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功能再辨析
——新时期主持人的角色重塑

2022-12-31姜美琪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媒介主持人受众

◎姜美琪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格千篇一律的主持人已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主持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要服务于大众、要聆听时代诉求。在媒介融合时期,主持人需要不断探讨和重塑自身角色。他们是媒介立场的代言者、信息内容的传递者、栏目和受众的关联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在角色压力之下,主持人要对自身有严格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较强的文化素养,以及强大的思维逻辑和风格塑造能力。

一、时代诉求:新时期主持人身份的探索

我国的主持人行业是仅有40多年历史的发展中的行业。主持人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探索着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工作目标。在媒体融合时代,主持人面临着职业边缘化、身份泛化、跨界竞争等问题。行业内部也在顺应时代变革,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促进行业的发展。

(一)社会变迁对主持人的道路诉求

1.政治环境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主持人在社会中的传播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我国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是党的“喉舌”。现如今,政治环境更加和谐,政治氛围较以往更加民主,主持人也从端庄严肃的“官方发布”者转变为现在的个性独特、大胆创新的创作主体。在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基础上,主持人可以拓展更多的身份角色和主持风格,并创作出更丰富多元的节目内容。

2.市场转型

在中国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个性化和全能化的主持人备受市场的青睐。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主持人可以打造节目品牌、栏目品牌,自身具备流量加持,为栏目以及投资方带来巨大的收益。现如今业内需要“采、编、播”一体化的人才,主持人的角色不仅仅是报幕员,也是节目的创作及编辑工作者。在市场的需求之下,人格化是主持人立足市场的根本。要从自身的个性特质出发,去探寻自身的市场价值,成为品牌化主持人。

3.传播理论

由于电视媒体的发展和受众需求的变化,电视节目由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转变。尤其在融媒体背景之下,传播过程要坚持以受众需求为中心,与受众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而非传统的政治说教和消息发布。在人际传播理论下,主持人的语态及风格有了巨大的改变。现如今主持人的传播形式并不是以往的“我说你听”,通过移动数据终端,受众可以利用短信、留言、评论等方式与主持人及时互动,主持人与受众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平等交流。

(二)媒介融合对主持人的转型诉求

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和信息技术相互交叉,媒体与受众的纽带更加紧密,主持人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短视频直播的出现,让人们逐渐习惯了碎片化和及时性的信息传播。从传播时空的角度上来说,传统节目的制作耗时耗力较大,场景相对固定单一,信息传播效率低,而成本却很高。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主持人能够随时随地拿起移动终端进行节目录制,这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从传播主体的角度上看,很多有着独特才能和个性的主播脱颖而出,获得粉丝的喜爱。主体多元化一方面给主持人带来了行业压力,他们既要与科班出身的电视主持人竞争,还要在多元主体的融媒体环境中立足;另一方面,主体多元化也让很多有创意和想法的非科班主持人拥有了更多展现自我魅力的平台与机会。他们无须通过严格的电视主持人选拔去实现事业理想,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作品发布机制,充分利用人格化特征和视频制作创意为观众带来精彩的丰富的视频内容,为自己收获更多的流量。从传播内容上来说,新媒体给受众带来了小众、丰富、多元的内容获取渠道。并且新媒体视频内容是有针对性的。人们在泛化的信息中更渴望听到或看到更多独到的见解和内容。主持人不仅仅要分享知识,而且更需要凭借自己的个性和视野引发受众的思考与共情。

(三)行业进步对主持人的能力诉求

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创新也促进了主持人行业的发展。主持人是一档节目的核心,内容和节目流程由其展开。电视传播本身是一种人格化的传播,而电视主持人正是这种传播的最重要手段和载体之一[1]。在激烈的业内竞争之下,人格化是主持人的发展路径。电视节目内容和风格更为丰富,主持人也更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观众群体,支撑节目品牌。因此,应找准定位和风格,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文化修养,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传统电视主持人作为传声筒的角色存在,依赖文字稿件,而新时代主持人要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和节目制作过程,熟练运用媒介技术进行主持传播,反馈各种媒介中的信息。主持人也要合理运用互联网思维,学会收集整合碎片化的信息,把控舆论导向,及时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受众的反馈精准传播有效信息,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主持人是节目内容的输出者,也是文化的输出者。作为公众人物,要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要有很强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辨别多元文化的糟粕和精华,融合多种文化内涵,对先进文化进行解读和传递。时代发展推动行业发展,主持人需要不断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以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角色追求:新时期主持人角色的重塑

