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限制5年以上塔机使用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2023-01-03韩德泉
韩德泉
(北京宇通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北京 102400)
1 对出租方的影响
一般人认为,购1台中型塔吊110万,1年租金50万,3年150万,扣除3年塔司工资40万,3年回本。3年后全是利润,这是一个暴利行业。那么到底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呢?下面以国内某知名制造商一台售价113万的7025中型塔机为例,详细计算一下。
(1)购塔成本120万,塔吊款113万,运费5.5万,平衡重制作1.5万,总计120万。
(2)分摊费用4.9万/台,存放塔吊场地费:10亩地*1.2万=12万/年,办公室租费6万/年,合计18万/年。
管理人员:经理1人(兼技术负责人)、副经理2人(兼安全员)、维修工1人(兼安全员)、财务1人(兼资料员)、库房管理员1人(兼库房安保),共计6人。平均工资9500+1200(社保)=10700。
10700*6 人=64200/月, 合 计64200*12个 月=770400元/年,交通费+通讯300+120=420人/月,6人每年30240元,合计:18+77+3=98万/年。
以拥有20台塔的公司为例(大于20台需增加管理人员和存放办公场地)折合每台塔每年均摊费用,98万/20=4.9万。
(3)塔司工资:17.4万/年,7500(工资)+1200(社保)=8700,2人*8700=17400/月。每年按10个月计算,合计17.4万/年。
(4)单台塔吊每年运营成本:4.9万+17.4万=22.3万/年。
(5)年收入:43.3万/年,平均月租费5.25万,平均年出租8.5个月 5.25*8.5=44.625,扣3%营业税,44.625万/1.03=43.3万。
(6)每年纯利润:17.5万/年,收入减去成本:43.3-22.3=21万,交20%所得税:21/1.2=17.5万。5年收回87.5万(5年*17.5=87.5万)。
(7)7年左右收回120万投资。(7年*17.5万/年=122.5万 )。
(8)5年赚6万元,把5年的7025塔吊卖掉。目前市场价格在50万左右,扣除3%营业税,20%所得税,得50*3%*20%=38.8万。38.8+87.5(5年纯利)=126万。126-120(投资)=6万。即5年挣6万元。(不足塔司1年工资)。
投入120万,5年挣6万。如果把120万存入银行,按照2.5%年利息,120*2.5%*5=15万。
这是在100%收回租金的情况下,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并且7年中公司经营费,折旧费、办公费、检测费、维护保养费,塔机保险费都为零。7年内塔吊不刷漆,不换钢丝绳,不增加标准节,环梁,撑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由于塔吊大小不同,南北方用塔时间不同(北方1年可租7个月,南方10个月)公司规模不同、管理不同、各地市场价格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7年是平均值。
不赚钱的公司只有死亡。既然7年才能回本,而5年以上的塔吊不好租了,公司怎么生存?五年以上的塔吊怎么办? 现实情况是:
(1)正常使用,毕竟有一部分承租方只看品质不太看中年限,把使用年限限制在10年,所以还有一些市场。
(2)有实力的塔吊公司,不断购入一些新塔,用新塔投标,实际上渗进部分旧塔使用。
(3)相当一部分老企业,在限制5年机龄使用前已经经营多年,积攒了一定的实力,他们将非常老旧的塔卖掉。
(4)通过不正当手段把旧塔从新注册成新塔。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应该有一半以上的5年机龄的塔,通过各种手段,改头换面,重新进入了租赁市场。
2 问题的成因
5年机龄现象的出现,不仅给塔吊出租公司带来致命打击,同时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市场更加混乱、管理难度增加。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问题因何形成。
市场供大于求。就目前北京塔吊市场而言,如果承租方发布10台,5年以内塔吊招标信息,就会有5家以上的供应商积极投标,承租方可以轻松完成招标工作,也就是说,双方都认可了这种行为,且承租方可以轻松达到目的。
新塔吊确有许多优势。随着国家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新塔吊不论从产品质量、安全装置、性能参数、使用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相对旧塔,确实提高了效率,减少了麻烦。
新旧租赁价格无区别。目前的市场价格只与塔机型号(大小)、租赁时长、安装高度有关,与塔吊的新旧无关。
根据住建部相关文件规定,塔机使用安全由承租方负责。因此承租方就必须选择安全的塔机。在没有能力和办法鉴定塔吊是否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比较新的塔机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从承租者的角度出发,租赁5年内的塔机是很正常的行为。而且他们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轻易租到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美观耐用的新塔。
“5年现象”不是单方面产生的,与建筑起重机械租赁行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个新诞生的企业都是强调自己的设备是新设备,用“新”来冲击“旧”,用“新”来代替“安全”,最终混淆了“塔吊安全施工”的概念,可以说“5年现象”的形成也有租赁行业的“新人”助推的结果。
管理的缺失导致没有判定的标准和方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型建筑企业里都配备了租赁公司和专业设备管理部门,用以保障建筑机械的运行,随着市场的发展,塔吊租赁公司越来越多,建筑公司也就渐渐地取消了自有的租赁公司及专业塔吊管理部门。用合同和安全生产协议书把管理安全责任推给租赁公司。建筑企业对设备的管理也就从“内行”转变为“外行”,最终形成“无体系、无人员、无能力”现象,造成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终端环节缺失。这也是产生“5年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影响塔吊安全的主要因素
