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为例

2023-01-03李天雪蓝振兴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龙脊梯田共同体

李天雪,蓝振兴

(1.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2. 贺州学院 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民族旅游是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族群)的居住地体验当地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旅游形式[1]。从本质上讲,民族旅游就是一种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方式,能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积极影响。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发展民族旅游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上存在着明显的交集。虽然学术界关于民族旅游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对两者互动关系的理论探讨还相对薄弱。基于此,本文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为调研对象,总结当地以民族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进而对两者间的逻辑关系展开理论探讨。

一、从“吃饭农业”到“观光农业”:龙脊梯田的旅游开发

龙脊梯田农业系统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该县成立于1951年,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5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1%。改革开放以来,龙胜县积极打造“世界梯田原乡、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红玉之乡、康寿养生胜地”等特色名片,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景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位于当地龙脊镇的龙脊山脉,距县城 22 公里,因山脉如龙的背脊而得名。龙脊梯田农业系统范围面积约为 101 平方公里,其中梯田面积 1174 公顷,主要包括平安壮寨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三大部分,这也是其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域,有“天下一绝”之美誉。龙脊梯田发展距今至少有 2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当地人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体系和确保系统稳定演进的相关乡规民约,架构起了一种“上林下田、动态平衡”的梯田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模式。

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首先是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价值,龙胜梯田早在 2300 多年前就开始出现,其规模大、景观美,是具有世界级景观价值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堪称世界梯田原乡;其次是丰富的作物种质资源价值,龙脊梯田海拔最高为 1850 米,最低为 300 米,乔、灌、草森林植被类型丰富,保护良好,形成了当地梯田区加森林区的动态的生态平衡系统。当地苗、瑶、侗、壮族先民,经过一代代持续不断的选育和改造,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稻、辣椒、红薯等普通作物以及茶叶、罗汉果、凤鸡、翠鸭等国家地理标志性农副产品,形成了融水土保持和高经济价值为一体的独特山地利用系统;再次,是雄伟壮丽的梯田景观价值,龙脊梯田景区四季分明,山区立体气候十分明显。高山深谷之间的梯田层级最多达 1100 多级,连片梯田最大高差 860 多米,使龙脊梯田周边形成远有高山云雾、近有河谷急流,堪称世界一绝的自然生态景观;最后,是独具特色的浓郁民族文化价值,两千多年来,龙脊梯田已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俗、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文化是梯田之魂,这里保存着以梯田农耕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红衣”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铜鼓舞和弯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文化,这些地方文化遗存与梯田一同构成了龙脊梯田独特而丰富的人文资源。

龙脊梯田名胜风景区的形成经历了从“吃饭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历史上的龙脊为“万山环峙,五水分流”的自然地貌,这里人烟稀少,直到元代,以壮族为主体的稻作民族陆续迁徙至此,开始了世代相继、艰苦卓绝的重塑自然面貌的农事生产。在崇山峻岭间,世世代代的龙脊人,筚路蓝缕,使一个原本森林密布的山坡,化为层层叠叠、直上山巅的梯田群落,形成当今蔚为壮观的人化自然景观。然而,今日的人间奇迹,昔日只是为了化解生存困境而为之的结果。梯田数量的多寡,决定着粮食的丰足与否,龙脊梯田景观的状貌,折射了对水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龙脊地区的各民族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分布,开展精耕细作的“吃饭农业”。

龙脊中的金坑梯田开始进入旅游市场缘于1994年,一组以金坑梯田景观和红瑶民俗风景为题材的作品《大山的日子》在《中国摄影》上登刊后引起了极大的市场反响,在地方政府、摄影爱好者、大众媒体的加持下,龙脊梯田开始进入旅游市场。2003年,在龙胜“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下,龙脊开始充分整合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产业,同年,龙脊大寨村通过招商引资,采取梯田景观入股、村集体按照门票收入及缆车车票收入一定比例提成的方式,合作开发以农耕梯田和民居村寨的自然和谐风景为依托的红瑶梯田景观旅游,龙脊金坑逐步走向发展旅游的生计方式。2008年,龙脊获首批“中国经典景观村落”称号;2011年龙脊梯田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龙脊梯田农业获得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名单;2016年,龙脊梯田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龙脊梯田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在历经了20余年的民族旅游发展摸索后,以龙脊梯田为代表的的龙胜民族旅游已经为龙胜当地民族村寨,在产业培育、文化传播、乡风建设、社会治理、村民脱贫、乡村振兴等方面带来了诸多积极的效益,龙脊梯田景区带动了当地乡村的全面振兴。随着游客逐年攀升,村寨里很多家庭开始转向旅游服务业,村寨重心逐步转移到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上,很多家庭已经不用直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耕养梯田,并开始出现劳力去完成梯田的养护工作,从而维持梯田的旅游景观价值。这表明龙脊梯田已经由传统的“吃饭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变。

