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数据库(oracle)》课程为例
2023-01-02杨增春
李 真,杨增春
(1.重庆工程学院,重庆 400056;2.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1520)
0 引言
Oracle数据库在IT领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在银行、医院、通信等领域使用极为广泛。因此,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Oracle数据库就特别重要,在结业时可以直接和相关企业工作内容对接。根据多年讲授《数据库(oracle)》课程的教学体会和观察,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总结和分析,发现该门课程在我校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注重向学生输入知识,使得学生懒于思考并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并不理想。(2)课堂外学生遇到问题,少部分学生会向老师求助,但也有一些学生抱着消极的心态去解决,解决不了就算了,久而久之,对这门课逐渐失去学习动力。(3)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浅不一,《数据库(oracle)》这门课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进阶课程,所以受《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影响很大,有些学生由于基础没打好,导致对后面的课程有畏惧心理。(4)《数据库(oracle)》这门课程内容多、任务重,课堂教学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讲解,学生练习时间很少,效果不理想。(5)传统课堂教学资源有限,大多是教材和多媒体课件,显得古板而单一,而丰富的教学资源更能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对《数据库(oracle)》课程进行探究与实践,“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四环节+课中四环节+课后一环节。
课前四环节:(1)教师制作教学导案;(2)教师制作微课视频;(3)学生观看微视频,完成课前任务;(4)根据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提出问题,对课程内容做相应的调整。
课中四环节:(1)根据调整后内容,教师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讲解;(2)云平台发布任务,指导学生小组开展任务;(3)小组或个人分析汇报,教师实时点评;(4)课堂检测,结果分析,总结提升。
课后一环节: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测验结果,分层布置作业,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争取让其他学生能避免这些坑。
该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Oracle数据库的核心知识点,并能够在项目中灵活使用这些核心知识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设置一些BUG,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够力,该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尤为重要,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拓宽了道路。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飞快发展,教学模式不断变化,如何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更适合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学者们较为关心的话题。国内高校根据自身特点构建许多优秀的教学模式[1],国际上也出现了很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模式[2-4]可供参考。其中王淑君[5]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中,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潘爱芹[6]在课堂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白云[7]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评价方法,获得了理想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效果评价效果。
2 “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数据库(oracle)》这门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尤其是涉及数据库管理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有挫败感,缺乏主动性。因此在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当下,课题组拟提出“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现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数据库(oracle)》课程为例,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点研究该教学模式下的五个要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教学实施、实现条件和教学评价。
2.1 理论基础
智慧课堂是在IT技术辅助下,使教师有了一个“助教”,使学生有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老师”。它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教学目标
《数据库管理》这门课主要讲授数据库设计以后的一切数据管理活动,属于数据库维护的范围。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必须重点掌握数据库性能监督、安全性控制和数据恢复、数据备份和参数调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控制好心态,慢慢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根据数据库管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设定,筛选设计课程内容,将《数据库管理》分为Oracle数据库体系结构(内存、进程机制)、配置初始化参数文件、管理控制文件、管理数据文件、管理日志文件、动态性能视图、数据字典、构建和管理表空间、安全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九个模块。
2.4 教学实施
2.4.1 课前实施阶段
(1)教师制作导学案,根据对教学模块进行深入分析,分解为具体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教学目标。(2)根据教学目标,将每个任务制作成简短的教学微视频,通过智慧平台,向学生进行推送,同时,为了增强学习的明确性,推送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明确教学的目标、掌握的程度、需要完成的课前学习任务等,通过平台的监测,掌握学生是否观看视频的情况,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视频学习的学生,通过平台进行提醒和督促,一定程度上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前进行微课学习。(3)学生在平台中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课前学习及学习任务单,在平台中与教师、同学及时交流和讨论学习中的疑惑,获得初步释疑。(4)教师通过搜集学习任务单,跟踪学生学习任务单中任务完成的情况和学生提问的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把握需要在课堂进行重点分析的内容。
2.4.2 课中实施阶段
(1)针对课前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共性问题的重点讲解分析,解决学生课前学习中存在的疑惑。(2)创设具体的数据库管理案例,通过智慧平台发布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把学生讨论的内容投射到屏幕上,活跃课堂气氛,增强互动感,学生完成任务后,将结果上传平台。(3)教师对智慧平台上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同时小组互评,并鼓励学生可以为自己辨析,整个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力、批判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4)最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测试、限时提交。智慧平台收集并分析测试结果,教师把握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情况,最后总结重难点,对个别问题进行强调。
2.4.3 课后实施阶段
教师根据智慧平台测试的结果,可以分层布置作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2.5 实现条件
信息技术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技术支持;教师提供动力;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能量。
2.6 教学评价
信息化背景下“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主要有教师互评、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件互评。其中考试成绩在平台中有记录,学生可以在平台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力争做到相对公平和决定公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
3 总结
“4+4+1”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各个环境的支撑,使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得到强有力的实施,也是的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