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者论:全方位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2022-12-31

中国石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油气能源

编者按:

中国石化大力开展“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以来,特别设立的“1+7”个工作组中,能源保障组锚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总目标,在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落实七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稳油增气降本提效、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新能源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石油工程业务迈向中高端、深化国际能源合作、强化创新驱动与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发力,全方位提升能源保障能力。本刊特邀请能源保障组12个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主要领导已接受专访)撰写署名文章,结合本单位业务,阐述对“全方位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端牢能源饭碗,再立新功再创佳绩”的思考和见解,敬请关注。

全方位多层次提升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发展计划部总经理 戴照明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面向未来的深刻昭示,更是对石油石化企业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嘱托。中国石化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能源化工企业,肩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引领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核心职责”,新征程需要我们系统把握端牢能源饭碗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义,继续坚定不移、全方位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领域的各项决策部署。

端牢能源饭碗,要让能源供给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在传统能源供应上,要坚定不移落实油气勘探开发“七年行动计划”,坚持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不动摇,奋力实现“勘探大突破、原油稳增长、天然气大发展”,不断夯实资源基础、增强传统能源供应底气。同时,要适度超前、加快推进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布局、有序推进LNG接收站建设,全力抓好天然气效益工程。此外,要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新能源布局上,积极推动氢能、地热、光伏、风能、生物质等产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形成与油气业务多能互补、协同保障的良好格局。充分发挥氢能应用产业链(聚焦炼化及交通领域)链长优势,推动制储输用全链条协同发展;持续巩固地热供暖和余热利用行业领先者地位,推动“地热+”绿色清洁供热业务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层次提升公司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为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贡献力量。

端牢能源饭碗,要让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供应侧,要全面实施绿色生产行动,推进注采输系统一体化能效提升,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加强伴生资源及余热余能利用。全力实施生产用能清洁替代,充分利用油气矿区风光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油气田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消费侧,要有序实施炼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炼化产业由“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转变,增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业绿色、低能耗、可循环产品供应能力,延长产业链扩大高附加值化工品、新材料生产比重。不断优化化工企业用能结构,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低碳、清洁化升级改造。切实抓好煤化工灰渣及二氧化碳综合利用、污水废气治理,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石油工程技术优势、源汇匹配区位优势石油化工优势,加快推进CCUS工业示范。

端牢能源饭碗,要让能源技术创新的水平更高、动力更足。油气领域,积极推进低渗透老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高含水油田精细化注采等常规勘探开发技术及深层页岩气、非海相非常规页岩气、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发突破。大力实施国家急需的高端材料、化工品、特种设备等引领性技术科技攻关。新能源领域,加快推进氢能、地热能等新能源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创新与迭代升级,力争新领域、新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牢牢把握引领优势、先发优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中国石化作为我国能源化工技术的集大成者,有能力助力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优势,加快推动煤化工技术创新,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同时要努力下好先手棋,稳步推动技术研发与工业试验,探索油气、新能源产业与煤炭地下气化融合发展,开辟能源综合保障战略新途径。

加强油气资源统筹 扛牢能源保供职责使命

生产经营管理部总经理、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总调度长 杨延飞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生产经营管理部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层面计划管理、资源配置、生产调度的重要职能部门,将着力发挥产业链协同和一体化优势,全力夯实国内油气产量基础,拓宽油气多元化获取渠道,保障国内市场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立足国内增储上产,夯实油气保供基础。加大高质量勘探力度,培育增储上产阵地。立足塔里木、渤海湾、准噶尔、鄂尔多斯等大盆地大目标,聚焦特深层碳酸盐岩、页岩油、致密油等战略性资源,坚持地质研究强基、风险勘探引领、物探部署先行,努力拓资源、增储量、扩矿权,加快油气资源战略突破,夯实油气资源稳产基础。

加大油气开发力度,扩大效益建产规模。聚焦提产能、控递减、增可采、降成本,精细油藏认识,精准方案部署,精攻配套工艺,精算开发效益,加强运行组织,坚定不移推进原油产量稳增长。聚焦少井高产、降本增效,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全力抓好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等上产工程建设,狠抓涪陵、普光、元坝、大牛地等主力气田稳产,坚定不移推进天然气大发展。

