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类型学在历史聚落保护规划中的实践
——以慈溪市方家河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
2022-12-31刘慧军,张能恭,郭世坤等
河头村地处浙江省慈溪市东南,行政区域1.2 km2,三面环山,地势南高北低,溪涧环村流泻,古木成荫,村内清代、民国建筑众多,越山古道四通八达,辅以大量殿庙祠堂以及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真实地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古村落文化形态。2003年河头村以“水秀、树古、名胜遗迹众多”被命名为慈溪市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9年,方家河头村再次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挖掘与发挥河头村自身的优势资源,提升村落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村落,是河头村保护发展的不二选择。
1 项目特征
1.1 古村资源丰富、遗存众多
河头村由唐涂宋地逐步演变而来,在明代以前,该地已显现村落雏形。目前,河头村保留有良好的环境本底,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历史文化名村,村内留有大量物质遗存与非物质遗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也是宁波市域内为数不多的保存较完整,价值较高的古村落。
1.2 街区内建筑空间性状差异小
河头村因地处慈溪市南部山区,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建设冲击较小,加之地方保护意识较强,河头村整体风貌保存较好。目前村内古民居数量多、分布密,现存大多为传统民居或沿街商铺,彰显着河头村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方家河头的民居建筑空间布局较为完整,主要为传统民居形式,由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从建筑形式上来看,建筑的外观多为硬山,粉墙黛瓦。建筑在形式、体量、空间布局、色彩、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保持了高度的统一,使得古村整体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展现了“浙东山地古村落”的主要特征。
1.3 传统民居是古村落的灵魂
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集中载体,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依托。方家河头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民居,古村内保存格局完好的单体建筑主要为清末民初的建筑,如明刺史第、清益新门头、清思本堂大屋、民国洋房、天一门头等。另有三五间一院落的大屋若干,如兰屿大屋、竹荫轩、森森堂大屋、鹤琴大屋、朝北门头等数十幢。大量的小体量民居构成了河头村的建筑整体风貌,使得原有的街道格局、街道界面和街道肌理等较为统一。可以说古民居是方家河头历史文化名村的灵魂与载体,是骨架,也是历史文化名村的根本所在。对古民居建筑风貌的识别、提炼,更是河头村名村保护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1.4 传统民居的改善、修缮尚缺少技术指引
浙江民居是“小桥、流水、人家,杏花、春雨、江南”所营造的美好画卷;是“枕河楼台俯舟楫,马头(墙)参差寄乡思”所展现的诗意空间[1]。但太多的历史街区、古村落、古民居在保护和传承的名义下消失殆尽。建筑风貌是古村落风貌构成的最基本单元,对建筑风貌的保护、延续至关重要,但也需要专业知识的普及[2]。当前,方家河头村民在建筑的整治改造中展现了一定的保护意识,能在建筑的改造更新中应用传统的建筑风貌元素。但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建筑更新往往不得要领,导致更新改造建筑与传统民居差异较大,破坏了整体风貌的统一协调。因此,提炼方家河头的建筑特征,形成具有普及价值的方家河头古民居知识要点,对河头村的保护乃至宁波市历史文化聚落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筑类型学的引入
