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空间嵌入”到“业务融合”:建构智慧社区韧性的向度与进路

2022-12-31盖宏伟张文雅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韧性建构数字化

文/盖宏伟 张文雅(..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 066004)

内容提要:从“建起来”到“用起来”是社区智慧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亦是社区成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韧性治理关注全方位的耦合、全要素的整合以及全过程的融合,强调通过前瞻性、主动性以及人文性的战略行动来建构“在地”的适应优势,因而成为智慧社区应对各种叠加型、复合型治理任务的理论和现实选择。然而,建构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仍面临着数字化嵌入的运动式堆砌、数字化应用的科层制牵绊、数字化管理的传统型束缚以及数字化融合的适应性困境。走出这一困境,有效发挥智慧社区的数字化效能需要:数字化技术嵌入的适应性改造、数字化应用的能动性创新、数字化治理的整体性形塑以及数字化能力的生态性培育,全面提升智慧社区的韧性。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 《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指南(2021)》,提出智慧社区建设要围绕社区核心业务需求分类推进,加强智慧社区数字路线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协调。因此,随着智慧社区建设的方兴未艾,亟需消弭建设与应用之间的巨大鸿沟,建构智慧社区的数字效能优势,为智慧社区的发展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通过文献检索和梳理发现,学者们主要关注智慧社区的建设规划、建设模式与建设路径。在建设规划方面,注重从政府参与、法律保障、人文价值三个维度对智慧社区进行建设规划[1];还有学者强调采用全域集理论建设智慧社区大数据,从构建社区全域数据体系方面进行规划[2]。在建设模式方面,靳永翥等人提出在数字革命背景下构建智慧社区,坚持融时代性与传统性为一体的“智慧信任”模式[3];王延隆等人针对精细化社区治理提出“城市大脑+社区小脑叠加效应”的新型管理模式[4]。在建构路径方面,通过“技术治理”生成“结构-行动-过程”分析框架并推动智慧社区从行动者、资源、制度、需求多方面进行建设[5];并且,在大数据背景下,从平台、主体、大数据与社区服务的融合和党政组织的保障等多维度建设智慧社区[6]。

既有文献对于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研究,富有理论洞察和学理思考。不过,现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延续智慧社区建设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来探析智慧社区发展路径,很容易陷入两种张力的博弈中,某种程度上,智慧社区建设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有效应用并发挥智慧社区的数字治理效能仍是待完善的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将数字化融入到智慧社区应用的全过程,推动智慧社区的主体、过程、内容、方式等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从韧性的视角出发,通过明晰智慧社区韧性建构的内涵及特征,阐述韧性建构对于全面推动智慧社区的数字化融合的必要性,并在归纳智慧社区韧性建构的现实梗阻基础上,提出纾解策略。

二、从“建起来”到“用起来”:智慧社区的韧性向度

(一)智慧社区韧性的内涵

智慧社区是指利用新型数字化技术的铺设与嵌入,如智能传感、条形码、射频识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建设和应用,使社区获得更强大和便捷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计算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和主体,实现社区生产生活以及服务治理的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以及智慧化。不过,这种定义虽然能够很好表征智慧社区的含义、路径以及效果,但是也很容易陷入到技术的标准化改造以及技术中心主义陷阱中而忽视智慧社区中作为主体的社区居民。因此,需要一个更加整体和全面的视野来审视智慧社区的建构,即智慧社区是人的智慧和物的智能之完美适应与结合。换句话说,智慧社区是社区内在的数字化能力,而并非单纯的数字化建设。那么,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是重要且必要的。建构韧性作为一种战略思维,代表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路径和方式,强调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及全面且可持续地适应事件、需求发展的能力,旨在构建一个数字应用生态,关注有序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动态性。因此,智慧社区的韧性构建主要是指:关注智慧社区数字建设的同时,亦要关注智慧社区数字的适应和运用,并建构结合一系列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能力之综合体,这就需要一种更具韧性的视野。

