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全球公共健康伦理反思*
2023-01-03彭迎春
彭迎春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069,pycjql@ccmu.edu.cn)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诸多国家遭受重创。人类社会抗击疫情的惨痛教训使世人警醒,在新发或突发传染病面前,人人皆有可能成为易感人群甚或发展成为传染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危与他人及社会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社会公众因之自然联结而成命运共同体。
1 全面抗疫境遇下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政府主张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提出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倡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提出7周年之际,2020年3月,习近平主席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时谈到,“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崭新倡议,深刻表达了中国政府携手国际社会联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立场和明确主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仅丰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与发展内涵,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意蕴的本质深化与精神升华。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政府层面倡议,不仅展现出中国对世界各国人人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理性尊重,更有利于切实维护和增进各国民众的健康福祉。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作了《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2021年5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健康峰会上的讲话中再度强调:“面对传染病大流行,我们要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团结合作、共克时艰”。共同体的政府主张及其在国际社会的反复提出,凸显应对全球风险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意识和价值认同,此即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应该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还需要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统筹考虑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实践表明,在新冠肺炎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健康风险中,国家或地区间各自为战的局面终究无法有效应对或化解危机,唯有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技术、物质和人力等多领域的精诚合作,共同遏制疫情的蔓延,才能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至今,预示着培育公共健康意识、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已然成为当前社会情境下的应急之需和长远之策。
2 全球化时代公共健康意识的社会觉醒
公共健康主要是基于群体的视角,针对社会公众所开展的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功能康复等贯穿个体生命全周期的综合举措,旨在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善公众的整体生命质量。1923 年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CE A Winslow教授对公共健康的内涵曾进行如下界定:“公共健康是借助有组织的社区活动,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延长生命和促进躯体及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能发挥个人的更大潜能”。该定义于1952 年得到WHO的采纳。公共健康不仅关乎个人的生命安危,更关乎社会的生态安全,全球化时代的每位公民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在公共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领域应有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国与国之间蔓延,意味着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没有人可以做到置身事外抑或独善其身。病毒对人类社会不分种族、无论国籍等无差别、无选择性地广泛侵袭,疫情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家庭与社区之间、本国与他国之间疯狂肆虐,部分地区疫情甚至在清零之后再次出现。这一切均告诫人类,在全球化时代,唯有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加强个人、家庭、社区、机构、城乡、国家等之间的通力协作,以点带面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底”,建立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机制,才能彻底遏制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唯有全体公民皆树立起正确的疾病自我防范的健康管理意识,方能精准锚定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疫情防控关键节点,进而阻止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近期破坏和远期损毁。
3 公共健康伦理中的利益协调与价值引导
公共健康波及面大,覆盖范围广,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和健康权益。作为普通公民必须意识到,在传染病疫情等公共健康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如何协调好个体善与公共善之间的平衡?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公共健康伦理观念的形成及公共健康伦理管理中适宜的利益协调机制与价值引导原则的建立。
