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及策略

2022-12-31陈希玲临沂市河东区汤头中心卫生院

品牌研究 2022年34期
关键词:卫生院乡镇医疗

文/陈希玲(临沂市河东区汤头中心卫生院)

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等理念层出不穷,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变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各种管理需求和信息需求,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变革自身运营管理方式,开展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建设,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日常运营与管理的需求

财务共享是借助信息系统获取不同业务板块的信息,进行整合,合并至一个单元中,进而负责上下级业务单元、横向单元的财会会计核算工作。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可以使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管理平台集中管理乡镇卫生院日常运营中的全部事务,以模块化管理方式,将不同事务归纳于不同模块之中。比如,在系统中建设财务管理模块、固定资产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医疗成本管理模块等各种模块,并集约化处理所有模块,借助信息管理体系,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此外,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加大数据处理量,有利于增加乡镇卫生院工作经济效益[1]。

(二)切实提高实物资产管理成效

乡镇卫生院与乡镇企业及单位相比,存在独特性,主要体现于管理实物资产及固定资产的要求更高。卫生院管理中实物管理涵盖专业医疗设备、药品及消耗材料等,这些实物价值高,类别丰富,若是乡镇卫生院沿用传统管理形式管理这些实物,将严重降低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块化地开展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可实现全面监管固定资产的购买、入库、领取、应用及报废等过程,有利于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推动医疗体系现代化发展

我国非常重视乡镇卫生院智慧服务体系的建立,建立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可以科学化和规范化地建设智慧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系统,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步伐,辅助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体系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四)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质效

通过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的初步核算,消除了人力核算的弊端,提高了数据核算的准确性。由于信息平台巨大的核算效率优势,解放了大批基础核算岗位,替代了基础的人工,缩减了医院的人工成本、财务管理成本,提高医院财务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有助于医院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由于随意操作导致的财务漏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财务管理服务质量,完善了医院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了医院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二、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与问题

(一)会计软件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时代下,会计软件被要求赋予自助化提取会计信息、自助导入记账凭证等智能化功能,但是大量的乡镇卫生院会计软件均未满足这一需求,出现了会计软件滞后,信息化程度欠缺的问题[2]。实际管理中,多数卫生院会计软件的应用水平仅停留在会计电算化计算,虽然相对于人工管理的形式,以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查找数据和书写的麻烦程度,减少计算量,但在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增加、会计工作量提升的背景下,由于计算机软件信息化应用程度不足,导致其无法开展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业务处理,无法以数据和技术为支撑辅助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卫生院会计人员疲于记账,基础会计核算工作繁琐,财务管理人员缺少开展其余工作的精力,影响财务职能由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的进程。

(二)信息共享程度低,影响财务效率

数据的获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但乡镇卫生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数据壁垒问题严重。乡镇卫生院为促进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在不同部门中设立了单独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彼此独立,信息沟通和共享困难。财务部门开展财务管理时,获取数据主要依靠人工联系各个部门取得不同数据并核对管理。但是独立的软件系统,影响各个系统信息的统一编码,数据口径获取不统一,必须由财务部门先获取数据再处理后方才可整理应用,直接降低了财务工作效率[3]。且数据不准确问题时有发生,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对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迅猛发展,大量乡镇卫生院实际工作中以医疗服务为主,缺少信息化财务管理建设的关注度。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我国大量的乡镇卫生院均未实现职能化的管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虽然是各个行业领域的技术人才和精英,是医院业务拓展工作的带头人,但是并未经过专业化的管理培训,具有较低的财务信息敏感程度,日常工作中,过于重视医疗业务,忽视财务管理转型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由于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直接影响整体规划的信息化建设,也就无法彰显管理会计的协同效用,不同业务系统独立运行,协同作用和效益无法彰显。且由于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直接导致医院各个部门虽然应用信息化系统,但是彼此信息数据沟通交流困难,无法彰显系统功能的实际效用,加之系统必须频繁更新,直接增加医院成本投入,降低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乡镇卫生院的稳定高效发展。

(四)未建立系统性的财务管理模式

社会不断发展变革的背景下,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环境也在日益改变,卫生院经营工作中,缺少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财务管理制度,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并未综合当前信息化环境分析应如何发展财务工作,导致实际工作中,信息传递速度下降,工作流程冗杂,不同业务部门急需管理但是管理受限。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财务管理机制更新及时性不足,影响财务信息的正常传递和财务数据的正常获取,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科学合理地指导医院管理工作[4]。

(五)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密切相关,复合型人才是实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但是当前乡镇卫生院会计人员之中,缺少既掌握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又熟练软件系统开发、医院业务流程和医院管理的专业人才。

卫生院现有会计人才工作能力仅限于财务核算,业务分析、管理决策等方面支持能力不足,也就无法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延缓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速度。

三、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从思想上提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分析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程度不足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缺少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该原因直接影响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只有良好的医疗技术手段与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相结合,才有利于推动乡镇卫生院稳定长远发展。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强化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认识,只有管理层重视信息化管理,才可以将信息化建设向财务管理角度倾斜。医院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并不是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必须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开展。所以,乡镇卫生院可以构建专门的组织部门,由医院领导及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员担任成员,设立管理办公室,以辅助日常业务的正常开展,保障各个乡镇卫生院科室及部门可以在同一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应用。同时,需全面调查了解医院信息化建设情况,明确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工作职责,从卫生院管理需求出发,制定财务信息化管理目标,积极协调,科学规划,在保证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尽可能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水平,以更好地辅助医院各个部门协调运作。除此以外,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会计信息化工作整体规划相适应,依据卫生院实际工作情况,做出与卫生院财务信息化相吻合的五年发展计划,不断升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系统,促进卫生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5]。

