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保护措施探讨

2023-01-02刘克金

治淮 2022年5期
关键词:水利文化遗产高质量

刘克金

一、水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一)水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文化强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水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明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凝聚着中国历代水利人的辉煌创造,蕴含着推动历史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哲学思想、科学技术、艺术文化价值。所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水文化遗产,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水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惠民水利、满足人民期待的迫切需要

人民群众对水利的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水利建设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利工程和河湖治理的景观性、生态性、文化性等方面的新要求。水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更好发挥水文化的价值引导作用,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让老百姓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水文化遗产中感知水文化的魅力,从高质量、高品位的水文化遗产中得到理性的启迪,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水文化遗产保护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任务

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加强水文化建设。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主题,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中,以水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利用为主线,加快推进水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不可或缺。只有心怀“国之大者”,高举文化自信旗帜,才能守护好宝贵的水文化遗产,在全社会树立人水和谐、人水共生理念,推动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思想重视不足,保护意识相对淡薄

水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晚,基础薄弱。水利部2011年颁布《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这是指导水文化建设的第一部政策性文件;直到2018年,水利部机关司局“三定”方案中才明确了水文化职能。由于水文化遗产是个全新的概念,目前水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桥、堤、闸、坝、堰、井以及历史建筑和文化古迹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

(二)系统思维欠缺,保护方式相对单一

多数水文化遗产目前基本都处于自然保存状态,不少水文化遗产遗迹已很难满足当前的需要,却又给水利设施的改扩建带来麻烦,有些甚至制约了当今水利设施的功能发挥。此外,随着各地水系格局的变迁,有些水文化遗产遗迹因河道拓宽等原因,淹没在水体里;有些则因水系改道等原因脱离了水体,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少数进行开发利用的水文化遗产经营管理状态不佳,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缺乏深度融合。

(三)体制机制不畅,制度规范尚未健全

水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文物保护法》与《水法》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各地对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统一,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基础差距较大,东部发达的江苏、浙江等地区水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相对健全,经济欠发达的一些地区在制度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方面还相对欠缺。在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文保单位和水利主管部门存在管理不协调现象,管理权限交叉和空白给水文化遗产保护带来诸多不便和阻碍。

三、水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理顺机制,完善水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随着水文化遗产保护任务的日益加重,建立部门统筹合作的协调管理机制和以水利为主体的全方位保护责任机制迫在眉睫,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架构,逐渐完善水文化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涉及较多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既有交叉又有空白的现实问题,对此要尽快制定水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全国认识不一、标准不一等问题,需要抓紧编制“水利工程文化设计规范”,推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在“一河一策”修编修订中明确水文化提升目标导向,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历史沿革、人文轶事等。

(二)提高站位,系统谋划水文化遗产保护

突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跨地区跨部门密切协作,加强与区域和流域发展战略、各类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的有效衔接,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着力推进水利工程与文化遗产融合,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具体环节中充分挖掘历史、科技、管理、艺术等文化价值,突出文化底蕴。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手段,让水文化阵地与载体从“线下”走向“线上”,使水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要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度开发水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探索“水文化+”的产业体系有效发展路径,推进水文化遗产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塑造一批富含特色的水文化品牌。

(三)与时俱进,创新水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由于固有的传统观念和保护手段已很难满足水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很难调和保护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水利建设中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禁止对水利遗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在对具有历史文化属性、革命文化属性的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养护、改建扩建时,要保护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传承优秀的传统水利智慧,切实保护好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工程。对于改造后将被淹围或沉没的部分,可采取延伸固定等办法,依据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对周边环境进行适当整治,使文物遗存与自然环境意境融彻,以更好的方式展现在人们眼前。

四、结语

我国水文化底蕴深厚,水文化遗产作为水文化的重要历史沉淀尤为重要。目前水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较为严峻,制度规范尚未健全,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保护方式相对单一。对此应进一步提高站位,理顺机制,不断创新水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充分保护好、利用好水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文化认同,挖掘水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用,为水利事业和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水利文化遗产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