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面对苛刻的家长

2022-12-31济源第一中学邬宗炯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案例班主任家长

济源第一中学 邬宗炯

【案例】

一年级开学一个月,静的妈妈来找我,一见面就大声说:“不能这样歧视差生吧?我孩子学习不好就不发试卷吗?我要投诉……”

什么试卷?什么时候发的?我和数学老师懵了,我们没有给任何孩子发过试卷啊。可无论怎么解释,都不能平息她的愤怒,就这样不欢而散。

后来才知道,是邻班老师发过试卷,静的妈妈在托教部见的。我发短信告诉她真相,她没有回信。

二年级的一天,接到门卫的电话,说有家长找我——又是静的妈妈,正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从她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听明白了,原来静不会吹竖笛,躲在家里不愿上学。

“不会也没有关系啊,老师没有要求必须会,更没有因此批评过她。”

“学校不就是让小朋友快快乐乐上学的地方吗?现在我家孩子就因为不会吹竖笛,吓得不敢来上学了,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吗?这就是你们办学的宗旨吗?你们就是这样教学生的……”

沟通依然无果,后来音乐老师说:“静不会吹竖笛,但是会唱歌啊!麻烦你回去告诉静,就说音乐老师想她了,等着她来唱《小星星》。”静的妈妈终于平息下来。

一会儿工夫,回到家的她给我发了两个视频,一个是静躲在屋里不肯上学的状态,一个是她一边拉扯静,一边责骂:“走,现在就去学校,我没脸跟着你整天丢人!”

我打电话告诉她,孩子今天不想来别勉强,明天来也行。

静是家中的独生女,爸爸是普通职员,妈妈在学校附近开托教部。静经常一个人发呆,性格有点孤僻,小学毕业还分不清前后左右,体检也听不懂医生的指令。静的妈妈很清楚孩子的现状,但坚信静是“大器晚成型”孩子。她每天辅导孩子最少做两张试卷。她对静充满希望又深怀愧疚,认为是自己怀孕时不注意造成孩子现在的状况。她尤其关注静在学校的生活,总是认为孩子受人歧视、欺负,她会因为同学无意间的一句 “静抄了别人的作业”而在微信群里骂同学,会因为有同学翻看静的书包而要求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赔礼道歉,会因为一盒牛奶和同学、老师针锋相对……她像一只刺猬,随时准备和其他学生、家长、老师“战斗”。

快毕业的时候,静的妈妈发了一条短信:听说你是省优秀班主任,你对得起这个荣誉吗?静为什么不能跟她喜欢的同学坐同桌?你关心过差生吗?……

面对一连串的质问,我一个人静静地想:我该怎样做?

【交流】

刘满威:静的妈妈是一个挑剔苛刻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中要求过于严格,让孩子在自我形成期不断地被否定,并内化在孩子的潜意识里,进而产生大量负面情绪,形成心结。而妈妈过分的敏感,认为别人处处针对自己的孩子,无形中强化了孩子自我否定和自卑的心理,让孩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豆志超:静的妈妈是非常爱孩子的,爱到了完全不顾老师、同学和其他家长的感受。这种爱对静真的好吗?正是由于静的妈妈因琐碎小事对老师不依不饶,导致老师对静的教育有顾虑,生怕受到责备。这种畏首畏尾的教育对于静的成长是不利的,而静的妈妈以自己的愧疚与严格对待静,也会导致静在成长中出现更多的问题。

赵春晓: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静存在比较明显的先天性缺陷,但静的妈妈并没有正视孩子的问题,坚持认为额外的补课一定能弥补不足。但是事与愿违,矛盾丛生导致了家长的敏感和孩子的负担过重,从而出现了孩子因为不会吹竖笛而不愿意上学、家长因为孩子不上学责备老师的现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长和老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陈德红:静的妈妈对自己原本资质不高的孩子用过高的期望、过度的呵护,甚至神经质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和老师都承载着较大的负担。对此,班主任首先应该以直待之,先和家长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再和家长一起商定教育原则和方向,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成长。