(二)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综合运营平台

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会计数据为最关键的管理要素,在医院管理中,会计数据发挥着数据收集和数据存储的关键作用。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须以财务为管理中心,所以,需要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综合运营平台。第一,明确综合运营平台建设的主要目标,目标设立中,需要立足于安全化、高效化、稳定化和兼容度的出发点,不断拓展会计职能,满足医院不同业务管理的实际需求。第二,整理医院的软件系统,分析医院业务流程,制定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则和标准,将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等多个操作环境开展标准化处理,构建以会计数据为核心的平台。综合多种信息技术,构建聚合性、结构化和可纵横对比的系列化管理信息,为医院管理质量的提升奠定数据基础,提升管理活动针对性,促进管理水平的增长。第三,打破软件系统数据壁垒,促进数据信息共享及时性的提升,自动化生成会计凭证,维系业务与财务数据的统一性,推进业财融合,增加医院管理工作开展效率的提升。对现有财务系统升级,以标准数据为支撑,实现各个业务部门统一数据接入财务系统,减少数据传输路径,促进数据自动化提取率的增长。此外,需要将卫生院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结合,奠定精准化的内部会计监督基础。第四,外聘第三方机构,评估综合管理运营平台,以财务为核心枢纽,依据第三方评估意见,不断优化系统平台,持续由第三方监督平台评估,依靠外力,协助医院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并采取措施解决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

1.更新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资金数据量丰富,为强化管理质量,必须以财务制度为约束,提升管理工作透明化程度,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增长。首先,充实制度内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需改进的内容较多,为规避财务管理活动缺陷问题,需要完善管理内容,完善制度工作,并改进医疗物资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科室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以便于规范化管理资金和资产,发挥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智慧化的实际效用。其次,建立责任机制,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需要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内容出发,合理分析,明确管理人员工作责任,设立奖惩机制,发挥责任机制的约束作用,辅助管理人员规范自身行为。最后,建立管理规范,由于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十分关键,但是实际建设却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需要从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情况出发,建立标准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规范,辅助后续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2.统一医疗费用支付平台

财务管理工作落实中,最主要的管理内容为医疗费用管理。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主流支付发展趋势,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也日益丰富。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展中,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多元化,不仅包括现场现金支付,也包括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掌上医院费用支付等形式。但是不统一的支付方式极大程度加剧资金管理负担,增加数据管理复杂性,加之卫生院技术平台建设程度还不完善,导致数据核对难度不断提升。所以,统一医疗费用支付平台工作十分关键,比如可以整合各种支付形式,建立统一的支付二维码,扫描以后,可将医疗费用向一个账号中汇聚,提升缴费便利性,还可以缩减财务管理工作难度。若是患者退款,也可以直接通过该账号退回患者所使用的账户中,支付和退款处理更加便捷化。针对该账户的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可借助第三方平台核对财务数据,并与卫生院财务部门及时对接处理,促进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3.优化医疗物资采购系统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重点之一为医疗物资的采购,院内资金主要应用于医疗物资采购,若是未强化物资采购管理,将影响资源应用合理性,导致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问题形成,加剧医院损失。比如,采购医疗设备可支持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在采购中,必须做好预算编制以明确医院资产情况,将预算编制在ERP系统中输入,分别涵盖服务类项目招标、医疗采购类项目和维修保修类项目三部分内容。此后,采购部门需要利用信息系统,发出申请医疗设备采购的申请,由采购中心审核采购申请并审批,依靠线上采购流程,可促进医疗物资采购效率提升,针对性地管理采购成本,减少超预算问题发生。

4.搭建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财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辅助新型管理模式的构建。乡镇卫生院需要整合多个内部运营系统,构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比如,可以整合财务管理系统和药品系统,以辅助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把控药品储备量,优化药品采购资金的配置。

5.建立医疗电子档案数据库

会计凭证由纸质形式转变为电子形式,乡镇卫生院所接受的会计凭证类型较多,涵盖银行电子回单、电子合同、电子财政票据、电子行程单、电子客运发票和电子增值税发票等,由于凭证类型繁杂,所以医院需要建立医疗电子档案数据库,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防止数据信息被篡改,构建审签程序,保障电子票据合理合法,有效真实,减少重复报销入账问题。

(四)重视对优质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应用对提升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质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卫生院必须聘用优质财务管理人员,以便应对卫生院高负荷的工作现状,满足财务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需求。乡镇卫生院可以采取招聘形式,吸收优质人员,发挥人才优势,吸引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聘用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指导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素养,加强岗前培训,使其掌握财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培训后开展考核,考核合格后上岗工作,以此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镇卫生院为强化财务管理质量,必须增强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促进管理水平规范化。由于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必须立足于卫生院经营实际情况,长远规划,不断实践探究,以此促进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强化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卫生院乡镇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基层卫生院成本核算与绩效分配研究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分析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