类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生物分类学中,之后阿尔多·罗西等人对建筑类型学的研究及创新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已成为建筑与规划领域内影响深远的一种分类组合理论。根据类型学理论,历史要素存在于人们的集体记忆中,无论城市形态如何变化,一旦被类似的城市片段触发,传统就能呈现在个人记忆中。类型学研究如何触发这种思绪,通过分析城市、建筑类型中不变因素与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挖掘建筑原型与城市深层结构(集体记忆),进而反映到建筑表层结构(城市及建筑)上[3-4]。因此,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中运用类型学方法,既能促进历史文化名村记忆的深度保护,又能满足新的发展需求,更能协调新旧之间的关系[5-10]。
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在村落的表层结构——街巷及建筑的组织形式中,将其深层结构——“集体记忆”表现出来;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辨别和分类的过程,需要将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形式还原归类,认识、恢复和再现特定的文化。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中,类型学的应用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辨别提取—取舍提炼—还原发展。其中,前两个阶段是分析及研究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最后的阶段则是创造的过程,是在原型基础上研究刚性与弹性,提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控制要求。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名村内的既有建筑,得出其所具备的共性,作为建筑风貌保护的基础,应用到建筑风貌管控的细则中[8]。引入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分析河头村建筑高度、色彩、体量、构件等要素,寻求河头村建筑的个性与共性,以期作为保护规划中制定保护细则的依据,应用到方家河头历史建筑的修缮、改善及保护实践中。
3 方家河头的类型学应用
3.1 方家河头建筑风貌的辨别提取
总结方家河头的建筑特征,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十个建筑要点:“随形就势两层高,粉墙黛瓦砖木造,本色之美求适用,举架屋面透气好,高长窗边小马头,石库门旁梅园石,中字脊首瓦将军,象型牛腿细木作,石销墙上无滴水,八字门里有乾坤。”
3.1.1 随形就势两层高
“随形就势”即因山采形,就水取势,也是全世界优秀建筑的共同特征,放在山地建筑上,更多表现为建筑是山的延续、坡的再生。河头村的古民居以小家小院为基础,通过建筑立面处理和庭院围墙连接,以及平面组合的弄堂形式,体现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和群体空间模式。“两层高”指的是低层、斜屋顶、两面坡的方家河头的典型建筑样式。需要强调的是,一般保护规划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按现代低层建筑的标准,将建筑控制为3层,但传统民居建筑极少有3层。古村落特有的街巷、院落尺度,由2到3这一层的细微变化,对古村落的风貌保护而言,往往具有致命性的打击。
3.1.2 粉墙黛瓦砖木造
浙江建筑的主流是粉墙黛瓦的砖木结构建筑,淡泊闲适,具有文士气质[1]。就墙体来说,虽然有乱石墙、泥墙、石销墙、瓦片墙等各种材料和形式,但总体来讲,还是以砖墙为主。特别留意一点,因为建筑墙体不承重,河头民居墙体砖多竖砌,省工、省料,非常有特色。
3.1.3 本色之美求适用
“无色之美”代表着浙江古代人民的审美观,也是哲学观。色彩以原色为主,崇尚自然,少有朱漆。外装饰以黑与白为基本色调,黑瓦、白墙、朱栏、玄柱、原木板墙表现为所谓的“无色之美”或“本色之美”,陈从周在讲江南园林的时候提到“白本非色,而色自生,池水无色,而色自丰,色中求色,不如无色中求色”,也是浙江民居一个很好的注脚[1-2]。
