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多重影响及前景展望
2022-12-31梁治国
◎梁治国
(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 南宁 530022)
VR+新闻通过结构呈现、影像包装、视听语言语态,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了快节奏与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方式也体现出现代化技术手法在新时代下的补位意识,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具有借鉴性作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报道拍摄也可以尝试应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基于此,探究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多重影响及对其前景进行展望,其意义不仅在于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法,实现我国新闻业的转型升级与革新发展。
一、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VR新闻”不仅是新闻业的一次现代化尝试,更是传统媒体与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融合。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在传统的新闻报道、新闻采编以及新闻展示过程中,融入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新闻作品。”[1]201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首次将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新闻制作过程中,并在学术名称上将其定义为“Immersive news”(即沉浸式新闻)。经多方专业研讨后,美国南加州大学也对其学术名称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解释,即:“沉浸式新闻是一种第一人称视角体验下的新闻事件或新闻场景生产方式。”
自从这一学术概念形成之后,美、英、法、德、意等西方先进国家便纷纷开始进行VR新闻的制作实践与研究探索,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诸多西方国家在这种新兴新闻生产方式中都获得了极为明显的实践成果。作为“沉浸式新闻”学术概念的发源地,美国传媒巨头甘内特集团于2013年推出了《收获的变化》这一VR纪实性新闻,这也标志着传统媒体与新闻行业的现代化变革之路正式开启。2014年英国BBC广播电视台也创作出了首部社会性VR新闻——《伦敦骄傲大游行》,这也意味着“沉浸式新闻”这一学术概念逐渐具备了社会性信息功能与社会传播价值。2015年,澳大利亚ABC电视台则从战时纪录的视角制作了《叙利亚之旅》这一VR战局新闻,其中不仅包括五大势力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交锋过程,而且还包括诸多的非政府机构发布联合报道的画面。而我国则是从2016年才开始对该领域进行初步探索。从“沉浸式新闻”到“VR新闻”,其在西方先进国家中的火热应用程度则能够充分说明,这一全新的新闻生产形式是对传统报道方式的扩充,这也使得其逐渐成为了当前国际社会中最受追捧的主流新闻技术形式。
二、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多重影响
(一)VR新闻建构新的媒介环境
在以往的新闻叙事视角中,涉及“内视角”的现实题材取材并不多见。在传统新闻报道的“全知叙事”中,个别的法制新闻也都依赖于实践与表达内容的原生态冲突矛盾基础,个别新闻报道中也将事件加之相应的纠纷进行渲染,并且以此方式来让观众对于相应的内容事件发展能够有持续的情绪点,而观众对于法律节目也逐渐习惯了通过案件来阐述法律法规的模式。
《国旗下的责任:90后女警的“中国梦”》则一改以往的新闻报道媒介环境,通过相应的纪实性手法的应用重构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呈现方式。《国旗下的责任:90后女警的“中国梦”》在节目中不仅聚焦于普通人的平凡小事,同时也在另外一个视域下,将我国的时代发展背景以及社会变迁的大背景,巧妙地通过VR技术手段结合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而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团队也始终聚焦于当下的实际生活及在大背景改变下的生活现状,并且在具体的内容上也关注于现实以及时代下的相应改变。这样的内容不仅能够受到观众的长期认可,同时也是对于现阶段法制新闻报道内容及形式的“重新洗牌”,这样的节目形式、内容呈现构造转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VR新闻对于现阶段法制节目的补位及突破,这种改变主要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VR新闻的具体纪实手法关注点上,从以往的案件本身逐渐转移到了生活本质。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不仅聚焦于民警的案件处理过程,同时也更关注到具体的“人”这一层级角度,并且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也涉猎到了更多的生活琐事。第二,是VR新闻的关注视角不再是单纯的节目传播效应,而是在视听语言强化的现实题材中,将聚焦点所表现的事件以及执法对象为民服务的真诚、认真,通过实拍与跟拍的角度,让观众在节目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及警示。第三,对于VR新闻最终拍摄的事件的结果与整个事件发展的解决过程而言,节目组所关注的具体侧重点更倾向于后者。将结果导向逐渐转变为过程导向。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能够让观众通过VR新闻在感受到警察的威严的同时,了解到其也具有很多的情感色彩,并且能够在生活的角度观察到警察更多的真实生活化心理。这一转变不仅是VR新闻对于内容呈现的转变,同时也是创作团队对于新时代下VR新闻媒体功能的全新思考,而创作团队自身基于本地的个体化关注,在这一点中也逐渐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思考,最终让警民关系在不断的VR新闻实拍与纪实性手法中体现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状态[2]。
(二)VR新闻创新新闻生产方式
从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看,在报道内容上更加侧重于人物、社会、历史等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社会边缘人物,更多反映的是现实社会生活,其中很多都是普通平凡群体。例如《上海巡逻现场实录》,分析其新闻生产方式不难发现,该报道改变了以往的内容选取方式,而是转向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发挥了新闻传播功能。充分借助电视媒体形式,转变道德是非、善恶曲直的表达方式,以更为直观性的方式向人们呈现新闻现场,将法律知识有效融入到现实生活实践中。也正是这种新闻生产方式,更多承担了向社会大众普及法律的重任。此外,这类新闻内容也为纪实性新闻生产提供了更多生动且丰富的平民素材。分析《上海巡逻现场实录》可知,其纪实性现实素材,更多地把关注的视角放在了人们生活中所见的民警日常工作身上,并且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真实素材来与观众之间形成情感共鸣[3]。
