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转型与能力提升

2022-12-31刘阳博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众内容

◎刘阳博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菏泽 274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以及各类新媒体应运而生。新媒体因其较强的互动性、内容的新颖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因此受到了冲击。在特殊的环境当中,为更好地应对传媒市场的竞争,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传统的写稿、采访中积极探索学习利用新媒体软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融媒体环境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实现自身的完美蜕变做好准备。

一、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当前阶段,我国新闻媒体平台相互独立,彼此都有各自的新闻获取渠道,在新闻传播方面为争取更高的收视率,提升经营效益,独立传播新闻消息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难度。虽然我国成立了公共电视新闻网,但相对而言网站建立的时间较短,经营模式和新闻信息收集整理方式尚未成型,公共电视新闻网在新闻信息资源共享和传递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相对有限,难以为新闻记者工作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1]。

(二)媒体融合意识未形成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电脑、微博、广播等多种新闻媒体的播报形式与新闻内容融合在一起,多种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并存,部分新闻记者在工作中未能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盲目坚持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开展新闻传播工作,未能将新兴媒体的优势纳入到工作内容当中,融媒体意识的缺失限制了新闻记者的发展。部分新闻记者虽然认识到融媒体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但未能总结分析出融媒体的优势,在信息服务工作中未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没有更好地完成新闻服务和保障民众知情权的工作,致使媒体事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三)竞争压力巨大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论的门槛被降低,人人都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登录新闻软件分享新闻资讯。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又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互联网的存在打破了人与人交流中存在的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加快了新闻信息的传递速率,这也促使加快新闻信息获取和播报的速率成为新闻工作中的首要目标。

传统新闻记者在了解到新闻内容后需要经历采访、撰稿、审稿、发稿、播放等一系列环节,与审核、发布门槛较低的新媒体相比,在新闻信息的发布速率上存在天然劣势,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新闻记者如何保持自身优势同时脱颖而出,解决新闻消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问题,是影响新闻行业发展的关键[2]。

二、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能力培养目标

(一)融媒体意识

新闻记者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类突发情况,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为此,记者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敏感性,在工作中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定期阅读新闻内容,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的工作方向尽可能搜寻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在处理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合理应用融媒体,深度挖掘新闻内容,在新时代环境中提升自身的意识和能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二)信息辨识能力

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中,各类热门媒体都可能成为新闻发布的主阵地,密切关注各类热门新闻发布平台是记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媒体发布新闻信息的门槛降低、速度提升,提高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真实度,部分新媒体从业人员借新媒体发表自身看法的同时,也让部分不当的言论进入到受众的视野当中。新闻记者面对这一现象,应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渠道,对新闻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主流新闻媒体驳斥网络当中的不当言论,将真实的新闻信息内容传递给社会受众,把握舆论导向,避免不良舆论引发受众的消极情绪,为新闻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支撑[3]。

(三)信息共享能力

新闻记者在新闻工作中负责制作初级新闻产品,编辑根据媒体发展要求对初级新闻产品进行深加工,整个流程有序推进,从而保证新闻质量。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这种报道方式在面对突发新闻和重要事件时,由于信息传递和审核的延时性,导致媒体难以在第一时间完成信息的采集和报道工作。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需要加强与其他记者的沟通,与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新闻信息共享,以保证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多平台投放新闻,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

三、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转型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思想与时俱进,明确自身定位

新闻记者的转型发展应与时代发展潮流相一致,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正确认知自身的职能,明确新闻记者的角色特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明确自身的成长发展方向。在确定转型发展方向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做好规划,针对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新闻工作内容的变化,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思想,应在认知方面打破传统新闻记者的思考藩篱,突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在提供新闻服务的同时积极应用新媒体,迎合受众需求,为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例如,在工作中利用微信或其他交流软件建立新闻信息实时共享群,在微信群当中了解城乡发展的具体情况,搜集新闻线索,为后续采访调查工作的展开提供突破口。同时,积极应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传播新闻信息。不同受众群体青睐的信息接收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受众更加注重信息浏览的速度,倾向于阅读图文信息,快速完成信息的接收;部分受众更加注重新闻内容的观感,倾向于接收视频类的新闻报道。因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受众在新闻媒体选择和新闻形式上的喜好,在报道中加入图片、视频等内容,丰富信息传递形式,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4]。

部分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存在选题的问题,未能从受众的根本需求出发进行选题,因而影响了受众黏度。为此,新闻记者需要从自身定位入手,将工作内容与受众需求结合在一起,将受众的立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关心受众的工作和生活,将民生与报道内容结合在一起,保证新闻报道成为反映社会受众朴素意愿的平台,正向引导社会舆论,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二)増强个人素养,坚持全面发展