一般而言,韧性(Resilience)一词最早出现在1620年代,其词源来自拉丁文“resiliens”,主要是指“非物质的事物压弹行为”以及“恢复到原始”的状态[7]。其最初应用于物理界,意为物体在经受外界力的作用后具有的适应、恢复、可持续和发展能力,其后引申为研究某一对象对于外界变化或干扰时的敏捷反应能力[8],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一般系统论以及生态主义的方兴未艾,“韧性”这一术语亦开始从行为主义哲学向系统生态的思维转变。以贝塔朗菲、波尔汀等人为代表的一般系统论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系统韧性的研究也相应被提上日程。在生态系统方面,大多学者以1973年霍林 (Holling)的《Resilient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一文为代表,霍林最早用韧性一词来分析系统生态,并将韧性定义为 “一种衡量系统的持久性和它们吸收变化和干扰的能力,并仍然保持种群或状态变量之间的适应关系”[9]。由于这一术语对于分析社会系统具有强大的理论解释力,遂逐渐应用到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中。而伴随着对新知识的开放与吸纳,韧性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并成为一个超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理论话语,韧性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现象级概念。

因此,将“韧性”引入到智慧社区的数字化应用中,作为一种特质进行形塑,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智慧社区治理效能,通过与智慧社区治理议程和链条的全面融合,从而使得智慧社区能够有效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满足各种数字化治理任务的需求,保障智慧社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同地,将“韧性”引入到智慧社区的建设应用中,从而可以保障智慧社区建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一直以来,以单一行政部门主导的智慧社区建设就广受诟病,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在于资源重复投入、同质化强、难以整合、配套困难,缺乏整合的结果就是建设容易而应用困难。此外,“撒胡椒面式”的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模式无法将资源整合,导致智慧社区建设呈现投入资源“毛毛雨不湿地”,难以看到效果,且后期维护成本高,难以复制,最后导致社区的数字化资源闲置。一言以蔽之,智慧社区的建设缺乏一种“韧性”的视野和维度,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何真正发挥其社区治理效能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有效整合重塑自身,并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挑战,具备“韧性”的特质。

(二)建构智慧社区韧性的必要性

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更加关注长远发展,并注重将复杂的、非预料的以及非线性的社区内外环境纳入其中,塑造更全面和系统的社区数字治理能力。其次,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强调变被动式的技术铺设为主动式的积极融合,关注智慧社区持续性的适应和学习。此外,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提倡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和合作协商,以此达成对社区问题的整体性治理。因此,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既符合社区于数字能力和数字治理现代化的诉求,又有效回应了现代社区的数字挑战。这体现在:

1.社区数字化改造的全方位耦合。当前,我国智慧社区的建设仍处于数字化技术的铺设阶段,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技术改造很容易由于关注“数字指标”,而忽视社区“在地”的实践诉求,最终导致智慧社区的建设由于适应失灵而无法在应用层面有效展开,仅仅成为一种象征和摆设。韧性视角下,智慧社区的数字化改造需要全方位耦合的实践回应,通过技术“出场”与社区“在场”的有效桥接,通过智能传感、射频识别、云计算、物联网络以及大数据在社区治理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嵌入,实施社区基础数字设施“旧基建”“新基建”和“微基建”三管齐下[10],建构起孪生性的“数字社区”,以聚合和响应社区全域的服务与需求,并加强社区资源、人员、人机物三维空间联动,打破社区空间的物理限制,实现对社区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以及界面化治理需求的实时感知和回应。

2.社区数字化能力的全要素整合。 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数字资源固化无再生、社区的数字资源整合不足、数字资源碎片化严重、社区软硬件难以兼容发展、线上与线下工作联结度低、各部门仍然是“自家各扫门前雪”状态,整合性、系统性思想和意识匮乏等问题[11]。社区传统的数字化建设与效能发挥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并逐渐显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窘。这需要智慧社区探寻更具韧性的治理安排,改变智慧社区治理的脆弱性,提升智慧社区应对各种问题的综合能力。因而,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关键在于使智慧社区的数字化要素进行全面整合,如数据的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数据决策能力等。最大程度覆盖社区服务对象,集成、整合和高效利用数字资源,促进社区实现整体化、精准化管理服务能力的发挥,从而提升数字能力在社区、对象、资源等方面的辐射效应。在社区数字效用层面,智慧社区的数字化逐渐由建设层面深入到计算决策层面,智慧社区数字方式 “从数字技术的革新[12]到数字技术的升级优化[13]”,进而实现社区数字能力的发挥与数字能力的充增。总之,数字能力的要素整合与社区数字化应用是一个发展过程,在保证智慧社区整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的同时,更是朝着数字技术的效用、能力迈进。