3.1.4 举架屋面透气好
“举架屋面”在屋顶样式上,举架的使用具有普遍性,除了美学的考虑,也反映了江南地区多雨的特性,是江南地区人民对建筑气候的智慧应对;“透气好”指的是在屋顶构造上,多采用3层结构,椽上覆竹编,上铺薄砖(望砖),再覆盖小青瓦。瓦底一般不铺灰砂,只在檐口、屋脊处铺灰砂用以窝瓦,有的是先铺1寸余(约3 cm)的木板,板上铺方砖和瓦。屋顶遮雨而透气,不同于北方建筑,也是因为南方气候炎热之故。
3.1.5 高长窗边小马头
“高长窗”是浙东民居的共同特点。高窗,正立面不施砖墙,看上去就是扁扁的一条长窗,伴随高窗,河头村个别建筑的勾阑也极具特点;“小马头”是浙东民居山墙特征另外一个鲜明的特点。方家河头,沿街每隔若干间或主要院落之间都有封火墙,为墀口多叠、檐口斜撑。马头墙多数也不出屋顶,体量小,是河头传统民居的重要特点之一(图1、图2)。
图1 高长窗
图2 小马头
3.1.6 石库门旁梅园石
“石库门”体现的是浙江民居注重门的使用,不注重门的装饰,对外大门多用简洁的石库门。门一般不开在轴线上,以侧入式为多,或者是开在厢房上,形成一个类似于今天概念中的玄关或入口前空间;“梅园石”则体现的是浙东民居对石材的选择。地面由石板铺筑,多为大条石,宁波民居常用一种产自鄞州区梅园村一带的暗红色石材,俗称梅园石,是常见的雕刻材料,也用在墙面、石格窗上。
3.1.7 中字脊首瓦将军
“中字脊首”是方家河头屋顶的显著特点。河头村民居屋脊线平直,少见两端上翘,正吻(鳞尾)由瓦片、薄砖搭出“中”字型独特造型,颇具特色;“瓦将军”指的是河头民居屋脊中段偶尔有的以仙翁为主题的造像,是当地老百姓的精神信仰之一,为祈求庇护,置于屋脊中央。另外,河头村烟囱的处理,常由瓦片搭出的烟嘴的独特造型。
3.1.8 象型牛腿细木作
河头村小木作装修简洁精致,多长窗,细腻、丰富,有斜纹、拐子纹、回纹、直棂等,有些窗出现中心构图。民居木作的重点是牛腿、琴枋、雀替、梁底及门窗雕刻。另外因气候影响,多采用明乳栿、月梁做法,象鼻造型的牛腿是河头建筑的一大特色(图3)。
图3 象型牛腿
3.1.9 石销墙上无滴水
“石销墙”是浙东民居石材利用的又一个特征。河头村民居同样为三段式的建筑立面:底部为1 m多的毛石基础,兼作防潮的墙裙。正面石墙被民间称为石销墙,是将100 mm左右的板材插入两端开槽的石柱内销住,具有很牢固的防盗功能,在窄巷两侧,又经得住板车撞击。“无滴水”指的是河头建筑瓦片的使用以小青瓦为主,除个别大户住宅以外,滴水、瓦当的使用十分少见,也体现出追求实用的特质。
3.1.10 八字门里有乾坤
河头村的大门一般向内退缩,在门口形成一定的缓冲空间,在平面上呈“八”字样式。丁俊清、杨新平认为八字形大门具有文化上的隐寓[1],暗含着人们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和招财纳宝的美好愿望。
3.2 方家河头建筑风貌的取舍提炼
3.2.1 建筑风貌的取舍
方家河头有部分建筑元素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例如:
1)现代生活居住舒适性追求。相比传统民居屋顶透气的做法,随着对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空调使用的普遍化,屋顶透气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2)建筑材料来源发生改变。随着梅园石开采的下降,目前河北、福建的石雕建材在全国建材的销售中占主导地位,石材的选择受到市场的重要影响。梅园石特有的色彩、质感难以保障,方家河头古民居的保护面临建筑材料变化带来的影响;
3)建筑匠人、工艺难以保障。目前宁波从事古建的匠人日渐凋零,古建筑技艺缺乏传承,随着东阳地区的牛腿等成品木作日渐普及,也导致河头建筑细节必然受到建筑技艺的影响,“中”字脊首、象鼻型牛腿木作已经难以保障;
4)建筑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影响。随着历史文化保护投入的增加和建材生产的标准化,滴水、瓦当开始广泛使用。工程投入的增加,建筑改造中有更多装饰性的材料得以使用。刨除这些与当前生活方式冲突及材料、工艺等无法实现的特殊要素,剩下的特点就成为方家河头保护更新应重点遵守的准则(图4)。
图4 建筑要素的取舍
3.2.2 建筑风貌的提炼
在风貌特色取舍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传统风貌建筑的特色要素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浙江民居、浙东(宁波)民居以及河头民居的特色要素分层,按照由高到低的遵从度,将其分为一级控制要素和二级控制要素,作为古村落建筑风貌保护的核心规则,应用到不同建筑修缮、改善、整治改造等具体策略上(图5)。笔者认为,在浙东(宁波)传统风貌保护修缮过程中,以下三个风貌要素尤其需要重视,也是一级管控的核心要素:
