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教育对策研究

2023-01-02李喆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理想化客体贫困生

李喆君,赵 亮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对资助力度的加大使得高校里的贫困生可以有一定经济的保证来完成学业。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家庭环境等原因贫困生的心理状况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贫困生相比较低,表现在自尊与自卑、焦虑、抑郁、人际关系[1][2][3]。笔者也在对本校贫困生的研究中发现,在自尊、人际关系、负面情绪及情绪的表达方式上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已有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社会工作视角、思政育人的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阐释。本文将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自体心理学角度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自体心理学由美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海因兹·科胡特(Heinz Kohut)创立。科胡特构想的“三极自体”包括:早期的理想、早期的抱负以及相似感和亲密感的需要。他的理论聚焦于三个特定的自体客体需要群集:与建立和维持自尊感有关的(镜映需要mirroring need)的群集,与安全感、平静和抚慰体验有关(理想化需要idealizing need)的群集,与他人相像或类似的感觉有关(孪生需要alter egoneed)的群集。在这些需要的发展中如果遭遇了创伤或过度潜抑,甚至是无回应的状态,就会引起自体的虚弱感,无法体验自身的掌控感,进而出现自体障碍表现为情绪和行为上的异常。如果发展中经由一些非创伤性的错误回应,即“恰好的挫折”,并伴随照顾者同调回应的补救,个体就能发展出自体安抚的能力[4]。

1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对本校贫困生的档案进行查阅和分析发现,贫困生中父母均无或单亲家庭占贫困生总数的10%,父母有重病的占30%,父母务农下岗经济负担重的占25%。对本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纵向对比研究发现父母均无对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影响显著;单亲家庭对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影响显著;父母重大疾病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恐怖、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影响均显著;父母务农下岗、经济负担重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精神病性等因子影响均显著。在个体访谈中对贫困生所描述心理状态的词语进行词频分析发现“压力、迷茫、担心、自卑、信任”等词出现得较多,而在谈及成长经历中“单亲、留守、不幸、孤独”常会被提及,在访谈中也会观察到他们会出现相对较多的回避、退缩、敏感行为。我们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归纳如下,并通过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来理解他们呈现出的心理特点。

1.1 较低的自尊水平

自尊是在早期养育中通过被照顾、被爱、被肯定和认可而形成的,个体可以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的、被欣赏的、被爱的,特别是当个体展示出某些有关自身价值的事物的时候。根据自恋发展的理论,孩子在共生感觉消退后需要通过夸大自体(grandiose self)和理想双亲影像(idealized parental imago)来保持自体感。如果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忽视、冷淡回应、敌意、过度批评等态度的回应,孩子就会缺乏价值感和被重视的感觉。如果夸大自体和理想双亲影像这两者发展得不够好,就会导致自体结构出现极大的脆弱性,很难维持自尊、自体―统整和自体―连续感[5]。

回溯贫困生的成长经历,会发现其中有大部分可能存在早期养育的缺乏。由于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或经济条件所困,很多孩子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祖辈或其他亲戚抚养。而如果替代抚养者的“镜映”不充分,孩子会表现出思念、渴望父母,感到孤独、被忽视,更加不良的则是成长环境的频繁变动,养育者的批评责骂,还有因为缺乏关心而造成的儿童虐待或性侵等伤害。这些创伤性的经历都使得孩子在没有得到应有的确定自体感的镜映回应时认为是自己不好,同时也会否认一些正向积极的感受,使得个体处于低自尊水平,缺乏自我效能感,也影响着对于未来的抱负水平。科胡特(1971)开始相信,这种对于积极认可的需要(即被镜映的需要)对健康自尊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为了有效地发挥自尊功能,还为了达到更高形式的自恋,这在人类对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中是如此重要[6]。

1.2 敏感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安全、亲密和共情的基础上的。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是感到与钦佩他人相连接,产生一种平静、抚慰、安全、有力量或有激情的体验,它和我们需要与我们信任的某人融合或亲近有关。理想化自体客体包括两个功能:一是抚养者给痛苦的孩子提供平静、安抚的功能,二是作为理想人物,给年幼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受到保护的感觉。如果孩子对理想双亲感到广泛地失望,就会出现:一是安全感减弱,同时会阻碍对于焦虑、恐惧、攻击情绪的调节能力;二是孩子没有好的榜样去认同和发展组织结构;三是会存在空虚感以及和理想他人建立关系的深切渴望[5]。孪生自体客体需要是对相似性的需要,表现在兴趣和才能上的相似性,同时还有被另一个与自己一样的人所理解的感受。它可以帮助孩子在青春期建立同一性,获得联盟感和归属感,也可以成为个体发展内聚性自体的补偿机会。

