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崛起”的认知综述

2022-12-31

西部学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中国崛起大国学者

钟 霞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关于“中国崛起”的问题就一直是美国学者关注的话题,相关的著述频频问世。他们试图通过对“中国崛起”的表现、影响以及历史轨迹等进行深入的探究,揭示、预测“中国崛起”的意图、可持续性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走向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力地位、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逐步提升,中国被公认是潜在挑战美国地位的竞争对手。最近十来年,中美关系开始出现摩擦,经历贸易战,围绕南海、台海问题博弈不断上演,在此背景之下,美国学者重新审视“中国崛起”。中国是和平崛起吗?美国应该害怕中国的崛起吗?美国和中国的未来关系是和平,还是冲突?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对美国学者的有关学术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客观地反映他们对“中国崛起”新认知,了解“中国崛起”所面临的问题,这对于认清当前中美关系的实质,促进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崛起”的表述是什么?

“中国崛起”一开始是西方的话语,英文表达是China’s Rise或Rise of China。西方学者对其表述有一个演进的轨迹,笔者查阅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认为其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个词出现在一些研究著述中,主要用于表述中国革命、军事方面的发展,如《The Rise of Red China》(ROBER GOLDSTON,1969)《The China Cloud:America’s tragic blunder and China’s rise to nuclear power》(WILLIAM L.RYAN & SAM SUMMERLIN,1968)。二是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经济开始稳步发展。“中国崛起”这个词逐渐成为西方媒体和学界话语中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关注的焦点是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如《The Rise of China’s Economy》(《Business economics》,1994-04-01,Vol.29)《The rise of the Chinese Economy》(GREG MASTEL,1997)《The Rise of China: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WILLAM H.OVERBOLT,1993)。三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新世纪的到来,特别是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中国崛起”被用来讨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方面的变化,不仅在西方学术界中被广泛使用,而且也被中国的专家学者采纳,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词语。不过,中国政府文件和领导人讲话很少使用“中国崛起”这样的表述,中国官方话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现代化”。

“中国崛起”在国际话语中频繁被运用。“中国崛起”如何定义?维基百科是这样描述的:“‘中国崛起’是指1978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政治、军事及科技等方面实力的迅速增长。由于中国有稳定和庞大的人口,以及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军事支出,因此经常被视为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维基百科的定义,将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作为“中国崛起”的主要指标,把中国看成一个潜在的“超级大国”。中国学者对“中国崛起”定义不一样,如阮宗泽把“中国崛起”定义为一个拥有相当规模的领土、资源、人口和经济的国家发展成为强国的过程。当然,大国不一定是强国。此外,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仅是军事和经济硬实力的增强,还在于它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呈指数级增长。牛军则认为,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是衡量崛起的指标,这和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无关。在笔者看来,“中国崛起”涉及方方面面,既体现在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先进发展水平,国家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稳步提高,也反映在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幸福度不断提高等方面。

二、中国是“和平崛起”吗?

“和平崛起”一直是中国官方和中国学者坚持输出的话语,旨在减轻国外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和猜疑,以此塑造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这套话语的逻辑是,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正在走一条与历史上其他大国截然不同的崛起道路。中国的崛起没有威胁,是和平的,对中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有利的,所以美国和其他国家应该理性看待中国的崛起。然而,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西方一些政客、学者散播的“中国威胁论”的声音一直存在,他们担心中国经济猛进的势头、国际地位上升给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带来冲击,以及中国军事实力会随着经济发展增强,走上军事扩张道路,破坏已有的地缘政治秩序。相比较而言,学者多趋于理性,运用相关理论、逻辑框架分析“中国崛起”的问题。

一是中国有和平崛起的可能。持这个观点的美国学者对“中国崛起”抱着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的权力转移都会发展为战争或者推翻旧有秩序。权力实现和平转移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比如英美权力的转移就是和平的[1]。再者,现有世界秩序开放性、包容性、公平性和合法性的特征,增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因为中国面对的是不仅是美国,更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这个体系是开放团结的,难以被推翻[1]。

二是中国无法实现和平崛起。持这个观点的学者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米尔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为代表。他是全球知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所写的《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开创了攻势现实主义(offensive realism)学说,充分论证了大国争霸的必然性。2006年他在《中国无法和平崛起》(China’s Unpeaceful Rise)一文中,开篇就断言:中国无法和平崛起[2]。他按照自己认为的国际政治理论指出,“最强大的国家,试图在他们的地区建立霸权,同时确保没有任何强大的对手统治另一个地区。”由此,他推导出“每一个大国的终极目标,都是最大化自己在世界权力所占有的份额,并最终主导整个体系。”因此,他预测,中国也会像美国主宰西半球那样主宰亚洲,最大限度扩大自身与邻国,尤其是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实力差距,并以此保持强大,以至于亚洲任何国家都没有足够手段来威胁到中国,同时中国将获得地区霸权看作是夺回台湾的唯一途径[2]。