3.社区数字化应用的全过程融合。智慧社区的数字化深深根植于技术理性和结果主义的路径依赖,缺少流程的设计和全过程的融合,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数字应用的危机,无法激活智慧社区内部的主观能动与协作性功能,从而使得智慧社区沦为“拼凑”的产物,无法对现代复合型、叠加型以及系统型的治理任务进行有效化解。因而,面对以治理效能为核心的智慧社区需要向网络化、精细化、数字化、韧性化以及整体协同化模式发展,实现智慧社区应用的全过程融合。一方面,智慧社区的韧性建构意味着要发动多元主体以平等身份积极主动地协同参与,推动了智慧社区从数字化“大主体”到“微生态”有效实现[14],有效弥补社区的主体壁垒。同时,围绕社区数字需求建设及运作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多主体沟通和信息共享,以其跨领域和层级化的优势[15],充当社区数字多元主体间的协作机制与服务渠道,持续性提升数字社区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的意识和水平。另一方面,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社区公众参与、数字支撑”的社区合作共治体系,在此模式下,智慧社区不再过度依靠“刚性技术”进行“独角唱戏”,而是以协同性、共治性和交流性机制取代线性、约束性的机制,打破数字社区发展过程中的方式壁垒,从整体上确认智慧社区的行动协同。

(三)智慧社区韧性的特征

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不仅是硬件的技术铺设,同时也囊括必要的软件补充,这就使得有韧性的智慧社区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体现在:

1.智慧社区的前瞻性部署。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就是要从单纯关注社区的数字建设到关注社区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目的从关注数字技术的引入到数字与社区的融合应用。因此,前瞻性的规划部署是重要的。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一方面表现在支撑社区发展的数字技术更加完善与成熟;另一方面表现在推动数字技术与社区传统基础设施相融合,形成社区智能融合基建网[16],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应用的融合,逐步形成以社区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泛在标的、泛在预感、泛在链接、泛在计算和泛智能化的系统,通过前瞻性规划来实现社区及社区人深度的数字学习与更新,从而更好地推动社区整体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社区数字处理能力。

2.智慧社区的内生性培育。智慧社区韧性强调数字内生性综合能力的培育,即摆脱低效的数字治理和数字形式主义。智慧社区的韧性特质不但强调数字建设的完整性,更注重数字化建设的生态性稳、可靠性高、匹配性强,数字化应用的适应性好、有效性高、体验性佳,以及数字管理的维护性好,连续性高、稳定性强。这表现在多个维度:在数字工具维度,社区韧性意味着能在最大程度上追求数字工具的互操性及工具与人的适应性。在数字效能维度,智慧社区的韧性表现为高效率、智能化和内生能力的持续塑造,并以社区数据为索引,以社区及社区人为要素,多方位提升可控韧性[17]。在数字生态维度,智慧社区韧性强调提高“外部世界”的数字接触性、外部主客体互动性、外部变化的接纳度、社区风险的抗压性等。

3.智慧社区的人文性取向。建构智慧社区的韧性需要规避“技术决定论”的陷阱,而更多关注社区 “数字原住民”的人本取向。智慧社区利用数字化的前瞻性与便捷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数字技术的廓张效应和普遍效应,促进社区数字资源的开放流动和共享,不断更新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取向数字化需求。数字化技术效能发挥“普惠服务模式”,以满足社区全体的需求,尤其针对社区中的“数字弱势群体”。与此同时,培养社区民众的数字适应能力,致力于更多民众参与社区韧性建构中,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来源、公共话语空间以及内容创作和传播渠道,使其积极地参与社区在线对话[18]。总之,通过数字技术发掘更为人本化的社区需求,为问题解决提供开放的平台并致力于社区全体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中。

