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个一”促进历史教学与党史教育融合

2022-12-31武汉市卓刀泉中学

成才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主播党史武汉

■ 武汉市卓刀泉中学 黎 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抓好青少年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积极推进党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从小培养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该讲话激发笔者思考,如何把党史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呢?笔者与学校历史教研组在近两年指导学生跨学科主题学习,尝试开展了“七个一”的主题党史教育活动。

一、一次国旗下的讲话,让党史“声”入人心

《一只小船和一个大党——信仰的力量》这是身为党员的笔者在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次升旗仪式上给全校师生上的一节“微党课”。笔者从学生熟知的历史教材入手,配合操场角落的电子屏播放相应的PPT,从八年级上册讲党的过去、到八年级下册知党的现在;结合当下,在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才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来展未来;再通过列举九年级教材里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发展,到最后的失败,与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崛起发展壮大进行对比,凸显我党信仰的力量,呼吁同学们,“身为中国人而骄傲,尽管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们的祖国正在努力地一天天变好。”讲话赢得师生多次掌声。课后,多个班级围绕这节“微党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有的谈感悟定目标、有的写体会办板报、有的定计划学榜样、有的孩子干脆来一段快板,等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党史活动中入心入脑。

二、一“典”亮百年,学典籍,融党史

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学习典籍能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过去,找准前进的方向。在学校间周一次的社团活动课里,学校充分利用笔者汇编的校本课程《诗歌里的历史》之“毛泽东诗词板块”及学生自备的历史典籍,组织了为期半年的“典籍里的党史”教育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典籍里融汇党史的契合点,激起学生读典籍融党史的热情。

例如“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出自唐朝第一谏臣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发出的感慨之言,这翻感概揭示出了“照镜子”与修身治国的关系。

笔者联系党史解读: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一百年来,从浙江嘉兴南湖驶出的那艘小船,到目前已成长为,承载着九千多万中国共产党员领航我国发展前行的巨轮。回望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高于天;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的途中,毛主席立下誓言:“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表明以史为鉴,开辟新时代的决心。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主席又赋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表明党的理想信念之光永远不灭,坚决不走项羽的老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我革命,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从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讲一段故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中华民族历来英雄辈出、群英荟萃。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员同志的带领下,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以生命赴使命,谱写了一部敢为人先、可歌可泣的抗疫史诗。

为迎接七一建党节,我们历史教研组与校团委合办了七、八年级以“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为主题,开展了中国党史故事比赛。榜样的感召力超越时空,例如《萝卜眼里长铜钱》《半条被子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狼牙山五壮士》以及焦裕禄、黄继光等人物。

历史老师也在课堂上适时播放“学习强国”《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播火者”李大钊;撼天动地的血色故事之“血书撼天地”刘仁堪。是什么力量让这些共产党人如此前赴后继、无坚不摧的呢?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力量!通过学生讲述红色故事,更容易让同龄人产生共鸣,铭记红色英雄的崇高精神,以英雄为榜样,做新时代有崇高觉悟的好少年。

四、午间一主播,我身边的模范

利用午间轻松时刻,学生们争相当起了“主播”,播“我身边的模范”。2021年3月,802班第一个开始“午间主播”,反响非常好,接着八年级各班掀起了午间主播党史的热潮。各班学生按自主报名的顺序一个个当起了“午间主播”,在校午餐后的十分钟内进行播报,每天约有3个“主播”依次上台播报。

问起这个主题的发起者,802班的三位历史课代表分别说:“黎老师你不是跟我们讲过吗,‘作为武汉人,我们要了解武汉的历史,感受武汉的今天,展望武汉的明天’;我们就想到播报咱们家乡武汉的党史;其实,最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想当主播,哈哈哈……”

主播里有报道武汉英雄路名的,例如,以血荐轩辕的三烈士——彭刘杨路;抗日战争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级武汉籍将领——刘家麒路,等等。也有播报武汉的全国道德模范,例如“人生在世奉献二字”的吴天祥、“信义兄弟”的孙东林、“效老爱亲、割皮救父”的刘培、刘洋;还有播报党员教师的大爱无疆。主播们准备充分,一边主播一边展示PPT;还有小组诵朗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等等。这个活动让学生争当党史教育宣传的“大主播”,极大的唤醒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五、观一座遗迹,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历史遗迹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是一座“精神地标”。

武汉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众多,倡议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参观“八七”会议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等;独具特色的是,这些旧址和场馆的讲解员大都是我们武汉的中小学生志愿者。前往参观的学生们也非常乐意听这些“同龄”讲解员的解读。每年的清明节我校团委也会带学生去学校附近的伏虎山烈士陵园扫墓,瞻仰革命烈士,追思和缅怀先烈;聆听“老革命”的事迹宣讲,弘扬革命精神,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该倡议让许多学生在日记里、作文里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六、一“桥”见党史,天堑变通途

武汉是一个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从一江的船到一座座的桥,桥成为了我们武汉人赖以生存发展的城市建筑。武汉境内大型桥梁有十多座,一座座桥梁让长江两岸的“天堑变通途”,连通了南北往来,促进了祖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等。

历史组与校语文组老师合作,以“一座桥一座城”为主题在全校开展征文大赛,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咱们家乡的“桥”,不少学生以“桥”为主题开展主题探究,画桥、拍桥、写桥。利用班会课、自习课纷纷分享自己关注的“桥”:有洋洋洒洒近千字写了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万里长江第一座公铁两用——武汉长江大桥的“前世今生”;有探寻武汉最悠久的石拱桥古桥——北洋桥的调查小报告;有撰写武汉二环线具有文化意义的二七长江大桥的;甚至还有同学通过平常上下学路上的观察,描绘了校门口的“卓刀泉立交桥”,引申到桥下的党员交警、路口的党员“引导员”的真善美,升华了对“桥”与“党”的情感认识。

七、一画达情,以史为魂

近一段时期,世界上遭受新冠病毒侵害、俄乌冲突、粮食问题、能源短缺等重大挫折,我国领导人以人为本,积极应对系列问题,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理念,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党对国的热爱崇敬之情。

在2021年5月至11月,学校组织了以“百年党史 百年辉煌”“党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党史百年画展活动。同学们结合历史的学习,画油画:红船、井冈山、一大会址;水彩画: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会址;画中国画:南昌起义、开国大典;画素描:毛泽东、周恩来、雷锋等。还有的画了党员医生的爸爸、妈妈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掠时期坚守一线的场景,还有学校后面湖泊治理的变化……

学生们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来表达对党的崇敬。总之,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让党史教育“融”入人心、记在心里、画在画里。

猜你喜欢

主播党史武汉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主播说联播》:又刚又有梗,播有温度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