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试验

2022-12-31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结果表明单果蓝莓

单果包装前期提升瓯柑果实贮藏品质

据《中国南方果树》2022 年第5 期《单果包装对瓯柑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作者吴宝玉等)报道,为探究聚乙烯薄膜单果包装方式对瓯柑果实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以不包装为对照,测定了瓯柑贮藏期间果实的品质指标。

结果表明,单果包装能显著降低贮藏腐烂率和失重率;贮藏前期(90 天前)单果包装对果实保鲜有利;贮藏中后期,单果包装虽保持了外观新鲜度,但果实风味平淡,明显衰老变质,密封包装转化为不恰当的包装形式。

(玄志友/摘录)

适合伦晚脐橙的最佳砧木组合

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 年第5 期《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宋放等)报道,为筛选适合伦晚脐橙的最佳砧木组合,以湖北清江流域的枳砧、红桔砧、香橙砧、枳+红桔砧和枳+香橙砧5 种砧木靠接组合的10 年生伦晚脐橙结果树为试验材料,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砧木靠接组合对伦晚脐橙树体营养、生长发育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枳+香橙砧和香橙砧对铁、铜和锌的吸收效率高于其他砧木组合,红桔砧和枳+红桔砧对钙和镁的吸收效率较高,枳砧对硼吸收效率最高;营养生长和树势方面,株高、冠幅和枝梢长度表现为红桔砧>枳+红桔砧>枳+香橙砧>香橙砧>枳砧;果实品质方面,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表现为枳+红桔砧>枳砧>枳+香橙砧>红桔砧>香橙砧;另外,枳+红桔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果实枯水率和枯水指数显著低于其他砧木组合。综合来看,枳+红桔砧和枳+香橙砧伦晚脐橙的营养吸收效率较高,树势较强,果实综合品质最优,适宜在清江流域推广。

(玄志友/摘录)

采前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与茉莉酸甲酯提升贮藏苹果品质

据《园艺学报》2022 年第10 期《苹果采前喷施EBR 与MeJA 对采后品质的影响》(作者孙嘉茂等)报道,为探讨混合药剂对苹果果实色泽及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岳华”苹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0、0.02、0.05 mg/L)与茉莉酸甲酯(MeJA,0、20、50 mg/L)两两混合,采前30 d 喷施果实一次,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上述措施对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20 mg/L MeJA+0.05 mg/L EBR处理可延缓室温贮藏过程中果实内在品质的下降;乙烯生成速率较对照低17.4%,且乙烯合成基因MdACO1、MdACS1和乙烯响应因子MdERF3的表达受到抑制;果实色差值及花青苷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7.3 倍和1.4 倍,且果皮中MdMYB1、MdCHS、MdDFR和MdF3H的表达量增加。50 mg/L MeJA+0.05 mg/L EBR 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色差值及花青苷含量,而对其他指标作用效果不显著。综上,苹果果实发育期间进行20 mg/L MeJA+0.05 mg/L EBR 处理对于果实贮藏过程中内在品质维持和外观品质提高具有显著效果。

(玄志友/摘录)

ALA 与氯化钙、蔗糖配施提升南红梨果实品质

据《中国果树》2022 年第10 期《ALA 与氯化钙、蔗糖配施对南红梨果实品质及着色的影响》(作者李文絮等)报道,为筛选促进南红梨着色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果实转色期使用不同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与氯化钙、蔗糖等配合进行田间喷施。

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00 mg/L ALA 与氯化钙、蔗糖等配施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果实颜色指数和果皮花青素含量,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果实硬度及果皮叶绿素含量。进一步研究表明,ALA与氯化钙、蔗糖配施处理显著促进了花青素相关合成结构基因ANS、UFGT、GST和调控因子MYB10的表达。因此,ALA 与氯化钙、蔗糖配施可通过提高花青素途径下游基因的表达来促进花青素的积累,进而提升南红梨果实品质,改善果皮色泽。

(玄志友/摘录)

GA3 和CPPU 处理提升无核翠宝葡萄果实品质

据 《果树学报》2022 年第10 期 《GA3和CPPU 对无核翠宝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郭淑萍等)报道,为探究赤霉酸(GA3)和氯吡脲(CPPU)对无核翠宝葡萄果粒膨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2 年生早熟欧亚种葡萄品种无核翠宝为试材,在盛花期用10.0、12.5、20.0、25.0 mg/L GA3浸蘸果穗,幼果期分别用12.5 mg/L GA3+2.5 mg/L CPPU、25.0 mg/L GA3+5.0 mg/L CPPU 混合液浸蘸果穗,果实成熟时测定果粒纵横径、果粒质量、果穗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 含量、单宁含量和果实色泽。

结果表明,GA3和CPPU 处理后着果率、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粒质量、果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 含量和固酸比下降,玫瑰香味变淡,总酸含量增加,推迟成熟。综合评价表明,盛花期12.5 mg/L GA3+幼果期25.0 mg/L GA3+5.0 mg/L CPPU 综合得分最高,盛花期25.0 mg/L GA3+幼果期12.5 mg/L GA3+2.5 mg/L CPPU 综合得分最低,但均高于对照。综上,在盛花期用12.5 mg/L GA3处理,幼果期使用25.0 mg/L GA3+5.0 mg/L CPPU 处理对无核翠宝葡萄综合品质提升效果最好。