三、建构智慧社区韧性特质的现实梗阻

(一)同质化的窠臼:智慧社区数字化建设的运动堆砌

现阶段,智慧社区的韧性建设热潮纷纷掀起并有一些成效,但是,在社区韧性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运动堆砌”问题,这具体表现在:(1)同质化的建设路径。当前我国社区韧性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上级数字建设指标,缺乏长期的、总体的建设规划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因此,智慧社区韧性建设方面存在“千社一律”“目标达成论”的同质化问题,并没有真正思考社区的实际需求,一些落后社区盲目跟风“示范社区”建设路径,没有针对社区个性和特色进行精准数字建设定位,忽视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及数字技术的培训应用,使智慧社区的韧性建设陷入“均一发展”的陷阱。(2)数量的片面追求。由于社区基层数字建设理念不明确、缺乏对数字工具的创新以及 “以多为稳”的传统观念,智慧社区的韧性容易陷入以“数字数量”为导向的建设模式,但这不适用于普遍意义下社区韧性的建设,数字素质高的社区会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而产生更高的数字效能,但对于数字素养低的社区来说,过分追求数量反而被数字束缚,加剧“数字刚性”而陷入传统效能和数字服务不足的双重弱势。(3)技术中心主义的依赖。数字技术于重塑智慧社区共同体信任的“韧性信任模式”虽实现了社区的数字精准化[19],但尚处在韧性初始阶段,在实践层面还存在 “唯数字技术”和倚重数字技术“一刀切”的问题。当前,社区过度使用数字技术和数据处理,从而产生技术理性的路径依赖甚至迷信。在这种“技术至上”倾向下,社区韧性被本身数字裹挟,无形之中接受其本身的数字威权与独裁,社区数字理性与价值理性、人文理性对冲,缺少对技术伦理与社区价值的深度独立思考,淡化人文的价值指向,导致忽略社区中的特殊与细节问题,从而达到所谓的“形式韧性”,而没有发挥真正的数字价值。

(二)被动性的适应:智慧社区数字化应用的科层牵绊

推动智慧社区韧性的实质性建构,社区数字化应用的科层条件肘掣是梗阻之一。这主要体现在:(1)被动式地回应。当前,不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社区层面的科层组织因其稳定与静态的正式结构而常常是回应式策略安排和数字技术手段,而随着社区数字化的发展,静态的科层组织难以满足社区动态数字治理的需要,在这种倾向下,部门与人员的僵固性使其处于“被动响应”而非“主动调整”,导致社区数字信息系统僵硬化而难以实现实时更新、便利调配。(2)本位式地行动。政府及社区的科层组织有着明确的职能分工与划分,各层级各司其职,无法适应社区数字系统日益复杂化与多功能化的变化。此外,在社区数字系统应用过程中,多数底部组织并不是依据社区数字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而更多依据上层政策进行本位式执行,数字技能培训的匮乏、数字技术的陌生、行政消蚀社区专业职能等情况时有存在。(3)形式化地因应。社区数字适应、复原等动态全面的管理能力不足,在社区数字化应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多采取“压制”性的管理办法,而不是从长期性、根本性及持续性出发进行管理,也不以论证先行、规划先行、质量要求和社区数字需求先行,难以全面对社区进行有效管理。