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丹(DANIEL C.LYNCH)出版过“China’s Futures:PRC Elites Debate Economics,Politics,and Foreign Policy”(《中国的未来:中国精英关于经济、政治和外交政策的争论》)。他认为,中国崛起增加自信,增加自主的决定,抗拒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要求,中国变得更坚定,更主动地想成为世界的中心。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的张大铭,看到中国的科技和军事从过去模仿到近年来迅速转向开发创新,由此认为中国将有可能朝向军事科技强权发展。

面对中国的崛起必将给西方主导的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竞争、全球安全带来冲击和挑战,美国学者越来越趋向于认同中国不可能实现和平崛起,米尔斯海默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自始至终都认为,“中国是根本无法做到和平崛起,最好用10年、15年或20年长度来衡量。”

三、美国应该害怕“中国崛起”吗?

美国学者越来越多的共识认为,崛起的中国可能威胁、挑战相对于衰落的美国和“二战”以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波士顿大学帕迪全球事务学院国际关系助理教授约书亚·希弗林森(JOSHUA SHIFRINSON)在“Should the United States fear China’s Rise?”一文中指出,“面对中国的崛起,意味着美国的单极时代已经结束。”[3]他认为崛起的中国正在转变为侵略性,具体表现在中国应对其邻国提出领土要求;迅速提高军事能力;令其他国家感到恐惧,扩大其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比如非洲;推动国际组织和论坛,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权力的分配推动中国方向的转变,中国的战略将变得越来越好战[4-5]。而这种结果,归根到底是美国政策造成的。在过去几十年,美国试图“接触”中国以塑造其偏好,试图使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然而,鉴于中国最近十来年在其周边地区的自信和不断增长的军事能力,有的美国学者认为美国政府的政策是失败的。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过去“愚蠢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国崛起”成为“美国的恶梦”。在中国台湾、南海与东海议题上,美国面临来自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方面的竞争更剧烈,而且这种竞争比过去美苏冷战时期的竞争更危险。

有学者认为,“中国崛起”没有对美国构成挑战。尽管中国经济有所增长,但在过去十年中没有增加军费,中国的军费开支仍然低于冷战后期和2000年初的水平。同样,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土地开垦和军事部署也只涉及此前声称拥有主权的领土。中国并没有扩大其海洋主张,而是采取单边方式解决现有争端。中国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加强其核武库,更重要的是,中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试图通过宣布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或削弱美国联盟网络来试图将美国从东亚驱逐出去[3]。中国的大部分国防开支仍然集中在负责边境安全、国内安全和人民解放军陆军,而不是海军和空军,“所有要素和力量趋势都不会直接挑战美国的切身利益”,如果要评估威胁,军事得分较低的、较弱的国家如朝鲜可能对美国的威胁更大[6]。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情况并不如想象那么乐观,它的实力仍未超过美国。如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丹在201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的崛起现在停滞不前了吗?”(Is China’s Rise Now Stalling?),在文中,他分析了中国的经济表现,认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出现了另外一个拐点,2012年是一个关键转折点,根据官方的数据,年均实际GDP的增长从2009年至2012年的9.4%下滑至2013年至2015年的7.3%,他的结论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停滞,如果中国确实停滞不前,则会重新制定战略,使其不那么雄心勃勃[7]。他的预设是,“中国的未来最终是不可知的”[8]5。

有学者认为周边邻国会阻止“中国崛起”。鉴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它的邻国会害怕中国的崛起,会竭尽全力阻止中国实现地区霸权,中国的大多数邻国最终将加入一个美国领导的平衡联盟,旨在遏制中国的崛起,就像英、法、德、意、日甚至中国在冷战期间与美国联手遏制苏联一样[9]。在乐观派学者来看,中国的崛起撼动不了美国主导的自由国际秩序。普林斯顿大学教授G.JOHN IKENBERRY认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是一个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合作与安全体系,并由此已形成的地缘政治竞争环境,只会变得更有利于美国,崛起的中国很难改变甚至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10]35。

四、美国和中国的未来关系是和平,还是冲突?

