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

2023-01-02李骊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劳动过程教育

李骊欣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0 前言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劳动能力、自主劳动能力的培养要点,故需要教师理清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及其影响。通过建立科学的教育活动,完善指导方向和指导制度,可进一步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进行激励指导,以期提升劳动育人的有效性及影响力。

1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1.1 有利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

劳动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尤其是大学生会逐渐与社会接触,难免会遇到落实与困境,故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们逐渐形成正面应对措施的品质,在感悟措施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将“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作为重点,故教师要培养学生们愿意维护他人的劳动成果,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1]。另外,教师也要说明劳动对促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性,通过阐述“幸福”“中国梦”“民族复兴”的内涵,可让学生们愿意为人民、为生活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成就自己的梦想。

1.2 有利于实践“立德树人”的客观需求

“立德树人”理念思想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说明劳动教育与劳动价值观的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学生的容易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功利心愈加严重,故教师要从德育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们逐渐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劳动素养,也能开发学生认识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论要求。故教师要从德育教育出发,渗透与生产、劳动、服务相关的要求和方法,可让学生们逐渐形成科学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行为,方便学生在反思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理解劳动的意义和方式,也能在劳动实践、劳动感悟过程中掌握劳动技巧、劳动思想和工作目标[2]。

2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关键

2.1 说明劳动的重点

劳动重点讲解中,教师要选择、有目的、有方向地说明劳动的本质,通过阐述正确的劳动意识、劳动思想观念、劳动纪律和劳动法律法规,促使学生们明白劳动对自己、家庭、社会的作用,也能思考不劳动、轻视劳动的危害,开发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

2.2 淬炼劳动操作

教师应当说明劳动的目标,尤其是要说明正确的劳动方法,采用相关方式进行演示,可让学生在练习、模仿过程中遵守规定。另外,教师也要逐步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说明劳动基本程序及所涵盖的规则,消除学生过于主观随意的问题,以期在提高劳动教学质量过程中促使学生们愿意关注劳动的细节和方式,并完善各个劳动步骤和劳动环节。

2.3 阐述劳动实践方法

为开发学生的劳动能力,教师要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说明劳动的方向,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所涉及的劳动任务,也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核心需求,掌握劳动实践的技巧。另外,学生也要自主反思,在了解自己的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交流,意识到自己成长的关键[3]。同时,教师也要阐述榜样精神的内涵,通过开发学生的劳动激情,说明工匠精神、劳动模范精神,表扬成绩优异的学生,方便学生在日常劳动中养成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的品质。

3 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3.1 创新教育思想,凸显劳动教育的内涵

为凸显出劳动教育的价值,教师要说明劳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在思想政治指导过程中说明劳动教育的思路,构建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科学的育人平台,可让学生们在职业生涯课程、劳动课程、就业指导等课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指导:第一,思想认知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劳动教育的关键点,通过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们逐渐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自主解决问题的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理念,给予综合性指导,可让学生形成更为系统的认知。第二,教育主体定位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出多元化教育的魅力,采用个性化的指导方向确定劳动教育重心。为此,教师要依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凸显出劳动教育的潜在价值和重点。本工作的重点如下: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们在参与过程中明白自己学习、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愿意参与到实践过程当中。其次,教师也要组织策划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方案,设计符合标准的策划、设计、组织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活动体验,说明劳动的本质、劳动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劳动与民族复兴精神的关键。最后,教师也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文化引导、网络教育、心理教育出发,从各个角度渗透劳动教育的相关资源,在挖掘资源、整合资源、优化资源的过程中提升劳动教育的影响力及重要性[4]。第三,教育内容选择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通过体力、脑力的混合指导方案,说明传统生产活动和新兴生产活动的关系,在凸显劳动意义的过程中拓展劳动教育的关键,实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目标。要注意的是,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说明与劳动相关的意识形态。例如部分学生存在“不劳而获”的心态,总想着他人劳动,此时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逐渐意识到不劳动的危害,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陶行知学者也曾经提及了“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民的子弟变成书呆子”的说法,间接批评了不劳而获的弊端,如果人们只会看书、学习、工作,那么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教育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说明劳动的重要意义。其中,教师可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小视频的形式引入“王顺友:大凉山的希望信使”这一感动中国案例,让学生们体验王顺友“一人一马”送邮过程所遇到的困难,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王顺友会从事着这么危险的一件事,谈及自己的看法,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3.2 完善教学指导机制,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

为促进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教师要确定劳动教育的保障措施,通过系统的、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常态化、规范性的教学指导中说明劳动的潜在意义,可以让学生们逐渐形成热爱劳动、乐于劳动的态度与情感,也能让学生们在反复的劳动体验过程中感受到劳动本身的快乐。因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创新:第一,教师应当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开设符合学生成长的活动安排及活动内容,并给予标准化的环注释和规定。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各个年级设定不同强度的教育方案,鼓励学生会、党员参与至劳动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创新当中。第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高校教师要设立“劳动教育日”活动,通过规范教育标准、劳动能力、思想精神和劳动习惯,可开发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劳动品质,以期在规范性指导中提高评价指导的有效性,也能提高评优指导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说明劳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确定规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打造出一个特色的育人品牌。另外,深化专业教育指导过程中确定“课、品、学、行”教育指导目标,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的劳动教育计划,也能提高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智力教育、美育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劳动过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