在公共健康伦理管理实践中,必然会涉及个体和群体的利益,不同个体的健康观念及其所采取的健康行为对公共健康会产生程度各异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如何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其采取适宜的健康行为?如何奠定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实现群体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此为公共健康伦理管理中必须要正确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急需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及精诚协作。
首先,政府是维护公共健康的主导力量。在共同体情境下,个体与社会公众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不同个体之间因利益关涉和价值认同而形成特定的群体,彼此间共生共荣。基于共同体视域,如何保障个体的合法权益?这有赖于政府决策部门的综合权衡和合理决策,构建基于个人利益有效维护之上的共同体价值理念和多部门协作的政策决策体系,完善个体利益的合理引导机制,激发个体内在活力。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当公民个人权利与公共善发生冲突时,个人权利应该自觉服从公共善,这是公共理性的内在要求[1]。作为政府决策者,在制定和落实公共健康管理政策时,必须要兼顾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公共健康危机应对中,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决策者要树立全局意识观,应秉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重的基本原则,进行全盘统筹考量,在必要时可适度牺牲个人利益,但是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利益受损后的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疏导或合理的经济补偿等善后事宜,避免因长期牺牲个体利益而造成的社会动荡和失序境况。
其次,作为普通公民,在理解及遵循公共健康管理政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需强化个人健康责任理念,培养正确的健康意识,采取适宜的健康行为,在保证自己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同时,积极参与公共健康的维护与社会良善生态环境的群体创建。当代社会对个体健康责任的倡导,一方面是基于对个体健康价值的全面审视,另一方面则是基于个体行为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联[2]。在疫情防控期间,当个人因防疫需要而被隔离或居家观察时,虽然个体的人身自由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此举在保障个体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和免疫防护的同时,也是对公众健康的一种均衡考量和集体维护。
另外,基于权利的依法享有角度而言,个体健康权和公共健康权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对矛盾冲突的对立关系,公共健康权的维护是个体健康权在宏观层面得以有效实现的基本社会前提,个体健康权的保障是公共健康权在微观层面得以有效落实的切实体现。对公民而言,自我健康意识是一种“善己”的内在趋势,个人是自身健康最主要的保护者,更是其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公民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肩负起首要责任。公共健康作为一种“公共善”,并非个人善的简单相加,而是由个人善和谐共存构成,即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和谐[3]。因此,公民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维护个人健康是自己的首要责任,即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日常生活中,公民需强化预防保健意识,积极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抵抗力以有效防御外来疾病的侵袭;当个人不幸罹患疾病时,应该在第一时间寻求适宜的救治措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合理诊疗;当经过临床诊疗后需要进行后期康复训练时,个人应积极进行肢体锻炼及功能恢复,让自己尽快回归社会,履行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当每个个体都能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践行自律管理时,公共健康才能呈现出整体一片向好的社会生态。
4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指引下的公共健康伦理发展趋向
基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即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马克思揭示了共同体形变的生存论根据,旨在探寻合乎人的目的性生存的理想共同体实现的实践路径。于当下而言,应建立在对社会生活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和公民共同体培育的双重逻辑上[4]。公民对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和社会对共同体理念的全民培育,内外兼修,方可形成共同体的理想形态。就共同体理念的演变历程而言,从利益共同体发展到情感共同体,再演进到价值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这其中每一环节都呈现出现实和历史的合理性,整个过程皆显示逐步深化与不断上升的方向。当下,国际社会所追求的共同体,其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万事物联或万维互联即物的依赖性基础上之人的普遍联系,即人的依赖性,进而在人的普遍联系基础上之实现人的自由独立,即人的独立性[5]。从物到人,由依赖到独立,在不同形态的共同体的建立与维护中实现个人层面的自由与发展。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及人际交往与互访频率的增加,人们的健康观念及健康行为也在潜移默化中对交往双方形成一定的渗透和影响。数据化、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时代发展的步伐逐级递进,个人置身于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受到公共政策的影响。与此同时,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引领下,个体既是公共健康的助力者,亦是公共健康的构成者,更是公共健康的受益者。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理念和价值取向下,每位公民作为人类社会基本构成中的独特个体,均应在公共健康领域勉力践行。
4.1 持续培育公共健康的个体首责意识