新闻记者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引导者,是引领行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提升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能够更好地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为此,新闻记者在工作中需要进行实践教育,在实践中验证所学所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和综合能力。新闻记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以个人的名义开设账号,针对新闻素材发表评论,翻看微博大V信息、知乎优秀文章、热门新闻短视频,针对新闻信息的播放量和评论内容分析受众的喜好,学习播报方式,集他人之所长,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在浏览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记者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嗅觉,对网络上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及整理,分析新闻信息背后是否具有深度挖掘的价值,选定内容进行跟踪采访,挖掘背后的内容价值,将事件的真相呈现在社会受众面前。此外,在实地采访收集新闻素材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在持续采访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沟通技巧和沟通思路,面对不同的采访者使用差异化的沟通语言和沟通方式,提高新闻采访活动的质量[5]。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针对同一新闻内容经常会出现多篇类似的新闻报道,报道内容趋同性严重,差异化有限,一味重复报道相同的新闻内容难以体现报道的价值。为此,新闻记者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整合能力,对互联网搜索到的新闻信息进行辨识确认,分析新闻内容是否全面和真实,在原有的采访内容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进行补充,发掘众多信息当中潜藏的有价值的内容,保证将真实、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展示给受众,满足受众的求知欲。

(三)坚持工作原则,保证新闻真实

融媒体的崛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使生存压力由上自下传递给新闻记者,部分记者为了吸引受众,报道失实甚至捏造的新闻,影响了受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加剧了社会焦虑,严重违反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记者在探访和报道新闻消息的同时,需要坚守自身的新闻服务职能和职业道德底线,在工作中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真实且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帮助受众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

在保证新闻真实度性同时,提升新闻素材的质量,从而保证媒体的生存发展。新闻记者在工作中应时刻保持冷静,对待新闻素材始终采取辩证分析的谨慎态度,对待真实性不明的新闻素材,在正式报道之前必须从多个渠道进行了解,顶住外界压力的同时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被网络和现实中的表现所迷惑,勇于实践,深入到一线获取翔实、客观的新闻材料,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记者对现场情况的了解程度相对有限,在实地采访中无法验证被采访者提供的新闻素材是否真实、客观。为避免导向性的新闻内容形成错误的社会舆论,新闻记者在采访相关人员时应将其社会关系纳入到文稿当中,尽可能扩大采访群体,还原现场的真实情况。如果现有的素材在重要观点上存在较大分歧,为避免误导受众,记者应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和观点全面、准确地发布到新闻消息当中,方便群众进行理性判断,并在后续的跟踪采访中了解真实情况,提高人们对新闻信息的信任度和认可度[6]。

(四)拓展发布平台,突出互动要素

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年轻一代使用手机接触自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加,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创作模式更加随意,内容总量丰富,形式新颖,更容易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新闻记者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应保持学习态度,了解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分析思考自媒体受年轻群体欢迎的关键原因,尝试在工作中将新闻内容与各类自媒体融合在一起,丰富新闻报道的形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例如,人民日报在抖音和微博上开通了自己的官方账号,在官方账号的评论区中,运营管理人员会与受众进行互动,在语言和表达上也更加贴近当代年轻群体,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传统媒体借助自媒体等平台传递新闻信息,缩短了新闻报道的时长和内容,让新闻内容更符合当代青年群体的需求,在多个不同平台中与受众进行互动,在互动中增强受众的黏性。记者在工作中可以借鉴这一方式,依托传统媒体,打造属于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借助自媒体账号与受众进行交流,用个人魅力和专业能力吸引受众群体。例如在工作中以个人名义创建自媒体账号,在得到公司许可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个人展示视频和采访视频上传到自媒体账户中,在积累粉丝的同时为新闻节目引流,提高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在视频评论区当中与粉丝沟通,了解各类事件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启直播,在直播中介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并与粉丝进行互动。采取多种形式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了解社会受众的关注点,利用网络挖掘身边的新闻材料,为后续的新闻采访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打好基础[7]。

(五)坚持用户思维,树立个人形象

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原本的新闻受众成为媒体软件的用户,而用户思维要求从业人员要以新闻的阅读量、转发量和评论量,来判断新闻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受关注度,再从用户需求出发对新闻内容和新闻的传播形式进行改进,将新闻内容与用户的需求结合在一起。为此,记者在报道中需要深入到基层中,主动进入到一线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情况,将基层受众的生活展示出来,保证新闻报道内容符合社会民情。

以湘潭市举办的电商直播进乡村活动为例,记者在采访中应针对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分别对农民、乡村干部、市政工作人员进行采访,了解农村原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情况。在报道中详细说明为激活乡村经济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在采访中为村民展示操作手机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网上商城等功能的流程,了解村民对活动的真实想法,在采访活动中用真情和热情取得用户的信任,让新闻成为反映农民生活真实情况的重要平台。记者在报道中应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在报道中融入一定的个人情感和体会,让新闻事实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感染力,树立记者的个人形象,让记者成为节目的标志之一,在充满人情味的采访活动中,尽可能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提升新闻节目的知名度[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型和能力提升目标,需要坚定个人信念,严守职业道德底线,在保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将新闻采访工作与新媒体结合在一起,兼容并包,为己所用,坚持服务意识,强化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在互动中增强用户黏性,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信息需求,在实践中促进记者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主要内容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