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圈视域下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实践研究
2022-12-31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四川宜宾644000
文/周 娜(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四川宜宾 644000)
内容提要: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改革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及区域经济建设等方面为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了探索与实践。基于地方实践,梳理研究促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主要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建议,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明确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需处理好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有效路径,从而激活要素市场的内生动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迫切需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市场发展内生动力,以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统一大市场建设视角下经济区与行政区关系探索
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要求“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力戒贪大求洋、低层次重复建设和过度同质竞争,不搞‘小而全’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以‘内循环’的名义搞地区封锁”。如何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需要加强对经济区与行政区相互适应问题的研究。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区与行政区的相互关系
顾名思义,经济区就是经济活动开展的空间。从发展的维度上看,这一空间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经济活动开展的水平。经济越活跃,经济区拓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基础设施支撑水平。以交通和能源为标志的基础设施支撑水平越高、范围越大、联通性越强,经济区空间拓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制度支撑水平。制度支撑包括经济发展的传统状态、行政区划、区域发展规划等。制度层面上对经济区的认知、识别和推动的空间越大,经济区空间拓展的外在驱动力就越强。在研究中,对经济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针对性研究。例如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1]。
行政区就是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行政区经济就是特定区域内的市场主体行为受这一区域地方政府的行政区利益倾向强烈影响的经济体系。在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下,要素流动和市场主体活动选择都受到体制性引导,使得行政区经济的空间集聚倾向于行政中心区域[2]。
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对立,源自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宏观认知和管理的阶段性差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行政区和经济区存在不同的重叠关系。当行政区大于经济区时,两者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例如对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3];不同行政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约束主要体现在行政区边界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内[4][5]。 但当经济区显著大于行政区时,行政区就会对经济区的发展形成针对性极强的全面制约关系,例如对于地方司法行政化导致市场分割的研究[6]。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过程中,显然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置经济区和行政区的关系问题。
(二)行政区经济的局限性
在经济欠发达阶段或地区,行政区经济有其合理的一面。行政区之前的竞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经济活动在跨越行政区划的更为广阔空间中开展,行政区对经济增长的体制性约束就表露无遗。
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以及由封闭性导致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分割、重复建设、产业同构问题,就成为更高水平经济活动开展的重大阻碍性因素,进而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大障碍。例如,在经济区内的行政分割和市场分割,会抑制区内城市之间的经济正向溢出效应[7]等。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地方政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核的利益取向,使得更大范围内经济区的整体战略实现要求被有意识地忽略;二是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出于获取竞争优势的考虑,相互之间的行政分割就成为必然的选择[8]。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直面经济区与行政区之间的耦合冲突
要素自由流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无论是产业链的创新,还是供应链的重塑,都需要要素自由流动作为基本前提。深化改革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举措[9]。行政壁垒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的持续深入开展[10],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推动相关改革,例如消除行政进入壁垒、设立行政审批中心,有助于改善这一状况[11][12]。
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畅通国内循环,内含对行政壁垒改革的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规模在更大范围内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条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行政区适应经济区建设变革的整体性要求。只有推动行政区以更优的形态与结构和经济区实现耦合,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才能有更为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地方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践
目前,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相适应的改革,以“适度分离”的改革为主。理论上,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完全分离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历史基础。客观上,行政区既承担着区域经济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推动更大范围经济区实现的必要改革职能。这是“适度分离”选择的必然。由此可以发现,“适度分离”的改革,既要优化行政区政府主体的区域经济管理职能,也要积极探索分离的必要改革。能够同时承担这两个任务的区域,一是行政区之间的毗邻地区。在毗邻地区,行政区之间的分割管理使得跨越行政边界的经济活动开展存在障碍。二是承担专项发展功能的新开发区。在新开发区,推动建设新的经济区的政策目标使得行政区必须通过改革来适应新开发区的发展。更有可能,是两种类型区域的重叠,即既是行政区毗邻地区,又是新开发区。
(一)S区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目标
S区地处川滇黔交界处,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使得推动行政区改革来拓展跨越省界的经济区空间具有较高的政策价值。同时,川滇黔交界区域目前缺乏强有力的区域经济中心,跨越省界的更大经济空间拓展缺乏足够的内在可持续能力和机制。