加大一体化统筹力度,提升油气稳产质效。推动油公司和石油工程一体化协同运行,共同把难关攻下来、储量拿出来、产量搞上来、效率提起来、成本降下来。加大难采储量动用和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转化力度,确保完成年度探明、动用储量硬指标任务。

统筹全球油气资源,拓宽油气供应渠道。加强油气进口统筹,稳定供应渠道。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加强与全球油气生产国、主要生产商战略合作,维持进口原油和LNG长期合同比例,锁定油气资源稳定供应渠道。加强分地区战略性资源平衡,坚持“走出去”策略。

坚持多元化采购,增强获取能力。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建设,立足全球优化采购,拓宽资源来源渠道,确保经济稳定供应。强化LNG国际贸易,优化天然气资源池结构,增强资源供应稳定性、抗风险能力。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

加快储备能力建设,增强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储备资源的时间优势、实物优势、贸易优势,有力发挥油气储备的调节作用,增强资源保障能力。推进石油商业储备基地建设,增强石油储备和市场保供能力。加大储气库及相关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储气库“夏储冬用”优势。

紧盯市场强化运行,保障国内油气供应。加强计划优化,增强成品油保供能力。充分发挥中国石化产业链完整、板块间互补性强的优势,坚持炼油销售产销一体优化,提升产销联动水平和应对市场能力。狠抓计划管理,以更加稳固的成品油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有力地履行能源保供主体责任,更加充分地发挥央企能源供应“稳定器”作用。

围绕市场需求,完成天然气保供任务。围绕“全国一张网”,加强淡旺季、气液态统筹,做实做细市场需求,扎实做好合同签订工作。按照“资源量大于合同量、合同量大于保供目标”原则,科学制定供暖季保供方案,压实保供责任,夯实保供基础,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和重点行业用气需求。

立足多能互补,加快多元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建设。锚定打造规模效益领先的“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目标,加快推进氢、电、光伏、地热等洁净能源供给体系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油气氢电非”综合能源服务商。

深化国际油气合作 助力端牢能源饭碗

国际合作部总经理 朱 平

高质量的国际化经营是中国石化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愿景目标和构建“碳减排、碳中和”背景下“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的必由之路。总体上看,虽然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但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战略态势仍对我国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提出的关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绿色低碳发展是潮流趋势”的重要指示和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国石化“十四五”规划和公司三大核心职责,聚焦新发力点,塑造新集合点,发挥好集团化、一体化优势,统筹上中下游协同深耕“一带一路”,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拓展合作新领域,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着力打造标志性工程,坚决当好国内油气增储上产的推动者、洁净能源供应的引领者、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加大拓资源力度。要着力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深化国际油气合作,增强自我保障能力。把握当前拓资源拿项目的窗口期,重点布局中东北非、俄罗斯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和大西洋两岸、我国周边等区域。用好石化国投新平台,打造境外规模化效益型油气生产基地。多元化引进LNG资源,在今年实现LNG长约突破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研究,积极寻求更多的LNG项目和长约合作机会,着力构建全球化的LNG资源池。积极寻求与国际公司在境内就难动用和非常规储量开发、提高采收率、新区风险勘探、海上区块、石油工程和物资装备等领域加强合作,重点开展与壳牌的CCUS合作研究。

加强产业链协同。要抓住发展机遇,境外勘探开发、炼化、仓储、工程服务等业务一体协同推进,统筹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走出去”。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加速,市场也在逐步回暖,“走出去”面临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加强投资、工程、贸易互促,强化产业链、价值链上中下游协同,形成“走出去”合力。要充分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定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逐步形成上中下游业务协调发展、投资贸易工程良性互动、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深化战略研究与合作交流。要以更高站位和更开阔视野加强对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整体统筹和把握,从大势研判、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等三个维度统筹推进国际业务。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明确“双碳”背景下境外油气和石化项目合作方向和思路。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务实开展中东、非洲、俄罗斯、中亚等重点区域(国别)投资策略研究,精心谋划与重要合作伙伴的共赢合作策略。坚持“管业务必须管风险”,深入研究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等风险,牢牢抓好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与化解。积极维护合作伙伴战略关系,加强对外交流交往,营造良好外部条件,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

国际合作部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时代重任,全面贯彻落实主题行动的各项工作安排和行动要求,扎实有效助力集团公司在端牢能源饭碗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赓续石油精神 铸造精品工程

