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戏剧作品的精神传承与表达创新*
——壮剧《百色起义》观后
2023-01-02闫雪梅
●闫雪梅
革命历史题材是艺术创作观照的重要领域,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催生,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掀起了新的热潮,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如京剧《狼牙山》、湘剧《忠诚之路》、沪剧《回望》、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创排的壮剧《百色起义》,以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百色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为创作背景,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剧为表现形式,既坚守精神传承,又注重表达创新,是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的精品力作,也是革命历史题材戏剧作品在新时代创新呈现的有益探索。
一、精神传承的实践
壮剧《百色起义》兼顾思想性和艺术性,传承实践既体现在对剧目的核心要义——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中,又体现在对剧目的表现形式——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中。
(一)赓续红色血脉: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百色起义爆发于1929 年12 月11 日,由邓小平、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成功发动和领导,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人民武装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英勇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成功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壮举,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百色起义铸就了“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①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②习近平:《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第24页。壮剧《百色起义》正是这样一部重温峥嵘岁月的代表性作品,致敬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讴歌了忠诚、团结、勇敢和坚韧的壮乡人民。剧目不仅客观真实地再现了气势磅礴、风雷激荡的革命历史事件,而且凸显了革命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作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金奖剧目、全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壮剧《百色起义》先后在全国多地巡演,点燃了观众的爱国热情,让广大观众从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中,追思先辈的不易,汲取信仰的力量,也因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壮剧《百色起义》由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广西的国有文艺院团主创主演,体现了革命老区文艺工作者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他们以积淀着红色基因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坚守红色创作的前沿阵地,基于对革命精神的深刻认识和真切体悟,为丰富革命历史题材舞台艺术创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传承与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具体行动。
(二)延续中华文脉:对传统戏剧的传承与发展
壮剧是广西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于2006 年被列入第一批传统戏剧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多用当地壮族方言演出,唱腔曲调丰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壮剧的题材内容、音乐唱腔、表演技艺等几乎融汇了所有的壮族原生态文化,并通过舞台艺术形象来加以展示,成为壮族文化的宝库和传承的重要载体。①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剧.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362/,访问日期:2022年5月2日。截至目前,在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共1557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戏剧类有171 项(473 子项),②新华社: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http://www.gov.cn/xinwen/2021-06/10/content_5616628.htm,发布日期:2021年6月10日,访问日期:2022年5月2日。广西除壮剧外,还有桂剧、彩调剧、采茶戏、邕剧、侗戏、粤剧等6 个项目位列其中。这些传统戏剧既有区域民族的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大部分传统戏剧一度面临生存困境与发展挑战。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娱乐方式的渐趋多样分散着公众的休闲选择,再加上剧目内容陈旧、传播途径有限、演艺人才流失等多种因素叠加,传统戏剧的演员大龄化、观众老龄化现象仍然存在,还有部分剧种濒临失传。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既体现了顶层设计,又明确了实施路径,还营造了舆论氛围,因此,传承发展包括传统戏剧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步形成社会共识,但还需进一步转化为行动自觉。
