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为本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2-12-31侯天顺

中国林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硕士学业研究生

侯天顺 周 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当前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是实现科技强国的保障,而硕士研究生是承担高校科研任务的骨干力量之一。因此,对硕士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肩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重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在规模、形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2010—20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140.6万人增加到314万人,增幅143%,录取人数由47万增加到99.4万,增幅达111%。由于本科教育、家庭环境、培养类型、学业目标的不同,硕士研究生的思想状态也是多样化的,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局面[1]。”因此,笔者结合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践,针对立德树人的育人新要求,对德育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考,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硕士研究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学习有着本质区别,本科生学习更多的是学习已有的知识,注重知识积累,而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主要以从事科研工作为主,探索未知领域[2]。硕士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学习目的不同,自然对学生的考查侧重点也不同。本科学位主要是通过课程考试及论文设计获得,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硕士研究生学位的获取需要以学位论文为支撑,考查硕士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未能及时明确学习目标,依然以本科生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业,消极应对科研任务,等到了学校学业考查的时间节点,才匆匆开始自己的科研任务。戴圣在《礼记·中庸》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研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逐步解决,因此学位论文绝对不是一蹴而就轻易完成的,需硕士研究生早做准备,避免临近毕业时,手忙脚乱,甚至铤而走险,不顾学术道德的要求,采取造假的不正当手段。

(二)学习方法不正确

孔子在《论语》中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的学科门类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学习方法,对于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学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笔者所从事的岩土工程专业为例,岩土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很紧密的专业,它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最常见的土,如何从对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土的工程属性的掌握,仅仅靠书本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3-4]。因此,笔者认为,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最理想的学习模式是先进行野外实践,建立对土的感性认识,再进行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这样才可以避免试验和数值模拟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边界条件的设置。有些硕士研究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去野外实践、跑工地现场,仅仅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5-6]。更有甚者,有些硕士研究生不顾实际情况、没有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缺乏探索求知的科研精神,为了追求理想的模拟效果乱设边界参数。

(三)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硕士研究生完全凭个人兴趣搞研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多数科研工作的开展依托于团队。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硕士研究生的日常科研活动是围绕导师的课题开展的,这就要求硕士研究生具备一定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对于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遇到学业的困难,不主动找导师、同门研究生沟通解决,会造成问题的累积,给自己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一般来说,在硕士研究生3年学习期间,高效的执行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进入社会工作的必备条件。而部分硕士研究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点,消极对待学习,遇到困难也不主动沟通,最后造成学业上的困难,导致毕不了业。

二、以德为本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

(一)以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行为示范为基础,加强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发挥学术活动的渗透作用

第一,发挥研究生导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做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涯的第一引路人。在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导师对硕士研究生有较大的影响力,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接触频率远远大于其他教师的接触频率,导师是最了解硕士研究生学业进度和思想状态的。因此,导师应该加强与硕士研究生之间的沟通,以身作则地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传递给他们。同时,以科研实践、学术研讨为契机,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兴趣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二,发挥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专业教师来说,课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专业教师不仅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自我意识独立,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专业教师应在专业背景下引入理想信念教育,宣传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使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荣誉感,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三,要充分发挥学术活动的渗透作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观念。学术活动是学校为硕士研究生搭建的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是硕士研究生近距离感受学术氛围、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学术活动一般有2种形式,第一种是邀请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作讲座。硕士研究生参加这些行业顶尖学者的学术讲座,了解行业最前沿的科研方向,感受老一辈学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术精神,有助于硕士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第二种就是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硕士研究生在参与讨论交流时,应大胆表达、自由实践,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科研精神。

(二)建立由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和社团、家庭、学院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的心理状态介入协调机制

第一,突出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带头作用,在硕士研究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社团是硕士研究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是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内部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的组织[7]。硕士研究生组织在开展活动时,应该对接学校教育,充分发挥硕士研究生组织自我教育功能。《诗经·小雅·鹤鸣》中有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硕士研究生组织自我教育的实现,依赖于研究生之间优秀典型的号召作用和互帮互助的作用。因此,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应该吸纳优秀研究生加入党组织,社团要大力培养一些德才兼备、乐于助人的研究生干部,为开展研究生组织自我教育提供后备力量。不可否认的是,硕士研究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总会存在一些学业有困难或者心理状态不佳的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织应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早及时介入,并通过党建、团建活动提供一对一、多对一的帮助。