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其角色的定位有所差异。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主持行业的整体要求是一致的。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主持人,都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较强的业务能力。整体来看,新时代主持人是媒介立场的代言者、是信息内容的传递者、是栏目和受众的联系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一)媒介立场的代言者

主持人是节目的代言人,主持人代表着节目的形象,通过自身的个性化传递节目内容。一档节目的完成得益于幕后多人的精心策划,而主持人是增强节目效果的核心人物。主持人将节目内容实质传递出来,突出表现节目的内涵和价值。从更深一层来讲,通过主持人的言语表达与行为规范,向观众和听众传播媒介的核心要义,体现媒介在融媒体时代下的新观点、新思想与新动向[2]。虽然业内有很多人对主持人的边缘化、跨界化等问题感到焦虑,但是主持人这一角色并不会因为种种问题的出现而消失。主持人代表“官方立场”、媒介意志的重要功能不会改变。因此,主持人要时刻把握社会动态和价值导向,积极宣传国家、媒介及节目的立场。

(二)信息内容的传递者

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主持人要善于借助各种信息渠道去发掘信息内容。这需要主持人有很好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脱离稿件的主持人,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清晰的头脑,在网络信息中筛选对节目有用、对观点有利的信息资源。甄别有效信息,过滤无用信息,向受众传播优质的信息内容。如今在很多节目中都有网络互动环节,对于这种互动性很强的节目,主持人要善于及时筛选优质信息,并且及时整理思路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点评。此外,主持人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也同样重要。对于碎片化的网络信息,要善于归纳总结,把有效信息整理到节目的框架内容中。很多时候,主持人要对源头信息进行二次加工,把自己的理解、观点融入其中,配合自身主持风格和语言表达,把信息整合加工成自己的话语传达给受众。在碎片化的媒体环境中,受众也更加渴望主持人把有条理、有逻辑的内容传递给他们,从主持人的表述中能够获得不一样的见解或思考。因此,主持人不仅仅要做信息的传播者,更要做思想的传递者,通过信息表象去发现思想本质。

(三)栏目和受众的关联者

主持人要具备受众意识。一切的语言和行为活动都会影响受众的思想变化,会引起受众对主持人和节目进行评价。主持人在节目和受众间起到了关联作用,在与受众的交流互动中加强受众与节目的联系。在一些互动环节中,主持人要摸清受众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善于倾听受众的声音,及时调整主持的内容和节奏。受众意识是指以受众为本位,从受众的需求出发的一种传播意识[3]。在主持传播活动中,没有受众,传播活动就不会成立。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主持人应该同时兼顾节目本身和受众。要时刻关注受众的需求及反应,在总的节目框架和大纲之下、不偏离节目中心主题的同时,及时反馈受众,实现与受众面对面的交流。从一来一回的互动中,有意识地把观众引导到节目的立意上,让他们从中获得内容知识和思想感悟,取得节目的预期效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实际上给主持人提供了很好的互动交流平台,极大地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联系。直播状态下的观众互动会出现很多不定性因素,给主持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对主持人有了更高的业务要求,需要主持人有很好的控场能力、信息总结能力、事故处理能力。作为节目和受众之间的桥梁,主持人要迎难而上,不断培养自身的能力,促进行业的进步。

(四)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广播电视节目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媒介承载着文化传承及融合的重要作用。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可以自由获取信息资源,多元文化有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主流文化和小众文化交融,主持人需要凭借自身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传播各种文化内涵。主持人要有较强的审美和判断能力,在多元文化中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主持人要做好文化的把关人,在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背景、挖掘文化意义、融合文化内涵、平衡受众的文化需求。一档节目背后都有其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主持人通过语言和自身的感染力引导受众,通过主持人潜移默化的引导和一步步的节目环节,对文化内涵进行解读,让观众了解文化背景、理解文化内涵、感受文化力量、传递文化价值、发扬文化精神。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所传递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坚持对人类文明的敬畏。

