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研究
2023-01-03吴晓光
吴晓光
(黑龙江省桦南县驼腰子林场,黑龙江 桦南 158200)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自然资源造成消耗和破坏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利益,但是随着林业资源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现代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升,为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获得经济效益并改善环境,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升营林生产管理手段,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的经济收益。
1.现代林业的本质
现代林业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故而现代林业以林业的生态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为代表,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技术的融入,如此才能保证生态、经济效益的兼顾。在环境保护一类的林木当中,主要是融入适应力强、对环境改善具有积极影响的各类树种;经济林则需要以树木材质佳、成长速度快、管理成本低为标准。这也意味着要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利用林业生产指标合理调整林业投入,促进整体生产力的提高。林业经营的目的是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林业部门的主要功能是有计划地采伐既有山地林业,扩大林业资源,合理利用和发展天然林,增加林木覆盖率,增加木材和其他林业副产品的产量。甚至于需要考虑林场等单位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力求将基层多余劳动力吸引进来,提高林场管理的社会效益。总而言之,通过林业建设,满足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林业调节气候、水土保持、固沙等环境保护功能,从而使农业生产稳定高产。林业管理包括一系列林业服务,如林业恢复、林业养护,以及建立和管理城市林业活动。
2.营林的重要性分析
2.1 净化空气
近些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给人们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其中空气污染问题,不仅会导致人们的呼吸道出现各种病变,还会使植物逐渐失去防御病虫害的能力,导致林业病虫害难以防控。而通过营林建设,增加林木资源,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使空气得到净化。
2.2 有助于降低水土流失
我国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突出,致使大面积土壤逐渐裸露在地表,导致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大幅下降,在遇到暴雨冲刷时,会导致当地的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使当地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同时,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床,会使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显著上升。通过开展营林工作,增大植被覆盖率,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降低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出现频率。
3.提高林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性
3.1 能合理分析林业生产管理的发展
主要益处有三点:一是维护生态平衡;二是提高生态环境的空气质量;三是进一步优化环境。我国的林业面积在不断增加,但从全国整体来看,根据相关统计,林业还是处于日益减少的趋势。由于林木的大量开采,导致种植和运用比例失调,再加上林业管理不规范,使生态平衡不断遭受破坏,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对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林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林业管理也是随着改革的变化而改变。随着科技的发达,人工林业将更高效地促进林业的发展。
3.2 有利于实现营林工程建设的需求
营林生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依赖,根据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只有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营林生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并且在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还能促进经济收益。可持续发展能带动我国营林工程的建设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林业发展的重心,也是其他领域同样遵循的方针。
4.林业造林方法
4.1 分殖造林法
简而言之,这种造林方法是以当地常见树种的树枝作为母枝,将其截断后直接插在土壤当中,一般可截取50cm~70cm不等,根据当地水土情况决定插入深度,若是水土状况良好可以采取浅插,若是水土不佳缺水严重,需要深插,一般地表留下100mm即可。为了提高树木成活率,也可以选择河滩地带。这种造林方法速度快,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受无性繁殖生根、愈合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这种方法不适合大规模造林,可以用于小面积的植树。栽种苗木时需要纠正苗木的位置,确定苗木的密度,不要太宽也不要太密。如果是杨树需要控制在行距3m~4m,株距4m~5m。若是小型树木,株距行距可以根据树木成型后树冠直径来确定。
4.2 播种造林法
又叫飞播造林,利用播种飞机来大面积播种,适合大型林场,而且要求林场立地条件好。该种造林就是把树种直接种在土壤中,让种子在土壤中生长,这种造林方法不受季节的影响,但对林木的要求较高,所以要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一般而言,松树、杨树、柳树等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适合飞播形式。鉴于混交林具有的生态优势,在飞播当中可以采用混种飞播。同时这种方法对林地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所以要保证林地的含水量满足要求,避免影响树木的生长。播种造林也要积极预防鸟类破坏,避免播撒树种被鸟类采食。
4.3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一般适用于珍贵树种、景观园林。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植苗造林得到了大部分造林单位的重视。植苗造林方法应用广泛,栽植期短,但整体成本较高,这是源于其需要盛载器皿、栽植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以及设备。这也意味着这种方法需要优质的种植技术,如机械挖坑、机械种植等,对人的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种造林方法时,必须分析林业的性质,以保证它能满足种子生长的需要。此外,必须合理控制种子含水量,以提高种子成活率。植苗造林的最佳优势就是可以保证阵列的美观度,能够融入设计元素,让树林成为景观林。植苗造林过程中,主要是需要保护好苗木,要保护根部。短程可以采取裸根运输,长途需要形成根部土团,并且需要定期喷水,或者喷洒蒸腾抑制剂避免树苗过度水分挥发。
5.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5.1 完善制度建设,提高资金投入
在营林生产管理中,应不断加强制度改革和创新,使其不断完善,同时合理提高资金投入。第一,结合实际,科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全面发展的管理水平。对于营林生产管理,可以进行定期的系统培训,提升负责人的工作效率,强化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可将营林工作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从而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为林业工程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团队。同时,还要注重整体管理的质量,保障工作的科学性。第二,全方位的资金投入,促进林业生产效益的优化,资金短缺、资金不稳定是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要加快改变这种状况。作为监管部门的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捐助投资,其中可以让捐助者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该林业项目的投资人之一,使营林与市场对接,为营林生产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5.2 建立健全完善的林木种苗科学技术平台
