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癌止痛散联合艾灸对胃癌伴疼痛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23-01-03陈道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21期
关键词:胃脘艾灸胃癌

陈道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2020 年全世界新增胃癌病例117 万例,在全球癌症发病谱中排名第四[1]。其中,有约70 万人死亡,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谱中排名第三,该病是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腹痛是主要临床症状,但大多由于缺乏典型症状而容易被忽视[2]。近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随着分子细胞研究的深入,靶向及免疫治疗开辟了胃癌治疗的新天地,成为近年来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国家对临床中医研究日益重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3],在胃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展期胃癌患者病情严重,需要结合病理类型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疗。然而,化疗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胃癌患者体质虚弱,化疗无法继续,或者有强烈的不适感,如恶心、呕吐等[4]。中医药因其辨证论治的特点,在临床该病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药可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控制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缓解患者症状,为下次放化疗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所谓“正气在身,邪不能行”,艾灸作为特色中医外治疗法,在调整胃肠功能方面有显著疗效,其操作方便、疗效确切。中医学中并无胃癌这一直接称谓,依据其临床特点,可归于“反胃”、“噎嗝”等范畴,其发生主要是先天脾虚或情志等因素,导致脾胃受损,造成气血运行失调,加之癌毒作用,导致体内津液停聚,或聚而生痰,导致血行缓慢,痰结血聚停于胃脘,便为积聚症瘕,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扶正为主,并据此拟定消癌止痛散随证加减治疗胃癌,临床取得较好效果。本研究分析消癌止痛散联合艾灸对胃癌伴疼痛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60 例胃癌伴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57~82 岁,平均年龄(71.11±2.32)岁。试验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56~83 岁,平均年龄(71.13±2.4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标准 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并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患者年龄18~75 岁;患者伴有疼痛;患者或其家属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患有心、脑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或者相应并发症的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过敏体质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存在原发性心血管、肾脏、血液学和其他疾病或影响生存的患者;存在感冒、发热、急性胃肠炎等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患者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患者开始进行化疗时入组。根据不同分期选择不同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疗程为12 个周期。同时配合服用抑酸、止吐、保肝等药物预防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化疗前均常规给予止吐,进行护胃预处理,如抑制患者胃酸过多分泌和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出现白细胞显著减少,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进行对症升白细胞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症状,可以用对症抗生素进行临床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肝损伤,可以给予相应的肝脏保护治疗。此外,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营养支持。服药期间,要求患者不要吃油腻、甜味和粘稠的食物。患者连续治疗14 d后评价疗效。

1.4.2 试验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癌止痛散联合艾灸治疗。①消癌止痛散方剂组成:生黄芪30 g、白术20 g、山慈菇30 g、威灵仙20 g、补骨脂20 g、蛇舌草20 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后制成膏剂。辨证加减如下:气虚加黄芪;血瘀加鸡血藤等;阳虚加附子、淫羊藿;胃阴虚加生地、石斛等;血虚加当归、地黄、鹿茸胶、阿胶等;血瘀疼痛加当归;痰湿证重复使用半夏、砂仁。如患者大便干燥,可加入肉苁蓉、枳壳等;如果患者感到手足麻木、感冒,并且病情加重,加桂枝、木瓜等;如果患者睡眠不好,可加酸枣仁、何首乌等。②对患者进行穴位艾灸治疗,患者坐位暴露胃部,定位中脘穴,用大、食、中三指共同以执笔式夹住艾条,将清艾条一端点燃后,以小鱼际紧贴中皮肤,另一手以食、中两指轻按穴位旁以防过烫。点燃的清艾条和穴位垂直约一以悬灸方式熏烤,热量以皮肤红晕能耐受为度,太热时,可在穴位垂直升高,将艾灸条做直径约1 cm 画圈的动作,以缓减灸中不适感,艾灸治疗后以同方法艾灸足三里穴,时间10 min。3 次/d。患者连续治疗14 d 后评价疗效。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反应评分、VAS评分、临床疗效。

