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23-01-02蔡笑荣蔡凯频
蔡笑荣,章 敏,蔡凯频
(金华职工中等卫生学校,浙江 金华 322100)
0 引言
对于翻转课堂的应用而言,它既给教师带来了教学挑战,也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中职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针对学生的学习薄弱点、成长特征等等,为学生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案。借助翻转课堂的模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这样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促使学生得到综合能力成长。
1 中职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意义
在中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分析学生的学情可以发现,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对学习存在畏难心理。而且,由于学生的学习困难得不到解决,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而借助翻转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借助丰富的预习资料进行预习,在课堂时间共同探讨解决学生的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从而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信心。第二,它可以重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如果学生长时期缺乏表现的机会,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热情。而利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能够重燃学生的激情,也能够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等[1]。
2 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
2.1 准备好教学的资源
在中职教学中,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能够保障教学的有序性、实效性,也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整合信息平台,做好资源建设的工作。在日常教学中,确保教室的网络畅通,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另一方面,积极研发技术,增加教研成本,为教学工作提供后备保障。通过自建教学平台,或者应用已有的教学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整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在充足的教学资源保障下,学生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指导,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学习便利性。在学生的零散时间中,学生可以借助手机等设备,预习、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巩固自身的学习效果。
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提升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以便于为课堂授课打好基础。除了应用和见解现有的微课资源以后,教师自身也需要积极制作微课资源,并努力提升微课资源的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全面提高信息技术能力、专业课教学能力,教师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才能切实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中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理念,持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新时代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仅要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理想的教学能力。科学的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对学生实施信息化教育,这样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也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中职教师的成长。在日常教学中,要避免传统的固化思维,积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杜绝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改善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在应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要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在课堂中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探讨时间,开发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助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换言之,教师需要从“知识的灌输者”,逐渐变成“知识的启发者”,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强大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更加适应社会的变化,适应工作需求的变化等等。
2.3 重视课堂内外的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点在于“翻转”二字。教师在应用该模式时,需要牢牢抓住教学的重点,做好课堂内时间与课堂外时间的翻转,做好教师地位与学生地位的翻转。换言之,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地位,教师处于知识输出的地位。而且,学生通常占用课上的时间进行预习,这样会造成课堂讨论与实践的时间减少。而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时,教师需要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身则充当“引领者”“旁观者”的角色。把课堂的活动主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设置足够的探究时间,应用该模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能力发展。另外,给学生下发导学案,或者下发微课资源、课程相关的趣味视频等等,让学生在课前时间进行预习,在课堂时间讨论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该“翻转”模式,学生能够在课堂分组学习中锻炼合作能力,也能够在小组分组合作中逐渐掌握学习技巧,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过去单一的预习方式相比,微课资源拥有更大的趣味性,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改善学生的预习效果,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自信心。
另外,在学生课堂讨论完成以后,教师需要做好总结,以保障翻转课堂的应用完整性。对于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对于一些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师也要做好相应的梳理,让学生形成更加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对翻转课堂的应用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能够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技能;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分组合作,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启发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行知识内化,逐渐掌握课程知识点的整体结构”。通过这一系列的翻转课堂教学操作,学生往往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成长与进步[2]。
3 翻转课堂的应用建议
为了强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积极试行小班教学。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以及课后的写作业环节,还有在课堂分组较多时,学生个人得到的表现机会较少。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试行小班教学,以便于给每位学生提供足够的锻炼机会,从而促使学生学业进步、综合素质上升。通常情况下,把学生的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就能满足翻转课堂的应用需求。结合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5~6人一组,这样就可以保障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也能优化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品质[3]。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教师需要优化班级的网络环境,做好网络配置的工作,以便于提升教学的顺畅性,避免网络卡顿导致的时间浪费。而且,在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搜索资料、参加线上讨论,还是学生观看微课资源,都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只有确保网络环境足够安全、顺畅,才能够真正夯实翻转课堂的应用基础。对于教师而言,拥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支持,教师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微课制作的效果,从而强化实际的教学质量[4]。
除此以外,对中职教师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也是推动翻转课堂进程的重要举措。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主观积极性较弱,而且相关部门对教师的要求较低,教师只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即可。为了推行翻转课堂的模式,学校相关部门就需要合理设置奖励措施,以便于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优化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把教师制作微课的部分纳入考核中,通常可以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5]。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通常可以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为学生制作更具趣味性的微课资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那些预习中的难题,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合作探究水平、合作共赢意识,也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解决学习难题,改善中职学习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