三、个人要求:新时期主持人角色建构的基础

在新时代媒体发展过程中,对主持人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主持人需要满足社会、媒介、行业、受众等多方面的诉求,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在全媒体背景下,主持人的功能更加全面。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融媒体时代赢得一席之地,就要以长远的眼光去探寻职业道路,反思自身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

(一)思想道德

道德素养是对主持人的基础要求。主持人作为社会公众人物,要担当起社会责任。主持人是党的喉舌,服务于人民。在市场经济下,一些新媒体在竞争中打造出的节目产品,营造了碎片化、低俗化的主持审美氛围。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一些主持人用恶俗的语言、怪诞的风格进行主持传播。而在知识和文化传播中,主持人具有重要的作用。种种形象失态、语言失范的背后是对职业道德的亵渎。主持人首先要遵守媒介及职业操守,然后再去发展职业道路,创造职业价值。主持人不仅仅要提升道德素养,还要培养政治素养。在思想上要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行为举止。坚定党的立场,在正确的思想道路上进行节目创作。

(二)文化素养

一方面,主持活动要涉猎众多领域,因此主持人要不断拓展知识面。虽然现在的主持类型较于垂直,但是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的主持人是能够驾驭各种类型节目的。能够在节目中持续输出内容的主持人,一般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在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节目中畅所欲言,满足受众诉求。主持人不是读稿的机器,需要对节目出现的内容进行解读,对观众的问题进行回应。凭借知识的积累,主持人可以从容应对主持传播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冷静的分析解读;另一方面,文化的功能之一便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之间拉起一道选择性的屏幕[4]。主持传播活动实际上是文化传递的活动。在多元化的融媒体环境下,主持人要了解众多的文化内涵,对不同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打通文化壁垒,融合不同文化,宣传优秀文化。通过强大的语言组织和感染力,把文化的魅力传递给观众,实现文化传播。

(三)思维逻辑

主持人要善于掌握运用各种逻辑,注重思维培养。在语言表达逻辑方面,主持人要思考用什么样的逻辑表达,观众能够听得懂、理得清。要想讲好讲清一件事,首先要构建表达逻辑,其次再修饰词汇。没有逻辑的言语是没有信服力的。在节目框架逻辑方面,主持人一定要明确节目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个环节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要在框架逻辑的主线上及时调整,把控主持节奏和现场氛围,实现节目每一环节的有机衔接。在媒介思维逻辑方面,主持人要了解不同媒介的运作模式和创作思维。在媒介融合时代,主持人不仅要熟练掌握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逻辑,更要研究新媒体视频创作思维。立足于新媒体的视频创作和受众的需求,探讨传统电视节目转型道路。熟练掌握各个媒介的传播逻辑,也有利于主持人拓展职业道路,从而不论是在新媒体平台还是传统电视节目中,都能够创造职业价值。

(四)风格塑造

主持人人格化传播早已是业内老生常谈的话题。人格化是市场及行业对主持人的重要需求。主持人是标签但不能成为普遍称谓。风格千篇一律的主持人早已不受市场的欢迎。人格化带来的品牌化效应给节目带来巨大收益。主持人在探寻自身独特人格的同时,要训练风格塑造的能力。在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节目中,要对语态和形象进行调整变化,更好地融入节目内涵。当然风格塑造的前提是要有强大的业务能力,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较强的文化素养以及强大的思维逻辑,这样才能轻松驾驭不同风格的节目。风格的变化需要主持人对节目的内容、氛围、预期效果以及目标受众的需求、喜好进行分析,并且要对相同类型的节目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结合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进行模仿和创新。

四、结语

主持人肩负重大的社会责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播思想和文化。在时代变革的过程中,主持人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倾听时代的诉求。媒介的发展是对行业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主持人要综合多方诉求和各种变化进行角色的重塑,在角色的变化中严格要求自己,锻炼自身的能力,从而在职业泛化的环境中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媒介主持人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