图5 建筑要素的提炼
1)“小家小院”是浙东(宁波)传统风貌建筑的主体
浙东地区自宋以来即为富庶之地,宁波历史上虽有明朝倭乱,但也少见城寨防御形态,与江西、福建等历史上土客矛盾严重省市相比,并没有出现围屋、土楼这样的防御性建筑。总体上,地方百姓生活安宁富裕,少惊扰,对族群关系需求较弱,社会单元为典型“家庭人”而非“家族人”,反映到空间形态上即以小家小院为主,唯权贵富户为深宅大院,虽有祠堂、宗庙建筑,但并不唯其马首是瞻。方家河头的建筑、院落空间亦呈现出典型的“小家小院”特征,三五间一院落极为普遍,客观上体现了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
2)粉墙黛瓦是浙东(宁波)传统风貌建筑的主色调
粉墙黛瓦是江南地区传统民居最为深刻的记忆。粉墙,主要作用被认为是对江南地区多雨炎热气候的回应,起到反光、防潮的作用,但更多被认为是审美上的选择,粉墙黛瓦所展现的恬静淡泊,也更为符合江南地区的人文气息[1-2]。当前宁波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中将清水砖墙作为传统建筑的主要色调,但宁波地处江南,历史上所遵从的美学观念,及其气候特征与周边地域并无大的不同,从经济上来讲,宁绍平原自古富裕,除山区、海岛之外居民建房并无省钱的必然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宁波市虽然有相当多的清水砖墙民居,但粉墙黛瓦依旧是宁波传统民居的主要色调,过分强调青砖砖墙的使用,未免有为了特色而“特色”之嫌。
3)小马头墙是浙东(宁波)传统风貌建筑的重要点缀
马头墙并不是浙东民居的重点,但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与徽派建筑不同,浙东民居的马头墙体现为所谓的小马头墙形式,座头多采用“鹊尾式”,一般马头墙不做复杂装饰,只是用砖砌成“壶瓶嘴”,使檐部的山墙微微挑出,檐口斜撑,和前后檐口相呼应,体量小,高度低,多不出屋顶(图2)。笔者认为,宁波市传统民居的修缮及历史街区的保护,既不能忽视马头墙的存在,但也不能过于强调马头墙,特别是高出屋顶的大型重檐马头墙,需要特别谨慎使用。
3.3 方家河头建筑风貌的还原发展
方案明确“恢复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再现浙东山地民居的建筑特色群”的古村保护目标。在建筑保护上,实行包含“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多层级保护。通过建筑风貌、建筑质量的综合比选,谨慎确定建筑的保护、修缮、改善、保留和整治改造(图6)。
图6 建设修缮特色体现
基于建筑分类的取舍提炼,在建筑风貌控制层面,源于“小家小院”的空间认知,规划将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工作控制在小型院落及建筑单体内,通过对建筑形态风貌的还原,提出建筑的屋顶、立面、高度、体量、色彩、材料、工艺、构件等具体的建筑风貌控制要素,应用到建筑的修缮、保护及整治改造上(图7~10),实现保护规划由单纯的控制要求向“控制要求+实施导则”的转变。
图7 街巷界面特色体现
图8 修缮效果一
图9 修缮效果二
图10 依山背水的方家河头村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物质形态、文化形态、经济形态等多方面的积淀,建筑风貌也受到经济、工艺及建筑匠人的巨大影响,与方家河头不足百里的洪塘历史地段建筑风貌已然是另一番景象。在历史文化名村的风貌规划设计中引入类型学方法,研究传统民居的形态,对传承和发展地域的历史特征及民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类型学角度对方家河头村的建筑风貌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解决在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和更新中建筑风貌的认识和管控问题。本文介绍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和应用,亦是希望在相关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不断求证,通过更多的群体画像,明确对不同地域传统民居和历史建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