作为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公民,理应对个人健康负首要责任,应当积极地将政府的政策法规等来自社会的他律举措内化为个体的自律行为,努力改善自身健康状况,主动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正确认识到个体健康与社会健康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交互促进的上下联动关系,通过自身积极的健康促进行动,节约相对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在提升公众健康中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4.2 切实履行公共健康的个体维护义务
对于公共健康的全面维护,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适宜的政策予以保障,并进行正确的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让全社会、全体公民都能明确意识到参与公共健康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充分调动每位公民投身公共健康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从权利依法享有的角度而言,公民各项权利的获得与其义务的履行是对等的,公民在享有卫生、健康、安全的生活及工作环境的同时,应积极履行公共健康维护的必要义务。其次,公民对于政府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的干预措施要做到及时知晓和自觉遵循,并能够深刻体悟到短期内个人自由的一定受限,奠定了公共健康长期安全的核心基石。
4.3 实践探索公共健康的全球创新径路
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危机,WHO借助“研发蓝图行动”(WHO R&D Blueprint)平台以及“全球应对传染病研究合作”项目(GloPID),于2020年2月将全球300余位科学家、研究人员、公共卫生专家以及相关资助方,邀至瑞士日内瓦召开“全球研究和创新论坛:走向研究路线图”的全球会议,共同探讨应对COVID -19的研究路线[6]。2020年5月29日,WHO启动新冠疫情应对技术“获取池”倡议,希望通过这一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所有人都能获得新冠疫苗、检测试剂、治疗方法和其他卫生技术。随后,这一倡议获得阿根廷、孟加拉国、巴西、智利、埃及等3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合作伙伴的支持。基于WHO的积极倡议和组织动员,如能真正实现多国科研技术协同攻关、疫情防控信息资源共享,全球休戚与共团结合作,建立有效、公平、平等的科研成果可及与分配机制,终将有利于推进全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
公共健康的维护离不开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科研攻关和实践创新。随着全球疾病谱、死因谱的迭代更替,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科研工作者需实时掌握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体及其相关致病因素,积极开展前瞻性的实验研究,进行临床疑难杂症的致病根源分析,探寻其科学有效的防治之策。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可以借助全球范围内百花齐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利用健康大数据等信息资源的区域及机构共享,发挥世界各国的地域性资源优势,群策群力携手推进科研协同攻关,共同探究疫情攻克之道,以改善全球公民的健康生存质量。
伴随着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对医防融合回归的反复强调和持续呼吁,群医学理念自2010年起在我国得到提倡推广。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团队综合国际学术界关于群医学的不同定义后认为,群医学是一门以实现人群整体与长远健康为宗旨的学科,它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学科相融合,将个体预防保健、医疗康复措施与人群整体健康行动相统筹,以达到人群健康效益最大化的目的[7]。群医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完善了公共健康管理的学科体系,终将助力公共健康管理理念的落地与管理成效的实现。从伦理学的视角看,公共卫生既是目的论的,也是后果论的。公众健康既是公共卫生追求的主要目的,也是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成功的主要结果[8]。基于后果论的观点,公共健康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全体人群健康利益的最大化,这与群医学的学科设立目标不谋而合,而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健康”这一功利主义的伦理诉求,自然会涉及对个人权益的适度限制。因此,政府有必要在尊重公民个人正当权利的基础上,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和法律制度,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与对个人权益限制最小化二者之间的有效平衡,从而切实保障每一位公民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
在公共健康保护领域,无论个体、社会或国家的责任,都是一种有限责任,如何将个体、社会与国家责任有效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健康责任共同体,是世界诸多国家卫生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问题[9]。明确健康责任,共同维护健康,才能实现个体、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共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蔓延,人类社会与各类病毒的斗争终将还会持续下去,在不同时期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下,微生物系统呈现变幻莫测的更新迭代,对此,单一学科或单一国家的单打独斗终究不是治标之举。
在全球化发展时代,面对全球公共健康危机,亟须全球公共健康治理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全员行动,实现从一国治理到区域治理再至国际治理的全球健康治理联动举措。毋庸置疑的是,公共健康的实现始终离不开每个个体的身体力行,需要全体公民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和个体健康首责意识的导引下,形塑契合于自身境况的健康促进行为,促成全社会自觉遵循的健康维护氛围,创建人人可及的健康生态环境,让全体公民共享公共健康管理的良善之果,以期达成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美好愿景。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世界各国应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全新的时代发展理念的基础之上,树立正确的全球利益观和人类健康价值观,积极培育全体公民的健康共同体意识,在推动群医学等新兴学科体系的建立进程中真正做到专业和技术上的取长补短,推进全球抗疫循证决策的建构落地,进而切实维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