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选科决策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2022-12-31陈宛玉袁珲瑶

江苏教育 2022年80期
关键词:选科科目决策

陈宛玉 袁珲瑶 邹 阳

一、引言

国务院于2014 年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高考的考试科目,新高考的选科模式正式启动。当高中生面临选科决策时,由于选择的多样性及决策的重要性,高中生开始提前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1]然而,高中生在选科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自身的兴趣、能力、理想以及他人的建议等。[2]若学生此时对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认识模糊,其做出的选择也可能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3]另外,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会使得学生在选科时面临困难,容易存在决策冲突,如自我认识模糊、个人与父母意见冲突、功利性选科等。[4]若学生未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选科决策及生涯发展,导致适应性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探索高中生选科决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这不仅有助于高中生做好选科准备和决策,而且能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选科指导。

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招募被试,根据所在的省份、选科方式、选科影响因素等方面综合筛选出32 名被试,均为未进行选科的高一学生。其中,男生13人,女生19人;选科方式为“3+1+2”(除语文、数学和英语3 门必考科目,考生必须要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 门,同时在剩余4 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 门)的有24人,“6选3”(除语文、数学和英语3门必考科目,考生要在物理、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化学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考试科目)的有8人。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高中生选科决策开放式调查问卷》作为访谈工具。该访谈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和访谈问题两个部分,基本资料包括性别、省份以及所在地区的选科方式,访谈问题围绕选科意识、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选科问题以及所在学校选科指导情况5个方面展开。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展开调查,利用其互动性、灵活性及深入性等特点[5],能较为全面地了解高中生选科决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 对访谈文档进行分析整理,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

三、结果

1.高中生选科意识的结果分析

对高中生选科意识进行开放式编码,共得到10 个自由节点,参考点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选科影响专业和职业选择、主动了解选科要求、有利于兴趣的发展、不太了解选科的新政策、选科影响未来生涯发展、选科影响后续的学习、清楚自己的优势科目、对于选科和未来比较迷茫、选科要谨慎、具有明确目标。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后,形成了3 个树状节点,包括意识到选科的重要性、选科目标明确且具有主动性、选科迷茫。可见,学生具有一定的选科意识,能意识到选科的重要性,如“选科影响未来”“影响以后的职业规划”“决定人生将走怎样的路”等。

2.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内部因素的结果分析

对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内部因素进行开放式编码,共得到6 个自由节点,参考点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兴趣、学科优势、学科成绩、个人能力、个人志向、学科潜力。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后,形成了3 个树状节点,包括分数倾向、个人兴趣以及提升空间。可见,在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内部因素中,学科兴趣为首要因素,其次是学科优势和学科成绩等,如“选科会考虑自身兴趣”“会选择擅长的科目”等。

3.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外部因素的结果分析

对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外部因素进行开放式编码,共得到11 个自由节点,参考点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家人建议、教师建议、理想职业的要求、专业的要求、大学的招生要求、同学建议、科目的竞争程度、职业发展前景、学科发展前景、社会发展需求、经验者建议。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后,形成了4 个树状节点,包括未来发展、他人建议、外部条件要求、学科竞争性。可见,在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外部因素中,家人建议为首要因素,其次是教师建议和理想职业的要求等,如“会考虑父母的建议”“会听取教师的建议”“我以后想当医生,所以一定要选生物”等。

4.高中生选科问题的结果分析

对高中生选科面临的问题进行开放式编码,共得到10 个自由节点,参考点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兴趣与能力冲突、对选科迷茫、感兴趣的科目竞争大、存在负面情绪、选择机会多的科目不擅长、不了解高考赋分方式、父母反对、科目跨度大导致学习困难、所在学校不开设想选的科目组合、高校专业要求的差异化。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后,形成了5 个树状节点,包括内部冲突、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冲突、外部条件的限制、存在迷茫、存在负面情绪。可见,高中生在选科决策中容易存在兴趣与能力的趋避冲突、选科迷茫等问题,如“我想选理科但成绩不好”“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合适”等。

5.高中生所在学校的选科指导状况及其所需指导的结果分析

对高中生所在学校的选科指导状况及其所需指导进行开放式编码,共得到13 个自由节点,参考点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开设专题讲座、开设生涯课程、缺乏明确性指导、希望有更加仔细的指导建议、开通网络指导渠道、学科渗透、开展主题班会、提供选科指导书、开设的科目组合具有不确定性、提供选科调查、缺乏生涯实践和体验、希望讲解选科与专业及职业的相关性、希望有情绪上的辅导。进一步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后,形成了3 个树状节点,包括学校选科指导的开展情况、选科指导的不足之处、对选科指导的期待。可见,高中生所在学校开展了具体的选科指导工作,但缺乏明确性指导、缺乏生涯实践和体验,学生普遍希望有更具体的选科指导,如“学校开设了选科专题讲座”“学校每周开设一次生涯教育课”“选科指导不具体,比较笼统”“希望有针对个人的咨询服务”等。

四、讨论及建议

1.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选科意识

由编码分析结果可知,高中生具有一定的选科意识,选科自主性不断增强。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了解选科信息的渠道。但是由于选科组合、赋分方式等内容的变化,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选科意识不够清晰,在决策上容易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选科意识,促进学生对自我及选科的探索,提前做好选科规划和管理。

2.高中生选科的影响因素

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兴趣爱好、学科成绩以及学科优势等,由此可见,学生会结合自身的兴趣、能力等实际情况进行选科。处于生涯探索期的高中生具有较强的探索意识,对自身的兴趣、能力等较为关注,这些内部因素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持久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学生做出个性化选择。[6]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及个人志向等方面,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优势特长。

影响高中生选科决策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长和教师的建议、理想职业的要求等。高中生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学校和家庭,因而他们也容易受到家长、教师等外部因素的影响。[7]因此,学校应指导学生合理评估外部信息,听取和参考家长、教师及他人的合理建议,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做出理性且适合自己的选科决策。

3.高中生选科的常见问题

高中生在选科决策中容易出现兴趣与能力的冲突、选科迷茫等问题。部分学生对自我和选科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兴趣与能力的趋避冲突。同时,由于当前教育资源配套不足、师资结构失衡等问题,学生在选科时可能会受到外部要求的限制。因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并重视学生存在的选科问题,指导学生有效地解决选科冲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并给予心理上的关注与辅导。

4.高中生所需的选科指导

大部分学校对高中生选科指导较为重视,开展了具体的指导工作,但目前部分学校也存在缺少针对性指导及个性化方案不足等问题。学校作为高中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其选科要求、教师指导等会对高中生选科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应结合本校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选科指导,加强针对性指导,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选科科目决策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生涯规划背景下高中生如何选科浅析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决策大数据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高考“新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