工程部总经理 吴文信

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胜利油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石化工程要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为践行“两个维护”、端牢能源饭碗、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而奋斗。

要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十四五”期间,石化工程要以“严细实”工作作风,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安全高效建成,为实现“做强上游油气开发、乙烯、芳烃及油转化,加快大乙烯布局,实现乙烯产能跃居世界第一,打造大型化、智能化、一体化世界级炼化基地;为加快推进绿氢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等“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以实际行动担当“国之重器”,充分彰显中国石化作为能源行业“国家队”的硬实力。

要主动拥抱机遇,纵深推进管理改革创新。

“十四五”是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抢抓机遇、对标一流,促改革、谋创新。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重要指示,抓实与世界一流工程建设品牌相适应的本质安全管理,铁腕治军,推进工程建设迈向全生命周期的本质安全环保。一方面要提级管理、强势向“低老坏”宣战,剖析深层次原因,勇于破解顽症;另一方面要改革体制,着力解决企业在体制机制及管理上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将制度穿透到各级承包商和现场作业人员,促进和引导整个中国石化,乃至石化工程建设行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现场各类安全问题。要建立和完善与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适应的工程管理体系,稳步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做实建设单位和承包商利益共同体,完善工程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组建重大项目联合管理团队,提高业主、EPC、施工、监理等各层级人员项目管理和技术管理水平,压实各层级责任,让“合格的人和团队做合格的事、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真正实现“大兵团作战”。要增强与工程建设规模适应的全生命周期项目的专业化管控能力,构建“统一、先进、全球认可”标准体系,做实项目前期策划,全面优化设计过程管控,完善投资管控体系,培育战略合作伙伴资源,推进工程建设“六化”工作,为中国石化标准和中国石化工程建设走向世界打实基础。要增强与“自主创新”“绿色转型”适应的工程项目技术转化能力,研究解决科研攻关技术规模化的工程转化,加强对专利商工艺包交付过程把关,持续完善项目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措施。

要强化党建引领,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推动集团公司党组各项决策部署在工程建设方面落实落地,聚焦共建互融,全面提高党建质量,在所有重点工程建设现场组建业主和参建单位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党建联合体,成立临时党工委,促进党建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将党建优势转化成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优势。要以更大力度正风肃纪,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

使命召唤我们勇毅前行,责任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石化工程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在工程建设战线上建功立业的强大动力,安全高效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为中国石化扛好“三大核心职责”,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扛稳扛好国际能源合作主力军重任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 郭月良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提出能源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殷殷嘱托。今年以来,集团公司党组开展“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国勘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提高政治站位、履行职责使命,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季度累计完成权益油气当量可观,超计划23万吨;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较预算均实现稳增长;集团国勘桶油完全成本较预算降低1.09美元;股份国勘桶油成本较预算降低4.72美元;债务规模较年初降低;HSSE等其他KPI指标受控运行。

扛稳扛好国际能源合作主力军重任,就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责定位。

要站在政治高度看问题。当前正在开展的“牢记嘱托、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喜迎二十大”主题行动,就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的实践操作,全体干部员工必须做到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步伐、紧扣党中央节拍。

要围绕全局大势谋事业。要善于站在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树立大局意识,从大局出发,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抓住主要矛盾,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要坚定政治立场干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办好国勘自己的事,让党中央放心,让集团公司党组安心,让员工群众满意。

扛稳扛好国际能源合作主力军重任,就要紧扣党组要求,抓实行动落地。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深刻理解“坚持就是胜利”的深刻内涵,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同时,做好在京员工和海外员工在京家属的帮扶慰问,切实帮助员工解决当务之急、解除后顾之忧。

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落实落细集团公司二十条安全生产具体措施,加强实施海外项目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红线底线。

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重点工作。持续强化增储上产和降本增效,加快石化国投新平台建设,利用多种金融手段,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加大项目管控力度,广募人才“揭榜挂帅”,同时推进制度合规执行年活动的落实、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公司、把脉问诊、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管理提升措施。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主题行动作为破难题、开新局的总抓手,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日常工作中,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顽强拼搏、真抓实干,把从严从实的态势保持好,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扛稳扛好国际能源合作主力军重任,就要发扬斗争精神、扛稳肩上重任。