1.5.1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 ①胃脘痞满:0 分:患者每天偶尔出现上腹部胃脘痞满;1 分:患者持续时间<120 min/次;2 分:患者明显胃脘痞满,持续时间120~150 min/次;3 分:患者上腹部存在严重程度胃脘痞满,持续时间>150 min/次,服药后可缓解。②胃脘疼痛:0 分:患者每天偶尔存在上腹部疼痛;1 分:患者上腹部存在隐痛或刺痛,但患者可在1 h 内自行缓解,暖时缓解;2 分:患者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3 分:患者胃脘疼痛较重(或为钝痛、或为胀痛),程度多不能忍受,持续时间>120 min/次;4 分:患者存在严重胃脘疼痛,需服药后才能缓解。③胸胁疼痛:0 分:患者每天偶有胸胁疼痛,或隐痛或疼痛,可在30 min 内缓解;1 分:患者每天有明显的胸腹疼痛,0.5~2.0 h 患者才能缓解;2 分:患者每天明显感胸胁胀满,持续时间>2 h/次,患者服药后才能缓解。④腹胀、腹痛:0 分:患者每天偶有腹胀痛;1 分:患者存在轻度腹胀、腹痛,可以自我缓解;2 分:患者每天频繁腹胀、腹痛;3 分:患者存在严重腹胀、腹痛,程度不可耐受,持续时间>60 min。

1.5.2 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欧洲癌症研究组织开发的核心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有多种语言版本,被认为适合于评估中国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共有27 个项目,包括3 个功能领域: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3 个症状区域:疲劳、恶心、疼痛;4 个单项:气短、食欲不振、便秘、经济困难。总体健康状况,从“非常差”到“非常好”,将每个量表中包含的项目分数相加,将粗略得分转换为标准化得分表示其值在0~10 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3 胃肠道反应评分 0 分为无恶心,1 分为有恶心,2 分为暂时性呕吐,3 分为呕吐需治疗,4 分为难以控制的呕吐。

1.5.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症状评分标准。临床控制: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主症积分减少81%~100%;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61%~80%;有效:患者症状均有好转,主症积分减少50%~60%;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积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反应评分、VAS 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胃肠道反应评分、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反应评分、VAS 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胃肠道反应评分、VAS 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8%以上,其发病机制隐蔽,通常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中国是一个胃癌高发病率的国家,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和我国人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与往年相比,该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5]。在我国,胃癌发病范围广,但不同地区患者具体情况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胃癌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认为,胃癌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环境和饮食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弥散性胃炎等[6],通常胃癌被认为是上述疾病综合作用的结果。组织学上,大多数患者为腺癌,其他常见胃癌病理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鳞状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等,该病进展期患者易于扩散,通常以淋巴或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为主,早期胃癌的发病通常是隐蔽的,如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恶心呕吐,少数患者可能存在明显上腹痛、不明原因体重减轻等[7]。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表现明显,包括患者体重明显减轻、严重餐后疼痛、腹部肿块、乏力等。艾灸能够通过温热作用刺激皮肤及经络,发挥温通经脉作用,其特定的穴位可以缓解胃癌患者胃痛、腹胀等症状,同时能够提高人体正气,防止肿瘤的复发与转移[8]。消癌止痛散主要治疗里寒,功效为温中,其具有温里散寒,健脾补气之功,方中生黄芪、白术大补肺脾之气,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碱能提高免疫力,抗有害细菌增殖。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消癌止痛散有效成分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诸药配合共奏补气健脾、化瘀散结之效[9,10]。在传统中医中,“不通则痛”常常被认为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艾灸具有益气、通络的作用,通过穴位刺激,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通络止痛等作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癌痛的临床治疗,其温热刺激,在疏通人体气血运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以温促通运行通[11,12]。本研究中艾灸穴位选取胃中脘及足阳明胃经之足三里穴作为施加干预的穴位,通过局部刺激、调节脏腑,扶正祛邪,调和气血,达到温经止痛之功效。

综上所述,采取消癌止痛散联合艾灸治疗胃癌伴疼痛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胃脘艾灸胃癌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预防艾灸上火,可舌下含服玄参片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胃脘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婆婆迷上了艾灸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