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域下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探析

2022-12-31孙建欣

桂海论丛 2022年4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农村

□ 孙建欣,唐 魏,王 伟

(1.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山西 大同 037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00;3.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先后经历了城乡分离、工农并举、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制约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推动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期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我们反思与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分析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引起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思考,他们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理论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研究,形成了从分离到融合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框架。

(一)城乡分离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城乡分离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早期,人们改造大自然的能力还比较低下,当时的社会分工还没有分化,城乡之间的界限区别并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开始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城市开始出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步显现。如果没有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就不会出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分离甚至对立。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和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这不仅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推动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商品经济发展迅速,这使得城乡分离关系进一步发展。而城乡关系分离又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二者彼此作用,相互影响,使城乡关系分离越发严重。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一个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520在私有制社会背景下,城乡社会成员之间因各自经济利益差异而成为彼此对立的阶级,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对立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中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从而导致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失衡,引起城乡关系对立。在城乡关系对立中,城市无疑更具有优势地位。“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2]408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逐渐脱离了乡村,并逐渐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取得了统治地位,形成了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关系,即“统治与依附、剥削与被剥削、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的城乡二元对立格局,而“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3]36,最后使乡村成为城市的生活资料的主要供应者,乡村渐渐由衰落走向破产。城市剥削乡村的现象日益突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和对立是无法避免的。

(二)城市繁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和乡村都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中世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出现。“在中世纪,有一些城市不是从前期历史中现成地继承下来的,而是由获得自由的农奴重新建立起来的。”[1]557根据《资本论》中的论述,城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前资本主义阶段的“主权城市”;二是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商业城市;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现代工业城市。城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城市与乡村开始日渐分离,逐步成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体而存在,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说:“城市的繁荣也使农业摆脱了中世纪的最初的粗陋状态”[3]222。城市的繁荣和进步产生扩散效应,城市中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播到相对落后的乡村,促进了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使城乡对立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一方面,城市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巨额财富。城市中便捷的交通、先进的生产方式等逐渐向落后的乡村传播,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小农生产方式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而且还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开始慢慢替代乡村原始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村生产方式的革新和升级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农业的进步和发展。

(三)城乡融合代替城乡分离是历史所趋

城乡分离是一种历史现象,这种城乡关系势必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步入城乡融合的状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工业化和大工业在空间上的尽可能均衡分布,是消灭城乡分离的物质基础。“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1]557。马克思、恩格斯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运动规律,预见到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结构终将消灭,并随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由无产阶级专政,把工人与农民、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另一个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由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城乡分离、城乡差别、城乡对立只是一种历史现象,社会发展的前景将是城乡对立和城乡差别的消失,并代之以城乡一体和城乡融合。”[4]

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我国城乡关系问题,在充分认识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位于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其核心要义是解决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由政府指导资源配置,是更侧重于政府行为的政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仍是更侧重于城市发展的政策。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还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重点都在城市,突出的都是城市的主导作用,没有充分显现乡村的价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决策进一步明确了乡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战略地位,乡村不再从属于城市。这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化发展。新时代,我们党用城乡融合理念推动城乡关系发展,通过注重增强乡村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城乡融合的双向发展,通过改变以往主要依靠工业反哺农业、城市统筹乡村的单向发展模式,增强乡村发展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内生性。这表明,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乡村发展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发展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这些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回归,这既符合历史走势,也符合理论逻辑,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城乡关系的理念和顶层设计的与时俱进。

三、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存在,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相关。城乡对立并不是绝对的,它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生产力的作用逐渐演变为城乡融合。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互动发展是大势所趋。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较突出

长期以来,由于受户籍、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二元发展格局难以迅速改变,全国统一市场也未真正形成,以行政区为基础单元的经济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状态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从传统的农耕文明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文明社会,我国仅用了百年时间,这使得我国经济体系中同时存在工业、农业两个差别巨大的门类,造成了我国现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过去四五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工业的差距拉大,进而导致城乡差距拉大。这样的二元结构直观地体现为城乡基础公共设施的差异,城乡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从医疗方面来看,2020年我国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城市为8.81张,农村为4.85张,农村仅为城市的一半①,不能有效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畅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存在着较大差距,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整体上是以“乡到城”为主,而“城到乡”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并未形成长效、流畅的双向流动机制,并且造成了低水平的要素供给。例如,从人力资源流动来说,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平均每年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进城,但是城市人口往农村流动的数量和规模非常有限。在人才引进方面,乡村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两大问题。一方面,城市青年人才不愿下乡,国家政策鼓励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乡村却无法留住人才。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人口及受教育后的高素质人才不愿留在乡村,大量青年人才流入城市,造成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

(三)城乡产业结构失衡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乡村地区的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城市资本也开始寻求在乡村的投资机会。但是由于广大乡村仍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的产业结构相比差异巨大。农业作为乡村的主导产业,不仅本身经济效益低,而且缺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产业链。乡村没有成熟的工业配套体系,产品附加值低,要想在农村地区建立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需要政府政策上的大力引导与资金上的大力支持。

(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距可以较直观地看出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为43833.8元,农村为17131.5元,相差2.67万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为27007.4元,农村为13713.4元,二者相差1.33万元②。由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的城镇化推进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以城带乡作用比较明显,距离城市越近的乡村地区,城乡融合度越高;但是我国大多数乡村地区都比较偏远且幅员辽阔,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普遍较小。

(五)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各种有利于乡村发展政策的贯彻实施,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但是由于以城带乡的政策惯性普遍存在,农业和农村在资源配置、要素流动、政策制定等方面获得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乡村与城市同步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级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换的条件。”[2]740虽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居民仍然向往城市,想要成为市民。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加有效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还未建立。

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为指导,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融合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农村发展滞后以及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从根本上保障城乡融合发展

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5]。马克思主义主张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适当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再调节、再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国家学说和政府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担负领导使命。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均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7]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服务意识,有利于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因而,城乡融合发展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确保党在城乡融合发展重大事项决策、重大规划制定等各方面、各环节中的全面领导,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城乡融合的方针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要顺应城乡融合的大趋势,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和乡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管理等制度上的协调与融合,重塑城乡关系。从我国城乡关系的实际出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乡村,优先发展农业农村。通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三农”发展的根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应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也需要长久保持稳定不变,依法依规保护好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承包权,同时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与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具有出让、租赁和入股的权利,并且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制度,使农村土地能更好地用于促进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强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促进乡村融入全国大市场。一是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土地、人才、资金以及知识技术等要素实现科学、有序的流动与组合。在遵循城乡发展互补原则的基础上,用乡村丰富的土地资源来弥补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的不足,对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进行合理配置。二是强化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进程,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

(四)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他们提出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3]53,并明确指出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之一,就是走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道路,打破“工业在城市、农业在农村”的布局。新发展阶段,一方面要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合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圈;加快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构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因地制宜着重发展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具有特、新、精、美、活、强、聚、合等特点,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可以把乡村的优美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资源在空间上集聚,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均衡发展。

(五)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通过政策创新,补齐乡村发展的政策短板,改变城乡间不协调的户籍、财政、投融资、土地、人才和产业等政策安排,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利益分享机制,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城乡区域合作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体系等的全方位对接,促进城乡合作,消除城乡对立。三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跟踪评价机制,准确反映和科学评价城乡融合发展的协调性,加强对问题与风险的识别和预判。四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激励奖惩以及绩效考核等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城乡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城乡融合发展长效机制。

注释:

①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