中国不可阻挡的发展激发了美国学者认真思考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美国和中国是否注定要发生冲突吗?和美国关系能和平相处吗?看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持续崛起的中国,势必带来冲突。近十年来中美关系经历贸易战,引发全球震荡,围绕南海、台海问题博弈不断上演,美方认为中国成为美国真正的潜在挑战者,美国学者认为中美两国可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原本是古希腊学者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提出的,“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雅典的崛起与斯巴达因此产生的恐惧”。依据此书,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莉森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词,意思是当一个大国崛起并威胁取代现有守成大国,战争不可避免。艾莉森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2012年,他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让“修昔底德陷阱”一词逐渐进入国际舆论视野。2017他出版《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吗?》一书,引发强烈反响。该书详述过去500年间发生在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间的权力更迭,列举的16个案例共12个引发战争,仅4次幸免。艾莉森从历史中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认为战争比我们想象得更有可能[11]。2017年他又发表一篇文章“Destined for War?”,分析所谓的“中国破坏性崛起”的种种表现,再次强调“中美之间的冲突并非不可避免,但肯定有可能的”[12]。艾莉森教授的“修昔底德陷阱”分析,得到美国学者的极大关注。AARON L.FRIEDBERG、JOHN J.MEARSHEIMER和HUGH WHITE都对中美关系研究进行了拓展,从权力过渡或现实主义的术语中广泛构建他们的观点。他们都认为随着中国变得富裕和强大,中美之间的竞争强度可能会增加,中国将会把美国从长期占优势的地区赶出去[13]。

南加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林丹(DANIEL C.LYNCH)研究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崛起”的看法,他依据中国政府内部和外部精英所发表的相关文章,指出中国出现现实主义者和理性主义两种倾向[14]。其中现实主义者越来越多,他们主张取得国际事务的话语权,世界发展一体化,而且不乏有人主张不惜一战。中国日益自信抗拒西方,中国崛起增加自信,增加自主决定,抗拒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要求,中国变得更加坚定、更主动,想要成为世界的中心。

第二,中美会陷入新的冷战。米尔斯海默从他进攻性的现实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国家寻求权力最终寻求地区霸权,如果“中国继续经济增长,它将试图以美国主宰西半球的方式主宰亚洲”[15]。如果中国试图主导亚洲,可以预期美国会不遗余力地遏制中国,并最终将其削弱到不再威胁称霸亚洲的地步,他把美国的行动看作类似于冷战时期对苏联的行为。换言之,中美关系有可能陷入新的冷战[9]。在他看来,美中之间的安全竞争危险程度更胜于美苏冷战期间,因为中国一心想建立区域霸权,对美国来说,这会是一个可怕的情况。在安全与经济两者中,他认为安全比经济繁荣更重要,他在《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论述,为了美国国家安全的长远利益,白宫都不能仅是简单思考“遏制中国”,当然,如果中美两国真的兵戎相见,那绝对是最大的悲剧。从中国角度,他指出,最明智的做法是保持冷静,不制造麻烦,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到那时,中国在处理南海和台湾问题上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第三,更为乐观的学者,认为和平的可能性大。中美两国和亚太国家之间都存在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这能够成为地区维持和平的基础。全球化增加了继续与正在崛起的中国进一步合作的短期动力,美国政客很难考虑为破坏这种关系付出短期代价。衰落的大国被迫专注于务实合作的短期机会。与此同时,崛起的大国总将合作作为维持其崛起的一种方式。崛起的中国,也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一个崛起的大国看到当前国际秩序的好处,也不太愿意颠覆这一秩序[16]。同时,“中国崛起”前景并不是那么乐观,中国发展将会遇到极大的瓶颈,表现在:内需不足;自然资源短缺加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日益加剧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经济体系中众多结构性缺陷;低薪劳动力供给急剧减少。是否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崛起”面临的危机大于持续增长[8]5。因此,中国会考虑到冲突的代价,也会做出维护和美国的合作关系的努力。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稳定的核威慑存在也限制了两国之间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不会导致战争[10]35。

五、结语

美国学者对“中国崛起”持着审慎的态度,试图用政治相关理论、逻辑框架、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阐述中国崛起的现象以及带来的结果,以此把握中美两国发展的关系,预测未来的国际秩序。他们对“中国崛起”各执己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时局不断变化,美国学者的看法具有不确定性。但能确定的是,中国被公认当下最有挑战美国全球地位的潜在大国,在未来几十年里,中美两国实力的较量将影响着着亚太地区和全球秩序的变化,因此,“中国崛起”仍然是西方学界探讨不尽的重要话题。

猜你喜欢

中国崛起大国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吐槽大国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中国崛起在全球舞台上
GAME OF DRONES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