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
2022-12-31武汉第三寄宿中学王新云
■ 武汉第三寄宿中学 王新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思想性的鲜明特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学生适时进行思政教育和德育渗透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人文性偏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赏析和领悟,包括思想、文化、品德、人格等方面的无形影响和渗透,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人。
我们要挖掘语文课文中的思政主题,对学生的政治观念、人文倾向、道德情操进行正确的引导、隐性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育人放在教书的前面,实现学科的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立足课堂,挖掘语文教材的思政价值
(一)古诗文濡染,涵养心性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描绘了古人的生活习惯、审美品味、人格志趣、道德观念等,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这些课程资源能让学生在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教师授课时要注重引领学生感受古代先哲的智慧和思想,在简洁凝练的文字间感悟作者深厚的人文底蕴、高尚的精神品质。
七年级,学完经典名篇《诫子书》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了学生的座右铭;品读《论语》十二章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句,学生不仅习得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而且领悟了先贤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八年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诗句句句脍炙人口,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诵比赛,在铿锵诵读声中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跃然纸上;讲授《礼记》二则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一带一路”视频,当习总书记讲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时,学生掌声雷鸣。在表达庄严肃穆的敬意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古代大同社会的特征,也为新时代伟大的祖国由衷自豪。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傲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豁达自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的君子美德,“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家乡浓情……经典古诗文教学注重读、诵、品,潜移默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多年以后,学生也许忘记了文章词句的具体释义,但如莲花般的美德、美行会扎根心田,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古诗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意义要远远超过语文知识的学习。
(二)现代文赏读,体验生活
在讲授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时,我展示了武汉市第五医院白求恩纪念馆的图片,让思政教育“落地”,贴近学生生活;同时援引《光明日报》评论:“《纪念白求恩》这一光辉文献,并没有因为时光远去而失去光芒……其时代价值,至今仍在发挥着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打破时空界限、跨越时代鸿沟,深入理解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
《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我通过问题探究形式,找到了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课前,通过拓展党史故事《朱德的扁担》,引领学生关注朱德所处的时代背景,明党史,不忘初心。课中,回归文本,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疑难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学生在共研释疑中逐渐明白“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朱德写自己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从侧面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和传承的生生不息。
在学习《邓稼先》一文时,我通过播放纪录片《国家记忆》中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更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人物事迹,体会人物精神,正像文中所写“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明星观”,像邓稼先这样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才是真正该追的星。
在说明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阅读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艰苦的奋斗历程,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真切地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而更加珍惜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更加由衷地热爱生活。
(三)名著深阅读,激发斗志
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课,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指导,还要在读清故事情节、读懂人物故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中外名著的思想内涵、人物的个性品质,让学生在人物塑造、故事讲述中思想受到引领和启迪,精神得到振奋和提升。
七上必读书目为《朝花夕拾》,我据此安排了名著导演课。人物角色有少年鲁迅、中年鲁迅、藤野先生、长妈妈、衍太太等,还安排了两名主持人。学生在到“导”与“演”的过程中,不仅生动地感知了一个个鲜明的时代人物形象,真切地感受了一幅幅鲜活的时代生活画面,也极大地消除了他们与经典之间的隔膜,更让他们深刻地理解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看到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魂。
八上必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其思政元素尤为明显。主要内容是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在陕北采访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等。在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后,老师列出菜单——确定了“领袖人物的革命之路、关于长征、信仰与精神”等专题,学生自行点餐——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完成专题报告,班级展示分享。学生在分享读书报告时都称被中国共产党这种“为民族解放牺牲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打动,均表示“少年当自强”!
八下必读名著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书中最经典的一段是:“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段话曾一度被学生写进作文,为他们所推崇:保尔为革命顽强奋斗的意志,能催生人无穷的斗志,激发人心底的力量。
二、依托活动,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写作”抒真情
作文教学在立意、选材、讲评的过程中也可巧妙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如:学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我布置了《我心中最可爱的人》片段写作任务。我手写我心,学生笔下一个个“可爱”的人映入眼帘,读来熟悉又亲切。在写作中学生学会了感恩家人、师长,感恩是最朴素的人文;在经历了新冠疫情后,可让学生写写身边感人的抗疫事迹,于无形中告诉学生不仅要读圣贤书,也要闻天下事,更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和责任感;此外还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温度》《美好的遇见》等文题,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铸就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记叙文是以情动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议论文是以理服人,无论哪种文体,学生在写作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理解世界,把握真善美的本质,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也是语文学科思政的独特魅力。
(二)“演讲”动人心
八下第四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我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安排了三大学习任务:一是学习演讲词;二是撰写演讲稿;三是举办班级演讲比赛。在第一阶段,先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抓手,带着问题阅读四篇演讲词,从而把握演讲词的特点。第二阶段,播放经典演讲视频,如语文书上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超级演说家”节目冠军刘媛媛的《寒门贵子》、“暖暖的中国”节目武汉大学老师陈铭的《火神山》,给出演讲示范,尝试演讲稿写作。第三阶段,学生分工排练,进行小组选拔赛、现场决赛。比赛现场,学生的表现精彩纷呈,特别是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这是一篇激越的战斗檄文,是一个唤起人民觉醒的号令,同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学生讲出了气势,讲出了大义凛然,更讲出了小小少年的爱国热情!
(三)“班刊”拓视野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学科思政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课余,我带领学生以创设的班刊为主阵地,让他们学着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发表时评。学生江智恒在“唐山打人”事件爆发后引用鲁迅先生《呐喊》中的句子写道:“今日我等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学生李欣庭针对当下社会“内卷”愈演愈烈的现象发文:“真正的社会生活比课本中的更加丰富,好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更重要的是你的视野是否长远,心灵是否开阔。”学生关注时政,紧扣时代脉搏,文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也开阔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
综上,语文教学除了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的力量,让学生通过人文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体会生活、培养精神、塑造人格、提高素质。抓好语文教学中的思政素材,让文本阅读和相关的历史背景、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和纵观历史、心怀天下的大格局。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思想政治元素,通过文本阅读等方式找准拓宽思政教育渠道的切入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文本背后思想内容、情意精神、道德品性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