要将林木种苗工作与科学技术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促进林木种苗工作的开展。同时,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与需求,掌握更多先进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和创新专业知识与技能,从而及时地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林木种苗工作的培育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5.3 创新经营模式,优化苗木栽培
为了提高营林生产效益,推动林业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全面创新经营模式,科学做好育苗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努力提升苗木的栽培质量。一方面,应该改革传统的经营理念,全面创新经营模式,不断优化和提高营林生产效益。要积极引入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员,通过他们的市场分析与研判,加强林业与市场的关联,积极优化经济品种,科学布局苗木品种栽培,并不断创新种植方式。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苗木的栽培,创新经营模式。运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式,有效提升苗木的质量,加强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全面优化苗木的成活率。此外,还应该深化林木加工,有效增加附加值。
5.4 有效落实树种选择工作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经营中,合理选择树种,可有效提高种子成活率,合理选择树种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在树种选择当中,除了要了解不同树种的优势、习性、用途之外,还需要对树种外观进行观察,需要有光泽、饱满、无霉斑等,这样才能保证树种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成活率。作为实际造林工作的一部分,我国的造林成本很高,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很大,有些环境地区并不理想,对于环境理想、地形相对平坦的地区,可选择当地树种进行种植。对于容易成活的树种可以采用分殖造林,这样有效降低造林成本。之所以选择本地树种,主要是其对本地常发病虫害具有一定抗性,故而成活率高、投入相对低。此外,适当种植果树不仅可以产生理想的生态效果,还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本地树种较多、地理环境相对复杂的地区,建议建立树种、地理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管理,能够针对不同地块植入适应力最高的树种,保证当地生态环境和种植经济效益。
5.5 加强苗木基地建设
在当前的林业经营项目中,加强苗木基地建设是保证林业质量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种子质量直接影响林业经营的成败,建立苗木基地是十分必要的。在目前的苗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以市场实际情况为指导,按照客观规律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规范管理,提高苗木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苗木基地时,应充分考虑苗木基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有关部门要开展苗木调查研究,加强对种子苗木基地的管理,加强对苗木基地的监督。同时,严禁随意采集、挖掘苗木,保持苗木基地健康发展,为加强林业生产管理提供依据和保障。苗木基地当中也要实现良好的土地管理,要将苗木按照喜阴喜阳的属性来分别种植,保证喜阴苗木处在阴坡;喜阳苗木处在阳坡。
5.6 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幼林保护
在当前的林业生产经营中,经营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幼林的保护上。要有效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质量,必须以苗木成活率为核心,创新造林技术,加强对绿色林业的保护和管理,在当前的林业生产经营中,幼林的保护对苗木的抗旱和存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苗木的良好生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苗木种植工作完成后,必须根据实际气候条件进行有效养护。此外,合理选择造林面积可以打破单一树种的限制,使其得到有效利用。之所以打破单一树种,是因为经过大量实践,混交林抗性明显高于单种林。这是源于混交林能够吸引多种害虫天敌,例如鸟类、蜘蛛、蜂类等,且不同树木形成的挥发性气体对其他树木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例如,松树形成的挥发性气体对其他树木常见的虫害具有抑制作用。采用无人机技术来对不同地块的幼林进行观察,采集幼林生态环境信息,对于预防病虫害、定期灌溉及施肥工作具有重要参考。而且无人机技术对于幼林防火具有积极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当发现威胁之后能够果断回传控制平台发出警报。
创新的科技和管理保护方法,保证了幼林的成活率,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生产经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其中也包括了给排水设计,需要充分利用地形、气候,来有效融入喷灌系统,对苗木进行必要的定期灌溉。
5.7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从长远的营林生产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为了能够促进地方林业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上进行优化,从而打造一套完善的营林生产资源林业体系。在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林业资源浪费现象的制止,只有减少乱砍滥伐的现象,加大森林保护才能够重新巩固水土,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完善森林法律法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还能够为林业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有助于林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采,保证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5.8 林木的合理化种植
种植品种过于单一是林木种植生产遇到的普遍现象。在林木幼苗的培养中,很多人忽略了市场对林木产品的需求,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生产效益和成本上,总想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会严重造成营林生产质量的降低,无法满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产品的供应。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必须采用合理化的种植,才符合林木发展规律,要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引入优良的苗木品种,确保其有较强的抗病性,以减少后续林木生产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为保障营林的多样化,要详细了解其品种的生长要求及特质,保障林木能快速发展、稳定生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主要选择质量高、周期短的速生树种。此外为了降低项目生产的成本投入,可以适当地利用天然的植苗。在每个生产林中,要保证树种的优质性,规范设计好母系林木结构,建立多个子系林木,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形成系统有规范的建设模式。相对于单一的树种,树种的混合种植会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益。同时还能改善种植地区的土壤土质和肥力,促进树林生长环境的提高。
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林业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研究培育优质苗木,做好营林工作。同时,采取有效的人员管理措施,提高员工的林业管理意识和责任,提高现代造林和林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林业建设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