正因为如此,在这一地区实施拓展经济空间的战略,必须要有正确的策略。塑造更具辐射引领和带动能力的经济核心区,是这一策略的关键任务。S区正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战略核心区,其产业、人口的更高水平聚集和发展,将成为川滇黔交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性力量。
(二)主要的改革举措
第一,以新区为样本,探索适度分离的行政区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看,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体制构架,市委市政府设立S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派出机构代为领导管理S区辖区各项事务。S区领导管理A区、B区、C区等功能平台,协助领导两个毗邻行政区下辖的D、E工业园区等功能平台,形成以A为核心,D、E两个工业园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发展格局。从组织机构层面来看,S区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经济合作外事局等12个核心工作机构,市政府以派出机构方式设立自规分局、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分局等工作机构,同时加挂人才人事局、行政审批局、生态环保局等相应机构牌子,行使具体经济管理服务职责。另外,在经济合作外事局下分设综合局、汽车局、新材料局、电子信息产业局和高端装备制造局五个功能局,具体负责各产业招商引资、经济合作等相关工作。这些体制改革的核心指向,就是根据新区发展的需要,设置对应性行政体制,使得行政区体制能够适应经济区的发展。
第二,突出规划引领功能,为经济区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对标国家级新区,S区编制了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依据产业空间集聚趋势,统筹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空间,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全力构筑空间发展新格局。S区及下辖各功能平台、街镇坚持以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以详细规划为重点,强化城市设计,确保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政策取向等方面协调一致;聚焦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园区等方面的规划协同,形成全域覆盖、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第三,聚焦产业赋能,在产业发展中不断检验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成效。在产业规划和构建上,良好地处理与周边区域的竞合关系,协调产业发展能够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毗邻地区发展。S区坚持“聚焦产业链、培育新动能”,按照“统一产业布局”原则编制产业总体规划,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新材料、生命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休闲经济四大服务业新经济和现代农业,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作紧密、联动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具体布局中,以A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探索二三产深度融合;以D工业园和E工业园为“两翼”,发展重大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和农业深加工等产业;科技园区发展科技创新等科技服务产业,为各功能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创新转化孵化支撑。
第四,培育联合开发机制,以共建共享促进经济区和行政区改革可持续实施。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是促进不同行政管辖区域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的良好路径。为推动S区与毗邻行政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实现最大程度共融共享、互利共赢,S区与毗邻行政区组建共建共享指挥部,构建完善指挥决定机制、规划管理机制、投入共建机制、产业招引机制、增量分享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数据共享机制等工作机制,统筹协调、依法指导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工作。园区经济建设、企业管理、安全环保等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由工业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S区协管。“三重一大”事项则由共建共享指挥部统一研究。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税收、非税收入、基金收入等统一缴入S区国库和财政非税收入专户,双方按投入比例分享。
第五,做实科学建区,以土地高效利用探索支撑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承载主体,对开发区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S区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土地供需矛盾凸现,为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S区着力从土地规划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两个方面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集约管理。研究出台了系列节约集约用地实施细则、实施意见,为管好用好土地资源提供了操作规范。按照布局合理、产业集聚、功能配套、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等基本原则,建设标准化厂房,根据入驻企业的产业类型、生产要求,合理布局厂房结构,采取租赁形式供招引落地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同时,组成以智能终端产业为主的聚群园区,形成“产于园区,用于园区”的闭合产业链,构建成“以小服大,以大孵小”企业生产模式,实现政府节地、企业增收“双赢”新局面。
第六,着力创新服务,以营商环境问题为导向,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深入开展。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S区紧紧抓好优化运行机制、商事制度改革、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三项重点,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有机整合政府服务、非公经济发展、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营商环境建设等五大职能,组建政务服务中心,推动服务效能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同时,S区紧紧围绕优化服务渠道、提高服务效能,探索创新企业服务方式、提升企业服务质量。
第七,做好试点安置,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中持续回应人民群众发展诉求。随着S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集体土地征收呈现扩大趋势,因安置房建设周期较长,拆迁群众住房保障矛盾较为突出。为保障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还房安置群众住房需求,S区优化征地征收住房安置补偿政策,创新探索建立房票安置制度,研究出台了房票安置实施细则。房票制度是征地拆迁货币补偿、还房安置两种传统模式的有益补充,有效解决被征收群众长期过渡安置的问题,同时促进了市场存量商品房的消化,实现群众、企业、政府三赢局面。
三、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经验启示
S区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是在新区这一载体基础上展开的。其改革的优势在于经济区边界较为清晰,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调整行政区以适应经济区发展的要求。在这一方向上形成的改革探索,既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启示,也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矛盾与问题。
(一)新区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实践经验