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龙脊的民族旅游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龙脊不仅是一个以民族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要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而且还是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龙脊古壮寨是广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屯),名胜区所在的龙胜是国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龙脊民族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各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促进经济发展,扩大族际交流

过去的龙脊,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瑶胞们生产生活极为艰辛,外出打工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本地流传的民谣“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就形象地说明了当时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的状况。龙脊发展旅游以来的二十多年里,从2003年接待的9.12万人次,到2019年接待的138万人次,游客多了,群众收入连年翻番。2020年1月18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275户1246名红瑶同胞依托当地的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共获得旅游分红720万元,70多岁的红瑶同胞潘应芳老人是获得分红最多的一户,达6.5万元。[3]龙脊民族旅游的发展能够给群众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自然就会主动融入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中,进而增强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民族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形式,旅游的整合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民族的交流互动,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每年农历五月十五,龙胜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龙脊梯田文化节”,来自全县各民族村寨的近万名各族群众,身着各族民族盛装,聚集到县城,开展民族服饰巡游、民族体育竞技和名优特产展销等交流活动,成为龙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广大游客。龙胜充分利用龙胜“百节之县”这一平台,组织开展如“欢乐三月三、民族体育炫”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唱支山歌给党听”山歌赛等系列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系列民族文化活动,这不但拓展了龙脊民族旅游的广度,还延伸了游客对当地龙脊民俗文化体验的深度。各民族在这样的交往交流和互动中,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2.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民族旅游中,当地少数民族居民与游客的接触往往会唤起少数族群对自身的认识,还会加强他们对自身身份及自我表述的关注[4]。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记忆的结晶,是保障族群绵延不断的内在动力,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龙胜提出“民族文化是龙胜人们的根,民族文化是龙胜旅游的魂”指导思想。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部门全面开展对龙脊梯田群的田野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龙脊梯田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数量、古树树龄、梯田占地面积,收集了有关龙脊梯田的传说、民间故事、歌谣、习俗、手工技艺、文化的物质载体的登录与保护等材料。目前,龙脊梯田的“壮族干栏式建筑”“北壮服饰”“龙脊梯田造田技术”“北壮二声部民歌”“龙脊壮族稻作文化”“龙脊水酒”被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举措毫无疑问会对龙脊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两千多年来,龙脊梯田已融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饮食、习俗、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并相互依靠、繁衍生息,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保存着以梯田农耕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北壮服饰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碑刻和石板路为代表的石文化,以铜鼓舞和弯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龙脊四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及各种节日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他们是广西北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民族旅游为龙脊梯田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旅游接待对外的文化交流,更重要的是随着龙脊旅游的发展,吸纳、整合和继承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不仅能够凸显和增强龙脊本地族群对原有文化的认同感和自尊感,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族团结

在共同的旅游场域中,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旅游目的地人们往往会自觉、自发地形成对外一致的态度,进而构造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旅游中重要条件,龙胜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旅游发展的生命线来守护,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继承和发扬各民族团结向党的光荣传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要的举措包括:把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于机关单位日常工作全过程;引导企业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总体发展规划,提升企业扶贫带贫能力;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拉近邻里关,把创建活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广泛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全民素质提升、争先创优、友好睦邻等活动,自下而上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挖掘群众身边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大力宣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推进家风建设。

龙脊梯田的发展同样促进了龙脊地区壮、瑶、侗等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本民族人民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认同,是维系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历史上,世代生活在龙脊地区的各民族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一共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各族群通过婚姻、节庆、生产等多种形式不断地互动融合,甚至形成了一些共有的文化传统。在龙脊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过程本身是不区分民族和地域的,龙脊梯田的商业化运作,使得各民族日益形成新的、联系更加密切的利益共同体,某种程度上也进一步增强了对彼此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4.丰富生产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

