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童心在诗意中漫溯
——以《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为例

2022-12-31任雪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儿童诗水墨画诗意

文|任雪峰

儿童诗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精湛的言语、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带给学生诗意的享受。儿童诗,选取贴合儿童生活的主题和场景,通过文字描绘与艺术加工,呈现出童真童趣,也就是将儿童生活诗意化,而这种诗意化因为饱含童心,故而十分贴近儿童。在教学时,教师要去模式化、机械化、粗浅化,不能把儿童诗上成简单的识文断字的课堂,应该以语言理解为基础,带领学生领会诗中的妙趣与美好。通过感悟和想象,让学生获得诗意化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促进思维的发展,进而提高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因此,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童年中的水墨画》为例,探讨儿童诗的教学策略。

一、品析字词,眼睛中的诗意

字词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结合儿童诗的特点,教师在字词教学设计中要多下功夫,通过趣解字词,帮助学生不仅看透字形,更要看出字义,从而感受儿童诗语言的别样魅力。

《童年的水墨画》语言灵动,既有儿童的天真烂漫,又结合了水墨画特别的绘画形式,有着浓浓的韵味。在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水墨”这个词语,给学生架设出整体的情境。三年级的学生对水墨画这一艺术形式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可能在生活中见过水墨画,但又对水墨画的具体定义并不清楚。因此,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水墨画的图片,让学生观赏体会,这样学生就会了解水墨画的绘画特点及艺术特点,奠定了整体的课堂基调。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学写“墨”这个字,让学生既能深刻记忆字形,又对水墨画有了更深的理解。再如讲解“染”这个字时,可以结合“染布”这个词语来教学,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一些染布的图片,让学生理解“染”的含意。同时告诉学生,染布需要水和多种颜色,所以上面是三点水加上一个“九”,染好的布要架在木架上,因此下面是一个“木”。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便把“染”这个生字学会了。

因此,在教学儿童诗的字词时,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让儿童诗的字词教学变得有趣味、有韵味,这样学生喜欢学,对字词学习也会充满兴趣。

二、想象画面,脑海中的诗意

儿童诗的学习离不开对具体画面的想象与感悟,这也是学生理解的关键所在。儿童诗因为语言的精练与别致,学生在理解画面时就需要多花些心思。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引导,让学生想象出诗中的美好画面,从而体会到其中的诗意。

《童年的水墨画》通过描绘“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三个场景,生动展现了童年快乐美好的场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引导,带领学生想象三幅画面。首先,教师可以以“溪边垂钓”这幅画为例询问学生:“如果这就是一幅水墨画,你在画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回答:“有垂柳、溪水、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草地、鱼儿。”教师再问:“在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会通过“笑声”补充道:“还有小孩子。”此时,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景物的特点,学生自然能够想象出河边的垂柳摇曳多姿,平静碧绿的溪水像一条绿玉带,清澈的河水倒映出人影,一只红蜻蜓安静地停在钓竿上,突然鱼儿上钩被拎出河面在草地上蹦跳着,小孩子们在旁边开心地笑着的场景。在这样的画面想象中,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儿童的快乐,也逐渐进入到画面中。在教学其他两幅画面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着通过景物构建画面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可见,在教学儿童诗时,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景物和场景想象,学生既能通过想象在脑海中构建画面,又能感受到诗歌中那别样的韵致。

三、精心指导,朗读中的诗意

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既能够表情达意,又能帮助学生感受诗歌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蕴。朗读不能只满足于读通顺、读流畅,更重要的是读出变化、读出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策略。

在朗读《童年的水墨画》时,学生开始是会存在一些小问题的,声音小、拖沓、干巴巴,并不能读出儿童诗的味道。因此,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想象诗歌中的画面,通过想象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帮助学生给难读的长句子划分好节奏,如《林中》的最后一句,就应该在“只见”“松林里”“斗笠”后进行停顿,这样读起来自然不拖沓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好的共情能力与表达能力,于是,教师可以通过表情和语气来带动朗读。如,在读到“笑声”时,可以让学生微笑着读,便可读出欢快的感觉。在读“是哪个”时,可以带着疑惑的表情来读,语气自然也就变得疑惑了。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重音来表现出情感变化,使得朗读更加抑扬顿挫。如在“染”“立”“清清爽爽”等比较精妙的字词上重读,诗歌的感觉立马就出来了,学生的感受也会越来越深入。还可以关注哪些地方朗读的语速要快一些,哪些地方需要读得缓慢一些,这样的语速变化也能使朗读更加有层次感。最后,教师要做好范读,通过自身的表现来激活课堂,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在教学中,朗读确实是需要教师进行精心指导的,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要通过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才能够不断进步的,并且朗读水平的提高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反作用于对诗歌的理解。

四、练习仿写,笔尖中的诗意

任何文本的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儿童诗的教学也应该注重仿写练习。区别于普通的文段仿写,儿童诗的仿写更注重诗歌的形式和诗意的表达,这需要学生基于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自主的创作,更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完《童年的水墨画》,教师可以让学生仿写一首小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确实比较有难度。因此,教师可以放低一些要求,如字数、押韵等,只要学生能够以诗歌的形式写出一些童真童趣即可。在仿写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交流:“你童年中难忘的场景是什么?这个场景中分别有哪些人和物,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你能用具体的词句来表现它们的特点吗?你为什么会觉得这个场景很难忘呢?”通过这样环环相扣的引导,学生能够围绕具体的落笔点进心交流,自然明白了本次仿写应该写什么,可以写什么。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给时间让学生进行仿写,再选择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交流:“这首诗可以用更好的字词吗?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吗?诗中的场景可以增加哪些景物呢?”这样集体修改,学生就能明白怎样才能把诗歌写得更加精彩、更加生动了。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诗歌进行修改,完成的作品也就更加有诗歌的模样了。

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能够抓住童年的场景进行创作,同时也把握了诗歌的一些特点,在创作中能够下意识地与普通的仿写区别开来,语用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

总的来说,儿童诗是基于儿童立场,用文字来表达儿童的感受与情感的,它是对儿童童心的描绘与守护,是对儿童生活的刻画与升华。儿童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特别而生动的存在,它能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热爱,更能催生学生对于语文这一立体的学科的喜爱与探索的欲望。儿童诗的教学,就是要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它是一个一步步深入的过程,更是一个有趣美好的过程。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更要以一颗童心来带领学生畅游文学天地,在诗歌中温情漫溯。

猜你喜欢

儿童诗水墨画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水墨画作品
教案《创作儿童诗》
牡 丹 (水墨画)
冬日浪漫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韩潮水墨画作品
春日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