要在关键时刻彰显担当。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严肃服从党组织决定,对集团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一经决定,就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做到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有效。

要在日常工作中敢于担当。在工作中不能当“老好人”,更不能当“泥菩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定力,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聚精会神搞好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努力创造优秀业绩。

全面增强服务保障勘探开发能力

石油工程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锡坤

石油工程公司党委坚持把主题行动作为政治历练的大平台、实践锻炼的大平台、思想淬炼的大熔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提质提效,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勘探开发。一季度,公司累计创出施工纪录150项,新签合同额297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开门红”。

服务战略全局,履行稳油增气降本重任显担当。石油工程铁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增强自我保障能力”等重要指示,把主题行动作为扛牢政治责任的大平台,聚焦“四提”(提质提速提效提产)“五化”(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机械化作业)目标精准发力,深化一体化运行强保障,推动装备升级强保障,推进生产模式变革强保障,坚决扛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职责。在集团油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公司持续推广应用提速推荐做法,加快电动钻机、电动压裂、全自动焊机等装备升级,扩大钻井“工厂化”、大平台压裂施工模式,推进“五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四提”“五化”实现新跨越,助力大发现、大突破。1——3月,公司在集团西北、东北、华北、川渝工区和东部老区完井平均钻井周期同比缩短15.4%,页岩气平台平均压裂速度同比提高45.4%,超额实现“四提”目标;在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2扩平台,创出国内页岩气单平台压裂段数最多、效率最高等5项国内施工纪录,被主流社会媒体争相报道。在备受党组关注的东营原油库迁建项目中,公司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实现项目高效率运行,截至3月底完成整体进度54.3%,超计划4.7%。

深化改革创新,瞄准重点关键领域发力求突破。石油工程铁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技术搞上去”“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等重要指示,坚持自强自立推动改革创新,用重点突破和重大成果提升主题行动含金量,推动创新能力大跃升、创效活力大跃升、发展路径大跃升。聚焦打造技术先导型油服公司目标加强攻坚,成功揭榜集团公司“随钻高速传输”卡脖子关键技术研究,深层特深层、页岩油气钻完井等集团公司重点项目攻关持续发力;自主研发的旋转导向系统连续6口井实现“一趟钻”,优质储层钻遇率达到100%。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瓶颈主动破题,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向项目化管理转型,“两池两库一平台”作用持续彰显;深化推进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抓好工效挂钩考核,激发全员全要素创效活力;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整体完成率97%,高于集团平均完成率4.4个百分点。聚焦“双碳”目标加快绿色转型,成立新能源技术研发中心,积极推进CCUS科研攻关及产业化发展,大力拓展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地热等新能源工程建设业务,助力建成了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工程项目。

永葆战斗情怀,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引领聚动能。公司党委深入开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我们的方向在哪里?全面增强服务勘探开发保障能力,我们的抓手在哪里?迈向中高端上取得更大进步,我们的行动在哪里?”全员大讨论,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干部员工始终保持石油工程铁军的红色底蕴和战斗情怀;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把主题行动打造成为干部员工的政治课堂、业务课堂、实践课堂。

以天然气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天然气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段彦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双碳”目标下,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能源骨干企业,天然气分公司全方位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2019年至2021年,连续3年实现年增百亿元销量的目标,2021年经营气量达515亿立方米,市场销售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区市,国内市场份额提升至13.6%。

加快打造多元供应的资源保障体系。坚持立足全球配置资源,打造总量充足、渠道丰富、供应平稳、结构科学、价格合理的“资源池”。陆上资源供应方面,加大与上游气田协调力度,努力消除资源外输瓶颈,实现陆上气全产全销、多产多销;立足全面畅通天然气国内大循环,深化与国内煤层气、页岩气资源商交流合作,全力扩大第三方资源采购规模;积极与兄弟单位开展资源串换,多方位增强供应能力。海外资源采购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有竞争力的长中短约合同谈判,建立以长中约为基础、短约为调节、现货为补充的进口LNG资源结构,增强资源风险管控能力,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彰显石化担当。调峰资源储备方面,系统谋划,科学组织,统筹做好文96、金坛、黄场、文23等储气库注气工作,为调峰市场提供充足资源保障。

