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探究

2023-01-04赵永勇盛介夫许云州杨绍山

南方农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苗种林木幼苗

赵永勇,盛介夫,许云州,杨绍山

(1.磐石市富太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磐石 132300;2.磐石市烟筒山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磐石 132300;3.磐石市林业局,吉林磐石 132300)

林业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生态资源,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促进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但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林业的商业价值大于其生态价值,所以乱砍滥伐的现象层出不穷,林木遭到严重的毁坏。为避免乱砍滥伐林木,我国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天然林。保护林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植树造林和林业育苗技术是目前培育林木资源常用的方法,满足了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林业育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树苗的成活率,促进了林业的发展,对实现现代生态建设和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现状,对林业育苗技术要点和造林方法展开分析,提高林业产值和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价值。

1 我国林业育苗发展现状

林业育苗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在经济日益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林业建设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调查显示,1990—2015 年全球森林资源面积减少了1.29 亿hm2,但我国的森林面积增长了 0.75 亿hm2。我国人口众多,导致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12 hm2,与世界人均量之比为1.0 ∶5.8。我国林业资源匮乏,必须依靠进口木材来满足国内的需求。另外,林业资源的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树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对推动林业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育苗技术推动林业的进一步 发展。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仍采用传统技术,为后期林业育苗管理埋下了隐患。传统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在育苗中容易出现根系纤细和卷根等问题,影响树苗的正常生长,导致人工原料林产量较低。因此,传统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还需不断改进和创新[1]。为了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的需求,相关部门要创新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提高林业资源的产量和质量。先进的技术可以支撑林业育苗培育出新的品种,弥补传统技术的缺陷,经对树苗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林木苗的存活率,提高林木的市场产值,从而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

2 林业育苗技术

2.1 苗地的选择与处理

土壤环境是林业育苗的关键,在播种前需要选择合适的苗地,保证苗地的地势、土质等条件满足苗木的生长,从而确保林苗培育的质量。因此,在选择苗地时要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地势平坦、灌溉和排水方便、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的土地作为培育苗木的苗圃地,避开光照不足、排水不畅、土质僵硬的地段。选择好土地后,需要对土地进行整地处理,可以选择秋翻春耙的方式整地,适当加入一些有机肥。翌年开春土地解冻后进行土地平整和苗木培育,从而保障苗木的生长环境。

2.2 苗种的选择和处理

苗种的选择对后期苗木的生长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选择苗种时要加强重视。考虑后期的出芽率,一般会采用水选、风选和粒选这3 种方式进行挑选,尽可能去除空粒和杂物,选出优质的苗木种子,确保苗种的出芽率。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选择科学的处理方式,按照林业育苗标准做好种子的消毒处理,杀死种子内寄生的病原菌,降低后期生长中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保证林木苗的健康生长[2]。

2.3 播种与催芽

播种是育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保证苗种有充足的生长空间,需要在播种时遵循层次性。苗木种植人员需要根据种子的类型和特征选择播种方法,常用的播种方式包括散播、条播和点播3 种[3]。散播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颗粒较小、栽种后易移栽的种子。条播也适用于颗粒小的种子,通常在机械化作业下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使苗木看起来非常整齐。点播与其他2 种播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比较适用于颗粒大的种子,在实际播种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行距,一般将种子横放入疏松土壤中即可完成种植。

催芽是育苗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催芽的目的是加快种子发芽,促进苗种的生长。催芽的方法主要包括浸种催芽、去蜡去油催芽和层积催芽,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第一种。浸种催芽可以满足大多数苗木的生长要求,需要结合苗木的具体生长特征选择合适的浸泡时间和温度,避免长时间浸泡对特殊树种的后续生长造成影响。对于种皮较厚的种子,需延长浸泡时间,使其提前发芽,从而保证种子的生长速度。去蜡去油催芽比较适用于皮外存在油脂或蜡质的树种,具体做法是将种子放在60~70 ℃的草木灰中,然后用2 500 倍的稀释液进行浸泡,待水完全冷却,油脂全部去除后取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即可。层积催芽方法应用也较多,比较适合休眠期长、发芽慢的种子,如红松。具体做法是利用河砂对种子进行分层次放置,从而尽快结束种子的休眠期,为后续的栽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催芽的效果[4]。

2.4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是对培育的幼苗进行抚育和管理,在开展管理前需要对周边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如气候、地理等,加强技术保障,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不同的幼苗对生长条件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幼苗对周边的环境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仅要光照充足,还要排水便利等。因此,栽种过程中对土壤等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保证幼苗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病虫害防治是抚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苗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攻击,可以通过化学和物理等方法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避免病虫害影响苗木的生长[5]。防治病虫害时要加强定期的巡视工作,及时修剪病枝并集中填埋,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对幼苗的生长空间进行合理优化,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定期修剪,保证苗木处于良好的生长空间,提高抚育管理的效果。

2.5 水肥管理

为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提高林业的产量,还需要在苗木生长的关键阶段做好水肥管理。幼苗对水肥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夏季,受季节的影响,7—9 月高温干旱,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大,因此还应对这段时间加强水肥的管理,每天早上及晚上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进行喷灌。当降雨量过大时,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过多影响幼苗的生长。另外,管理人员需要结合苗木的叶片颜色和具体的生长状况对苗木进行合理施肥,保证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得到充足的营养,加快其生长速度。

3 造林方法

3.1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对根系有一定的要求,在开展前需要了解苗木的根系特点。植苗造林是将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实施造林的一种方法,应用非常广泛。该方法的特点是不易受恶劣环境的限制,生长稳定[6]。另外,植苗造林可以规避幼苗发育不良等问题,充分展现优质种子的功能,对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植苗造林法适用性强,可以使苗木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避免水土流失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3.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是比较普遍的方式之一,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好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可以降低育苗成本。该方法是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省去了育苗环节具有省工和成本低的特点[7]。该方法既可以合理地利用林木资源,又能提高林木的抵抗力,但需要做好定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3.3 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一段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插条造林对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在春季发芽后和秋季落叶后进行,取2 cm左右的枝条,剪去侧枝、留下主枝,根据生长间距进行插枝,然后夯实土壤。因插穗长度和造林地的土壤水分条件不同,常绿树种的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1/3[8-10]。处理土壤时要全面整地并浇水,插条完成后给苗木覆盖薄膜,以起到保温效果,提高苗木成活率。栽植前,还应修剪合适的枝条,保证枝条符合粗度和树龄的要求,从而保证栽植的效果。

3.4 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直播造林通常适合种子较大、发芽率高、可以大规模播种造林的苗种,该方法操作简单、工序少、栽种时间短。但是,直播造林对立地条件和后期的抚育管理要求非常高,在后期的抚育管理中应加强巡视,观察幼苗的生长环境,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培养优质的林木。

4 结语

林业是实现生态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非常重要。为了尽快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合适的林业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来丰富林业资源,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林业的生态特点,根据林业的生长条件和造林需求进行合理的培育,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保障林木的生长质量,促进林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苗种林木幼苗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什么是碳中和?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默默真爱暖幼苗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