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探析*
2023-01-03赵中华
赵中华,林 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zzhua9@qq.com)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中,东西方文化相互交织,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风险与挑战。处在信息技术化的世界,高校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文化智慧,如果教育者不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正确引领,一些学生可能会背离当今主流意识形态,抛弃民族特色,甚至丧失民族自信[1]。高校是培养时代青年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高校学生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责任心。中医治病、防病及健康养生的医学理念是中医药文化的外在表现,中华优秀文化的人文智慧是中医药文化的内在价值,中医药文化内外兼修,是最具中国气质、中国品格的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汲取中医药文化中的知识养分,对于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及学生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价值
高校是学生人格由懵懂转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地方,也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兴衰。中医药文化融合了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生命、健康的认识,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的知识宝库。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的整体观念、辨证思想及经世致用等理念,对我国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在健康促进、教育引导及文化传承三个方面。
1.1 健康促进价值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每一所高校的共同期盼,学生的生命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肩负着国家复兴的大任,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储备力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直接关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败[2]。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下,部分高校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忽视对生命和健康应有的关注和关怀,心理问题凸显,甚至出现轻生的严重后果。中医药的“治未病”思维、情志理论对预防疾病、增强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传承中医药文化,有利于普及中医药的健康思维,强化高校学生对生命健康的重视;有利于鼓励学生重视生命、珍爱生命,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注入丰厚的健康元素,使中医药文化成为学生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1.2 教育引导价值
中医药文化是高校育人育才的重要财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3]。中医药文化是中医学的基础,将中医药文化纳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中,传承中医药文化中“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人文理念,彰显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引导价值,从而优化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有利于培养健全的学生品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1.3 文化传承价值
文化和意识形态有着天然的密切关联。文化不仅一个民族的标记和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将中医药文化概括为医心仁、医道和、医术精、医德诚[4]。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5]。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中医药延续千年,救人无数,中医药文化积累了无数先辈的思想智慧,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印记。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千年历史,加深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从而锻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辉煌。
2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在契合性
高校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中医药文化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传承、守正创新,蕴涵着我国丰富的哲学智慧与人文光辉,对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创建上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目标、内容价值、工作理念方及方法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是增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法宝。
2.1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相通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一方面,中医药学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侧重纠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思想及不良倾向;中医药文化注重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关怀,主要以缓解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为目的,两者目标相通,都以完善个人发展、促进个人身心健康为目的;另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立德树人,聚焦学生主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时代青年;而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的 “仁、和、精、诚”等优秀精神元素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与高校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2.2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价值相融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价值之间相互融合,对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都具有深刻的价值,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品质及精神追求。一方面,中医药文化有着浓厚的哲学思维,反映了人体生命的运行规律,“仁、和、精、诚”的文化理念,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蕴藏丰富且形象的教育素材,生动展示了爱国、诚信、自强的宝贵品质,诠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哲学智慧;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都旨在塑造大学生的正确思想和人生态度,中医药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天人合一、大医精诚”的朴素哲学思想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能够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要素中的自然观、整体观和辩证法中汲取养分,客观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这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所在[6]。
2.3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理念、方法相契
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工作理念方面高度契合。中医药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都需要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体对象是高校学生,要求教育工作者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因材施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医药文化的整体观念、“治未病”观念以及辨证论治观念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的手段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融入学生头脑,激励学生传承大医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提升整体素质。此外,中医药文化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在工作方法上也具有一致性。无论是中医药工作方法,还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法都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唯物辩证法,中医药的整体思维、象数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等无时无刻体现着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3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方式
高校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思想中大力宣扬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医药文化在高校育人方面具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和利用价值,将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融入思政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和融入校园文化等方式,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独特价值,从优秀中医药文化中汲取养分,服务于当今社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慧之泉。
3.1 融入思政课程,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高校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社会思潮的思想一线[7]。中医药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经验智慧,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不仅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蕴藏着富有活力的思政基因。高校在开展思政课程过程中应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深入挖掘拓展中医药文化与思政教学的共性,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中医药文化引入高校的思政课堂之中,通过观看中医药纪录片、宣传片并结合具有中医特色的故事、案例等形式,立体式、全方位向学生们展示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大医精诚、天人合一”的文化思维,发挥中医药文化中名人名家的榜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理念,形成全面、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课程教育机制,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宏观上,高校要以中医药知识创新为载体,系统梳理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维及人文情怀,做好思政教学的整体规划与教学设计,整体把握教育教学的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微观上,高校需要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注意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认识中医,并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思想互动,从而提高中华文化认同感,向高校学生传输、普及优秀中医药的医学理念、大医思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3.2 融入课程思政,增进学生健康意识
中医药文化历经千年,有机融合了我国各个时期的优秀成果,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在扬弃、继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中医药文化的理论原理与实践经验对当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中医药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坚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将中医药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育人价值,以中医药文化的人文智慧启迪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中医传统功法是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够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扶正祛邪,舒缓情志,在疾病预防中有着积极的作用,学习中医药传统功法具有增健体魄、预防疾病的作用[8]。通过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体育课程,鼓励高校学生参与八段锦、太极拳等功法的实操中,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文化,强身健体,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政治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最终达到文化传承、增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教育目的。
此外,专业课教师也应承担起传播中医药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职责。以学科门类为基本对象,系统化阐释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将专业知识与文化价值塑造两者有效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9]。以中医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为核心出发点,不断完善、改革与创新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中医药文化与专业教育和契合性,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亲切感与认同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自觉接受中医药文化的洗礼,切实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3.3 融入校园文化,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浸润与滋养。良好的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为学生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环境基础,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感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当融进中医药文化精神和多种中医药文化元素,可以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价值,凝聚民族向心力和自信心,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事业接班人。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逐步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成为优秀的时代青年。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大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充分利用中医药语言和文化符号,拓宽中医药文化传播渠道,构建中医药话语体系。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园内修建“百草园”,种植中草药,从而改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其次,学校还可以举办有关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日,例如中医药知识竞赛、中医药主题游园会、推出中医药文创等系列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最后,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宣传,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后台推广,构建校园电台有关中医药的专栏节目,打造校园中医药文化全媒体建设平台,拓宽学生的文化认知,让学生深切见中医、识中药,促使高校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中医药文化,为高校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4 结语
伴随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必然会被世界重新认识、重新接受[10]。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校的使命与担当。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在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牢牢抓住现阶段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传承精华,将中医药文化切实融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促进、教育引导、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深刻价值,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