王晓峰:母亲在公开场合的无理取闹,反映出在家庭教育中她也充当了一个不太恰当的角色。案例中母亲的敏感、袒护孩子等,是作为母亲角色的自责与对孩子教育焦虑的变现。班主任遇见敏感多疑的家长,应该多从沟通的角度下功夫,尤其是激活孩子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让孩子爸爸参与家庭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最有可能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路径之一。

刘佳:案例中的母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以自己的敏感自尊为主要出发点,不从孩子的实际和能力出发思考教育问题,这是导致家长与教师、同学和其他家长矛盾的主要原因。如果家长能正视孩子的问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与老师沟通,或许孩子能够在学校获得更多的尊重。

王秋霞:这位班主任喜欢静吗?静的妈妈每次“神经质”发作的背后,她的本意是什么?小朋友对待静的态度受到谁的影响最大?如果班主任对静的关爱能够传达到静的妈妈那里,能够让班级的小朋友都感受到,也许效果就会不同。如何关爱特殊学生,也是班主任应该思考和修炼的一门功课。

李春艳:面对一个不机灵、不协调、接受知识慢、性格孤僻、喜欢自言自语的孩子,面对一个过度关注孩子、过于强势又对孩子有歉疚心理的母亲,班主任该怎么办?我觉得还是要抓住家长的关键心理,引导静的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慢下来,多关注孩子的健康,不必每天做多少套试题,应该让孩子每天能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同时老师也应该以此为改变静的切入点,帮助静先做一个正常的学生,再去提高学业成绩。

陈晓霞:案例中的班主任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用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刚和柔”,去帮助静改变现状。“刚”指的是对静一视同仁地帮助和督促,去训练孩子能适应学校的生活;“柔”指的是在生活中关心呵护静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孩子在班级中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而不是厌学,这样才有底气直面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诉求,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贾大勇:班主任在一年级就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在小学六年中却没有较好地解决。我认为班主任在知晓学生的情况后应该第一时间向家长了解学生情况,避免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留下隐患。同时,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关心,让孩子在入学初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学校的管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管理,让家长配合老师和学校指导孩子成长,避免互相埋怨、针锋相对。

侯志强:作为老师,可以换个角度理解静的妈妈的心情。只要涉及孩子的问题,妈妈的行为就容易变形,但本人常常浑然不觉,这种状况是由于孩子的现状和父亲缺位引起的,案例中几乎没有父亲的影子出现。如果要孩子的情况好转,父亲的补位是必不可少的,完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王磊:当家长对学校教育质疑时,我觉得老师应该主动出击,不能在“出事之后”才去沟通,在平时要有意识地主动和家长联系、交流,多反馈孩子的情况,讲讲孩子的进步,顺便再提一些期望。要尽可能找到和家长的共同期许——孩子的成长。多谈孩子,多关心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偏执的母亲变得冷静一些。在能够顺利沟通的基础上再给家长讲讲基本的教育规律,一点点地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引导,这样对家校关系、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点评】

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和免费性的属性,必须全部接收辖区内的所有适龄儿童,所以像案例中的静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是个案,而静的妈妈的表现也是家长中的一种典型代表。案例中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代表性,特殊学生(除盲、聋、哑和智力低下的特殊学生外,下同)的教育不能和普通学生保持一致,需要政府颁布相关的政策性预案,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足够的爱心,社会具有一定的包容心。要解决类似案例中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颁布特殊学生教育的相关政策性预案,需要有专门的学校、培训专业的老师来接收特殊学生,让特殊学生享受专业的教育,避免特殊学生作为“插班生”受到不专业的对待。

教师应该学习特殊学生的相关教育策略,了解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和规律,同时教师也应该具有仁爱之心,能够关爱、包容特殊学生。如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特殊学生,老师要能对家长、对学生进行相对专业的指导,能在教育中充分协调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这样才能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冲突,以致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

政府和社区有着指导家庭教育的义务,可以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让家长正确认识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规律,能够理性地对待孩子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案例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家长请吃药Ⅱ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