传统戏剧的传承,除了各个艺术行当的个体传承外,还需要集体的传承,这样才能保持艺术的完整性,才能形成剧种的流派风格。③刘文峰:《对传统戏剧传承保护若干问题的思考》,《文化遗产》2017年第6期。演出是集体传承的首要方式,剧目是集体传承的关键载体,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新的艺术营养、创作新的作品是传统戏剧能够存续和繁盛的重要保障。壮剧形成以来,代表性剧目有《农家宝铁》《侬智高》《宝葫芦》《红铜鼓》《百鸟衣》《田螺姑娘》《金花银花》《歌王》《瓦氏夫人》《天上恋曲》《赶山》等。④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第5页。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从剧种特色和时代要求出发,创排了壮剧《苍梧之约》《黄文秀》等优秀剧目。壮剧《百色起义》是在传承中再创经典的又一部精品力作,革命历史题材进一步激活了壮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青年演员接续薪火、担纲主演,有利于面向更多年轻观众提升壮剧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借助央视网、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线上平台宣传推广,有效扩大了观众的覆盖面、参与度以及剧目的影响力,这都为传统戏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二、表达创新的探索
随着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持续走热,一些作品难免陷入选题同质化、叙事程式化、剧情套路化、人物脸谱化的窠臼。壮剧《百色起义》在尊重历史真相和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较为合理、巧妙地进行了创新探索,使原本严肃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吸引力,自然而然地唤起了观众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信仰认同。
(一)叙事方式的探索:借时空穿越切换叙事视角
中国传统戏剧为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通常采用顺时序叙述的线性推进方式。壮剧《百色起义》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借鉴影视剧的表达手法,将顺叙、倒叙、插叙交替运用,特别是突破了时空的藩篱,借助转换时空来切换叙事视角,在传统的“现实叙事”基础上,独具匠心地叠加了“英灵叙事”,搭建起双层叙事的戏剧结构,参差交错的时空与双线并行的剧情巧妙切换与交融,实现了史与诗的完美结合、写实与写意的有机统一,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全剧共有11 个场次,其中,有4 场为“英灵叙事”,7 场为“现实叙事”。序幕《岁月回眸》开篇就运用了“英灵叙事”的视角,先后牺牲的英烈们聚集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以群像的形式自述:“我们是百色起义的红军战士,我们牺牲在转战千里与中央红军会合的一场场激战之中,牺牲在敌人的重重‘围剿’中……我们的躯体深埋在泥土中,我们的灵魂至今还飘扬在八桂大地的上空。”这一叙事视角成功地带动节奏、牵动人心,辅以急促的鼓点、悲壮的哼鸣、激昂的“呀哈嗨”唱腔层层推进,带给观众奇妙的观剧感受,让观众迅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现实叙事”主要聚焦于第一场《初到南宁》、第二场《群雄聚会》、第三场《何去何从》、第四场《江上密谈》、第六场《百色大地》、第八场《生离死别》、第九场《力挽狂澜》,按照百色起义从酝酿到爆发的时间线索,准确提炼事件,巧妙设置情节,凝练再现了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国家蒙难以及革命者团结群众英勇奋战、穷苦百姓终于当家做主人等历程。
“英灵叙事”除了在序幕中体现外,还相继出现在第五场《英灵歌唱》、第七场《烈士诉说》以及尾声《无尽长歌》中。韦阿婆成为两种叙事视角衔接的引子,她始终不相信英雄已逝,经过她的声声呼唤,剧情自然切换至“英灵叙事”的视角,先烈们讲述了百色起义背后的故事,为观众补充介绍了历史的其他重要切面,让角色和观众都沉陷历史又追忆历史,强化了剧目的史诗性。
这种“虚祭”与“实记”相结合的独特表现手法,重新诠释了“百色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丰富意蕴,有赋新魂和炼新魄的独特作用。①黄斌:《展现桂风壮韵新典范 涵育世情民心复归真——广西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剧目汇评》,《歌海》2020年第2期。两种叙事视角并未相互干扰,而是布局严谨、相辅相成,自如地交错、更迭、切换,前有铺垫、后有呼应,让观众多方位、深层次感受剧情的跌宕、历史的悲壮、革命精神的感召和艺术魅力的震撼。
(二)人物塑造的探索:用动人细节触发情感共鸣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和平年代,是否能让现在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理解和认同革命先辈的精神追求和价值选择,是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创作需要重视的问题。壮剧《百色起义》没有因重大题材而过度拘泥于宏大叙事,更多的是从小切口透视大主题,特别是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深描小细节的方式表现可亲的人、可敬的事、可感的情,拉近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