加快打造互联互通的产供储销体系。天然气分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国石化总体规划,坚定不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成多点共保、管网联通、安全高效的产供储销体系。一是充分利用“全国一张网”,最大限度使用国家管网公司输送通道管容、调峰库容和接收站窗口期,实现资源就近、高效供应。二是积极推进天津二三期、青岛三期、烟台龙口、广西北海三期、浙江舟山等沿海LNG接收站及武汉、张家港等沿江LNG中转站。到2025年,天然气分公司将建成(在建、规划)自营LNG项目10个,总接卸能力达4000万吨/年。三是全力推进山东东南干线、皖东北等管道项目,加快布局空白区域支干线管道等管网互补项目,进一步织密织牢“全国一张网”,促进天然气资源保供能力持续增强。四是认真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5%储气能力建设要求,全面加快金坛、黄场地下储气库建设,积极开展储气库经营研究,打造“站-库-线”协作调峰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加快打造安全高效的市场保供体系。天然气市场保供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天然气分公司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党组“讲政治、顾大局、保民生”工作要求,每年都圆满完成市场保供任务,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年以来,天然气分公司突出民生保障,统筹做好资源优化、市场优化、客户优化,不断做大优质市场、稳定高端客户,提高终端市场经营量,确保经营好每1立方米气,努力实现天然气这一优质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持续推进应急保供体系建设,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天然气全产业链安全平稳运行。

建设绿色能源示范企业 助力端牢能源饭碗

新星石油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党力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作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指示。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大背景下,保障绿色清洁能源供给、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是端牢能源饭碗的重要举措。作为集团公司新能源专业公司,新星公司积极构建“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体系,全力建设集团公司绿色能源示范企业,以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效,助力端牢能源饭碗。

端牢能源饭碗,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坚决扛稳扛好公司“保洁净供能、保安全供能、保经济供能”“构建热氢风光新能源产业体系”“打造中国石化绿色能源示范企业”三大核心职责,着力推动公司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地热业务“领先”发展,坚持高端示范、规模开发、消除瓶颈,着力实现“突破开发利用区域、突破开发利用方式、消除开发利用技术瓶颈、突破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突破地热项目碳资产变现、突破开发利用奖励激励机制”,全面打造地热业务“技术领先、标准领先、应用领先、规模领先、效益领先、品牌领先”格局。聚焦绿氢业务“率先”发展,坚持抓好示范推广、引导培育场景、注重获取资源,积极推进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建设,力争打造重点示范工程、科技示范工程、优质建设工程、廉政阳光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助力集团公司建设“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聚焦风电光伏业务“支撑”发展,坚持“替代、配套、效益”并重,围绕系统内企业闲置土地利用和外部有利市场条件,加强存量产能绿电替代和新建产能绿电配套所需风电光伏项目资源获取,积极探索进入绿电交易市场,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提升业务效益。

端牢能源饭碗,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持续推进公司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公司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聚焦“深化改革三年行动”任务,一体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市场化用工机制改革,抓实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工资总额备案制,实施《推进领导人员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全面激发干部员工创新、创效、创业活力。聚焦生产运营提质目标,围绕安全、经营、合同、标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对标提升行动,创建标杆基层单位、标杆基层站、标杆项目,开展低标准场(井)站专项整治,有效夯实基层基础。聚焦经营管理提效目标,扎实落实“严肃财经纪律、依法合规经营”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部署“低效自然站治理”工作,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战略型集约化财务管控体系质量;探索建立三级三个市场开发导向,优化完善新能源供应价格机制,实现规模化效益化开发新能源市场。

端牢能源饭碗,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新星公司深入落实集团公司党组“1355”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建强“涵养生态、融合互促、培育文化、打造品牌”的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的政治优势持续转化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优势。实现执行董事与党委书记“一肩挑”;发挥“五位一体”大监督格局作用;动态调整“1234”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和“358”专业技术人才库。深入推动“四个融合”“五个联动”融合机制落实。引导员工争做“最美新星人”。坚持品牌建设与发展规划同部署、同推进。

以科技创新夯实资源基础 坚决端牢能源饭碗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 郑和荣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加速了百年变局演进,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码,油气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数字革命、绿色革命持续推进,带来油气行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将改变着行业竞争版图。中国石化上游仍面临矿权面积小、资源禀赋差、盈亏平衡点高、SEC储量替代率低等问题,油气勘探开发由常规向非常规、由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由陆地向海上发展,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根本上依赖于科技创新。石勘院作为上游直属研究院,将坚决落实“三部一中心”职责,着力当好促进上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以“六个强化”助力夯实上游资源基础。

