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课程思政,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教育

2022-12-31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成才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中华文化课本

■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聂 琴

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人认为英语教学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语言方面的技能,跟思想政治教育无关,甚至觉得英语教学就是传播西洋文化,是崇洋媚外。事实上,英语教学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知识技能相结合。

在人教版“Go for it”英语教材中,有大量展现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的课文,在英语考试、习题中也存在大量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渗透中华文化的好文章。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可结合这些内容将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思政教育巧妙融合,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建立文化自信。

一、吃透英语课本内容,在教学渗透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始终穿插有对中华文化的介绍。教师要吃透课本内容,找到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点,将文化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教版九年级课本Unit 2单元有一篇小阅读文“Full Moon,Full Feelings”,讲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这篇文章讲述了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谈到了中国人以圆月寄托对亲人的爱和思念的传统文化。因为这是学生们从小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学生很容易读懂。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在讲授这节课时,我给学生提了一个拔高性的任务:翻译标题。接到任务的学生,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直译:“满满的月亮,满满的情感。”我提醒他们说:“翻译讲究信、达、雅,这篇文章讲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节日所承载的情感来翻译呢?”经过思考,有学生将其翻译成“月满情圆”“月满情浓”“明月千里寄相思”等,我一一给予了肯定。这时我听到有位学生轻声地念道:“满地的清辉,幽幽的思念。”听了他的翻译,我忍不住夸他:“你真是个诗人!”之后,我给学生提了个建议:“中国古人也写了很多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我们是不是可以借来一用?”立刻有学生脱口而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意的翻译引来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英语课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使得这节课精彩纷呈。课后,学生意犹未尽。那个周末适逢中秋小长假,我干脆给他们免除了传统的抄写、阅读等作业,布置了一个创意作业。我让学生搜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了解节日的起源、相关故事、所表达的情感等,以英文小报的形式展现。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交上来的作业非常令人惊艳。我把学生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外的墙报上展示分享。这样的延伸作业,让学生们既学习到了节日相关的英文表达,又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二、借助英语学习平台,在渗透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之美

英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传播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不同背景、不同制度的人类文化。借助英语学习平台,我有意识地通过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传播中华文化,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美。

人教版九年级Unit 6单元提到了茶的起源及发展、传播,为此,我决定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将这节课设计为茶艺知识普及课。首先,以一条关于神农发现茶的英文视频让学生了解关于茶的起源;接着,我将陆羽《茶经》中与课文对应的句子显示出来,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我请学生先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又让他们在课本中找出对应的英文,即“How tea plants were grown;How tea plants were used to make tea;Where the finest tea leaves were produced;What kinds of water were used”等。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实现了文言文、现代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互译,提升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国文字之美。在此基础上,我们举行了一场关于茶知识的小组PK,在激烈的竞赛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加深了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最后,我请一位学习过茶艺的学生现场进行茶艺展示。在共同分享现泡功夫茶的美好时光中,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之美。

三、结合英语习题练习,在渗透教学中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初中英语的学习亦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以及“三观”的塑造,在英语知识讲授时,注重传递正能量,培养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

在人教版九年级课本Unit6单元中,话题“When was it invented”涉及到很多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发明和发明家,但涉及中国元素的发明和发明家较少。因此,我借助本单元话题,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中国著名发明家及重要发明。课后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四大发明对全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英语阅读理解题,能以浸润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例如,有一篇文章写到了关于冬奥会海报设计与剪纸相关的文化背景,其设计理念正好与九年级第五单元的“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主题相合,所以在选标题时,学生们轻松就选出了这个标题,并且详细解释了“美美与共”和“各美其美”的深层涵义。在做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有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自信,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渗透教学的重大作用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不断改革,课程思政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在英语教学工作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知识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本、课后拓展和习题中的丰富素材,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其投身强国伟业的信心。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中华文化课本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