“介入”这一创作概念具体应用在《上海巡逻现场实录》中,不仅是一种创作概念,同时在更多的方面上也表现出了节目组自身的创作态度,并且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将现实题材中的内容寻找到一种更为平凡化的表现形式[4]。在《上海巡逻现场实录》节目中,包含了7—10个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平民故事。VR新闻制作团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感受,运用实际的真实镜头将中国法治社会以及法制建设的点滴过程,在现实视域下进行真实生活记录,而节目的拍摄组也始终保持着与一线民警的同线生活,在同轨迹的近距离下观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人生百态。在以现实题材为主线的VR新闻中,向观众呈现出普通生活中民警巡逻工作的繁忙与紧张。这样的纪实性表现手法的运用,同时也是在侧面反映出了一种深度的介入性。
(三)传播渠道具有多样性
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拍摄过程以及纪实性拍摄手法,在具体的拍摄手段中则创新采用了多机位、多视角、多热点的拍摄形式,这样的尝试与运用也能够保证对于突发事件的多视角、多元化记录过程,同时也在另外一个角度上避免了新闻报道中对于事件镜头常态表现不足的相应问题[4]。基于这样的拍摄手法的新应用,即使突发事件具有相应的不可控性,在具体的基本效果上也能保证其视听的完整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记录过程中的连续性,使得节目具有了一定的现场传播效应,这样的全方位记录过程也使得观众在观看具体节目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细节感与现场感。这样的纪实性手法的应用,不仅符合当下新媒体以及移动媒体的需求特性,这种拍摄结构手法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往新闻报道在内容呈现上的平淡性记录顺序问题,从而让人能够通过屏幕形成情绪上的感同身受。这样的拍摄方式与手法,也必然会使多媒体节目在未来创作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三、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展望
(一)丰富新闻报道体系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信息鱼龙混杂,而当人们在认可自媒体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媒体中的相关弊端。自媒体“短、频、快”的传播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具体传播内容逐渐呈现出了“碎片化”“表象化”“低俗化”的趋势。互联网中所出现的各种流言蜚语,对于树立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这样也就使得新闻业迎来了又一次的产业发展新高潮[5]。VR新闻将传统新闻报道的冗杂的数据和内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得以清晰呈现,因此传统媒体可以通过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充分掌握对于新闻信息资源的最终解释权,充分发挥自身多年发展积累的经验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引领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规范,并在此过程中全面发挥出传递信息的作用。在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优势,进而探寻出一条适合传统媒体发展的道路。
(二)助力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很多社会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形式也逐渐趋向于更为多元多样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为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提供了良好条件。面对融媒体时代下VR新闻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与冲击,但是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发展的冲击与压力下只要找到正确的解决对策,就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卓越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下,VR新闻凭借着自身多元化、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以及参与传播性等核心价值,更大程度的实现了民主参与性。
(三)新闻业不断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就目前的学术界来看,对于新闻业等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持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传统媒体终将消亡,另一种认为传统媒体必须积极转型发展。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报纸消亡”的具体时间:“到 2044 年,确切地说是 2044年 10 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该“预言”作为传统媒体“消亡论”的经典注释,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可实际上,无论是报纸媒体还是广电媒体,但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亡。因此,在新形势下,传统媒体应当正视媒介融合发展方向,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以及日后发展需求,逐步向媒介融合方向倾斜。但不管是自媒体、新媒体还是融媒体,这些新时代下所兴起的现代化传媒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实际只是加速了诸如新闻业等传统媒体的优势劣汰与转型升级进程。在此过程中,传统媒体应始终坚持自身客观、深度、独特的信息媒体机构形象,并且要发挥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所具备的技术优势。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时,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黄金四小时”的新闻报道原则进行结合,从而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逐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自身品牌,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宽自身的信息采集渠道,创新生产、发布方式,促使更多受众群体参与到新闻内容传播中[6]。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闻业与传统媒体的变革发展而言,科学技术与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不仅是一种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发展困局,同时也是寻求积极转型的重要契机,将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应用到新闻报道的创作过程中,便是传统媒体在当代媒体环境中所进行的积极实践。基于此,相关的新闻业工作者应结合当前的业态发展趋势,充分意识到VR+新闻虚拟现实技术对于新闻报道的多重影响,结合VR新闻建构新的媒介环境、VR新闻创新新闻生产方式、传播渠道多样性等多重影响的媒体环境,确定不同的创新性实践路径,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传统媒体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