强化战略选区和区块优选。按照拓资源、扩矿权、增储量的要求,加强基础地质研究,精细开展资源评价,立足“三新”领域,优选有利目标和区块,为实现勘探新突破奠定基础。积极参与矿权竞标工作,最大限度获取更多优质矿权,打好矿权保卫战,扩大稳资源的“地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强化创新创效导向。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油田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围绕集团公司稳油增气主战场,聚焦影响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瓶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将论文写在油田企业增储上产的实践中,将科技创新成效体现到储量增长、产量上升、采收率提高上,助力上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强化基础前瞻研究。围绕深层、超深层、页岩油气及老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等领域,扎实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和中国石化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内容,加强规律和机理研究,为相关领域技术突破奠定理论基础。积极介入地热(干热岩)、天然气水合物、煤炭地下气化等新型能源领域探索,加快风能、太阳能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为应对能源转型探寻新的解决方案。将基础实验室建设与核心特色技术培育、人才队伍培养、生产技术支撑一体贯通起来,将实验室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原始创新发源地。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按照技术“标准化、序列化、产品化”的思路,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努力将科学家头脑中的知识转变为可推广、可复制的软件和品牌产品,推动技术由样品向产品和商品的转化,由书架走向货架,在技术推广应用中实现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全力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强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科改示范行动”,大力实施“项目制”改革,赋予项目经理更大的项目管控权;积极开展科技“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服务共享,为科研人员减负,让科学家心无旁骛搞科研;大力推进“混改”,引入外部资本,形成“鲶鱼”效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积极落实“三能机制”,努力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的局面,全面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

强化信息化建设。加快上游数字化转型,加强上游勘探开发数据资源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上游数据的集中和共享应用,加快上游勘探、开发决策系统建设,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持续提升勘探开发决策效率和效益。

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端牢能源饭碗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赵金海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立足“一部二中心”定位和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职责,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着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石油工程技术创新高地,服务国家能源创新需求,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力量。

聚焦战略引领,着力增强参谋支持能力。只有开展好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战略问题和石油工程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敢于提出应对策略建议,答好参谋支撑考题,才能让端牢能源饭碗更有勇气。我们将紧盯能源发展形势、科技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态势,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决策参谋。一是围绕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和油气行业转型等重大问题,深化油气与新能源发展战略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石油工程重大技术需求研究;二是围绕集团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油气和新能源、科技创新及石油工程业务发展策略研究,发挥专家团队作用,提出集团公司年度科技攻关建议,制定审查重大工程技术方案,主动发挥参谋部职能;三是围绕专业性智库建设,完善技术预见、专利评估和战略规划等软科学方法,壮大以战略专家和技术专家领衔的智囊团队,推进行业数据库和战略决策平台建设,产出高质量的战略参谋成果。

聚焦创新引领,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原始创新能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基本保障。我们只有进一步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加大石油工程技术机理机制、方法理论研究力度,早日消除基础模型、基础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增强引领行业发展原创性技术的开发能力,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才能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答好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时代考题,让端牢能源饭碗更有底气。一是围绕高温高压油气、非常规油气、干热岩热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氢气储存、碳储存利用等开展基础前瞻研究,实现工程技术方法与理论的突破;二是以需求导向、高端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合作、特色发展为主线,持续培育中深层页岩油气工程技术、深层特深层钻完井技术、致密低渗油气提产提效工程技术、海洋钻完井技术和新能源及低碳工程技术等5项核心技术;三是结合学科建设和技术发展趋势,发展智能钻完井技术、钻井提速提效技术、复杂储层识别与评价技术等10项特色技术。