在贫困生的成长经历中,可能多种因素导致理想化自体客体需要和孪生自体客体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或是由于离婚导致的对父母一方或双方产生的失望情绪导致理想化的破灭,父母的身体问题和经济社会地位也都可能影响到孩子对理想化父母影像的形成。如果在青春期由于自尊原因,性格内向、环境原因而缺乏了孪生自体客体体验的补偿,那么这些都可能成为日后人际关系不良的基础。如果这些自体客体的需要没有被满足,将会使得个体由于缺乏安全感而在人际关系上出现疏离,由于过度防御或自恋暴怒而出现攻击行为,由于缺乏理想化的对象而形成不良帮派,由于无法建立深层联系而产生空虚和孤独的感觉等。

1.3 负面情绪体验与不良的情绪表达方式

通过照料者同调的反应和共情性的回应,可以帮助孩子确认自己的情绪状态,也能够增加对于这个情绪状态的理解。“镜映”体验可以增加孩子对于骄傲、自负、愉悦兴奋、效能感的体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可以为孩子提供抚慰的功能并使孩子发展出调节情绪的能力。“恰到好处的挫折”带来的转变内化作用使得孩子保留之前照料者的抚慰体验,转移到过渡客体上,这个过渡客体或过渡空间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平静。

如果父母的缺位或由于各种原因(父母自身身心健康、现实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导致的“镜映”缺乏都可能使得孩子出现情绪无法分化,更多的负面情绪,感受到自责、羞耻,缺乏情绪的调节能力,表现出情感上的脆弱,体验到空虚和迷茫感。而这些在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中又会进一步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当父母有重大疾病时,会让固着于夸大自体的孩子感受到无法控制的绝望和恐惧,这一方面好像增加了孩子恐惧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达情绪的方式,孩子也会更倾向于用躯体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2 自体心理学视角下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对策

2.1 加强校级资助工作中的思想引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自此,对贫困大学生的精准资助与资助过程中发挥育人功能成为资助的价值导向,高校的教育扶贫从“经济扶贫”进入了“精神扶贫”。基于本文的理论视角,“精神扶贫”要注重思想引领,使贫困生可以获得理想化自体客体体验和孪生自体客体体验。营造积极互助的校园氛围,寻找贫困生中的平凡的励志故事,鼓励他们寻找到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7],或是他们喜欢的偶像人物故事[8],通过建立他们自己的联盟,以小范围的故事分享交流会的形式,让参与者体会到更多的自体客体体验,获得更多的联结感,进而增强自体的内聚性,可以改善他们对于自己的看法,提升自尊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也提供了一个可以表达自己和抒发情绪的空间,有利于负面情绪的调节。

2.2 完善院级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学院的学生辅导员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人,通过辅导员的谈心谈话和日常的生活关心可以和贫困生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友好、包容的关系,这对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很重要。在这样的关系中,对早期缺乏自体客体体验的贫困生来说,可以重新体验到被爱、被关注的感觉,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得以改善低自尊的情况,形成对于未来的理想和抱负,不再感到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在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可以更具体地了解到贫困生的成长经历和内心想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和心理支持,辅导员老师也成了安抚情绪的客体,帮助他们更好的调节自己的情绪。

2.3 提升心理中心工作的专业引领

心理中心作为“心理育人”的核心部门,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肩负着专业引领和理论落地的职责。面向学院要做好专业协助和保障,一方面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素养,提升辅导员建立关系的能力和谈心谈话的水平,传授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做好辅导员的情绪安抚工作,保证他们可以以一个积极、稳定、有力的形象和学生开展工作。面向贫困生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活动,包括交流分享会、朋辈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贫困生可能更容易产生相似性和联结感,获得更多的孪生自体客体体验,利用孪生体验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自体。通过成员间的互动与反馈可以获得镜映的体验,帮助他们解读内在的混乱的情绪,获得确定感。通过观察团体成员间的互动形成替代学习,可以减缓他们自身的焦虑感[9]。团体中更有机会形成“恰到好处的挫折”,通过团体的容纳和共情产生治疗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体心理学理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基于自体心理学对于贫困生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干预方式的指导,从学校的各级层面出发,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的方式的心理促进活动,为贫困生提供多方位的关注与支持,以帮助他们提升自尊、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情绪调节的能力,减少不良情绪,发展出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获得更多的内心成长。

猜你喜欢

理想化客体贫困生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陆毅:侯亮平是个太理想化的人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太过理想化
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非你莫属》节目塑造的求职环境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