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2023-01-03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贾家墩小学张桂玲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9期
关键词:礼貌礼仪同伴

■文/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贾家墩小学 张桂玲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广泛认可,又稳定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的各种精神、准则、规范和仪式的总和。礼仪教育指针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所进行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能帮助人们学会更好地和他人相处,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塑造礼仪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领悟、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提升认知,激发情感,改善行为,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在午餐活动中培养用餐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哪怕只是一餐饭,也十分讲究礼仪,中国传统的就餐礼仪包括入座的顺序、夹菜的方式等各种不同的内容。然而,很多幼儿还不了解就餐礼仪,就餐时会出现争抢、打闹、浪费等现象。针对此问题,教师可设计和用餐礼仪有关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端正行为的同时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在午餐环节,幼儿争先恐后地盛饭,你推我拉,还会将饭菜洒在他人的身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此时教师没有主动提出解决方法,而是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主探讨:“这样吃饭真的好乱啊,还浪费了很多粮食,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幼儿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幼儿提出:“有的人不会盛汤,汤总是洒在地上,但是我很擅长,我可以帮大家盛汤。”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几名幼儿也自告奋勇,提出可以帮助大家盛饭分菜。又有幼儿提出:“排队的时候乱哄哄的,会摔倒,我们应该慢慢地走,一个一个排好队。”此外,教师还引导大家思考在用餐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礼仪。幼儿认识到,在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丢弃粮食,要将盘子里的饭菜都吃光,不能随便说话,也不能哈哈大笑,这样容易将饭菜从嘴里喷出来,很不礼貌。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幼儿思考良好的礼仪和节约粮食之间的关系,大家认识到粮食是来之不易的,如果因为打闹、说笑等原因,把食物弄在地上,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排队领饭、互助盛饭、端坐吃饭等方式,不仅能体现出用餐礼仪,更能减少因为碰撞等原因造成的浪费现象及安全问题,一举多得。因此在吃饭的时候要对“粮食”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安安静静地吃饭,避免出现不文明的现象。

二、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友好交往

不少幼儿在家中备受父母宠爱,总是独享玩具,但是在幼儿园,他们却要和同伴共享玩具,共同参与游戏。一部分幼儿无法快速地调整心态,融入和他人的互动交流中,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蛮横、霸道等情况,这也不利于他们以后融入社会生活中。教师可以将各种社交礼仪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学会更好地和他人交流。

在“我的小房子”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积木等材料,搭建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开展建构类游戏活动。但是一些幼儿不懂得社交礼仪,不仅直接从他人的手中抢夺玩具,还会将大量玩具占为己有。针对此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他们思考并交流讨论在选择、分配玩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如何避免出现哄抢、争夺等情况,通过统计玩具的数量和选择此类型材料的幼儿人数,然后设计一个更公平的分配方法。此后,教师还可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和他人交换玩具,及如果对方拒绝交换玩具,应该如何做。如在交换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避免用直接抢夺的方法,可以使用“请问,能否和你交换玩具”等礼貌用语进行沟通。在“碰壁”之后,不能埋怨对方,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的拒绝。

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不断地思考、讨论及探索实践,认识到了社交礼仪的重要性,明白了在游戏互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逐步懂得了该如何待人接物,也品尝了“碰壁”的滋味,获得了多元的成长体验。

三、在午睡活动中避免打扰他人

在午睡活动中,少部分幼儿较难入眠,他们想要跑动或者和他人说话,常常影响到其他人的睡眠。在午睡活动结束后,幼儿要自主整理床铺,穿好衣服,有的幼儿会打打闹闹,会去玩他人的衣服,无形中影响了其他同伴的整理工作,这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教师要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这也是良好礼仪的具体表现。

如:有幼儿睡不着的时候会想和他人说话、玩耍,或用手指在他人的脸上画画等,常常将同伴吵醒。针对此问题,教师在午睡准备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看绘本《嘘,午安》,并引导他们思考“嘘”是什么意思,在午睡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嘘”。幼儿尝试将食指放在嘴巴前,发出了“嘘”的声音,表示这是让人安静的意思。幼儿有所感悟,他们回顾自己的午睡活动,认识到午睡时如果声音很响的话或者给他人捣乱,就会影响他人休息,让同伴感到很困扰,这不是有礼貌的表现。教师请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午睡礼仪并进行总结。幼儿提出午睡时应安静睡觉不说话,睡醒后要自己穿衣、整理床铺等。教师趁机引导幼儿思考在其他的活动中,如何沿用这种礼貌行为,通过提问幼儿“在参与哪些活动时,也要注意避免打扰他人”引发幼儿思考。幼儿很快想到,在医院的病房里不要大声说话,会影响其他病人休息,在图书馆、书店里也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他人看书,等等。幼儿通过情境拓展,认识到这一礼仪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公共场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在来离园活动中学会文明用语

在来园活动中,有的幼儿不懂得和教师、同伴问好,和家人道别,在离园活动中,也不会和教师、同伴道别,在情感沟通上比较欠缺。针对此问题,教师设计了“习惯养成活动”,从提醒幼儿完成礼仪行为,到引导他们相互提醒,最后再让他们自主完成,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及生活习惯。

如:基于幼儿在离园时会忽略礼貌用语,教师设计了“离园礼貌行为打卡活动”,起到行为强化的作用。当有家长来接幼儿的时候,幼儿首先要和家长打招呼、问好,然后和教师道别,对其他小朋友说“再见”,最后和家长一同离开。起初,幼儿需要教师提醒才能完成,渐渐地便养成了习惯,偶有同伴忘记的时候还会互相提醒。教师还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注意给幼儿构筑文明礼貌的环境。除了“问好”和“道别”以外,教师还创设了“做客、购物”等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家长可以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阅读,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改进行为习惯。在一段时间的“习惯养成活动”后,幼儿的习惯逐步形成,他们不仅在离园的时候会主动跟他人打招呼,在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时候也能灵活运用。如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医院看病的时候,虽然很害怕为其打针的大夫,但是临走的时候还是会哭着说“谢谢医生,再见”,这说明礼貌用语已经深入幼儿的心灵。

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及家园携手共同努力,幼儿理解了各种礼仪,同时也认识到文明礼仪存在于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处处都要懂礼貌,讲文明。在此过程中,他们培养了自己的能力,完善了行为习惯,逐步提升了道德修养,将文明礼仪深深印入脑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领悟,并积极践行。

猜你喜欢

礼貌礼仪同伴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筷子礼仪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礼仪篇(下)
暗恋是一种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