第一,以明确的发展规划来呈现经济区发展的现实需求。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发展的阶段性规划是呈现经济区发展空间的三个主要规划。从S区的实践上看,符合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发展规划应当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规划的优先性。以规划的优先性来确保经济区与行政区相互之间关系界定中经济区的优先性地位。二是规划的针对性。规划并非面面俱到,而是针对经济区发展中最为核心的土地、产业和布局等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设计。三是规划的可行性。规划以“落地”为最高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因此规划的可行性以及确保规划落地的保障措施,是规划制定的关键所在。
第二,以针对性突出的部门设置来明确行政区适应经济区发展要求的基本原则。新区行政关系的调整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旧行政区的对应调整。这涉及到不同区域之间行政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重新划分,以及对因此形成的矛盾冲突的调处化解。二是新行政部门的设置。这涉及到对新区功能的认定,以及在功能认定基础上形成的业务类型划分。从S区的实践上看,这两个方面的行政关系调整贯穿于改革的始终。应对的原则也极为清晰,即行政区改革必须适应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要求。这是全国新区建设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S区也不例外。
第三,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是经济区、行政区改革的共同指向。经济区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生产要素聚集是关键。新区建设一个较为突出的要素约束,就是土地要素。一方面是土地要素的整理,即土地旧有利益关系的处置,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处置较为复杂。另一方面是土地承载的新产业,即土地新利益关系的构建,由于产业植入不仅需要要素支持,还需要一定周期内市场等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以土地要素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要素聚集,在新区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是工作的重点。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也必然会以要素聚集为共同指向。
(二)新区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实践约束
S区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能够取得较为显著成效的关键原因,在于S区抓住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契机,充分把握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机遇,实现了新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的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也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战略导向特征。在实践推进中,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的改革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第一,新区推进的服务经济建设的行政体制改革,如何更具适应性和推广性?新区有极为鲜明的特定产业、特定聚集类型、特定业态的经济建设特征。在这一区域展开的行政体制改革,其目标、措施和评价在设计、执行过程中都存在较为清晰的逻辑链条。由此培育形成的行政体制,也具有较为鲜明的目标导向特征。这对于新区这一承载重要经济战略目标的对象而言,显然具有合理性。但这一实践如果仅限于此,特定的行政体制设置就只能针对特殊的产业区,离开这一区域,所有的行政体制改革都缺乏足够的存续基础。发展的逻辑始终是“划定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植入产业—行政体制改革—区域经济增长”。新区推动的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如何打破这一逻辑链条,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 “经济区规划—行政体制改革—产业进入—区域经济增长”的新逻辑链条,是提高改革适应性和推广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经济区与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改革,如何在更大的行政区内得到探索?包括S区在内的改革,都是在行政区区域大于经济区区域的前提下开展的。但必须要引起注意的是,S区推动的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背景下展开的,而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目标,就是要跨越传统的行政区约束,在更大空间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区。S区所做的探索,如何在跨越行政区约束条件下依然适用,是实践中应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第三,如何站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高度去评价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就新区而言,改革成效的评价,在于是否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否实现了新区的建设目标。这是合理的目标要求。但就经济区和行政区相互关系的整体而言,改革是否有效,关键还在于新区是否能够作为经济发展示范、制度改革示范和引领带动示范,在促进更大的区域走高质量协调发展道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对新区的改革成效评价,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突出功能导向,突出战略方向,进行更为全面的综合评价。
(三)下一步的改革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包括S区在内的新区,在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进程中,要着重把握以下三个重点的改革方向。
第一,站稳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立场,坚定不移谋划和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站得更高才能发现更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才能形成对问题的更正确的认识,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形成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高度看问题的视角,从宏观顶层设计入手来思考微观改革发展问题,把形成的改革举措放到国家重大战略的框架中来加以评价与研究,由此形成推动改革的正确价值观,做到坚持问题导向又不被问题“绑架”,坚持夯实改革的实践基础又不被具体细节所拘泥。
第二,树牢创新发展意识,聚焦生产要素聚集这一关键点,以产业的创新发展倒逼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党的基本路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程中切实推进改革。聚焦创新发展,通过新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一关键点,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用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来倒逼行政区改革、来带动更大行政区范围内发展效应的扩散。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紧扣经济区建设实践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因势利导推进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一系列具体问题的应对和解决,会涉及到一系列不同群体之间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坚持改革的问题导向,就是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客观态度,在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谋划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改革。
