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探义
2023-01-02郑娟
郑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 23001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国梦、劳动者、劳模精神等内容强调要将新时代的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中华传统文化协同起来,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厚。近期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更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社会实践和未来人生奋斗方向等,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影响着未来职业生涯中对劳动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其个人的职业素养提升有着深远影响。新时代下重提劳动教育,并将其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化,对当代青年教育的培养与重视。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蕴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有了劳动和劳动工具,才产生了生活和历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在许多著作中都有相关论述,如“异化劳动”“物质生产劳动”等概念,还有《资本论》提出的“雇佣劳动”“剩余劳动”等等,无一不能看出劳动贯穿着问题的核心,劳动是可以培养人的智力、思维、体能、美感、道德感,“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早就成真正的人。”[1]可以说,劳动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径,在教育体系中,只有通过劳动,学生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智力。
自古以来,从耕读传家中的“劳力劳心”,到民国时期探索救国救民的“劳动教育”,再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与时俱进,无一不彰显着党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在新时代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模式,就是要将劳动教育创新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新时代劳动教育最本质的是在劳动教会学生如何成人,它顺应了新时代劳动发展的趋势,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劳动技能、思想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追求幸福、体验生命价值、获得创新灵感,塑造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刘向兵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有内涵与外延之辩,即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提出了隐性和显性的双向指向,要在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劳动问题的重要论述下,“从新时代对劳动者在思想、心理、伦理、行为、能力等五个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入手”,[2]从而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四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明确定位,从根本上明确了劳动与育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劳动不仅创造了人,也在实践中塑造着人,更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力量。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构成
(一)学会生存: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素质和社会本质的全面丰富发展,还包括社会每个成员的发展,还有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个性和社会整体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当今的教育中,曾出现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的现象,高分低能者也不在少数。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自小被家长溺爱,自理能力较差,劳动观念薄弱,“重智轻技”、“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也在很长时间内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模式。这些情况导致当代大学生从小就缺少参与劳动的环境,进而“不会劳动”,也很少能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和劳动的真谛。
劳动教育虽不完全等同于体力劳动,但大部分劳动教育需要借助于体力劳动而进行,因此,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强身健体,发展体能,帮助大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同时,用手眼、身心与自然亲密接触,在劳动中体悟生命的力量,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这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爱护自己的身体,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劳动教育不是强制的意志行为,而是依存于自觉认知、自觉追求和自觉行为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于童年起就热爱劳动的学生来说,劳动“像读书、赏乐、和友人聚会一样”成为生活必需,成了他们的理想,唤起他们发现世界、进行创造的欢乐感。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参与性强,则容易引起他们对劳动、科学与技术的爱好,激发出巨大的热情与力量,经受思想与行为的锤炼,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成果,让劳动成为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二)学会做事:练就过硬才干本领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劳动观念薄弱、劳动认知错误、劳动态度消极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大学生不认可体力劳动,甚至轻视体力劳动,漠视劳动成果。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人的能力得到锻炼提升的重要途径,“劳心”“劳力”都强调“劳”的重要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都依赖于人的主体性发挥,都是为了提高人的实践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生产力与分工、生产关系与分工以及社会形态与分工的关系,并揭示了分工消灭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建设社会主义的人从事劳动和各种社会活动,其目标是通过劳动活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自觉意识。这时劳动是每个自由人的社会义务和社会权利,只有依靠诚实劳动而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权利。每个人平等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将劳动作为乐生的手段。将劳动看作为生活的必备技能,在劳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炼经验教训,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有什么样的劳动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高校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中,依靠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劳动技术知识,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学识、扩大视野、掌握本领。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要求重视劳动教育,学习农业知识,开发智力与提升体能并重。通过劳动教育,特别是高校中的实践创新课程,将明理与做事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主多元的积极就业观,创业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离不开勇于创新的激情和活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劳动教育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提升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从做中学,从学中做”,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智慧。
(三)学会做人:汲取修身养性之道
对人的培养,如果只有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没有劳动教育,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丧失教育的意义,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从本质上说,一切教育方法、手段和智谋本身就是劳动教育,劳动应该成为人的品质,需要内化。人们通过日常生活的行为自觉将其赋予了道德色彩,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必然受益终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主张童蒙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开始教授,用现代话语来说,即先从日常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培养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和作息时间,再施以待人接物的礼节教育,如此循序渐进,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洒扫应对”的教育精神在一定程度也是注重人格的培养和礼仪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贯穿于大中小学全过程,中小学从如何劳动学起,到了高校劳动教育则侧重于教会学生何为劳动、为何劳动,理解劳动的本质和重要性,有利于将理论更好地深化为外在的行动力。
热爱劳动的人往往容易形成好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贡献,以此获得的物质报酬以维系自己及家庭的生存发展基本需要,获得的精神满足也有助于树立正确义利观和享乐观。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相统一的双向建构过程,在劳动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将生命价值融于社会的发展中。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实现
重视劳动教育不仅体现了我党对办好教育事业的历史担当,也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实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时代特征,不忘劳动传统,将劳动与育人紧密结合,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
一要创新培养模式,强化知行合一。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作为劳动教育的特殊群体,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践行者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者。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模式更多偏重理论灌输而忽略实操技能,而高等职业教育其基本特征以育人为本,就业为导向,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强化对大学生劳动情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3]因此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格外重要,不仅要完善相关专业的劳动课程,更要注意在教学的全过程渗透正确的劳动理念、劳动态度,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劳动价值,进行多学科资源整合。同时,还要加强校内外联动,创新校企合作,寻求社会支持。校内成立劳动教育中心,校外利用实训基地合理组织安排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科研第一线去体验劳动的感受,“切实增强劳动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4]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学习他国优秀经验,借助“互联网+”模式,借助线上劳动课程的展开,线下实操的互动,以此打破时空的限制。
二要培育校园文化,坚定价值认同。文化生态的概念意在说明文化的进化就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具体的文化形式是与具体的生态环境相融合的结果。”[5]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成长以及发展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所提供的平台。正如校园环境包含于社会环境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蕴含着校训、教风、学风、校园规章制、校园内环境度等丰富内涵,而这些方面都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课堂中通过宣扬劳模的伟大事迹,发挥榜样作用,课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元的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能在身体力行中获得劳动的快乐。高职院校是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绝佳的孕生地和传播的主阵地。文化具有传承性,通过校园文化中劳动教育的建设,有助于在校园内形成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劳动教育效果。
三要营造良好家风,埋下劳动之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讲好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至关重要,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轻视体力劳动等错误思想,究其原因,除社会影响外,更大程度也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关,父母“为子女建构的环境是孩子所能感知和学习模仿的最佳场所”[6]。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家长应该在孩子幼时教会孩子如何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伴随孩子的身心成长,其动手、动脑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过去不会做到学会做,从不熟悉到完成出色,这是劳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劳动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和实施好家庭劳动教育培养,从“洒扫应对进退”的待人接物之礼教起,引导他们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营造良好家风家教,这将是孩子收益一生的宝贵财富。
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劳动既满足了我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可以说,劳动既是生存的手段,也是生活的目的。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正价值,这与“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交相呼应,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下深刻认识劳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价值,推动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