848年革命。卷入革命运动中的国家有意大利、法国、德国以及东欧一些被压迫国家。尤其是法国,发生了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革命的形势使马克思、恩格斯深受鼓舞,使他们以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总决战已经开始。恩格斯1895年在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和回顾当时马克思和他自己的思想认识时指出:“在当时的情势下,我们不可能有丝毫怀疑: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一个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到底,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2页。这表明,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中,当时的革命可能有“一个很长的和充满变化的时期”,但是“决战已经开始”,它将“进行到底”,斗争的结局将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思想中,通过眼前的这场革命,可以实现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可是,巴黎工人的六月起义失败了,至1850年底法国革命已然失败或者说已经完全结束。其他国家的革命也同期失败了。虽然革命已经失败,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0年春“还在期待不久革命力量新高涨就会到来”(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0页。,即还在盼望着进行伟大的“决战”。到1850年秋天,马克思和恩格斯才抛弃了“幻想”(恩格斯语)。他们当时在文章中指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41页。这个论断似乎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完全弄清了社会的经济发展、经济危机和革命的关系,已经彻底抛弃了不久将爆发革命“决战”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不然。他们说“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意思是说新的革命虽然不会立即爆发,但它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来临。在19世纪中期,认为革命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来临,看来这个思想也是不切实际的。恩格斯1895年就此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2页。他的意思是,历史事实没有证明“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因为在他们提出这个论断及思想后的很长一个历史时间段,没有爆发新的危机和新的革命。这就是所谓“历史走得更远”,“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71年3月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革命胜利后,巴黎的工人掌握了政权。可是几十天以后,革命失败了。恩格斯在论述此事实时指出:“在胜利后,统治权就自然而然地、不容争辩地落到了工人阶级手中。这又表明,甚至在那时,即在本书(指马克思的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引者注)所描述的那个时期的20年以后,工人阶级的这种统治还是多么不可能。”(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7页。还写道:“1871年的送上来的胜利,也和1848年的突然袭击一样,都没有什么成果。”(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7页。这里表达的思想是,即使到19世纪70年代,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决战”并取得胜利从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尚不成熟。上述事实证明,1848年革命挫折和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进行社会革命的时机和条件的反思、省悟和转变是深刻的和清晰的。

二、 20世纪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第一次“推进波”及其历史功绩

人们习惯于把无产阶级进行的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斗争说成是“冲击波”。笔者以为,这方面的实践与其说是“冲击波”,不如说是向着美好目标展开的“推进波”,即向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目标推进实践的波潮。

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推进波”,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途径的实践以及此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第一次“推进波”的过程大体是这样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工农掌握政权的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国家将军队开进苏俄,以武力干涉俄国革命。苏俄国内的各种反动势力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扶持,发动军事叛乱,力图颠覆苏维埃政权。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领导红军和工农群众浴血奋战,赶走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平息了国内的反革命叛乱。苏俄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列宁领导俄共(布)和人民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他主张苏俄以温和的、渐进的途径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28至1937年,联共(布)领导人民展开并完成了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这时联共(布)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动侵略战争,妄图消灭苏维埃政权和消灭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联共(布)领导全体人民奋勇抗战,打败了法西斯,保卫了祖国,保卫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二战结束后,东欧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时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从1917年十月革命始到50年代中期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止的第一次“推进波”,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绩和影响。

第一,它打破了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十月革命以前,西欧北美各国实行资产阶级压迫制度,并且这种制度貌似世界上先进的制度,不断地向其他地区扩展其影响。在亚、非、拉广大地区,有的国家实行封建专制制度,有的实行反动的农奴制度。当时的世界,可谓是压迫制度的“一统天下”。由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格局终于被打破。也就是说,一种阶级性质不同于资产阶级压迫制度和封建专制压迫制度的工农国家诞生于世界,这个国家里工农群众正在探索和尝试建立有利于自己当家作主的新制度。并且它作为一种新事物,向全世界扩展着自己的影响。正如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至于哪一个国家的无产者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期间把这一事业进行到底,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11)《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6页。他的意思是,何时能够建立起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后需要讨论的问题,当前应该看到的是,压迫制度“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击破,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已经明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坚冰已被打破表明,世界上出现了崭新的工农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政治制度,不仅苏维埃俄国的人民可以利用这个政治工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以及其他压迫制度下生活的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革命的榜样。正因为如此,此后建立苏维埃制度的口号在西方各国响起,在东方的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响起。

