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农村建设思想对乡村振兴的借鉴意义
2022-12-31黄佳
黄 佳
朱德同志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一直十分关注农民、农村问题,并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有关农村建设的思想。朱德的农村建设思想主要聚焦在“三农”问题上,提出农业的发展是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坚持改善农民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最终致力于农民的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朱德有关农村建设的许多见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朱德农村建设思想与乡村振兴一脉相承
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朱德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关于农村建设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乡村振兴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农村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产物,两者一脉相承。
(一)内涵一致
第一,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中国近现代的国情之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农业发展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有助于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朱德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离不开农民,应尽快解决农民的致富问题。“农村搞建设一定要依靠农民,尊重农民,相信农民,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1]37朱德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抗战时期倡导军、民都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朱德认识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准确估计农民的思想觉悟有关,个体经济发展也不容忽视。
2018年9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确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突出强调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激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科学良性方案是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关于农村的发展,朱德倡导使用科学的、保护环境的、适合国情的良性方案。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初期,朱德主张结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高低提出具体举措。在农村的所有制结构上,他提出“既要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也要承认个体经济”[1]448;在农村的分配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实行的是‘不劳动者不得食’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并不是什么‘吃大锅饭’”[1]422;在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上,主张采取包产的形式进行;至于农产品的品种结构、我国产业结构,则推崇因地制宜的方针,引导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迈进。在解决“正业”的基础上,发展副业,即农林渔牧以外的其他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目前,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农村土地集体经济所有制,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农村生产经营方式上,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农产品品种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上,坚持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
第三,共同富裕是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朱德认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将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朱德就曾提出:“应克服不敢致富的思想,生产才能往上涨。”[1]315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朱德明确提出:“农民以后还是要富的,但不是少数人富,而是集体富,家家富,人人富,共同富裕。”[1]498他将农民致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根本,并在如何实现农民致富问题上提出了系列举措。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主张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将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增进人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外延重合
朱德的农村建设思想涵盖了对如何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如何改善农民的生活以及如何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考。第一,朱德提出要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农村经济建设;第二,发展农村经济应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第三,为改善农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朱德提出引进专业人才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相关培训,使农民能够在提升自我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谋取财富,脱离贫困;第四,倡导乡风文化建设,主张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接受文化教育;第五,在农业的发展生产问题上,朱德鼓励农民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大力发展手工业,进而向第二、三产业迈进。
2018年3月8日,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在乡村组织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五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很显然,朱德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已经涉及乡村组织、生态、产业、人才和文化振兴的方面,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二、朱德农村建设思想对乡村振兴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组织振兴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朱德始终认为要坚持党组织的领导。土地革命时期,朱、毛领导“挑粮上山”运动,期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规《井冈山土地法》。该土地法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它改变了几千年来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关系,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使用土地的合法权益。延安时期,朱德亲自领导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也是体现党组织领导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朱德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他在边区调研并与毛泽东同志商量后定下的军事屯田计划,是一个集党、政、军、民、学共同开发南泥湾的成功典范。一直以来,党的方针政策都引导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朱德越发重视党组织对农业的领导问题,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中央关于用较大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的方针是确定了的。全党同志必须提高对发展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各部门对农业战线的支援”[1]422。
朱德在农村建设方面的许多思想主张被党中央所采纳并推行。他主张经济建设要坚持党中央的领导,农村建设要坚持党组织的引领等观点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依然需要坚持。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将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作为基本的原则之一,将党的领导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强保证。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组织振兴,健全党组织管理农村事业的相关规定和机制。