(玄志友/摘录)

蓝莓无土栽培基质研究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1528),来自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土壤学和应用生物学中心植物营养系的研究人员研究了适合蓝莓生长的无土栽培基质。以蓝莓为试材,选取不同的基质:椰糠和泥炭3∶1(基质1)以及单独使用椰糠(基质2),在温室条件下使用改良的斯泰纳营养液滴灌培养,评估了两种基质对蓝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质2 中的植株单位面积的气孔数更高,基质1 的气孔导度更高。虽然基质1中的养分浓度更高,但移栽后的渗滤分析显示,基质2 可以更好地保留养分,避免养分流失。综合来看,基质2 下蓝莓生长状况更好,果径更大,产量更高,且更有利于抵抗干旱缺水等不良环境。

(玄志友/摘译)

施用叶面肥提升蓝莓果实产量和品质

据《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3390/horticulturae8070664),来自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农学、园艺和生物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叶面施肥对高丛蓝莓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在2020—2021 年每年开花、着果、成熟期间施用3种叶面肥Armurox、BioCal 和Stymjod,测定了植物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特征的相关生理指标。

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叶面施肥对高丛蓝莓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含量、果实颜色、糖、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酚类化合物没有显著影响。叶面肥处理下蓝莓叶面积与果实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尤其是在第1 年不利气候条件下(缺水),BioCal 和Armurox 叶面肥对产量影响最为明显。此外,施用叶面肥的蓝莓果实品质更好,果实硬度和果实提取物含量更高。综上,施用叶面肥可提高蓝莓果实产量及贮藏果实质量。

(玄志友/摘译)

不同树形影响桃树果实品质

据《东南园艺》2022 年第3 期《不同树形对桃树冠层光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曾志芳)报道,为探讨适合福建本地桃栽培的树形及修剪技术,以“中蟠11 号”桃为试材,分别采用改良主干形(3 m × 3 m)、主干形(3 m × 3 m)、“Y”形(2 m × 3 m)、开心形(4 m × 4 m)等4 种修剪方式,测定了桃树不同部位叶片的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以及果实着色、品质与产量等指标。

结果表明,改良主干形树形桃树冠层的光照强度和光合速率较高,整体的光照条件更加有利于桃树的生长发育;桃果果皮着色更红更均匀,单果质量显著高于其他树形,果实品质表现为总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该树形在试验产区综合效果最好,是适宜福建地区桃树采用的合理树形。

(玄志友/摘录)

桂味荔枝圈枝压条适宜基质及促进剂

据《南方园艺》2022 年第3 期《桂味荔枝圈枝压条生根试验初报》(作者严荣斌等)报道,为探索不同基质和生根促进剂对荔枝圈枝压条生根效果的影响,以桂味荔枝品种为试材,分别使用黄泥、岩棉作为基质,并分别拌以不同浓度的ABT1 号、NAA、根太阳(10、50、100 mg/L),以 不添加生根促进剂的黄泥拌以清水作为 对 照,测定不同处理下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

结果表明,使用岩棉作为基质对桂味荔枝高空枝条生根具有一定促进效果,其生根效果整体优于黄泥。不同浓度的生根促进剂处理均能提高桂味荔枝圈枝苗的生根率、生根数量和根系长度。综合来看,基质采用岩棉,并拌以浓度为50 mg/L 的ABT1 号溶液效果最好。

(玄志友/摘录)

不同栽植密度影响杏果品质产量

据《河北果树》2022 年第4 期《矮化密植栽培对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作者刘金)报道,为了降低杏树高度及方便修剪、采摘和病虫害防治,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量、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杏新梢生长量、萌芽率、成枝率、单果质量、总糖和维生素C 含量均随着栽植密度的提高而降低,但产量和栽培效益均随着栽植密度的提高先升高后降低。综合分析不同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和栽培效益的影响,认为栽植密度3 m × 5 m 的综合效果最佳,产量和收益分别为15 775.05 kg/hm2和63 100.20 元/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53.10%和22.48%,建议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玄志友/摘录)

吡唑醚菌酯防治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

据《中国农学通报》2022 年第27 期《吡唑醚菌酯对两种优稀水果病原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效果》(作者宋晓兵等)报道,为推荐登记优稀水果重要病害的防治用药,有效缓解小宗作物病害防治缺药或无药可用的现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评价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黄皮炭疽病菌和番石榴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032 1μg/mL 和2.016 7 μg/mL,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抑菌效果;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250 mg/kg 对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施药处理3 次后对2 种果树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8.68%和77.4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00 mg/kg。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皮炭疽病和番石榴叶斑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值得应用于两种果树病害的防治与示范推广。

(玄志友/摘录)

猜你喜欢

结果表明单果蓝莓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
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苏格兰:种植者呼吁推广本地蓝莓
西海岸的蓝莓名片
甜甜的蓝莓果
不同因素对梨果实大小的影响
蓝莓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
女性体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