第二,及时将硕士研究生思想动态与学业情况告知家长,形成学院与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年龄较大、心理成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家庭教育似乎作用不大,实则不然[8]。有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脱产学习是以放弃工作机会为代价的,与没有读研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承担着更为深切的家庭希望,使心理压力增大。另外,对于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硕士研究生还有一部分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硕士研究生非常在意来自家庭的反馈。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应该及时将其情况告知家长,形成学院与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三,加强辅导员与研究生秘书对硕士研究生的心理辅导,掌握部分学业与就业存在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辅导员和研究生秘书是从事硕士研究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充当了学院与研究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硕士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要求硕士研究生辅导员要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作主体工作来抓。学校每年都存在一些学业、就业困难的硕士研究生,他们面临的心理压力非常大。硕士研究生辅导员通过参加研究生集体活动、党建活动等各类活动,可以掌握部分学业和就业存在困难的硕士研究生的思想状态,以便对他们进行重点帮助,缓解其心理压力、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分享就业信息,指导简历制作,联系优秀研究生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学业辅导及心理疏导等。

第四,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对学业面临特殊困难的硕士研究生,学院领导及时介入,督促其完成学业。近些年来,各高校加大了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业考查力度,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抽查盲审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比例达到了50%。这种高标准严要求有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也存在极个别硕士研究生难以适应的情况,致使各高校每年都有硕士研究生因学业问题被清退。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轻易放弃每一位学生[9],针对这一情况,在同辈、家庭、研究生辅导员心理干预失效时,建立学院层面的学业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学业困难的硕士研究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自控能力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针对这一类硕士研究生,学院领导应出面预警,督促其完成学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第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突出情感教育,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认知的第一动力来源便是情感认识,当硕士研究生的情感认识与学校文化产生共鸣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等认知活动便会被强化,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有2种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是文化硬件设施建设;二是文化氛围的软件建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学校一直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院士墙、校史馆等建设,让硕士研究生了解学校建校历史以及优秀校友的感人事迹,增强研究生对母校的荣誉感。同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每年研究生院都选拔组织硕士研究生去乡镇基层单位开展志愿服务,让硕士研究生利用所学专业服务于当地农民,这有利于帮助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第二,加强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硕士研究生是高校科研生产的主力军,因此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关乎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然而,每年因为学术道德缺失而导致的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0]。笔者认为,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应该从研究生入学开始,贯穿整个研究生求学生涯,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第三,开展硕士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政治使命。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对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属于工科学院,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为此,学院开设了“工程伦理”“土木水利工程进展”等课程,以拓展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其工程意识,为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以德为本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实施效果

(一)激发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科研素养

笔者从2016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截至2021年已经指导21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0名已经毕业获得学位。这些硕士研究生来自五湖四海,个人能力与受教育经历差异性较大,导致求学目的各不相同。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差异性很大,对硕士研究生的考核不再单纯追求考试分数高低,而是考察其独立思考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的主业应该是科学研究,但是个别硕士研究生很难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笔者尝试个人谈心、小组讨论、集体例会、老生传帮带、同级学生优差帮扶、导师亲自指导试验、导师组指导等方式,多角度、多层次、多视域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习。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提升了他们的科研素养,培养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尤其对于个别基础知识差、懒散粗心、缺乏恒心毅力、存在心理问题的硕士研究生,笔者努力从生活、学习、思想上积极引导他们,使他们达到毕业条件。其中,个别硕士研究生对科研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毕业后继续攻读了博士学位。

(二)提高了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硕士研究生一般都是大学毕业的应届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但缺乏独立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历练不足、个性突出不合群。岩土工程专业主要是利用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知识,解决土建过程中遇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软土地基沉降、桥路过渡段差异沉降、水库塌岸等岩土工程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十分复杂,需要具备完善的岩土力学理论基础与足够的工程经验,而且需要多人合力协作、团结一致才能解决。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指导过程中,笔者尝试对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考核、因材施教。针对一个具体工程项目,根据学生专业背景、专业特长进行分工,经过充分讨论完善,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积极发挥老生传帮带作用,由硕士研究生学长带队,让每一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求学氛围,久而久之,每位硕士研究生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另外,在平时科研活动中,笔者经常鼓励硕士研究生把研究成果撰写成科研论文,并且及时督促他们参与研究生论坛。目前,笔者已指导10名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共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6人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5人获得研究生创新论坛奖,4人次前往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著名学府深造。

总之,笔者在硕士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积极探索构建以德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猜你喜欢

硕士学业研究生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艰苦的学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