第二,它建立了一种新的人民群众过幸福生活的社会制度。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党和政府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事实上,一种在经济制度上截然区别于剥削制度、大大优越于剥削制度、人民群众过幸福生活的社会制度已经产生。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经济危机、失业和劳动人民贫困,是不治之症。它摆脱不了周而复始的经济危机。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人民群众就陷入贫困和濒临死亡的深渊。斯大林说:“我们不患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这就是我们和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有决定意义的地方。”(13)《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9页。这个论断是十分正确和符合实际的。这种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譬如,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厂和电站(14)参见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成4500个大型企业(15)参见徐天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第134页。。这种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有资料显示,1932年至1937年苏联国民经济中的工资总额从327亿卢布增至823亿卢布,即增加1.51倍。工资总额的增长为工人的工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创造了条件。苏联青年团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对9个工业中心的7000名青年工人的调查报告表明,青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在机器制造业中,1931年1月为84卢布,到1936年11月提高到299卢布,即增加2.6倍;在黑色冶金工业中,上述时期的数字先后为89卢布和252卢布,即增加1.83倍;在煤炭工业中,上述数字先后为102卢布和328卢布,即增加2.22倍;在纺织工业中,上述数字先后为70卢布和228卢布,即增加2.26倍。5年内这些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增加2.3倍。其中1935年成为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的工人的工资增加3倍。(16)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第4卷),马文奇、潘天虹、李霞芬、范凯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612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及亚洲其他一些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国家、东欧一些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国家,先后建立了这样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发展也表明,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利于大大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在当时,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可与之比拟的。

第三,这种社会主义制度内在的优越性,使其能够打败一切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红军先后消灭了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弗兰格尔为统领的白卫军,粉碎了他们从各个不同方向对苏维埃政权发动的围剿,击败并从苏俄的土地上赶走了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军,使苏维埃政权岿然不动。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军以190个师、550万官兵,3712辆坦克,4950架飞机,47260门火炮,(17)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新编苏联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98页。在1500公里的战线上,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苏联人民和红军在联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同年9月至12月,他们取得保卫莫斯科战役的重大胜利。1942年7月至1943年1月,他们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此后,他们收复失地,解放祖国,并且兵锋指向柏林,彻底地打垮了法西斯。可以说,苏联军民对法西斯的胜利,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可是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关系,与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关系。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苏联卫国战争过程中,一批批共产党员入伍上前线,尤其是一批批共产党的领导人即各级党组织的书记入伍上前线。在莫斯科战役的关键时刻,党中央的领导人坚守在莫斯科,与莫斯科共存亡,并且在当年11月7日即十月革命纪念日在红场检阅红军,激励红军战士英勇杀敌。这些事实难道不能说明共产党的领导对于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作用?卫国战争初期,苏联政府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将苏联西部地区的许多大工厂拆迁搬运到东部地区,重建厂房并马上生产出坦克和大炮,难道这不能证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处理应急事变的能力及优越性?1950年10月,鉴于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中国的边境线上,也是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至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侵略军。这个胜利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

然而,人们必须懂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社会观所规范和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甚至可以说,它距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所规范和要求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十分遥远。譬如,它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消灭商品生产,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没有也不可能做到消灭国家和国家机器。况且,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体现这种社会主义社会的本体即社会主义的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尽管如此,必须肯定,它曾经的理论和实践即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推进波”,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向着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跨出的一大步,而且是史无前例的一大步,是功绩空前的一大步,是为后来者积累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一大步。

三、 第二次“推进波”的自身轨迹和新的推进方式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对其他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86年越南共产党举行“六大”,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全面推进革新事业。1991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五大”,确定了“有原则的全面革新路线”,推进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古巴共产党领导人卡斯特罗在有关会议上郑重宣布:古巴要改革。随即古巴政府出台了十几项经济改革举措。古巴走向了改革的道路。上述这些国家的经济改革不仅大大推进了国内经济的增长,而且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本文所谓20世纪发生的向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社会观推进实践的第二次“推进波”,就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为主流内容的各个共产党执政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的波潮。

研究和认识第二次“推进波”,一是要研究它的自身轨迹,即它沿着正确的、健康的道路前进的过程及特点。研究此问题,是要证明和阐述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二次“推进波”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过程论证这个问题。

其一,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装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包含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相关的内容。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规定下来。当时,社会出现了一股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潮流。邓小平针对此提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18)《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页。“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1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0页。在实践进程中,党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等,着力于提高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的思想意识。由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顶住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的压力,经受了政治风波的考验,一步步走向成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成就卓著。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十分复杂和严峻,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应对新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崇高而重大的责任。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深刻内涵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的伟大成果,所以它具有不同于一般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本质特征。譬如,从经济上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实行经济特区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它的新本质特征。从政治上看,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体现了它的新本质特征。可是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如同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十八以来,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页。。这个思想的深刻内涵之二是:必须坚持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国家的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在生产领域,有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和服务业生产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上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在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就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0页。在这里,他以“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都必须服从党领导的话语,表达了共产党必须领导一切工作的思想。

与此相关联,越南共产党、老挝人民革命党、古巴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高度地重视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反对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所以他们的事业也能够前进在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上。另外有一些国家如苏联和东欧原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放弃了共产党领导的原则,造成了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

