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多维塑造中国国家形象
2022-12-31杜佳琦
传媒论坛 2022年21期
管文虎等学者在《国家形象论》一书中首次对“国家形象”进行了概念界定:“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国家形象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些本原通过多种手段传播开来,就在外界形成了公众对国家的多维感受。
因此,中国国家形象的呈现不是一维的,而是多维的。政府对国家形象进行顶层设计,构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企业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名片,从产品到服务全链条将国家形象具象化,最终抵达消费者;文化在各国间交流,通过叙事美学形成精神标识,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符号系统;国民是国家形象具身传播的重要媒介,国民素质的提高意味着国家形象的提升;国家地理则作为国家形象的直观呈现,构成外国游客对我国的景观印象。中国国家形象只有经多维塑造,才能被媒介多元呈现,进而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形象的多维呈现既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一定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格局、各国的文化差异,如何降低国家形象在传播中的效果折扣?一方面,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利用先进媒介技术,运用生动感人的事例,在“自塑”中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另一方面,把握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用国外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善意对抗恶意“他塑”,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