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对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022-12-31黄慈翔
文| 黄慈翔
深度学习是专家学者基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其中,深度学习的“深”并不是传授知识程度“深”,也不是拓展领域广度“深”,而是学生学习体验的层次“深”。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的运用,能够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权利和能力,同时,也能令教师更为注重学生课堂的学习体验,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唤醒学生深层次思考和多角度理解。但是,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普遍重结果、轻过程,从而在无形中造成了学生学习的浅表化,流于形式。对此,立足当前核心素养的视域之下,教师更要认识到深度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解决传统“教与学”问题的关键思想,还是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助推器,充分运用该理念进行教学势在必行。
一、与情境对话,开启深度学习之旅
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开启深度学习之旅,关键在于要选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重视机械的背诵,很少引导学生触及思考性的言语体验。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完成自主化语言体验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入情境,从而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唤醒其学习的动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军神》一课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这篇文章的重点、难点在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与钢铁般的意志,如学生要透过刘伯承平和、舒缓的语气,感受到军人刚毅、镇定和沉着的性格。而对于沃克医生的语气理解,则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表达语境,感受其疑惑、关切和敬佩的心情。但学生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难以以自身的认知产生共情心理。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大胆突破教学常规,采用“为电影片段配音”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欣赏电影片段,使其在感官上有一个整体认识。当学生看到刘伯承忍着剧痛抓破床单时,也跟着剧情咬紧牙关,此刻,学生已情不自禁地进入情境中。第二步,教师请学生勾画出表现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词语,并在同桌之间阅读交流,准备为电影配音。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已不再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旁观者,而成为了演员配音的参与者,从而对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巧用电影配音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当教材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度学习也就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二、与自我对话,拓宽深度学习路径
教学中,教师应拓宽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对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思维、情感、意志等相关的学习体验。传统课堂上教师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极为普遍,标准式答案已经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桎梏。为此,教师不仅不能过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还要善于根据课堂上的一些生成,为学生提供对语言深度加工打磨的机会,让学生与自我进行对话,从而不断丰富其语言感知能力。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猫》一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蹭”字,在课堂中开展了一场高阶思维对话。“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因为这句话写出了猫的可爱,尤其是‘蹭’字。”“你具体说说‘蹭’字的意思。”“就是‘摩擦’。”此时,教师示意学生停一下,并面向全班说:“请同学们把‘摩擦’代入到课文中读一读,再与原文比较一下,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我认为不如原文好,‘摩擦’不能让人感觉到猫的可爱。”“我觉得也没有体现出猫的温柔。”教师反问道:“那可以改成‘轻轻地摩擦’吗?大家觉得可不可以?”“虽然这也能令人感受到温柔,但是不能表现出猫对老舍爷爷的亲昵。”“理解得真深刻!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亲热地蹭老舍爷爷的腿,你觉得还‘蹭’出了什么?”“蹭出了感情。”“蹭出了友谊。”“蹭出了‘人爱猫,猫爱人’的温暖场面。”“大家看,经过你们的努力分析,可以通过一个‘蹭’字,感受到‘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场面,所以说,老舍爷爷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样的对话,令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为生动。
可见,具备深度学习属性的课堂,是教师对学生不同个性发展的充分尊重。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蹭”字展开词句的分析,以此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信息,点燃了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之火,从而使文本深深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与文本对话,培养深度学习思维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直接给学生灌输阅读内容要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层层递进,设计恰当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质疑、发现、思考、体验、反思,推动学生思维的高阶发展。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搭船的鸟》一课时,教师不难发现,与“观察”相关的阅读要求在这个单元出现的频率较高,如精读课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感受“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但是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对于学生来说什么是观察,如何观察。在此前提下,教师与单元阅读引导进行了关联。如先让学生读一读描写翠鸟的语段,观察作者是如何细致描写这只鸟的。有的学生从颜色的角度描述,有的则从形态的角度描述。学生交流后,教师让学生观察翠鸟的图片,学生观察角度仍然不一,有关注到嘴是黑色的,有关注到尾巴很短的,有关注到头顶有斑点的……此刻,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个东西,会观察到不一样的地方,也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学生恍然大悟,从而对“观察”一词有了深刻了解。接着,教师让学生圈出细致观察的词语,学生很快圈出了“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教师借此强调:“作者因善于观察,才能恰当运用‘打’字,写出了雨势之大。”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唤醒、激励和鼓舞,唤醒学生的观察意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动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高度,实现了学生对写作技巧的获得。
四、与体验对话,增加深度学习储备
深度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教师的“教”虽然起着关键作用,但学生的“学”才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很多学生囿于自身知识储备的匮乏,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对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其学习阅历,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发现语言的乐趣。基于此,教师的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学生的深度学习也让语文知识的积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要求搜集带有“燕”的词语、古诗句、名言、歌词、人名、地名、物名等。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反应热烈,教师便搭建了一个特殊的展示平台,将课堂打造成《曲艺杂谈》栏目现场,请学生作为演员来一场群口相声,主题为“燕”。教师要求学生无论说哪一方面的内容,无论说什么话,都要带上“燕”字,否则就要被“惩罚”。于是,在活动过程中,关于“燕”的词语一个个像豆子一样从学生嘴里蹦出,数不尽的诗歌也开始回荡于教室之中,关于“燕”的名字也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甚至还有学生举着文具盒大喊“飞燕牌卷笔刀”“燕子牌铅笔”……一堂平常的语文课,一下子成了“雏燕闹春会”,学生兴趣盎然,整个课堂上也洋溢着“燕子归来春意浓”的诗意。
上述过程,是学生与体验对话的过程,语文活动重视让学生在语言积累和运用中加深体验,学生通过资源共享,增强了语文学习体验。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相声的元素,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而且发展了其语文思维能力,将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高效的语文教学是由一个又一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是在一次又一次“思维碰撞”中生成的。教师对深度学习的运用,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注,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化,让学生在一次次对话中发现语文的乐趣,进而获得学习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