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真习性,写出“真”朋友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2022-12-31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李 芹
◇浙江省桐乡市城北小学 丁淑英
【教材分析】
“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个习作要素的关键词是“自己喜欢的动物”和“特点”,前者交代了习作的对象,后者则对习作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要求和指向。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曾写过“国宝大熊猫”,那是建立在整合熊猫信息基础上的练笔,不要求体现“喜欢”和“特点”。因此,虽然已经有之前的习作训练作为基础,但此次习作训练的难度仍然较大。不过本学段的学生对于“特点”应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为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和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练习中,学生分别尝试过写一个人的特点。且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猫》《母鸡》《白鹅》均是关于动物的文章,它们以不同的写作方式和写作风格描绘了动物们的外形和习性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为引导学生写好动物的特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了比较清晰的模仿抓手,这无疑是一种正向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之后进行及时的习作训练,为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以致用提供了语言实践的平台。
【学情分析】
于四年级学生而言,生活中不乏动物们的身影,多为猫、狗、小兔、小鱼等家养宠物,且不少孩子已然有过或正经历着喂养、照顾动物的快乐。
因此,这样的习作话题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班中个别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局限而始终和动物保持距离的情况;还有的孩子即使有属于自己的动物朋友,但因未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而对动物习性等方面的信息并不了解,这些都会成为动笔前的阻碍,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达到辅助每一位孩子顺利完成此次习作任务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在较短时间内明确习作的对象,并能联系其外形特色、活动规律等方面的信息,凸显其生动的形象;
2.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提升表达效果,凸显动物的特点;
3.能结合具体事例,描绘自己和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对动物朋友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自然贴切地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表达效果,凸显动物的特点;
2.能结合具体事例,描绘自己和动物之前的深厚情谊,抒发对动物朋友的感情。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教学流程】
一、聚焦动物代表,铺垫习作抓手
1.开课之初,借助视频,呈现一只正在公园里觅食的小松鼠:松鼠的两只后足稳稳地蹲立着,前足仿佛人类灵巧的双手,抓紧了一枚花生,迫不及待地往大门牙下送;嗑开的花生壳被小松鼠熟练地丢弃在了脚下,美味的果仁则很快被吞进了肚子,没吃够美食的小家伙伸出舌头舔着自己的两只前爪。
2.请学生畅谈观看视频的发现和感受,将学生的视线聚焦于动物个性化的活动,即在其抓握果实、啃咬果仁、舔舐爪子的表现里凸显了可爱的形象。
3.请学生补充自己所发现的小松鼠可爱的其他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口头讲述及时板书关键字词。
此外,对比呈现两句同样描写松鼠牙齿的句子:“那是两颗特别特别大的大门牙。”“松鼠的大门牙就像一个方形的锁扣,安在了松鼠的嘴巴外边,只要锁扣一打开,它就会不停地往嘴巴里存放珍贵的美食。”引导学生在比对中发现,后一句描绘的门牙更能为松鼠增添可爱的特色。由此梳理具体的写作方法,即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将动物外形的特色具体化、生动化。
【设计意图:四年级学生对身边的动物并不陌生,但若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回忆并说明某一动物的外形特点,其脑海中浮现的动物模样多半是模糊的,往往只能闪现一两处明显的外形特点,甚至有学生会因为找不到自己喜欢动物的明显外形特征而犯难。因此在开课之初呈现小松鼠的视频既是为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直观的观察对象,避免了无话可说或一时不知道怎么说的尴尬,保证了课堂成效。】
二、整合外形、习性,凸显动物形象
1.由可爱的松鼠延伸至学生熟悉或喜爱的其他动物,并及时呈现有趣的图片(课前请学生收集自己和动物的合影)。
2.借助本单元三篇描写动物的名家作品,创设情境,为练笔进行铺垫:
大千世界因为有了各类动物们的身影而变得有趣奇妙,我们的生活也因为各种动物的存在而变得丰富多彩。老舍先生喜爱小猫,它们是那样的可爱与古怪;当然,他也佩服母鸡,母鸡一旦成了妈妈,是那般尽职、勇敢与伟大;丰子恺先生钟情于白鹅,它是多么高傲呀;而我喜欢的是____,打动我的是它的____。
3.学生根据自己所确定的描写对象和所要突出的特点,展开描述其具体的外形特点和个性的活动。
4.同时,屏幕上呈现梳理后的本单元内不同作家介绍动物外形和活动的句子,以供学生模仿,激发其创作灵感: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猫》
