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格局下吉安市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SWOT分析

2023-01-02邱川宸肖惠萍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9期
关键词:吉安市吉安双循环

邱川宸 肖 萍 肖惠萍

(中共吉安市委党校,江西 吉安 343000)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沿线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牵动着相关国家政治的沟通、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的交流。吉安市在贯彻落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这是吉安市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殷切期望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革命老区同步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1 “双循环”格局下吉安市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SWOT分析

1.1 优势

一是历史沉淀。吉安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处内陆,与西北河西走廊直线距离2 143 km。吉安在唐代以后的发展和繁荣,得益于与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打通,促进了当地思想的相对开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大批庐陵学子科举登榜,因此素有“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之说。

二是区位特点。吉安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扼赣湘两省要道,还拥有举世闻名的革命摇篮井冈山。境内有井冈山机场、京九铁路等,赣江航道连通南北,是重要的交通节点。

三是生态优势。地处山区的吉安,曾获评全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1]。全市森林覆盖率67.7%,森林蓄积量达1.15亿 m3;SO2、NO2、CO、O3指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PM2.5、PM10指标达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优良,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十位;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2%,水环境质量排名位居全省前列;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93%和90%;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1.2 劣势

一是专业人才短缺。吉安市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就需要国际金融、物流运输、国际法律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但是吉安市的本科院校和大专院校只有井冈山大学和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渠道少。加上吉安市薪资待遇较低,不足以吸引市外人才,所以专业技术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奇缺。

二是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吉安市还有永丰和遂川2个县未通铁路,铁路网密度和人均铁路网密度在全省11个地级市当中排名靠后,铁路物流集散能力不足;市内物流仓储设施简陋,物流技术装备落后;水运、航空物流发展滞后,这些都是综合运输体系的薄弱点。

三是货物通关不够便利。虽然吉安市一直重视通关营商环境的建设,但通关效率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吉安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目前未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同步审批,物资通关耗时较长,程序繁杂,误船滞港等现象影响了通关效率。

1.3 机遇

一是政策支撑。江西省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建设包括吉安市在内的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推动吉安市等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支持吉安市建设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助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与生态联动发展;推动外资外贸提质升级,井冈山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吉安市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创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品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2]。

二是产业优化。2021年吉安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 500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出口额达90亿元,居全省第三[3]。吉安市实施了“1+4+N”产业计划,构筑了“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通用航空、物联网、5G等新兴产业”[4]产业结构,让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走进吉安”活动,聘请中科院院士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建设吉安光电科创城;组建全省第一个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5G实验室也正式运营。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电子信息技术中心2个,省级创新平台51个,3家企业进入全国无线蓝牙耳机前25强,摩比通讯在全球率先布局5G基站天线产品开发。

1.4 威胁

一是产业的迁移。吉安市企业自身实力较弱,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小,面临国外的技术壁垒,外贸企业“走出去”陷入困境,外贸企业的利润也比较低。吉安市相对于周边城市,口岸建设、区域协作等条件相对滞后,加上各平台之间缺乏沟通协作,各个地区各自为战,容易陷入恶性竞争。随着吉安市周边地区激励和补贴措施的出台,导致一些企业迁移到其他地区,严重影响了吉安市的产业集聚能力。

二是人才的流失。虽然吉安市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优秀学子众多,历年考取重点大学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由于吉安市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就业机会不多,薪资待遇偏低,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在外,不愿返回吉安市。

三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疫情影响及部分国家政局动荡。一方面,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为防止疫情扩散,一定程度的防控政策和人们自发的疫情畏惧心理,对企业外贸有着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个别国家政局动荡,导致其经济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混乱,消费需求下降;国家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我国产品难以安全进入其市场。

2 “双循环”格局下吉安市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对策建议

2.1 优势+机遇:发挥吉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

第一,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发展战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部地区要把握机遇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5]。吉安市委、市政府要立足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强组织领导,进行统筹协调。要把握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定位,抓住机遇,围绕规划、信息、资金、物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决策规划、工作推进提供点多面广的信息来源渠道,为吉安市实现“跨越发展”“弯道超车”提供动力。在积极鼓励企业在吉安市建立总部基地或大型建筑生产基地、鼓励外来企业落户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本地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项目建设。

第二,立足吉安实际,积极推动吉安“三区”建设。吉安立足实际情况,提出“三区”建设,这为吉安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条件。“三区”建设即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三区”建设,弘扬了吉安的红色基因,表达了人民美好的愿望,谱写了吉安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三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具有促进吉安多元发展的共同目标。“三区”建设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经济基础、文化背景、政治环境,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也为吉安“三区”建设引入了外联动力。

