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研究
2022-12-31朱宗华熊礼梅
朱宗华,熊礼梅
(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0 引言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在“立足地方,建设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方针指导下,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方向。应用型高校要坚持“艺术与科学结合,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学科发展理念,夯实基础,优化结构,突出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向国内高水平一流产品设计专业迈进[1]。
1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性
1.1 有助于抓住机遇,落实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的任务
时代的发展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提出的“双一流专业”计划,是面向全国各个高校的一种能力提升方案,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抓住机遇,把握机会,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贯彻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教育理念,建立专业教育与设计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推动产品设计一流专业的建设,有助于落实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的任务。
1.2 有助于突出地方特色定位,提高产品设计专业整体发展水平及地位
产品设计专业人员主要从事产品设计与开发、产品设计管理、公共设施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产品创新设计、交互设计、文化创意及社会创新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产品的发展和变化,而作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产品设计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很多企业都已经强烈感受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各行各业对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增加。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建设能突出地方特色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打造出一流的产品设计专业,为地方发展培养出一流人才,对于提高产品设计专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产品设计专业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培养产品设计拔尖人才的育人理念和课程体系
当前的人才培养仍然以专业为中心,停留在固化的思维模式,不能体现新文科背景下的跨界融合要求;课程体系上,基础通用的设计学知识过多,真正能提高产品设计拔尖人才水平的课程偏少,导致高技能的拔尖人才少之又少。基于以上问题,高校需要强化学生的技术素养与能力。技艺协同,强调技术引领艺术的产品设计育人理念,将技术、艺术、科技、创意等融合到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中,在此基础上,设置拔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2 缺乏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目前,各地高校都出台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但是均从宏观层面制定指导性政策[3]。2018 版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然而,产品设计专业属于艺术学类的专业,具体来说是设计艺术学的主要门类,主要是以造型美感为基础来设计产品,因此该专业在培养学生时要侧重创意思维和产品实现,但现有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对此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且创意是天马行空的,评价体系单从简单的视觉及主观的意象上根本达不到标准。如果要明确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要有明确的国家质量工程认证体系,但这需要经过多年的积淀。
2.3 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缺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产教融合最早是针对职业学校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把产业和教学密切结合,学习与企业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形成共赢的办学模式,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2019 年发布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打造特色的产教融合型行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强化产教融合。目前的产品设计专业依托地方产业园,通过搭建平台、实践基地等,初步建立了产教融合的协商机制,但合作更多停留在基础层面,也就是企业需求式的合作,即企业需要新产品,学校开始组织设计创新,至于产品是否上市,后期是否需要再次协商、再次创新等,学校没有跟进。另外,学校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课程体系建立、课程实践等方面都没有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导致学生的设计仍然停留在纸上、方案上,没有成为实际的产品。学校如果能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与企业深度合作,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
2.4 缺乏信息化发展意识,智能化条件薄弱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功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应运而生,为给产品赋予更多新功能,为使产品设计具有更多特性,加强应用智能化技术必不可少。但是,学校在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时缺乏信息化发展意识,智能化条件薄弱,如一些信息化虚拟实验室还停留在视觉层面,导致其综合应用和时代发展受限,学生接触先进专业技术有限,影响了视野拓展[4]。
3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的策略
设计是追求效用美的实用艺术(Useful art)、实践艺术(Practice art)、应用艺术(Applied art),而在这一系列演变过程中,应用美术的称谓最终演化成了现代设计,现代设计教育涵盖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作为新兴学科的产品设计学,各个分科设计之间也是相通的,包含着设计教育和技术教育,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产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本质是创造。新时代的产品设计是将实用艺术和实用科学结合起来,经过分析决策,再运用一定的信息(文字、数据、图形等)形成设计方案,通过技术将这些方案整合到一个具体的产品中去,并达到量产和销售的目的,从而为社会提供新颖、优质高效、价廉物美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5]。在交叉融合、技术赋能、传承创新的总体指导思想下,各高校要提出新的育人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聚焦信息社会对产品设计人才的新要求,树立技艺协同的育人理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6],作为创新性统筹规划的产品设计也从产品外观设计、新产品研发延伸到产品改良、创新设计、市场推广等的全过程,并由具体的物质设计走向非物质设计。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需要聚焦信息社会,重新确定产品设计人才的需求,改变产品设计的传统育人理念。基于信息社会的需求,以及结合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在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时,要树立技艺协同的育人理念。目前,各地区都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些都需要创新性的技术人才,以技术为引领,以艺术创新为实践。因此,高校需要突出强化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与能力,以及新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等的应用能力,强调产品设计的协作、传承与创新,倡导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引领艺术的产品设计专业育人理念,能培养出更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高素质的产品设计人才。
3.2 理实“一体两翼”,构建一流产品设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新体系
深入落实区域发展的精神,以建设完成产业园为契机,了解社会具体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现状,围绕产品设计专业培养的体系,理实“一体两翼”,以培养专业人才核心能力为“一体”,以“工作室培养”和“服务产出”为“两翼”,构建一流产品设计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新体系。核心能力能在同等事物或者中心型任务中起到支配作用,可以为教育提升优势地位,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服务产出具体的产品,同时需要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加具体实践产出项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着力开展课程建设。为提高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后劲,学校要加强工作室的建设,重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实践转化为动力,将核心课程教学考核要求与竞赛要求相结合,与设计实践相融合,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与地方企业开展合作,转变以分数定质量的传统教学评价标准,突出对学习表现、综合能力、竞赛成果等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
3.3 融合创新,多方位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和实践平台
一直以来,高校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都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各种校企合作平台,解决区域建设的实际问题。当前,高校学生的群体优势更不能被忽略,高校在建设产品设计一流专业时要融合创新、集思广益,搭建多渠道的实践平台,促进科研成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搭建科研训练和实践平台,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更多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和对接的实验平台。科研项目上,学生可以考虑参加教师的科研团队、校企产业研究院和大学生双创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高校教师团队每年都有相关科研工作,教师在科研时都会思考结合课程教学来完成相关任务,做好教科研的衔接,融合创新,给予学生更多机会接触实际研究。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协同合作、共创价值的团队意识,产品设计和科研紧靠个人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集体的智慧。例如,设计涵盖策划、管理、材料、工艺、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团队协作能力也是目前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项基本能力。目前,各地都建有产业园,大批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各地区,只要企业生产产品,就离不开设计。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师生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设计力量,也能助推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的高校双创教育政策,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研究项目的机会,高校要立足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育突出特点,依托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平台,利用专业教学团队和工作室,推进大学生双创项目申报和建设,更好地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平台的建设。
3.4 互融互生,创建多成果导向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品设计一流专业的建设,要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打造专业特色优势,努力构建专业和区域经济深度融合的建设格局,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区域经济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因此,高校需要以技术、艺术、创新的融合,提升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探索出多元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和跨界交叉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创新→创意实践”的创新能力渐进式培养,形成互融共生的建设机制。高校可以围绕系列专业课程链,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明确课程负责人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职责,鼓励课程负责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采取动态管理机制,优化教学队伍,对课程教学实行层次化教学,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考核方案。集体展览,集体考核,有针对性地建成技术赋能艺术的多成果导向的课程体系,将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各类竞赛、双创项目、专利、学术论文以及实践课题等融入课程体系,实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4 结语
区域经济带有地方特性,一流产品设计专业又是培养高质量、高水平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以一流专业建设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突出办学思路、专业特色,着重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建设、产教融合、质量保障等方面加强改革创新,探索出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一流产品设计专业建设新模式,打造产品设计一流本科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