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同外国友人谈话时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让人民的生活“好过”。这体现出他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关心和重视。此后党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强调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上述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郑重提出并不断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同时提出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图全面地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这里的意思是,所谓“以人民为中心”,一是要确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肯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要肯定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根本力量,要继续依靠人民的力量创造历史,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二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维护和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简言之,所谓“以人民为中心”,一是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发展党的事业,二是要维护和不断满足人民的利益要求。

其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发扬敢于实践和敢于理论创新的精神。改革开放是一番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和借鉴,必须敢字当头,闯出新路。邓小平1992年春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23)《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从当时的实践看,办经济特区,是敢于“闯”的结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是敢于“闯”的结果。实行“一国两制”,也是敢于“闯”的结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敢于闯新路的精神,向前推进了改革开放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地提出,必须锐意进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敢为天下先,走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党以这样的要求推进了改革开放实践。例如,精准扶贫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创新。由于这一实践创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中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由于这一制度创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展现出一个更有深度、更有宽度的新局面。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的理论创新。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等,也是他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2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67页。显然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实质的揭示和阐述。

综上所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扬敢于走新路的精神和大胆进行创新,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本文研究和阐述这些问题,在于证明它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史上朝着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第二次“推进波”的重要的、主要的原因。

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主流内容的、由各共产党执政国家进行改革开放构成的推动人类社会朝着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波潮,即社会主义史上的第二次“推进波”,在许多方面继承了第一次“推进波”的传统,如在事业前进方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方面坚持和继承了以前的传统。它不同于第一次“推进波”的地方,或者说它对第一次“推进波”的发展和创新,主要在于推进的方式上。现将它的新推进方式陈述如下:

第一,以共产党执政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性质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共赢”的方式推进历史。在这一次波潮中,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此政策的实施,必然造成相关国家“共赢”的结果。仍以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展开了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它是目前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在基础设施领域,“一带一路”推动了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管路、信息高速路等方面的建设。在经贸领域,中国同国外已经签订多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6个。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1万列,通达欧洲15个国家的44个城市。在金融领域,中国已与17个国家核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7个沿线国家设立了71家一级机构。丝路基金已签约20多个项目,承诺投资金额超过80亿美元。中国已经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82个经贸开发区,总投资超过280多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超过了24.2亿美元税收和24万就业岗位。(25)张翼:《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开放成果述评》,《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3日,第1版。“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各国。建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2018年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海南作为南海上的一颗明珠,将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全域对外开放。在海南自贸区,将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并在医疗、教育、旅游、电信、互联网、文化、金融、航空、海洋经济、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大开放力度。也就是说,外资将在上述这些领域以更有利的条件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页。。上述这些事实,或者是“共赢”的结果,或者是“共赢”的条件。

第二,执政的共产党主张与世界上不同性质的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推进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要达到这个目的,执政的共产党同国外其他性质的政党和组织协调行动,是十分必要的。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会议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120多个国家的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参加了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我们应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共同消除引发战争的根源,共同解救被枪炮驱赶的民众,共同保护被战火烧灼的妇女儿童,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我们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共同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共同为全球的孩子们营造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27)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33—434页。他说:“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联系,‘朋友圈’不断扩大。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愿同世界各国政党加强往来,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开展文明交流对话,增进彼此战略信任,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438页。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受到国外各政党和组织的欢迎和响应。会议通过了《北京倡议》。北京倡议共十六条。其中指出: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应该树立命运与共的理念,改变独善其身的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美好世界。显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口号和旗帜联合其他政党和政治组织,增强了历史进步的正能量,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提倡文明交流互鉴以推进历史。在各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之间,文明的形式和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与世界上其他性质的国家之间,文明的形式和水平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可是,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求文明和文化的融合。当全球的文明和文化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才可宣告“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互鉴,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的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并提出了“文明互鉴”的重要论述。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有关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58页。还说:“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59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第259页。他的意思是,各个国家长期以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可让人识别的文明,各式各样,各有千秋。它们只有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加强议会、政党、民间组织往来,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3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494页。这里的意思是,中国人民要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从实践上看,中国在开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努力实现中华文明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例如,中国选派大量的留学生到西方国家留学,鼓励他们学成以后回国发展事业。中国在西方国家建立了一大批孔子学院,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中国引进了大量的印度电影和西方国家的电影。中国的电影片也参与国外举办的电影节并获得奖励。中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国外社会科学著作,同时中国也将国内优秀的社会科学学术著作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国将本国生产的疫苗运送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并且派遣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到别国支援抗疫。上述事实或措施,将有力地促进各国文明和文化的进步,促进不同的文明由交流互鉴趋向文明融合。

综上所述,第二次“推进波”的推进作用表现在经济生活上促进各国“共赢”,在政治生活上促进各政党和政治组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社会文明上提倡文明交流互鉴。显然这些措施和办法有利于人类社会向前进,虽然向前进的步伐是缓慢的。也许人类社会在21世纪仍然不能实现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只要第二次“推进波”不停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就会朝着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无论经历多长的时间,它总会诞生于人类社会。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恩格斯视野中人的生存方式探析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