(三)新瓶里的旧酒:智慧社区数字化管理的传统约束

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对于优化社区数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社区数字刚性及社区传统管理的约束,社区数字管理还处于“新瓶旧酒”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1)理念的滞后。首先,社区管理者依旧以传统思维进行管理,缺乏数字化管理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对于数字精细化管理无感甚至有排斥心理;以传统上传下达方式进行社区信息交流与管理仍屡见不鲜,社区数字化的管理设备形同虚设;社区在数字服务统筹、社区动员等方面无法形成数字合力而不够发挥实际的数字效益。其次,政府及社区数字化管理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广大社区居民对数字化管理感到陌生,尤其是“老龄化社区”及农村拆迁社区习惯于接受传统的管理方式,社区居民对于数字化管理心中无“数”可循,因而感到不适应甚至摈斥,从而从整体上影响社区韧性的建构与数字效能的发挥。(2)工具的失配。当前智慧社区数字化管理中还存在管理手段和方式尚未摆脱传统色彩的问题。首先,社区居委会运用传统的管理工具,仅仅通过微信等简单的数字设备下达指示与任务,对于社区数字网络一体化服务的管理是“无心无力”的状态,这一方面弱化了社区数字化管理的真实效能;另一方面打击了社区主体参与社区数字化管理的积极性。其次,社区在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方面存在欠缺,当前社区停留在数字建设层面,社区的数字整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工具相对滞后,对于如何将社区身份的数字资源和驻区单位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以提高社区数字化的效益还没有开展[20]。 (3)体制的板结。首先,当前社区单一行政化的管理体制与数字化多元主体不相适应、融合。传统管理体制的单一主体治理困局与社区数字化的多元属性使社区管理体制出现“一对多”的不适情况。其次,政府与各部门的“碎片化”管理,使部门协调、沟通与合作互相推诿扯皮、缺乏协作,影响着社区数字化整体效益的发挥。此外,智慧社区的韧性管理服务体系还处于薄弱阶段,其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制保障和约束,加之社区只是通过不成文的规定进行数字的管理,没有系统的制度规范数字化后如何管理、如何运行、如何监控,社区数字的韧性效益很难规范发挥。

(四)形式化的耦合:智慧社区数字化融合的适应性困境

数字技术系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其融入智慧社区过程中依然存在融入困难,这主要体现在:(1)数字技术的嵌入失耦。数字化系统虽代表先进水平,但数字化系统与社区的实际情况会存在理论与现实的出入和隔阂,例如偏远地区的社区受数字基础设施影响、文化教育的障碍和老年人被边缘化问题,社区及社区居民可能无法、无力融入社区数字化进程[21]。同时,社区数字系统的嵌入罔顾当地社会经济实际而造成数字系统与经济的天冠地履,不但没有使数字化与社会经济实际相互促进以充分发挥社区的数字效应并服务于社区韧性,反而造成智慧社区面临新的社会风险与经济冲击。(2)畛域的针对性丧失。现阶段,数字系统的界线具有动态性和根植性两个反差特性[22]。因此,数字系统在融入智慧社区过程中存在畛域针对性丧失问题。一方面,数字系统在融入社区时具有较强的跨边界处理能力,在社区亟需外部数字资源时,数字系统虽能跨边界整合资源,但其动态性可能给社区带来新的数字冲击,使社区数字系统处于数据危险、数字混乱的风险中。另一方面,在数字系统融入社区时若过分依赖社区特有的数字资源或属性,其根植性会使社区数字系统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较弱,而削弱社区韧性。(3)数字生态的融合反差。社区与数字化融合后仍面临着稳定与变化、单一或多样、分散与联合、控制与自治等发展问题[23]。社区数字系统在社区信息交流、资源配置、数据整合和促进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自我演化优势。但这种数字优势在社区处理特殊事件时如果不加以引导或控制,会导致社区数字“错误效益”的发挥,例如社区利用数字传播恐慌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韧性系统。