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母鸡》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白鹅》
5.在学生练笔过程中,教师巡视全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三篇名家作品均是描写动物的佳作,在对它们进行学习之后,及时开辟语言实践平台是实现语文学习迁移运用的关键所在。因此,本环节基于三篇课文的内容和表达主题,于学生正式书写前,通过一组排比的句子,帮助学生回忆了作者描绘的不同动物朋友以及其不同的形象特点,借此提示学生要及时明确自己喜爱或想要描写的动物对象,以及其明显的特点。为后续学生具体描写喜爱动物的外形、习性,乃至于事例的展开埋下了清晰的主线。】
三、基于表达目标,进行针对性点评
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习作片段,并将片段的内容通过投影的形式呈现于大屏幕。全班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重点留意片段之中与作者所要凸显的动物特点相关的内容。
2.邀请学生进行点评,教师根据学生所关注的内容随机在屏幕上进行圈画,以凸显点评学生所留意到的关键词句,也为其具体理由的说明提供了直观的辅助。
3.同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即对片段之中所描绘内容和所要凸显的动物特点是毫不相关的,或者虽有涉及但未能发挥相应作用的,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4.为学生提供修改练笔的时间,在巡视中为个别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同学的练笔片段进行点评前,提醒其在聆听中留意片段中和动物特点直接相关的内容,梳理同学习作片段中处理得当的地方,这样表扬同学的同时也收获了效仿的样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寻找片段中看似多余或者没有发挥表达作用的内容,并根据同学所拟定的动物特点提出改进的建议。有明确方向指引的习作评价既公正地评价了一篇练笔的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点评能力。】
四、添加朋友身份,描绘难忘经历
1.根据课题提出疑问:如何能使我们笔下或可爱或有趣或机灵或慵懒的各类动物成为我们的朋友呢?在学生的讲述中,引导其加深对朋友这一称呼的定义和理解:有过相处、互相了解,以及互相帮助过,才能将彼此称之为朋友。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和动物朋友相处过程中难忘的故事。
3.大屏幕呈现两个习作片段的范文,均是描绘与刚才那只可爱的小松鼠共同经历的有趣故事的:一个故事描写了它一头扎进蛋糕而不能自拔,徒留两只后腿拼命踢蹬的搞笑模样,将其可爱的形象又推至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个故事描绘的松鼠形象和之前所体现的可爱是截然不同,它因为看到一只突然跳入窗里的蝗虫而紧紧抓住了“我”的裤脚,并将小小的脑袋藏进了裤管之中,可爱之余,尽显胆小的本色。
4.邀请学生在不同的故事中寻找共同的特点,即两个片段都用了较多篇幅的拟人句,小松鼠可爱和胆小的形象就更加生动了。教师及时将学生发现的习作手法书写于黑板。
5.最后在孩子的意犹未尽中,坦言作者并未和松鼠亲密接触的事实,以上的故事是其基于对松鼠的习性想象的画面,这便为没有动物朋友而难以下笔的学生提供了及时的鼓励。只要心中充满了对动物的喜爱,便能消除彼此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问题,在心灵上成为亲密的朋友。
【设计意图:两个小故事的及时插入帮助学生提升了对“动物”和“动物朋友”的认识,通过实际例子体现动物作为“朋友”为“我”带来的情感上的意义,这为学生接下来的续写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同时,在真实情况的告知里消除了班级里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动物朋友”而怀揣的忧虑和不安,真正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需要。】
五、在信息搜集中,升华对朋友的认识
1.建议学生于第一节课结束后搜集和动物朋友有关的信息,并推荐学生阅读书籍《奇趣动物大世界》,将其存放于班级图书角之内。因为唯有对动物们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历经了切实的观察和习性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去记录接下来的故事。
2.在第二节课里,鼓励学生延续上一节课的习作片段,选择一个和动物朋友切实经历过的或者是浮现于自己脑海中的有望实现的画面,补续故事。(书写时间不少于25分钟)
3.在完成习作后,学生交换习作进行阅读,教师鼓励其在能凸显动物朋友特点的地方留下赞赏的标记(★),在令自己困惑的地方也留下有待改进的提示(▲)。阅读结束后,交换习作的两位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发表自己真实的阅读感受,并尝试提出改进的想法。
4.展示两篇同学修改过的学生作文,借由同学的阅读点评,再次提醒学生在描写这位动物朋友时,可通过其外形的特点、活动的规律,以及和自己相处中具体事例的描绘,凸显其生动的形象。
5.根据同学的评语进行及时修改,并在课下将自己的作文及时整理成电子文档,在教师的帮助下添加照片或图片,制作成“美篇”,发送至班级群,教师开放“点评留言”通道,欢迎家长和同学在后续点评中提出修改建议。
【设计意图:细心的观察和真切的体验是文学创作的两大灵感来源,对于学生而言于本单元最终完成的习作固然不需如作家般审慎、严谨,但于课后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资料的搜集绝对是提升自己习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不仅是学生本应具备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是丰富动物形象的前提准备。习作教学不应只是辅助学生完成具体的一次书写任务,更应抓住每一次习作练习助推学生获得更多、更大进步的契机,以习作训练为抓手,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