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深度教学
2022-12-31陈培华江苏盐城市先锋实验学校
◇陈培华(江苏:盐城市先锋实验学校)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传统教学中,停留在空间想象中的内容,在互联网快速推进的时代,显得唾手可得。在全面推进教学创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教学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的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依托于互联网可以实现创新教学、深度教学。
一、深度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一)突破教学重难点
巧妙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阶段的重点在于学生专注力、行为方式的培养,而小学生往往会受到周围新鲜事物的吸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成功地吸引了学生的关注力,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成功形成了过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思维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愿意关注和研究带有色彩、图片较为新鲜的东西,对枯燥的文字存在严重的排斥心理,这也就影响了数学教学应用题的教学展开。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促进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对此,学生在突破知识难点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比如,三年级数学教学中,遇到复杂、逻辑较深一些的应用题,学生就存在排斥的心理,甚至不愿意深入研究,这也导致了小学生在突破难点方面存在障碍。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应用题中的内容,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逻辑思维。小学数学存在循序渐进的特点,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时兴趣较高,后期因为逻辑等难点的深入,很多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很容易就将课程内容落下,学习积极性降低。这些滞后性的原因,将学生学习兴趣消磨殆尽。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教师则可以将教学信息实现整合,巧妙地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方式,帮助学生分解数学中的难点、重点,直至学生将其消化吸收。
(二)实现情境再现
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在空间上存在立体感,学习过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非常关键,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在前期阶段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后期分解难点、重点。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下,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情境再现的教学效果。对于初入小学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针对1~2 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坐不住板凳等特点,教师更需要用一些具有吸引力的图片让学生关注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关键。如,在一年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图片,像普通的算术1+3+8=?完全可以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呈现提前准备好的水果图片、动物画像等,帮助学生建立理解的空间,在显示图片的同时,更为直观地渗透相关的知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对一些立体的图像进行解析,比如正方体是如何制作的等,小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数学立体空间教学时,很难抽象地理解其中的概念难点,但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支持下的电子白板的使用,全方位地从空间上展示正方体的特点。
二、深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一)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改革成为当下面临的重要任务。微课的推广应用,对于学生而言,更具有互动性,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探究并深入理解。学习分为两个部分,预习和学习,小学是培育学生的兴趣的重要阶段,如何让其将关注力及关注点都投入课堂黑板上,这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微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无疑是教学深度改革的产物。
(二)引导学生预习
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是后期深入开展教学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应用翻转课堂的条件,但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在微课端进行预习,预习的内容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比如,教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要求学生学习预习轴对称图形,在第二天的课堂上,选取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到台上讲解课程内容,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互动能力。
三、深度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一)分解难以理解的内容
巧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教师结合互联网的优化,加大问题的深度,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探究知识的兴趣,为深度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将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合理地运用互联网上的图片、视频,帮助学生实现分解。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过程中,刚开始学生很难直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互联网上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分解,再通过问题引导的形式,实现知识的串联。
比如,在讲解五分之三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找一个西瓜,再把西瓜平均分为五份,利用虚线等方式,将五分之三单独圈出来,然后提问学生,这两个图片的区别,最后通过合成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内容的路径。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属于拆分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能通过自己的描述让学生加深其理解,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新的教学工具的推广和应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直观、印象更深刻。巧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将难以理解的概念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概念意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便捷性,更是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促进。数学取之于生活,学生却不明所以,教师可以用市场购物的视频,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让学生明白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更愿意和喜欢学习数学。随着数学内容的难度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也越来越困难,而教师通过设定一些合理的问答,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思维解答方式,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拓展学生思考空间
数学存在逻辑化方向较多的特点,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到数字的拆分,而数字拆分与加减道理相同,但学生很可能因为理解的误差导致数学学习的难点增加。在进行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制作或者搜索特定的视频,指导小学生学会分析和理解概念,针对概念拆解教学。如,学生在1~2 年级时学习加减法,可以通过数字的组成,帮助他们建立起必要的逻辑联系,设置更多的开放性的问题,如5和9的关系,9可以拆分为4 和5,9 减去4 等于5。这些多向性的思考的设定,能够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关联性、概念性、逻辑性的深度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发育的关键时期,作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关键学科数学,陪伴小学生的时间也最长,在加深学生对事物理解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对事物间关系的思考非常关键。前期基础的牢固,可以让小学生在后续接触应用题或关联概念时,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和逻辑上的关联性认知,激发其思考能力。
(三)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以及不同时期对于事物关联的认知度,从学生的最初理解到全部方程式的认知攻破,这无疑都在不断提高教学及学习的难度。小学生刚开始接触应用题时,因对文字的理解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难度。在互联网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搜索、共享等方式,不断地拆解教学,也可帮助小学生攻破难点。如,在面对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可以用录制视频的方式,在互联网上查找类似的应用题,再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做同样类型的应用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程度,进一步攻破教学中的难点。基于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思维教学时,可以将教学进行拆解,利用互联网信息搜索查找的功能,提前将教学教案准备好,这样,在课堂上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关注度,还能加深学生对于该问题的理解。进入新时代,教学改革迎来了春天。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小学生的学习视野更为广阔,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在视频、网络、自媒体的环境中,拥有了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很多学习内容将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学习的机会,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思维的引路人,还应引导学生如何选择学习。如,在课前,引导学生学习观看一段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应以互联网为依托,让数学深度学习发生,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增强学生深度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小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更有利于数学深度学习的发生。