四、从“空间嵌入”到“业务融合”:智慧社区韧性建构的进路

(一)数字化技术嵌入的适应性改造

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要正确把握智慧社区的数字建设,从社区实际与需求、数字效益、人文价值等方面出发思考,具体来讲,一是要因地制宜做好社区数字建设的顶层设计,避免在传统社区数字建设路径上贴标签。要充分考虑智慧社区的特殊性,依据不同类型的社区及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规律分类进行数字社区的建设与推进,对于特色社区要充分保留其独特资源,以社区数字文化特色为抓手,构建良好的社区数字体系,维护社区数字建设,从而更好地建构社区韧性能力。二是要注重社区数字建设的效益。即智慧社区不可机械进行数字设备的数量堆积,而要采取数字刚性治理规则。因此,要提升社区新情境下的适应性处理能力,搭建社区数字网络互动平台,拓展社区主体的参与制图路径[24],将社区各主体融情于需、因事制宜,再造社区多元主体的数字关系,鼓励社区居民真正回归、参与社区数字建设,并重塑社区整体的数字价值理念,为切实发挥社区数字效用注入数字力量与大众力量。三是要促进社区数字技术与价值理念的耦合互通,避免社区陷入“数字依赖”的陷阱。首先,摆脱对数字技术工具的依赖,掌握整体性、网络性、协同性的技术工具。积极探索数字工具的创新,将数字孪生技术嵌入到社区数字系统中。其次,社区要将人本主义价值、技术伦理价值等理念融合于社区的数字系统中,以社区数字技术为支撑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催动生成社区数字建设“人本-数字”新格局,抛开社区“技术至上”的思维,在数字系统与社区互动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现实问题与人本需求,推动社区数字建设协同化、人文化、精细化发展,为社区韧性提供人文性与技术性驱动力。

(二)数字化应用的能动性创新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社区及传统科层应用变革,实现社区任务与数字资源的系统配套、精准匹配、共治共享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智慧社区韧性建构的重要引擎。推动科层应用的变革,一是从组织体系建构出发,推进科层数字组织体系的建构。坚持政府主导机制贯穿科层数字组织体系构建的过程,推动形成“顶层设计方向、中观重视传达、社区有效落实”体制的形成。通过社区所在属地政府与社区数字应用部门之间“点对点”的快速联通与精准链接,解决社区数字僵化问题。二是从科层应用出发,转变科层参与智慧社区数字的静态参与为数字动态参与。政府要加大基于流程优化和程序简化的变革,促进政府参与智慧社区数字功能的增生和创新,加快对社区情况的快速收集、迅速感知、科学决策与高效处理。对于社区及居民的合理诉求,政府要“就事、论事、处事、办事”,在社区问题解决时更要坚持系统、科学、可持续的决策,坚持“用数字认知、依数据决定、靠数据治策”动态参与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从而破解静态科层应用中的困局。三是促进科层的精准回应,实现真正的“管理”。首先,推进政府科层政务热线平台的建设,推动政府科层理念和社区实际的契合与嵌套,坚持听取全域全量的社区意见,以此为政府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构建政府办事直接回应社区及居民诉求的相关机制,社区所属地政府对市民诉求进行精准回应,对社区及居民热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对于社区数字的区域性、典型性问题,实现更为精准的掌握,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对社区数字难题的有效解决,实现政府对智慧社区的真正管理。此外,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革除科层形式化管理的关键所在。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快制定“权责清单”与绩效考核指标,以实效论绩效,以结果论奖惩,激励引导其实实在在地管理。

(三)数字化治理的整体性形塑

智慧社区数字化管理要从系统的、长远的角度出发,从社区数字意识、社区系统性管理、社区规范等路径促进智慧社区韧性建构。一是要加大社区数字理论教育和宣传力度,普及社区数字化管理的理念。首先,政府层面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社区资源发挥其对社区数字化管理的教育、宣传作用,将社区数字管理的可见效益真正落实到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身上,使其意识到社区数字化管理的便捷效益和美好远景,从而逐步接受并积极参与社区数字化管理。其次,通过开会、讲座等方式切实转变社区管理者数字化管理的意识,通过集体培训、技术人才引进等方式转变社区管理者的传统工作手段,培养社区管理者依据社区现状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思考和管理能力。最后,社区居民层面要适应和调整数字化生活方式,享受社区数字化的便利,真心接受并针对社区公共事物参与其中,共同营造社区数字化管理的环境。二是要推进社区系统性管理。首先,加强社区整体性规划布局,系统谋划社区数字化发展。社区韧性的构建需要各级采取系统性工作思维设计社区数字化管理方案,明确社区数字管理的权责分工,同时完善社区数字化统筹工作,构建适合社区的组织体系与管理机制,坚持统一领导,打破社区与外部部门、社区单位之间的壁垒,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与协调,充分调动社区数字管理各方的积极性,消除社区数字管理的碎片化问题。三是要强化社区规范标准,加强社区数字管理的法制建设。在标准规范层面通过制定社区数字管理要求和数字运行安全标准,确保社区数字系统的时效性与安全性,营造规范的集体共识和数字生态,从而高效、安全发挥社区数字效益。在法制层面政府要加强社区数字化管理的法规建设,制定政策性法规来整合社区数字化管理标准。明确政府及各管理主体在社区数字化管理中的具体职责,通过法制建设提供的良性数字环境使社区达到韧性管理。

