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创造才能的策略
2023-01-02黄毅方
黄毅方
(永福县永福中学,广西 桂林 541800)
1 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因素
创造才能,顾名思义就是创造的能力,即创造性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创造力是一个人进步的根本动力,面对高中这一关键的学习阶段,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影响学生创造才能发展的因素,才能探索出有针对性的培养办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1.1 环境因素
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环境因素是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这三种环境对学生创造才能的培养力度和整体氛围是关键影响因素,学校和社会是学生集体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学校和社会给学生实质性的鼓励和教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这样也是对学生求知欲的一种保护。家庭是与学生关系最亲密的外在环境因素,学生从小接触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其对创造的观点,如果家长乐于动手动脑,那么学生也会获得很好的探索体验。
1.2 个人因素
学生个人对创造的兴趣和热爱程度是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内在因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某种习惯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和教师在实施发展学生创造才能的策略时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主观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化学教学的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趣味性,给予及时的鼓励和专业的指导,由此优化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感受,从根本上热爱创造性的任务挑战,变得更加勇于尝试和探索。
2 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意义和重要性
了解创造才能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与重要性,才能从理论和思想上提高教育的重视,从而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学生打造培养创造才能的科学环境。
2.1 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成为高中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符合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也符合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个人发展需求。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可以锻炼个人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际上由此形成的创造力品质可以延伸到各个学科,逐渐形成一种长期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才能。
2.2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在持续的探索和创造过程中能够获得积极的心得体会,自己逐步推理、探索出来的知识也会记得更加牢固,在教师的引导下敢于挑战有难度的知识,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中跳脱出来,学会将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灵活地应用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逐渐爱上化学学科的学习,也有能力捕捉到学科的独特魅力,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一步步成长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2.3 有利于养成系统性的优秀学习习惯
创造才能是创新性、探索性、自主性学习习惯的综合体现,有较强创造才能的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更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突出,个人表现更加自律,能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下养成系统性的优秀学习习惯,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表现出应有的热情和积极性。
3 高中化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创造才能的策略
3.1 建立适应创造力发展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
教育学家认为,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后天的培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激发出来,大量的学者研究发现,创造力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自由地发挥出来,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适应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首先,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化学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书本上枯燥的化学方程式和理论知识,还需要动手去实验,去亲身体会化学的奥妙和背后蕴含的强大力量,要增加实验课的比重,保证理论和实践学习的平衡性。此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学校的课程计划和结构教学,同时也要尊重班级学习现状的特殊性,了解班级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帮助专业基础较强的学生拓展学习的内容,给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不同的课程模块知识,从侧面保证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基础性。
3.2 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造才能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影响学生创造才能的直接因素,其师生观和教育观会受到教育领域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最新的教学观念,树立合理的师生观念,才能保证应用的教学方法的科学性。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责任,在化学课堂上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表现的机会,保证学生更好地树立学习信心。此外,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信息,借助互联网进行持续的自我学习,观摩优秀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科学选取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料,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适应性调整,将最新的化学信息传授给学生,保证教学信息的先进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逐渐使学生养成乐于创造的好习惯。
3.3 引导学生想象,保护学生的创造欲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高中阶段相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不能成为学生想象力的阻力,加之化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需要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幻想和想象。首先,教师需要强化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从根本上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提高对想象力的重视,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始终保持高涨的求知欲,尊重学生的建议和创造,并给与中肯的建议。此外,教师向学生明确不盲从权威的意识,这也是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推动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化学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深入探索,摆脱对书本和教师的胆怯和顺从,逐渐形成更加主动且大胆的创造能力。
3.4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方法
在素质教育教学观的影响下,学校的考试形式、内容以及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应该作出适应性的调整。首先,学校应该适当调整笔试测验在综合评价中的比重,增加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评价比重,将课堂表现,实验实践的表现纳入考察范围,这样既可以督促学生规范学习化学的日常行为习惯,也能够真正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此外,教师在班级内部也可以增加学生互评的形式,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整体水平,鼓励学生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为同学作出评价,同伴的评价会更贴近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也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这种评价不必要计入成绩,主要以规范行为习惯为评价目的,也有利于优化班级学生的关系,打造和谐团结的班级氛围。
3.5 重视培养学生多样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包括很多,比如发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类比思维法、转换思维法等,教师需要拓展教学视野,重视学生多样性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发散思维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提高学生的思路拓展性,在实际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针对性的训练形式,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定理,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变通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法就是从事物的反方向思考和分析,这一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特别的逆向角度进行实验探究,并一步一步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自我肯定。类比思维法指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在某一方面的同一性或类似性,类推出二者在其他方面也具有同一或类似之处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推理能力,调动整个化学学科教学的氛围。转换思维法与化学学科的特点最为符合,可以将化学学习过程中抽象的问题转换为实际的、具化的现象,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4 总结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进入到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学生面对如此丰富有趣的科目,应该主动探索、积极投入,这种对知识的创造力需要环境的培养以及人力的干预。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教育任务,可以从教学计划、课程结构、教学观念、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学校和教师联动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深入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积极性,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拥有长期的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