一是英雄形象的塑造。早期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较多是着重展现领袖的雄韬伟略与英雄的披肝沥胆,人物形象设计几近“完美”,有时为了体现“背负使命”而刻意凸显“不近人情”,反而使人物产生了失真的悬浮感和距离感。壮剧《百色起义》塑造的是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陈洪涛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群体,打破了人物塑造的脸谱化、概念化、标签化、刻板化,没有一味展现“伟光正”、追求“高大全”,而是将国家大事和生活小事串联起来,更加细腻、真实地展示出革命英雄作为常人、普通人的一面。剧中的革命者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坚定有动摇、有成功有失策,人物具有了人性的光辉,内化于演员的唱腔、形体、神态等表演细节中,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整体剧作也更易于见神韵、见风骨、见人心。
比如,邓小平在安慰韦阿婆时唱道:“连天雨,雨连天,终会出晴日;长长夜,夜长长,终会到天明。”体现了他对群众温厚细致的关切。宣布起义时,邓小平唱道:“雨卷狂涛浪千尺,风吹山头云满天,众龙合力争出水,搅它个地覆天也翻。”体现了他的战略胆识与政治魄力。邓小平与妻子张锡媛对唱:“忘不了莫斯科城初相见,忘不了列宁墓前诉衷肠,忘不了新婚之夜烛光动,忘不了分别之时泪沾裳”;李明瑞与妻子罗昭仪生离死别时唱道:“她那里一步一回头,我心中潮涌大江头。痛啊痛,真不知何时能相见,若相见,相见只在梦里头;愿啊愿,但愿他日再团聚,若团聚,团聚只向来生求。”细腻展示了邓小平和李明瑞的侠骨柔情,同时表现了他们的妻子的深明大义。剧作也不回避李明瑞、俞作柏等人在特殊的革命历史时期内心的纠结与动摇,在第三场《何去何从》中用较大篇幅细致描写了他们“决断难、难决断”“赢不成、输不起”的彷徨和痛苦,继而在第四场《江上密谈》中,他们心存“痛华夏依然是黑夜漫漫,救苍生到处是雪剑霜刀”的忧虑,最后终于被邓小平的“剖肺腑、吐真言”打动,意识到救广西还得共产党相助,彻底接受了革命思想,决定与共产党“同渡危难,同圆救国救民之梦”。这个过程客观真实地呈现了人物的情绪波动、认知递进、思想转变的轨迹,符合人性,唤起观众的共情。
二是群众形象的塑造。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是百色起义精神的重要基石。正如剧中邓小平所说的,“依靠劳苦大众,广西农民运动全国闻名,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百色起义不到一年时间,就由最初的2000 多人发展为7000 多人的队伍,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因此,群众形象的塑造是壮剧《百色起义》的重要一笔。
韦阿婆、阿龙、阿花等人物的设计,柔化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波澜壮阔的基调,在情节安排、表演风格和语言习惯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和角色个性。韦阿婆将韦拔群和陈洪涛唤作拔哥仔、洪涛仔,充满了淳朴的生活质感和乡亲情意。阿龙和阿花的壮族婚礼,展现了广西百色壮族地区的民俗特色和民歌魅力。很多唱词设计也生动体现了革命老区群众的忠诚、勇敢和乐观,比如“心中扯起一面旗,报名投军我当先;长夜点亮灯一盏,阿妹也要把军参”,“山高不怕雷声响,树高不怕暴雨狂,壮乡儿女生来犟,万众一心奔太阳”。在所有群众人物中,韦阿婆的设计最为精巧,如前所述,她作为“现实叙事”与“英灵叙事”两种视角自然过渡衔接的引子,是一个特殊的时空线索,巧妙又合理地串联起剧情的发展。在剧目尾声,韦阿婆激动地代表劳苦大众表达了心声:“老百姓分了地,过上了人过的日子,真好啊!”可谓是点睛之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壮剧《百色起义》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贴着人情人性表现信仰的力量,用动人细节的密度与深度,消解了革命历史题材剧目的距离感,让人物形象更令人信服,让红色文化更鲜活可感。
(三)舞台结构的探索:以情景交融展现艺术张力
壮剧《百色起义》的舞台结构设计既服务剧情推进和人物情绪,又符合当代观众的观赏需求和审美趣味,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之处。
一是主胡琴师的巧妙植入。马骨胡是壮族具有近300 年历史的特色拉弦乐器,也是壮剧的主奏乐器,它的独特音色成就了壮剧自成一格的唱腔。壮剧《百色起义》将马骨胡的演奏者直接置于主舞台的演员当中,他身着与其他演员同年代、同色系、同风格的服饰,有机融入剧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的琴声恰到好处地参与叙事、烘托情感。同时,胡琴师面前的现代谱架又提醒观众他还不完全属于剧中角色,更像是一位跳脱剧情的历史见证者,观众的情感附着在琴师身上,透过他的视角,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人物的悲欢离合。这种独特的舞台语汇和诗化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传统戏剧凝练节制、意境悠远的审美意象。
二是大型景片的巧妙调度。壮剧《百色起义》的舞美设计总体上呈现简约的格调,主要景片为5 块表现百色起义所处山区地形地貌的大型道具山岩,全剧的所有布景均通过调度这些各具形态的景片来完成。它们被不断拆分、移动、调转,而后配合剧情和场景的需要,重组成山崖、码头、陡坡、台阶、行船等,起到景观营造、空间设置、情绪渲染等作用。有时也会辅以其他舞台装置,比如《何去何从》《生离死别》等场次中,用悬垂到底的铁链充当幕布,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出屈抑或悲痛的氛围,“英灵叙事”视角的场次中,背景增设了烈士群像纪念碑,象征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革命先烈浩气长存。最具匠心的是,在百色起义正式打响的重要时刻,山岩景片重组成一个巨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将全剧推向高潮,剧目主旨自然升华。
结语
不可否认,壮剧《百色起义》尚有勉力提升的空间,但仍不失为一部有温度、有热度、有力度的主旋律戏剧作品,在叙事表达、时空切换、情节构思、人物塑造、舞台呈现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精神感召力又有艺术感染力,基本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戏剧创作的初衷,吸引人、打动人、激励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