(四)数字化能力的生态性培育

社区韧性的建构不仅仅聚焦于外部因素的推进,还应注重调整社区数字深层次的结构和关系,并结合不同的视角、难题和资源,激发社区韧性的内生动力。展开来讲,一是要全方位深化社区数字的内生能力。社区韧性建构需要完善的数字配套做基础,依靠可靠实用的数据做支撑。因此,要深入发掘社区数字深层次能力,将整个现实物理社区整合为虚拟的数字社区,将社区整体置于数字化之中,以整体、全面的数据深入社区及居民的需求,并在社区内部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外部环境发展,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数据整合、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评估和数据反馈系统,从而强化社区数据的深层次能力。二是要充分考虑社区实际状况与韧性系统融合度问题,在不同社区情境下,需要采取不同的数字融合策略。例如在社区韧性的构建与适应期,要充分发挥社区数字系统的自治性和广泛性,采集利用各类社区数字资源;在韧性的发挥和调整阶段,要加强社区数字系统的集成和引控,以最大时限发挥社区韧性的内生力。三是要构建社区的数字技术融接机制,推动形成社区韧性的内生融合活力。政府可鼓励社区与高校机构进行联合,推进社区数字系统的更新与时俱进,或鼓励社区通过数字技术手段接受相关机构的定向培训,推进社区与先进数字技术的对接。在社区对接数字系统时,考虑不同大小社区间与数字系统的连接和融合问题,及时对数字边界平台进行考察并评估其对社区的可能影响,并及时进行主动应对[25]。

五、结论和展望

面对数字系统带来的深刻变革,社区的数字治理唯有不断变革与发展才能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在智慧社区这一数字系统中,要将韧性的构建与社区数字治理联系起来,以社区治理稳定性和数字治理适应性为中心。同时,智慧社区韧性的构建,将更加关注社区的整体数字发展,注重将复杂的、风险的以及社会数字化的内外环境纳入其中,强调社区变被动处理为主动应对,关注社区及社区主体的数字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倡社区相关者广泛参与、协商互助、协调共治。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标志着社区数字与社区及社区主体深入融合、社区主体与数字系统的深度适应,是由社区数字系统机械化建设到社区数字系统能力的发挥,是由传统社区数字建设到数字人文的重大进步,既契合了智慧社区的空间整合,又发挥了社区数字治理的协同行动,更加扩充了社区的数字能力。在实践中,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变革了社区机械性的数字建设,提高了社区科层组织对社区的精准回应能力与效率,同时为社区传统管理体制的深度革新提供了数字动力,深化了社区及主体与数字系统的适应性、融合性能力。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治理与数字能力现代化的不断增强,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逐渐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场域,构建具有韧性的智慧社区是新时代我国社区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数字化治理还处于机械性建设层面,智慧社区韧性能力的建设也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构建思路与方案。探索智慧社区韧性的新路径、新方案与新思路,还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学习,不断发挥智慧社区的数字化韧性能力,不断加强社区韧性的研究。同时,智慧社区韧性也不止于建构层面,更需要后续在实际的社区情境和实践中进行社区韧性的评估与反馈,发现智慧社区韧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实现智慧社区韧性能力的提升与强化,并不断发展智慧社区的韧性,走智慧社区韧性的建构-评估-反馈-提升-发展路线。

猜你喜欢

韧性建构数字化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