透过现象看本质。5年机龄现象反映了承租公司的焦虑。他们并非需要5年以内的塔机,而是安全、可靠、耐用的塔机,因为无法判断,所以只能从机龄上来选择。对于承租方而言,塔吊的性能、完好率、可靠性、外观等固然是选择的条件,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是确保整个使用过程中塔吊的安全。是不是5年内的塔吊比5年以上的塔吊在使用过程中更安全?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塔机的新旧对塔机的安全使用影响非常小。只要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塔吊在整个设计寿命周期内都是安全的。影响塔机安全的主要因素如下。
(1)拆塔的拆装、升节、降节。统计数据表明有60%以上的重大事故是在塔吊安装、顶升、降节和拆卸时发生的,原因是此时的设备处于不完整状态,安全装置没有生效,整体安全全部掌握在拆装工手中,拆装工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成了塔机安全的关键因素,与塔吊的新旧没有直接关系。
(2)作业环境。飓风对塔机安全产生致命的影响,2014年7月18~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登陆,最大风速达65m/s(18级)据不完全统计有77台塔机倒塌,72台塔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倒塌的塔吊接近40%。通过专家组分析,塔吊损失的主要问题是附着悬高偏大,环梁安装处塔身平面结构失稳等因素造成,与塔吊新旧无关。
(3)安全管理。塔机的安全由多种因素构成。塔吊的安全是使用单位、安装单位、塔吊公司共同承担的责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塔吊安全。塔吊安装、拆卸过程最危险。使用过程中周检、月检是确保安全的主要手段。其中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焊缝开裂、螺栓松动、开口销缺失、安全装置失效、塔司安全意识不足、操作水平低下,都是重大安全隐患。
(4)超载、违章操作、疲劳驾驶、不按规定更换钢丝绳、连接件等都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4 解决问题的方案
综上所述,安全与塔机的新旧没有直接关系。整个市场由生产厂家、监管部门、塔机承租方和塔机出租方共同形成。要破解5年机龄的困局,为社会提供安全保证,使行业健康发展,需4方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塔机厂家:5年机龄现象短期内确实可以增加销量。但绝对不可持续。80%的出租公司没有能力维保塔机,10%有能力无意愿。出租者,承租者,管理者都希望塔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是安全的。现在市场条件、技术条件都已经成熟,只要做到以下3点,不但可以破解5年机龄的困局还为企业发展开辟了新市场。
(1)厂家对出厂的塔机(在后台)进行运行记录,从技术上保证塔机使用寿命真实、可控。它可以真实完整地记录塔吊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时间和次数。为判定塔机的实际寿命提供可靠依据。实际上,国内一线品牌的厂家已经在新品上运行。
(2)生产厂家要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对塔机进行定期巡检。根据塔机使用时间、运行次数和钢结构实际状态(变形、开焊、腐蚀)、对塔机进行维保、停机和有偿大修,大修后发放合格证,提供标识(也可以由有资质的其他企业进行)。以确保产品不论是10年还是15年都安全可靠,以后使用者选择塔机时不再以年限为标准。
(3)对出租公司技术人员、维修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塔机的基础保养和主要信息来源还要靠他们。
塔吊承租方。从要求塔机机龄转而要求品质,所谓5年内的塔机并不能保证安全。反而会以为租的是新塔,麻痹大意造成事端。在市场能提供有辨识度的塔机时,放弃对机龄的要求。根据出厂合格证,定期检验合格证、品牌、出租公司的管理水平选择塔吊。在管理上多下功夫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市场管理者。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引导市场健康发展是其基本职责。5年机龄现象已经逼得许多企业走投无路,或者离开或者弄虚作假。堵不如疏,与其将大部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猫鼠游戏中,不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督促生产厂家建立售后塔机大修制度,保证塔机全寿命周期安全使用。引导使用者选择标准,从机龄转向品牌和品质。严禁出租者出租不合格塔机。引导市场向诚信有序、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
塔机出租公司。在管理和维护保养上多下功夫。积极配合厂家检查和大修工作。加强管理,认真负责,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塔机。优质优价,行业协会对5年、10年、15年机龄的塔机给出不同的指导价格。应确保5年内能收回成本。5年以后的塔机由厂家进行大修升级,基本上达到新机标准。取得再次进入市场的资格,适当调低租金,再次出租。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谨慎购买新机,市场中塔机数量是决定租赁价格的重要因素。5年机龄现象是给每个投资者的教训。盲目投资害人害己。
5 结语
从安全生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生产厂家,出租者,承租者的共同利益与需求,笔者以为解决5年机龄困扰的方法是:用生产厂家为5年后塔机提供大修、升级的办法,为市场提供可识别的安全可靠的塔机。结束使用者因为没有判断方法,只能以机龄长短来选择塔机的不科学的现象。新旧程度不同的塔机租赁价格不同,使出租者有发展空间,使用者有多种选择。
建筑起重机械租赁行业是重资产行业,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是2、3年的短期行为就可以实现的,也不仅仅是财富的堆积就可以持久的。企业的技术积累、人员储备、社会资源的调配能力都是持久发展的基础。以建筑起重机械的制造商为例,国内外的著名企业都是在行业内几十年乃至上百年,通过不断地革新、发展而来。因此,作为建筑企业的租赁商首先也应该建立“百年老店”的经营理念和策略。谋求长远发展。希望本文的相关论述能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