第三,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应加快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优化制度创新,构建高效廉洁的政商环境。不能一味重视顶层设计,只强调自上而下的落实,还要培育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构建自下而上的机制。要充分调动市场投资主体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夯实民间的合作基础,促进形成平衡、多元、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一是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要求,切实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二是要搭建高效服务平台。借鉴广东等地的创新案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

2.2 优势+威胁:促进优势升级,规避外部威胁

第一,加快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方面加快与经济发达地区、沿海、沿江、沿边等重点区域的互联互通,争取及规划重大交通设施(特别是长沙至厦门、吉安至武夷山等一批重点铁路)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如要加快各区市之间互联互通的昌吉赣、吉安至新余等城际铁路建设,实现省内各设区市与京九、沪昆等国家重要交通通道的衔接;加快樟吉高速吉安段扩容改造,开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加快推进井冈山航电枢纽的建成投运;还要探索“铁水公空”多式联运模式,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如开通赣江南昌—吉安—赣州千吨级航线,确保赣江中下游通航保证率达95%。

第二,推动特色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群能力。鼓励吉安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针对重点传统工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强化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节能降耗、技术升级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优胜劣汰,推动建材、食品等吉安传统产业实现整体跃升;提升出口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升级;发挥“井冈蜜柚”等特色农业品牌和电子产业等的优势,紧紧围绕“突出重大骨干项目、突出强链补链项目、突出可持续发展项目”,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推进产业集群集聚,避免出现已有产业迁移至其他地区。

第三,实现“生态佳”到“生态+”的转化。充分发挥吉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规划纲要,积极参与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行动;健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制度,积极在吉安等地开展GEP核算试点,提高吉安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借助吉安良好的生态优势,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开发绿色产品;争取吉安被列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省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做大做强油茶、竹等产业,实现“生态佳”到“生态+”的转化。

2.3 劣势+机遇:依靠联动力量,推进协同发展

第一,创新地区交流合作方式。吉安市靠近江西省省会南昌和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应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在加强交流过程中,既要注重开放本区域市场和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将外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来”,也要推动当地贸易、投资、劳务“走出去”,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强化区域交流合作中,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突出重点与以点带面相结合、经贸投资与人文交流相结合,强化国际产能合作,扎实抓好重大招商活动,切实推进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各类交流合作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第二,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吉安市现代物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明确将吉安市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物流枢纽城市”。吉安地处赣中,地理位置具有一定优势,要抓住机遇,弥补吉安物流交通网系不够发达的劣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探索物流新模式,培育多式联运、物流冷藏冷冻等新业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快智慧物流平台建设,打造智慧物流;加快形成物流协会共同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以促进现代物流企业的合作发展。

第三,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抓住人才就抓住了发展的关键,留住人才就留住了发展的“金钥匙”。“一带一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化等领域,急需专业技术型、高端管理型、复合型等各类人才。一方面,吉安市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应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项人才;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应出台合适的政策吸引人才入吉。如吉安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完善“庐陵英才”计划加快人才集聚的十条措施》,面向市外、国外和境外,引进“高精尖缺”高层次人才或团队,为吉安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4 劣势+威胁:“借他山之石,攻吉安之玉”

第一,强化区域间交流合作,完善产业链。“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是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吉安可以扬长避短,借助外力促使自身发展。吉安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需要加强沟通交流,推进投资贸易。区域间的交流合作要建设各市区县的合作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对外交流合作要与“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友好互通,推动跨境电商与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精心组织赣港经贸合作活动、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大会等经贸合作平台,认真组织参加东盟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亚欧博览会、西部博览会、厦洽会等重点展会平台。要将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创新集群产业,积极完善产业链条。

第二,完善海关监管功能,构建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吉安海关为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应出台相应鼓励政策,加快引进出口保险、国际金融等专业机构,建立一体式服务中介,打造针对对外贸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实施多式联运工程,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智慧查验、AEO信用培育等通关便利化措施,提升货物通关效率,打造“运输+贸易+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持续提升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安高新区、吉安综合保税区等功能性平台,构建吉安联通全球市场新平台。

第三,提高应急能力,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冲击。信息化发展使得世界变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动荡依然在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好比链条的环扣,环环相接。国门以外,不管是战争、疫情、经济状况,都会影响国内的发展。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冲击,外贸企业应主动关注世界局势,做好应急方案和预备方案,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3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吉安革命老区必须看到优势、抓住机遇、扭转劣势、规避威胁,通过发挥吉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促进优势升级,规避外部威胁,依靠联动力量,推进协同发展,“借他山之石,攻吉安之玉”,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吉安市吉安双循环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金吉安监理公司市场开拓取得重大突破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吉安市老年大学正式揭牌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妈妈,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