(二)贯彻因地制宜理念,推动生态振兴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朱德一直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首先,朱德主张勤俭节约,他不仅主张个人的节俭,还提到国家也要节俭。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主张改造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中国需要勤俭,写下“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生活用品和矿产资源的使用问题上,朱德强调“必须保证国家矿山资源不被破坏和浪费”[3]353。其次,朱德倡导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参与农村建设。他提出要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优势,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在山区经济发展问题上,他认为要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各种土特产的生产,在田埂、乡间、道路旁种满果树、茶树、竹子、桑树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山林资源,他提出要兴修水利。1957年,朱德在海南视察过程中发现森林中有大批木藤材料废弃于地,便说道,“山上有藤条,只要拿下来就是钱,如果不拿,人闲着,山也闲着,就是弃货于地”[4]1581,对山间木藤材料的利用既遵循了自然规律,也能获得经济收益。最后,朱德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主张以此发展农村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森林覆盖率仅有8.6%,面对此种状况,朱德在不同地区视察时都大力倡导当地开展植树造林运动。内蒙古、东北三省、河北、北京、甘肃、新疆、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都留下了朱德同志视察林业发展的足迹和倡导种植树木的思想。1955年,在内蒙古视察工作时,他表明“有计划地大量种树,既可以改造气候,又能生产大批木材”[4]1506。这不仅体现了朱德同志强调通过植树造林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也体现了其主张在顺应自然的同时发展经济以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对经济的促进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思想。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应得到高度重视。当前倡导的生态振兴,是对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生态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另外,乡村振兴战略将因地制宜作为基本原则,朱德因地制宜思想及成功践行,印证了这一思想科学性的同时,对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振兴
农村的繁荣,离不开产业发展。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朱德就提出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一方面,朱德重视农产品品种结构,主张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特定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他主张在广西发展亚热带产物,在云南发展热带作物,在丘陵、山区地带发展种植业,在东北三省重视副业的生产,在内蒙古、甘肃等多风沙地带发展林业,在沿海地区鼓励产品出口。另一方面,朱德重视农村的产业结构,强调发展农林牧渔,还特别意识到了手工业在农村建设中的地位,表明应允许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和个人所有制同时存在。在如何发展农村手工业问题上,朱德提出“农村手工业就地取材,就地供应,就地推销”[1]369。值得注意的是,朱德的思想突破了传统农村发展的模式,强调引导农民从多种经营中向第二、第三产业迈进。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应得到高度重视。为打造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应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对已经建设的休闲农业进行合理规划,打造精品品牌,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朱德对发展特色产业的探索与思考,对当前发展乡村地区经济,推动产业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落实人才振兴
朱德一贯尊重知识和人才,重视农村人才的培养工作,自身也乐于学习。首先,朱德鼓励人民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青年团要好好领导大家好好地学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学习文化、科学、生产、军事知识”,“使新的一代青年都真正成为能文能武、样样精通的新中国建设人才。”[5]6101959年,朱德在共大(即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编者注)建校一周年时,结合当时国情提出“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半工半读,又红又专的方针,发扬勤俭建国、勤俭办校、勤俭办垦殖场的精神,开发山区,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3]1825。其次,朱德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合作化时期,面对手工业发展迅速,但没有强大的技术队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朱德提出国家要爱护、优待手工业人才,保护传统手工艺,鼓励手工艺人多带徒传艺。朱德十分关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表明干部要从下面培养出来,不能光靠学校培养干部人员,从而扩大了参与干部选拔的人员范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朱德积极宣传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专业人才。最后,朱德重视人才的合理化运用。新中国成立后朱德针对现有人才紧缺,却又存在人才的使用不当的问题,提出要重点用好现有人才的观点。在1950年的机械工业代表会议上,朱德提出“我们的技术人员这样少,这样缺乏,假若再使用不当,不能让他们很好地工作,贡献力量给国家,则对我们的工业建设将是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5]656,农业技术人员的运用也应如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农民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提升。农村干部队伍以及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是当前实现农村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民作为实践的主体,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朱德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的工作,对新时代人才振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实现文化振兴
朱德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主张建设人民大众的、人民共享的文化。在1957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朱德表明在农村除了坚持农林牧渔和小型副业的发展以外,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也要发展起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视察全国工艺美术品展览时谈到要扩大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精美的手工艺品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喜爱。我国应抓住这一经济发展的契机,在提升本国手工艺品的精美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不断改进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文化传承方面,朱德十分爱惜手工艺人,提出只有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才能创造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以乡风文明作为保障,乡村振兴离不开精神文化层面的力量。新时代理应营造文明乡风,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强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民族文化。朱德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的提议,也为文化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三、结语
朱德的农村建设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朱德有关农村建设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和有价值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