龙脊从“吃饭农业”到“观光农业”转变背后的实质事文化资本的规律运作。龙脊梯田民族旅游内容包含了农事、饮食、节庆、祭祀、宗教、体育、工艺、竞技、游戏、歌舞等多方面,相关的民俗活动有舞春牛、游排灯、龙灯会、祭萨岁、祭盘王、抢花炮、百家宴、打糍粑、芦笙舞等内容,这些在丰富龙脊旅游内涵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各民族的生产生活。近年来,龙脊大寨村群众搞旅游、搞生产、搞发展,使的这个从前大山深处的小瑶寨,变成了如今闻名天下的旅游村,村内“西山韶月”“千层天梯”“金佛鼎”等梯田自然景观及浓郁的瑶族风情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这为周边群众创设了多渠道的就业机会,当地群众开展导游、背包、抬轿、景区保洁、景区秩序管理等旅游服务,群众自发销售罗汉果、百香果、茶叶、民族工艺刺绣等土特产商品,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为旅游饭店提供蔬菜、土鸡、鱼等食品。周边各个民族村寨以大寨村为榜样,根据各自特色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共同发展,构建成了一个大范围的旅游 “村寨联盟”模式,带动了大批群众共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龙脊农耕梯田旅游资源优势,让群众自觉加入到旅游开发的队伍中来,当地政府部门,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聘请国内外专家入村培训指导,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户旅游接待能力,投入资金完善全村旅游接待的软、硬件设施,建章立制,成立协会理事会,实行自我管理。走出了一条具有大寨特色的“党建+旅游”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全村面貌日新月异,村集体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9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00 元,贫困户依托旅游扶贫发展,仅靠旅游分红一项多的可达 53500 元收入[5]。

三、以民族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龙脊经验

1.营造旅游目的地族群和谐氛围以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是一个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产业,任何一点社会问题都会对该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民族旅游对政治的依赖性很强,对政治稳定具有高度敏感性[6]。在发展龙脊梯田旅游的过程中,龙胜始终将维护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作为民族旅游的生命线来维护。营造旅游目的地的族群和谐氛围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先决条件,要建立起群众自觉参与民族旅游开发的奖励机制,村民是人文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是旅游资源的利用者、维护者和长期收益者,是旅游景观“活态”的重要载体,通过相应补贴和政策倾斜,提升群众的旅游接待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开发,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游客,让游客切身感受到因为文化的而跨越了民族间的边界,因为民族旅游构建起了各民族间互动交融的新型社区,构建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状态,形成跨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不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加大民族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旅游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产业,因此要想得到迅速的发展,就必须协调各方面力量,给予多方的支持。首先是加大对民族旅游的政策经济支持力度,促使民族旅游活动的规范化和丰富化,完善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机制,在民族旅游的硬件设施上提供相应专项资金支持,把民族旅游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支持发展相关产业和延伸产业链,引导支持群众围绕民族旅游创业创新;其次是加大对民族旅游的宣传支持力度,结合线上线下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的开展宣传,注重民族旅游品牌的建设与维护,开展新媒体营销宣传;三是加大人才培养支持的力度,人是文化的最重要的承载主体,是文化始终保持鲜活的核心所在,在民族旅游尤其要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吸引青壮年群体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队伍中,同时,民族旅游的发展也应该吸引周边其他民族的加入,通过民族旅游促进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坚持文旅融合模式带动经济发展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龙脊梯田的成长经验表明,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与根基所在,没有文化引领和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就没有民族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民族旅游方兴未艾的当下,不少民族地区都开始了对文旅融合的尝试,然而,由于缺乏民族旅游发展和文旅融合的经验,同时又急于见到成效,而忽视民族文化开发和保护的规律等原因,使得民族旅游开发工作流于形式和资源浪费的现象频繁出现,甚至引起群众反感情绪。要避免这些不良影响的出现,就要坚持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并重,旅游规划科学合理统一,充分优化民族旅游运营模式,深度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弘扬积极正能量的精神,积极引导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相互交流,在民族文化的深度体验中达成民族和文化认同,进而带动民族旅游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推进建设民族旅游利益共享机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旅游介入社区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各种利益主体相互矛盾的情况出现,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协调利益分配成为民族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从龙脊的经验来看,空间上梯田旅游从最开始的几个寨子兴起,然后向周围村寨和人文景观延伸辐射,形成以点带面的旅游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实质是一种旅游利益的分配格局。政府在协调企业与民众,核心旅游村寨与周边村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除了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之外,通过龙脊,我们看到这种机制还以依靠历史传统、地域相邻、族群亲缘、文化互通等因素,促进民族旅游利益的共同体的形成,各群体都能够平等的分享到发展民族旅游带来的各种收益,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继承和保护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主动地参与到民族旅游建设和发展中,积极地去维护旅游发展成果,最终形成一个团结互助,交流共享的旅游发展格局,在共享民族旅游发展红利中形成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龙脊梯田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甘肃梯田
爱的共同体
赏龙脊记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龙脊梯田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龙脊梯田
“龙脊辣椒”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