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2023-01-03钱思兰吴林燕

全科护理 2022年35期
关键词:冲管输液器固定装置

钱思兰,谢 姝,吴林燕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也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瓶塞穿刺针都是光滑的圆柱体,在输液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从瓶口脱落,进而出现皮肤穿刺处回血,引起病人恐慌[1]。长时间回血针头容易堵塞,需重新穿刺,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延误药液进入病人体内时间或使药液污染等意外事件发生[3]。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常需要中心静脉置管持续进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动脉置管行持续有创血压(IBP)监测或动、静脉置管进行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严重心功能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病人常需要动脉置管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为了防止血管内置管凝血,保证各项监测或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要用加压输液袋对冲管液持续加压冲管,使输液瓶内压力增大,输液器的瓶塞穿刺针容易受压挤出,或在病人翻身或护士给病人做治疗护理操作时容易牵拉脱落而污染,而所用冲管输液器与测压套件或球囊反搏器连为一体,价格昂贵,如果更换新装置则会加重病人经济负担;如果用碘伏等消毒很难保证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同时消毒液容易带入冲管液内进入病人体内,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研制了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口脱落的卡合式固定装置,经试验其技术指标可靠,可用于不同类型输液器,且用后取下按医院感染要求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已成功申请专利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已使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设计与制作

1.1 结构与制作方法 该装置包括上卡合部、下卡合部(包括调节机构)、连接板。材料为硬质塑料制成。详见图1。

1,2—输液瓶瓶颈;3,4—输液器;5—可上下移动的下卡合部;6—5和7之间的联接板;7—上卡合部;8—普通输液器;9—连接板的线性滑动槽;10—锁止螺栓图1 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1.2 使用方法 将上卡合部的卡合板卡入输液瓶的瓶颈部并抵在输液瓶封盖顶部,将下卡合部的卡合板环抱于针头固定部底部的输液管上并抵在针头固定部侧壁上或环抱于滴壶底部连接的输液管上并抵在滴壶底部侧壁,上、下卡合部两者之间的间距通过下卡合部的调节机构进行调节,调好后将下卡合部的螺栓旋紧,使下卡合部固定在连接板上,防止其上下移动,从而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口脱落。

2 临床应用

2.1 研究对象 2022年1月—2022年9月选择急诊内科病房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243例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岁,静脉输液;或输液过程中需转运;或中心静脉置管持续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动脉置管持续有创血压监测或动静脉置管进行PICCO监测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需要用加压输液袋对冲管液持续加压冲管的病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精神异常、躁动等不配合治疗可能导致主动拔管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观察组:男68例,女54例,年龄(64.2±8.9)岁;对照组:男65例,女56例,年龄(61.6±9.5)岁。为了避免同一病人重复计算例数,同一病人如果既有静脉输液,又有转运时输液,则仅计入转运时输液的例数;同一病人如果既有静脉输液,又有转运时输液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冲管,则仅计入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持续冲管的例数。两组病人输液及冲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输液及冲管情况比较 单位:例(%)

2.2 应用方法 两组病人均由急诊科护士进行操作,责任护士随机分配所管的病人,同一护士可同时分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方法将普通输液器或精密过滤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或将测压套件上的冲管用输液器插入加压输液瓶内。观察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卡合式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输液器与输液瓶。实物使用详见图2、图3。

2.3 评价指标

2.3.1 两组病人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例数 同一病人发生1次或1次以上输液器针头脱落,均算1例脱落。

2.3.2 额外增加的工作时间 因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污染输液器针头从而更换输液器或出现回血堵管导致拔针再更换输液器重新穿刺或消毒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冲管套件的加压输液瓶穿刺针,导致护士额外增加的工作时间。时间计算采用我科统一配置的电子秒表,从护士到床边发现因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开始计时,直到更换输液器结束或重新穿刺结束或消毒加压输液瓶穿刺针重新插入冲管液结束。具体操作过程为:护士发现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夹闭止水夹→回治疗室准备用物→到床旁更换输液器(或者拔针再重新穿刺,或者用碘伏消毒加压输液瓶穿刺针待干后用盐水冲净碘伏,再重新插入冲管液)。额外增加的工作时间=脱落导致增加的总时间/总例数。

3 结果

表2 两组病人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额外增加护士工作时间比较 单位:min

4 讨论

4.1 卡合式固定装置的使用能减少输液器针头的脱落例数 临床上为防止输液管道滑脱,多要求加强巡视和宣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等,但仍然时常有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事件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本装置的上卡合部可插于输液瓶的瓶颈部并抵在输液瓶封盖顶部且限制其下移;下卡合部可环抱于普通输液器针头固定部底部的输液管上并抵在针头固定部侧壁上或环抱于各种测压套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加压冲管输液器的滴壶底部并抵在滴壶底部侧壁上且限制其上移;连接板将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连在一起;从而使输液器牢固地固定在输液瓶上,有效地防止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使用了卡合式固定装置,无输液器针头脱落的现象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卡合式固定装置的使用能避免因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而额外增加护士的工作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使用卡合式固定装置,没有发生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的现象,而对照组没有使用卡合式固定装置,则出现因输液器针头从输液瓶上脱落污染输液器针头从而更换输液器或回血堵管导致拔针再更换输液器重新穿刺或消毒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冲管套件的加压输液瓶穿刺针,导致额外增加护士的工作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随着静脉治疗的广泛应用,血管通路装置导致的静脉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愈发凸显[4]。卡合式固定装置的使用避免输液器针头脱落受污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还能够防止回血凝固重新穿刺注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又能节省经济支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事故发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轻护士体力和精神压力,提高输液或冲管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3 本卡合式固定装置可用于各种不同类型输液器,且可重复使用 查阅文献,临床护理人员设计了各种形式的防脱落装置。蔡爱妮[5]利用杠杆原理研制了一种功能性输液防脱夹,包括上下夹板、活动轴和弹簧,但仅用于普通输液器固定,不能用于各种测压套件的冲管输液器的固定。李红等[2,6-9]分别研制了不同种类的进液口防脱落输液器,将防脱落卡扣与输液器连为一体,一次性使用虽可防止输液器针头脱落,但增加了输液器制作的成本。本装置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上卡合部和下卡合部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使该装置即可用于普通输液器,也可用于各种测压套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上的加压冲管输液器等不同类型输液器。该卡合式固定装置制作材料为硬质塑料板,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用后取下按医院感染要求清洗浸泡消毒或擦拭消毒后再重复使用,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

猜你喜欢

冲管输液器固定装置
2021 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固定相关内容解读
配网不停电作业的引流线固定装置调试系统优化
持续空气阻隔法所需输液冲管液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输液器的秘密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两种护理干预对盐酸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全程精细化管理在picc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大型客车座椅固定装置强度的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