聚焦油田需求,着力提升技术支持水平。隐蔽、特深层、非常规油气藏是中国石化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只有进一步提升深层特深层工程技术水平,拥有更完备的页岩油气提产降本工程技术、更完善的复杂油气藏稳产增效工程技术,以及更加高效的关键技术迭代升级能力,才能服务好油田石油工程技术需求,答好支撑集团公司油气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考题,让端牢能源饭碗更加硬气。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将聚焦增产提效,在油气与新能源板块党工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四提一降”目标,以钻井“日费制”和“示范井工程”建设工作为依托,与各油田企业、工程公司通力合作,按照“大党建共建、大专家支持”工作思路,实施“流程化、标准化、模板化”工作方法,高站位、大格局,与上游板块一条心、一盘棋,着力解决各油田工区工程技术难题,提高技术支持与服务水平。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才有出路。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加快石油石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论文写在油气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为端稳能源饭碗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以高水平物探技术供给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力量

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院长 杨勤勇

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型矿产资源。

油气突破,物探先行。物探是油气勘探开发核心技术之一,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带来了油气储量产量的大幅提升。集团公司党组对物探技术寄予殷切期望,我们必须牢记嘱托、心系“国之大者”,自觉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以高水平物探技术供给为端牢能源饭碗贡献力量。

端牢油气能源饭碗,必须着力提升自主技术供应能力。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和发展的主动权。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端牢能源饭碗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聚焦勘探开发关键环节领域,坚定不移研发自己的技术装备,逐步实现国外产品替代,确保找油工具紧紧攥在自己手里。物探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推进自主处理系统攻关和规模应用,加快布局智能化自动化处理解释系统研发,力争“十四五”末能够实现自有产品50%以上替代率,让地球物理勘探用上更多“中国造”。

端牢油气能源饭碗,必须着力增强勘探开发支撑能力。作为油气勘探开发“先锋队”,发现油气是物探最大价值所在。我们要践行物探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多做物探少打井、要打就打高产井”理念,着力增强“甜点预测、少井高产和石油工程”支撑能力。聚焦塔里木等四大重点盆地重大地质问题和技术瓶颈,深化与油田企业战略合作,持续攻关山前带、高密度、可控震源等关键技术,强化成熟技术规模化推广应用,努力打造一批高效率低成本技术装备,更好支撑好油田稳油增气、降本增效。

端牢油气能源饭碗,必须着力提升绿色物探水平。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物探技术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拥抱绿色变革,加快打造低碳竞争力。

当前,物探院一方面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攻关研发了更加环保高效的5G智能节点仪,不但可以大幅降低采集人工成本,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物探院强化新型能源地球物理技术攻关,在天然气水合物、地热能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绿色低碳作为技术发展主攻方向,不断提升新型能源勘探开发支撑能力。

科技影响能源安全、决定能源未来。新形势下,我国油气安全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物探院将持续提升支撑引领能力,消除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瓶颈,全力以赴为端牢能源饭碗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六化”发展路径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 牛栓文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强调,要集中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胜利油田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扛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职责,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科技创新集成化、高端化、智能化、平台化、产业化、流程化发展路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扩大科研领域开放合作,努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增强系统能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真正实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坚持集成化发展。集成化是最快捷、最有效、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创新,要系统梳理、整体分析分散的技术,加强技术的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从要素到系统的综合集成和有机融合,使技术体系化,从而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为产业化奠定基础;打破条块化的科研体制,革故鼎新,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建立和完善交叉融合、协同高效的科研体系,形成基础牢、能级高、韧性强、可持续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引领力。

坚持高端化发展。高端化能不能走得远、走得深、走得高,基础理论研究是核心。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是把方向,方向把不准,解决的只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外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技术理论问题,一旦突破了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就会取得革命性突破。要把基础理论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密切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抢占先机,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底层逻辑,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基础应用研究,产出重大战略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带动创新链产业链向中高端跃进。只有科技创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价值链才能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移,全员劳动创效才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智能化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和科技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在大数据和大算力的支撑下,进入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要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与勘探开发业务深度融合,打通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克服数据碎片化,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利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赋能企业,改造传统的组织、运行、管理方式,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

坚持平台化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链互补、创新链长、人才链丰富等优势,加大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力度,有效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国内外创新网络,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推进跨系统、跨专业协同创新,构建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业集群,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

坚持产业化发展。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畅通科技成果和产业化连接道路,加快科技成果快速研发、快速转化、快速迭代,推动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升级转化,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拉动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孕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坚持流程化发展。按照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原则,优化管理层级,重塑科研管理流程,建立一套精简高效的流程体系,形成闭环管理,从职能化管理向流程化管理转变,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油气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第六届编委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征稿简则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