四、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对策建议
从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看,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存在的矛盾焦点,在于两者受到不同利益诉求的牵引;对两者适度分离的把握,需要在“经济区利益最大化”和“行政区利益最大化”之间找到均衡点。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着力构建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综合管理机制
坚持“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扁平化、大部制”原则,建立领导小组+管委会(党工委)为主的行政管理机构,统筹理顺管委会与属地政府(功能区)的关系,全面负责规划、开发和经济建设等事务管理。制定完善领导小组、管委会(党工委)工作规则、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促进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成立专项改革工作组,负责研究制定改革规划,组织编制改革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协商重大事项及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督促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建立改革落实机制,细化落实专项改革工作部署,及时开展阶段性评估,总结改革成果与经验,加强改革纠偏,推广试点改革先进经验。以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实现上级决策领导、经济区独立运行、行政区融合发展、部门协调联动,助推经济区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构建科学引领、协调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
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布局,实行全域一体化规划,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做到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建立各类规划衔接机制,实行多规合一,确保规划协调一致;加强与毗邻行政区规划对接,避免恶性竞争,实现开发区整体效益最大化。加大规划实施监管力度,严格规划变更程序,真正实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联合报批规划,建立行政区间规划联合预审、并联审批、联合发文等制度,开发视频联审系统,提高联合报批工作效率。共同实施规划,建立重大合作事项、重大改革项目跟踪落实和督查机制,强化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实现规划同图、建设同步。
(三)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区域产业体系
统筹兼顾 “产城人”“人城产”发展理念,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引擎、动力源,不断巩固区域产业优势,做强产业支撑,全面推动产城、城乡、人文融合发展,实现产城深度融合,产业持续兴城,提高城市发展能级。聚焦规划引领,科学谋划构建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编制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推进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错位布局和特色化发展。聚能龙头牵引,以产业集群为主要抓手,推动产业链招商,做强现有“产业朋友圈”,以“产业朋友圈”带动“产业生态圈”升级为“产业功能区”。聚力招大引强,打造高素质的招商引资队伍,研究制定创新引导产业合理布局的激励政策,推进跨行政区联动招商。
(四)着力构建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机制
建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和协调对话机制,促进各主体错位竞争,完善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按照“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的组织架构,成立协调管理指挥部,明确指挥部管理范围和权责,研究出台税收分配机制、资金结算方式等操作细则。构建成本分担机制,属地政府间设立投资开发基金,用于支持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服务项目等。探索经济分计机制,依据权责关系、出资比例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协商确定跨区域合作模式下产生的GDP指标数统计办法,按相应比例进行GDP指标数分享。构建税收分成机制,对各属地政府投资的跨行政区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开展跨区域共建产业项目等产生的地方财税,根据不同合作模式和成本分担情况,平等协商、动态调整确定分享比例,实行跨行政区分享;探索通过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奖励等方式实现税收分享,建立一体化的财税体制。
(五)着力构建科学发展、健康长效的要素保障机制
第一,强化用地保障。健全用地保障机制,促进科学集约用地管地、提高用地效益。在开发区范围内根据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合理配置土地指标资源。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土地指标交易机制、跨行政区土地收益分享机制。第二,强化资金保障。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融资机制,构建绿色金融支撑体系。第三,强化人才保障。以人才要素流通为核心原则,实施阶梯式人才培养策略,促进职教人才规模化、高端人才本地化、尖端人才产业化,支持涉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第四,探索公共服务跨区共享。创新完善跨区域公共服务合作机制,推进深层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实现公共服务制度供给的一体化,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合理共享。
(六)着力构建规范透明、便捷高效的优质营商环境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区域政务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便民化,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区域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共享融合,打通行政区间、职能部门间“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探索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开展“互联网+政务”和智慧政务,实现不同行政区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行“互联网+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提升智慧监管水平。探索健全创新审批“绿色通道”,优先办理重大投资项目,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七)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目标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细化指标体系、丰富考核手段、量化评价标准、强化结果运用,实现明责、履责、评责、问责的责任落实闭环管理,确保改革方向不偏离、改革任务不落空。建全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强化考核过程监管,确保目标责任考核不流于形式。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摒弃“不愿改”的思维,打消“不敢改”的顾虑,鼓励大胆试、勇敢闯,对先行先试产生的工作过失合理“容错”,以发展的质量和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
综上所述,从组织建设、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财税分享、要素保障、政务服务、约束机制等方面着手,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有助于破除政府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打破行政割裂分治壁垒,推动共建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实现市场化生产要素科学配置与跨区域有序流动,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形成,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